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而夕阳在山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5087996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已而夕阳在山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已而夕阳在山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已而夕阳在山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已而夕阳在山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已而夕阳在山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已而夕阳在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已而夕阳在山(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 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 阳修醉翁亭记)【乙】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 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 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节选自苏轼喜

2、雨亭 记) 注:均为姓名,在今陕西省境内。占:占卜。有年:指丰收。乙卯:古代用于 支纪日。这里的乙卯、甲子、丁卯,分别为四月初二、十一、十四日。忭(bin):高 兴,快乐。 1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 分)醉翁之意不在酒( ) 志喜也 ( ) ( )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3 分)A.名之者谁?/则以名物 B.余至扶风之明年/越明年,政通人和C.太守自谓也/太守谓谁 D.以为休息之所/全石以为底 12.翻译下面句子。(4 分)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13.阅读甲乙两文后,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4 分)用原文句子写出两文中亭子命名的由来。醉翁亭:

3、 喜雨亭:乙文写了一件什么喜事?甲乙两文的作者共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0.情趣 离开 记 下雨 11.C 12.有亭子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 泉水边上的是醉翁亭。 农夫们一起在田野里欢乐。 13.醉翁亭:太守自谓也。喜雨 亭:亭以雨名,志喜也。 久旱逢甘霖(天降喜雨)与民同乐 (福建 省三明市 2010 年初中毕业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喜雨亭记喜雨亭记全文翻译:全文翻译:这座亭子以雨命名,是为了表示喜庆。古代逢到喜庆,便以此题名于事物,表示不忘。周公得禾,便以嘉禾作他著作的篇名,汉武帝得鼎,便以元鼎作他年号的名称,叔孙得臣打败狄人侨如,便以“侨如”作他儿子名字。喜庆

4、虽有大小不同,表示不忘的用意是一样的。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始营建官邸。在厅堂北面筑了一座亭子,而在南面凿了一口池塘,引水种树,作为休息场所。这年春天,空中落下麦子于岐山之南,占卜后以为是丰年之兆。接着是整月不下雨,百姓很着急。到了三月乙卯日下雨了,隔了九天的甲子日又下雨,百姓却感到不满足。丁卯那天是大雨,下了三天才停止。官吏相互庆贺于衙院,商人相互歌唱于市场,农民相互喜悦于田头。担忧的人为之高兴,患病的人为之全愈,而我的亭子恰巧也在这时造成。于是开酒宴于亭上,向客人劝酒而告之:“如果五天不下雨,行么?你们一定会说:五天不下雨,麦子就长不成了。十天不下雨呢?又一定会说:十天不下雨稻子就长不成了。

5、无麦无稻,年成就要饥荒,讼案增加而盗贼纷起,这样,我和诸位即使想游赏于这座亭中,办得到么?幸喜上天不遗弃下民,刚旱不久便赐雨于人间,使我与诸位能够相互舒畅地欢乐于亭中,这都是雨的恩赐啊!怎么可以忘记呢?”亭名既已题定,又进而作歌词道:“假使上天下的是珍珠,受寒的人不能当做棉衣;假使上天下的是宝玉,挨饿的人不能当做米饭。如今一雨三日,是谁的力量?百姓说是太守,太守并不有此力量,还是归功于天子,天子又说不对,归功于造物主。造物主不自以为有功,归结到太空,太空渺茫,不可能为亭命名,我就自己以名我亭。”4 答:_ (3)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 分) 答:_ 四、名句名篇默写(

6、8 分) 15.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_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 (2) 位卑则足羞, _ 。 (韩愈) (3) _ ,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4) 日暮乡关何处是?_ 。 (崔颢) (5)_ ,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 (6) 携来百侣曾游, _ 。 (毛泽东) (7)_ ,_ ,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 轼) 五、现代文阅读 (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6-19 题。 别把人生过成速溶咖啡 王秀华 晚高峰时的北京实在没有什么幸福和快乐可言,一号线和十号线换乘的那一段路程,好像 火车站的候车大厅,天天上演着春运的戏码。还有大望路一带的

7、几个公交总站,排队的队 伍长得看不到尽头。而走在路上的人,也都是行色匆匆,人人脸上都挂着急事。曾经在路 上听一个女孩跟她身边的朋友说,在北京 3 年,她从来不知道上班的路上有哪些风景。我 也知道有的人在北京多年,每天上班都路过北海公园,但是从来都没有进去过。 这个城市到处都是急行军一样的人,而它每一天都在变化,不停地有高楼拔地而起,有的 地方一年不去,再去时已经变得像是不属于这个城市。其实这个城市本来的气质与它现在 的速度与节奏完全不搭,我从来不认为这是一座适合奋斗的城市,相反,它应该属于慢生 活。这个城市的旧时光里有提笼架鸟的闲人,有划过蓝天的鸽哨,有缓慢流淌的光阴。他 们曾经是这座城市最美

