国学经典诵读教程1-5讲共12讲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091055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经典诵读教程1-5讲共12讲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国学经典诵读教程1-5讲共12讲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国学经典诵读教程1-5讲共12讲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国学经典诵读教程1-5讲共12讲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国学经典诵读教程1-5讲共12讲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学经典诵读教程1-5讲共12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经典诵读教程1-5讲共12讲(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学经典诵读 言浅意深 韵味悠远1国学经典诵读教程 一、国学的定义: “国学”即“中国之学术”又称为“国粹” 、 “国故” 、 “中学”等。 国学到底是什么呢?是中华国人之学,是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古代一切学 问之总和,是集经、史、子、集诸方元典,上起先秦、下至清末的历代科技、 文化、艺术、宗教典籍的总和。小而言之,所谓新国学,就是指以儒家文化为 核心的、以中华传统经典诗文为主要载体的、对当今学子的学习和修养有现实 意义的教育。 二、国学的范围: 1、四部 经、史、子、集 2、四门 考据之学、词章之学、经世之学、义理之学 三、了解学习经典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生艺术的文化,是 “物我两忘“、

2、“天人合一“的诠释。人 生艺术,是一切艺术的根本。中华文化天地君亲师人六伦的思想(指敬天、 爱护大地环境、尊敬有德的君子、尊亲、尊师重道、爱人如己) ,集中存在于 四书 、 十三经等经典中。 经典赋予我们中华民族乐观向上的精神,是从一切生命的最深处流露出来 的传神,是天地的语言、宇宙的心声;论语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说明 孔子是传达天地声音的器乐;庄子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所以庄子吹奏的 是天地之音。因为宇宙万物和我们自己在最深层次上是浑然一体的;一切经典, 均是这个浑然一体的生命唱出来的“天籁“。 读诵四书 、 五经 ,就是融会天地之心、通达万物之情;天地精神才是 万事万物的真正尺度,

3、经历千古而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从小不读诵经典, 就是从小隔绝了天地,树木无根、河流断源。天地不坠、万物长存,所以论 语 、 老子等经典,永远是人们必修的科目。经经部部儒儒学学经经典典分为“易类”、 “书类”、 “诗类”、 “礼类”、 “春秋类”、 “孝经类”、 “群经总义类 ”、 “ 四书类”、 “乐类”、 “小学类”“石经类”、 “汇编类”,主要是儒家经典和注释研究儒 家经典的名著。其中儒学十三经: 周易 、 尚书 、 周礼 、 礼记 、 仪礼 、 诗经 、 春秋左传 、 春秋公羊传 、 春秋谷梁传 、 论语 、 孝经 、 尔雅 、 孟子 。史史部部各各种种体体裁裁历历史史著著作作史部分为

4、“正史类”、 “编年类”、 “纪事本末类 ”、 “别史类”、 “杂史类”、 “诏令奏 议类”、 “传记类”、 “史抄类”、 “载记类”、 “时令类”、 “地理类”、 “职官类”、 “政书类”、 “目录类”、 “史评类”、 “汇编类”,重要书目如: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三国志 、 资治通鉴 、 战国策 、 宋元明史纪事本末 等等。国学经典诵读 言浅意深 韵味悠远2子子部部诸诸子子百百家家及及释释道道宗宗教教著著作作子部分为“儒家类”、 “兵家类”、 “法家类”、 “农家类”、 “医家类”、 “天文算法类 ”、 “术数类”、 “艺术类”、 “谱录类”、 “杂家类”、 “类书类”、 “丛

5、书类”、 “汇编类”、 “小 说家类”、 “释家类”、 “道家类”、 “耶教类”、 “回教类”、 “西学格致类 ”,重要书目如 :老子 、 墨子 、 庄子 、 荀子 、 韩非子 、 管子 、 尹文子 、 慎子 、 公孙龙子 、 淮南子 、 抱朴子 、 列子 、 孙子 、 山海经 、 艺文类聚 、 金刚经 、 四十二章经 等等。集集部部诸诸子子百百家家及及艺艺术术、谱谱录录集部分为“楚辞类”、 “别集类”、 “总集类”、 “词曲类”、 “闺阁类”,重要书目如 :楚辞 、 全唐诗 , 全宋词 , 乐府诗集 、 文选 、 李太白集 、 杜工部集 、 韩昌黎集 、 柳河东集 、 白香山集等等。 第一讲

