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学案教案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45087651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学案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学案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学案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学案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学案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学案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学案教案(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2教学设计教学设计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情感目标: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3.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

2、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假说演绎法。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 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让我们从 140 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秘。 融合遗传:融合遗传: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介于双亲 之间的形状。 讨论:按照上述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 _ 一、为什么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观察图一、为什么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观察图 1-1,1-2,1-3,总结选用豌豆的优点),总

3、结选用豌豆的优点) 1. 豌豆 传粉(且闭花传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 ; 自交:自交: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杂交: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 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 父本:供应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 母本:接受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 正交、反交:正交、反交:若甲作父本、乙做母本为正交,反之为反交。 2. 具有稳定遗传、 的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 分,进行统计。 性状:性状:是

4、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生理特征的总称。如:豌豆茎的高矮。 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是指一种_ _的_ _性状的_ _表现类型。如:_ 。 设问:设问:豌豆有多对相对性状,孟德尔做杂交实验时是同时观察的吗?他先观察一对相对性状的遗 传,并对此进行分析。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观察图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观察图 1-4) P 纯种的高茎豌豆纯种的矮茎豌豆() ()F1 高茎豌豆自交F2 高茎豌豆 矮茎豌豆3 : 1 思考: F1为什么表现出高茎,没有表现出矮茎的性状?_ F2为什么又出现了矮茎?且统计是 3:1 的数量比?这比值是偶然的吗? _ 具有_ 的两个亲本杂交所产生的 F

5、1中_ _的性状叫显性性状显性性状。 而_ 的性状叫隐性性状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指在_ _后代中,同时显现出_ _和_ _的现象。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孟德尔在观察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果断地摒弃了前人融合遗传的观点,通过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提出了如下假说:(1)性状是由_ 决定的。遗传因子不融合、不消失。遗传因子不融合、不消失。显性性状: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用大写 D 表示)隐性性状: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用小写 d 表示)(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_存在。纯合子纯合子是指_的个体。如:纯种高茎豌豆:DD;纯种矮茎豌豆:dd纯合子表现出来的性状能稳定遗传,自交或测

6、交后代均不发生性状分离。性状能稳定遗传,自交或测交后代均不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杂合子指_的个体,如:F1 高茎豌豆:Dd杂合体杂合体表现出来的性状不稳定遗传不稳定遗传,自交或测交后代均发生性状分离性状分离。(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_ _)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的。2、观察遗传分析图解图 1-5思考: F1形成的雌雄配子种类、比值都相等。 两种雌配子和两种雄配子结合机会_,因此F2便有了_、_、_三种基因组合,比例为_ ,在性状上则近于高:矮=_。记忆节节清记忆节节清

7、性状:性状:生物体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相对性状: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显性性状: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显现出来的性状。隐性性状: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不显现出来的性状。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杂种的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遗传因子决定的。遗传因子不融合、不消失。遗传因子不融合、不消失。2、体细胞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成对存在的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生殖细胞-配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的一个。

8、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的一个。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随机的。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二课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能力目标:1.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2.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情感目标: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2.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3. 运用

9、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 假说演绎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引言: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知道了什么是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及性状分离。那么为什么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都接近 3:1。这些在试验中得出的结果能不能用一套理论来解释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和研究的内容。在第一个课时的学习中,我们从四个方面对分离现象进行了解释,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个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小实验,通过过实验认识和理解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孟德尔的假说。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一、性状分离

10、比的模拟实验(解决结果和结论以及讨论中的问题) 目的要求:_;材料用具:_;方法步骤:_;结果和结论:_;二、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二、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1.假说假说演绎法演绎法:在_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_和_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_,再_。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_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2.测交测交就是让_与_用来验证_测交后代不同性状类型的理论之比为_。3.一对相对性状测交实验的分析图解一对相对性状测交实验的分析图解:三、分离定律三、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_,_;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_,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_,随配子遗传给

11、后代。记忆节节清记忆节节清 1.分离定律: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3. 用纯种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进行杂交实验,F1产生 2 种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其比为1:1;F2的遗传因子组合有 3 种,其比为 1:2:1;F2的表现性状有 2 种,比例为 3:1。2.2.一对相对性状测交一对相对性状测交实验的分析图解实验的分析图解1.11.1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三课时)(第三课时)一、最基本的一、最基本的 6 种交配组合种交配组

12、合(以豌豆的高茎和矮茎为例) DDDD DD 高茎 dd dd dd 矮茎 DDdd Dd 高茎 Dd Dd 1DD:2Dd:1dd=3 高:1 矮 Dd dd 1 Dd:1dd =1 高:1 矮 Dd DD 1 DD:1Dd 高茎 二、显隐性的确定二、显隐性的确定 (1)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 表现出来的那个性状为显性。 (2)杂交后代有性状分离,数目占 3/4 的性状为显性。 三、遗传因子(基因型)的确定三、遗传因子(基因型)的确定(有关基因用 A、a 表示) (1)表现型为隐性表现型为隐性,基因型肯定是两个隐性基因组成,即 aaaa。表现型为显性表现型为显性,至少有一个显性 基因,另一个不能确定,即即 AAAA 或或 AaAa。 (2)测交测交后代性状不不分离,推测为纯合子。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推测为杂合子 Aa。 (3)自交自交后代性状不不分离,推测为纯合子。自交后代性状分离,双亲为杂合子(AaAa)。 (4)双亲为显性,杂交后代仍为显性双亲为显性,杂交后代仍为显性,双亲之一为显性纯合子。杂交后代有隐性纯合子分离出 来,双亲一定是 AaAa。 四、杂合子连续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或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以四、杂合子连续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或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以 AaAa 为例)为例) Aa 连续自交 Fn 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