8、的画卷,构成了城市的底色和灵魂。 它现在的节奏与它的气质自相矛盾,一个曾经情致盎然的城市就这样毁于速度和节奏。 这 个世界流行一切都要超前,小孩子还没有出生就要听音乐接受教育,每个人都在往前跑, 生怕落于人后。但这个世界上跑在后面的人永远存在,每个人所想的只是落在后面的那个 人不是自己就好。 当然,这个世界是如此不同,不是每个人都选择了这样的节奏。放眼望去,这世界上仍然 有那么多懂得享受时间的人,曾经看过一个关于二郎寿司的纪录片,是一个美国人拍的。 二郎是一个 80 多岁的老人,他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做寿司。从到鱼市场挑鱼,到后期的 加工,到米饭的火候,甚至是盛米饭的器具,二郎都极其讲究。他的

9、小店只能坐下 10 个人, 来吃的人需要提前一年预约。他的寿司里卷进了时光的味道,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精心制作, 所以它成为米其林三星级餐厅,据说去过的人吃一次就忘不了二郎寿司的味道。这样的店 在 今天的中国是开不下去的,时间是如此奢侈,人们恨不得一分钟当成一个小时来用, 磨工夫出细活的事没人愿意干了。 在旅行的路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辞了职上路的人。有的时候会不理解,觉得荒废了赚钱的 大好时光,但是之后又会觉得很有道理,等你不缺钱的时候,你还有力气做自己想做的事 吗?这永远是一个矛盾体,只是当你有能力去抉择的时候,还是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吧!近几年,身边不停地有人在奔跑之后选择慢下来,放弃赚钱的机会,

10、静下心来做一些喜欢 的5 事情,甚至是生一个孩子。没有什么事情是停不下来的,也没有什么事情能让你用最好的 时光去换取。如果在某一个时刻,你想坐在阳光下,静静地听花开的声音,那么就去做好 了。 多年后你会发现,或许你并不很羡慕那些跑得飞快的人,重要的是,你应该过你想 要并且能够达到的生活。 (选自乐读网 ) 16请概括划线句“它现在的节奏与它的气质自相矛盾”的含意。 (4 分) _ _ _ 17文题把人生比作“速溶咖啡” ,请简要说明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阐释的。 (6 分)_ _ _ 18.文章穿插了“二郎寿司”的一段叙述,目的是什么?(4 分) _ _ _ 19.请简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6

11、 分) _ _ _ 六、作文(60 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一个面包师长期从他的邻居一个农民那儿购买黄油。有一天,他竟然发现黄油的分量 不足。以后,他定期称量,每回都是这样。于是,面包师把农民告到了法官那里。农民在 法官面前辩解说:“面包师向我购买黄油的同时,我也一直从他那里购买同样重量的面包, 并且以他的面包作为称黄油的砝码。如果我的砝码不准,那不是我的过错,而是他的过错。 ”面包师听后哑口无言了。 这段文字,引发你怎样的感受与思考?请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多的 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 参考答案: 1.B(A、跬 k

12、u,C、传 zhun,殍 pio;D、藉 ji,攒 cun) 2.A 3.D(“沸沸扬扬”意 为“像沸腾的水一样” ,多形容议论纷纷,不能用来形容大雪) 4.B(A、主宾关系颠倒, 应是“他的这句格言是他奋斗的一生的真实写照” 。C、 “精神家园是一个人在困顿和疲惫时获得心灵的安慰和前行的动力”成分残缺。D、缺主语) 5.D 6B(活用依次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使动/意动/名词活用作状语) 7C(A.“反”通 “返” , B.“还”通“环”,D.“蚤”通“早” ) 8B(例句与 B 中的“之”均为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助词,用以取消句子独立性;A 是宾语 前置的标志;C 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D 代词,他) 9D(A.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很,非常;B.古义:儿女亲家;今义:因结婚而产生 的夫妻关系;C.古义:那个人;今义:男人的配偶) 10.D(享用) 11.B(于,介词,在) 12.C 13.略。 (课内语句翻译,酌情判分) 14. (1)孤独、老病、重阳登高而忧愁无法排解(因病不能多饮酒而无心赏菊)。 (2)描绘了一 幅他乡日落时分,黑猿声声悲啼,霜天秋晚,白雁南来的凄凉景象。 渲染。以西沉的落日、凄清的猿啼、故乡南飞的白雁绘声绘色地渲染凄清之境。(亦可答: 对比。异乡之景与旧国之物的对比,黑猿与白雁的色彩对比。) (3)思亲怀乡、衰老催人(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