6、 中国古代文学史简述中国传统文化是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地域文化, 儒、道、墨、法等学派文化,百川归海,相互触摄,绵延至今的历史产物。她 经过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及以后兴衰迭变的历史选择,形成了儒道互补的思想 文化主流,再同佛教思想交合涵化而构成儒道佛三教合流的中华思想文化。 我国古代文学史中的人文精神的几种主要表现:我国古代文学史中的人文精神的几种主要表现: 一一 我国文学中的乡国情怀:我国文学中的乡国情怀: 1、 在我国的诗文里,对于故乡、故国的思念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2、 与乡土相联的,是对于国家的思念。君与国家,在古代文人那里,是一致 的;至近代,此种精神由忠君报国而转

7、向追求国家的自立自强。 3、 乡国的情怀的泛化,是对于山川之美的描写与赞颂。 二二 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亲情主题。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亲情主题。 1、 爱情。可分为来自民间和受民间作品影响的一系和文人作品的一系。 来自民间的一系:表现出更为充分的人性特点。从诗开始到乐府民歌,所 表现的男女之爱很少受到礼的约束,表现更为热烈执著、更带野性色彩。 文人的描写爱情之作:表现得较为复杂。含蓄了、深化了、带有理想的色彩 (白朴墙头马上 、加进悲剧色彩(会真记 、 长恨歌 、董解元西厢记 、 王实甫西厢记 、 长生殿 、 牡丹亭 、 红楼梦 ) 。 2、 友情。视朋友如兄弟,这是我国思想传统里的一种认识。交友不因

8、贵贱而 阻隔,不以利而以义,守之以信,忠之以言。 三三 我国文学中的人生感悟主题。我国文学中的人生感悟主题。 1、 对于生命虽短促而宇宙却永恒的感悟。对于历史、人生的思索,实际是对国学经典诵读 言浅意深 韵味悠远3于生命永恒的向往,是珍视生命热爱生命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 2、 对于人生的感悟主题,还表现为对于现实人生的反思,往往交叉着宗教理 路,劝善惩恶,提出人生的归宿问题。在小说、戏剧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特征: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特征: 1、 抒情传统是我国文学的重要特色,但无论是抒情文体还是叙事文体,都有 明显的抒情特色。陆机文赋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李白金乡

9、 送韦八之西京:“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诗化世界的认知方式,因此在 表诉上就常常着重于内心感情的抒发而不是着重与外物的描写。从古诗十九首 开始的内心世界的展示,深远地影响了我国诗歌的发展。 2、 我国各体文学虽式样各异,但有一点相通,那就是重视意境的创造。 牡丹 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篇,似这般都付予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心境与物镜融合无间。国学经典诵读 言浅意深 韵味悠远4先秦文学先秦文学 第一章第一章 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第二章第二章 诗经诗经第三章第三章 先秦散文先秦散文 老子 论语 墨子 荀子 韩非子 左传 战国策 孟子 庄子第四章第四章

10、 屈原和楚词屈原和楚词离骚秦汉文学秦汉文学 第一章第一章 秦汉散文秦汉散文 贾谊论积贮疏 晁错论贵粟疏第二章第二章 司马迁与汉代史传散文司马迁与汉代史传散文 史记史记第三章第三章 汉代辞赋汉代辞赋 贾谊骚体赋作,今存有吊屈原赋 、 鵩鸟赋 、 旱云赋 、 惜赋残局,前 散篇是代表作。 枚乘开创大赋体式的七发 杨雄蜀都赋同篇铺夸蜀郡山水之雄伟,物产之丰饶。 王褒洞箫赋 班固两都赋 张衡的二京赋第六章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赋魏晋南北朝赋 三都赋第七章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文魏晋南北朝文 骈文:骈文是一种具有均衡对称之美的文体。它实际上是广义的散文的一部分, 但它与散体单行的狭义的散文相对比而有明显区别。

11、骈文的主要特征有四:对偶、用典、声律、辞藻。 嵇康、阮籍的散文,既继承建安散文重抒情重文采重个性的特点,又有鲜明独 特的现实内容,是散文在重艺术特质方向上发展的重要一环。第八章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魏晋南北朝小说 干宝的搜神记是志怪小说的代表作。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品,是现存志人小说的 最高成就。国学经典诵读 言浅意深 韵味悠远5第九章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 曹丕典论论文是我国探讨文学问题最早的较具系统的文学批评论著。 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新时代标志。 陆机文赋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的系统性文学理论作品。此文用 赋的形

12、式较为细致地分析阐述了文学创作过程。 齐末梁初刘勰的文论巨著文心雕龙 ,力图用儒家思想观点来指导魏晋以来离 开经典本原,追逐浮靡文风的文学思潮主流。 钟嵘的诗品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诗论专著。其诗评主要目的是探讨 作家与作品的流别,分其优劣,论述文学的进化现象,也论各家源出得失,而 且建立起历史法的批评。隋唐五代文学隋唐五代文学 第一章第一章 隋代文学与初唐诗歌隋代文学与初唐诗歌 唐传奇 唐传奇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它是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融合历史 传记小说、辞赋、诗歌和民间说唱艺术而形成的小说文体。 初唐四杰 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齐名,因而并称初唐四杰。第二章第

13、二章 盛唐诗歌盛唐诗歌 盛唐诗人王维山水田园诗总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盛唐诗人王昌龄是专攻七绝的高手,他的七绝有清刚之美。 盛唐诗人孟浩然山水诗的主要风格特点是自然平淡。 盛唐诗人高适,在他第一次北上归来后,创作了极负盛名的边塞诗作燕歌行 。岑参两次创作大量边塞诗,素有写边塞诗著称的盛唐诗人。 第三章第三章 李白李白 第四章第四章 杜甫杜甫 杜甫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第五章第五章 大历诗坛大历诗坛 大历十才子 一 “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 ,即李端、卢纶、 吉中孚、韩翊、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 诗歌艺术:讲究格律辞藻,追求清雅闲淡,工于白描写景

14、。 第六章第六章 中唐诗歌中唐诗歌 元和体 白居易中唐诗人,字乐天。他把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 和杂律诗。 讽喻诗的代表作是新乐府 秦中吟 轻肥 卖炭翁 。感伤诗长恨歌和琵琵行最为有名,代表着白诗的 最高成就。国学经典诵读 言浅意深 韵味悠远6第八章第八章 唐代散文唐代散文第九章第九章 唐传奇与变文、俗讲唐传奇与变文、俗讲 唐传奇 唐传奇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融合历史传记 小说、辞赋、诗歌和民间说唱艺术而形成的新的小说文体。 变文 一 “变文”是唐代明间创作的一种新文体,其体裁是有说有唱的,为佛教俗讲 所借用。所谓“变文”之“变” ,当时指变更了佛

15、经的本文而成为“俗讲”之意。唐传奇 柳毅传奇 元稹的莺莺传 蒋防的霍小玉传 ;第十章第十章 唐五代词唐五代词 花间词派国学经典诵读 言浅意深 韵味悠远7第二讲 诗经选读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他收录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或稍后大约 五、六百年间的 305 篇诗歌。 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 “雅”是 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雅又分为小雅、大雅,也是缘于音乐的 不同。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其中风包括 15“国风”,共 160 篇;雅分“大雅”、“小雅”,共 105 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 40 篇。风、雅、颂在本质上是一 种音乐上的分类。从内容方面对诗经进行分类,可分成祭祀诗(维天之 命、武、载芟),祭祀诗全部收在三“颂”之中;颂赞诗,颂扬祖 先功德,(“大雅”中的生民、公刘、帛系、皇矣、大明 );怨刺诗,揭露时艰、讽谕朝政的诗歌(民劳、桑柔、节南山、 小弁)、北山)等;婚恋诗(关雎、蒹葭、月出、采 葛)、静女、野有蔓草);征役诗,反映战争问题和军旅生活的诗 (载驰、采薇、无衣)。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为“六诗”或“六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