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学案――化学反应中的能量...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080398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学案――化学反应中的能量...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学案――化学反应中的能量...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学案――化学反应中的能量...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学案――化学反应中的能量...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学案――化学反应中的能量...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学案――化学反应中的能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学案――化学反应中的能量...(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0 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学案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高考说明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等概念。2、;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3、掌握有关燃烧热的简单计算。4、初步了解新能源 的开发。解读考纲围绕考纲我们应掌握如下要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反应热的概念,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与放热、吸热的关系。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及简单计算化石燃料、新能源的开发,燃料的充分燃烧。命题预测反应热是高考重点考察内容之一,主要有(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2)反应热的计算

2、;(3)比较反应热的大小;(4)反应热与能源的综合考查。对于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概念及计算将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预计会在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中有所体现,难度不会太大。重点考查学生灵活应用知识,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一、了解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一、了解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1. 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做反应热,符号 H ,单位 kJ/mol2. 燃烧热概念:燃烧热指的在 101 kPa 时,1 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 概念中的关键词:101 kPa、1 mol、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3. 中和热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molH2O,

3、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中学阶段主要讨论强酸和强碱的反应)概念中的关键词稀溶液中、生成 1molH2O二、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二、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1.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含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2.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注意事项:、H 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并用“;”隔开。若为放热反应,H 为“”;若为吸热反应,H 为“”。H 的单位一般为 kJ/mol。、注意反应热H 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H 的测定条件 绝大多数H 是在 25.1013

4、25Pa 下测定的,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 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注意反应物和产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H 不同。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才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气体用“g”,液体用“l”,固体用“s”,溶液用“aq”。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和。、注意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反应已完成的数量。由于H 与反应完成物质的量有关,所以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H 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H 也要加倍。当反应向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5、。三、掌握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三、掌握化学反应热的计算1. 吸热反应:H 0;从物质能量角度分析,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成键释放的能量;从常见反应角度:属于吸热的有大多数分解反应 特例:2KClO3 =2 KCl + 3O2(放热反应)Ba(OH)28H2O 与NH4Cl 反应,工业上制水煤气的反应 以 C.H2.CO 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2. 放热反应:H生成物总能量;从键能角度(实质)分析,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含 20.0g NaOH 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 28.7kJ 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NaOH 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CH3COOH(

6、aq) = CH3COONa(aq) + H2O(l) H =57.4kJmol-1D已知 2C(s)+2O2(g)=2CO2(g) H1;2C(s)+O2(g)=2CO(g) H2,则H1H2答案答案:A【变式训练 2】在 25.1.01105Pa 下,将 22 g CO2通入 1 molL1NaOH 溶液 750mL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放出 x kJ 热量。在该条件上,1 mol CO2通入 2 molL1NaOH 溶液1 L 中充分反应放出 y kJ 热量。则 CO2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NaHCO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ACO2(g)NaOH(aq) = NaHCO3(aq);

7、H=(2yx) kJmol1BCO2(g)NaOH(aq) = NaHCO3(aq);H=(2xy) kJmol1CCO2(g)NaOH(aq) = NaHCO3(aq);H=(4xy) kJmol1D2CO2(g)NaOH(1) = NaHCO3(1);H=(8x2y) kJmol1 答案:C 击破考点二击破考点二:化学反应热的有关计算化学反应热的有关计算例例 2 2:(08 年海南化学8)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 a kJmol1.PO b kJmol1.P=O c kJmol1.O=O d kJmol1。根据图示的分子

8、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 A(6a+5d4c12b)kJmol1 B(4c+12b6a5d)kJmol1C(4c+12b4a5d)kJmol1D(4a+5d4c12b)kJmol1答案答案:A解析解析:由图可以看出:P4中有 6mol 的 PP,5mol 的 O2中含有 5molOO,1mol 的P4O10中含有 4mol 的 PO,12mol 的 PO,所以H(6a5d4c12b)kJmol1。【变式训练 3】(08 上海卷)已知:H2(g)F2(g)2HF(g)270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L 氟化氢气体分解成 1L 的氢气和 1L 的氟气吸收 270kJ 热量

9、B1mol 氢气与 1mol 氟气反应生成 2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 270kJC在相同条件下,1mol 氢气与 1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 2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1 个氢气分子与 1 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 2 个氟化氢分子放出 270kJ答案答案:C解析解析:由题上的化学方程式可知,1mol 氢气与 1mol 氟气反应生成 2mol 气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放出的热量为 270kJ,而从气体的氟化氢转化为液态的氟化氢还要放出热量,所以热量应大于 270kJ,由于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在相同条件下,1mol 氢气与 1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 2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变式训练

10、 4】( 湖北黄石二中 09 高三化学检测) (1)肼(N2H4)和 NO2是一种双组分火箭推进剂。两种物质混合发生反应生成 N2和 H2O(g),已知 8g 气体肼在上述反应中放出 142kJ 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2)0.3mol 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 649.5kJ 热量,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又知 H2O(l)H2O(g);H44kJ/mol,则 11.2L(标准状况)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kJ。答案答案:(1)2N2H4(g)2NO2(g)3N2(g)4H2O(g);H1136kJ/mol(2)B2

11、H6(g)3O2(g)B2O3(s)3H2O(l) ;H2165kJ/mol 1016.5kJ击破考点三击破考点三:有关燃烧热有关燃烧热.中和热的知识中和热的知识例例 3.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A.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磺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 氢气的燃烧热为 285.8kJ mol-1,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H285.8 kJ mol-1C. Ba(OH)2 8H2O(s)2NH4Cl(s)BaCl2(s)2NH3(g)10H2O(l);H0D. 已知中和热为 57.3 kJ mol-1,若将含 0.5mol H2SO4的浓溶液与

12、含 1mol NaOH 的溶液混 合,放出的热量要大于 57.3 kJ答案答案:D解析:解析:按照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概念进行分析。【变式训练变式训练 5】(郑州二中郑州二中 09 学年高三学年高三 10 月份月考月份月考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一定不能发生B. 强酸跟强碱反应放出的热量就是中和热C. 由石墨比金刚石稳定可知:0),(),(HsCsC石墨金刚石D. 在kPa101.C25时,21gH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kJ9 .120热量,则氢气的燃烧热为 241.8molkJ /答案:答案:C【变式训练变式训练 6】(09 四川卷 9)2

13、5 ,101 k Pa 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 57.3 kJ/mol,辛烷的燃烧热为 5518 kJ/mol。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H+(aq) +2 4SO(aq)+2Ba(aq)+2OH(aq)=BaSO4(s)+2H2O(1);H=57.3 kJ/molB.KOH(aq)+1 2H2SO4(aq)= 1 2K2SO4(aq)+H2O(I); H=57.3kJ/molC.C8H18(I)+ 25 2O2(g)=8CO2(g)+ 9H2O; H=5518 kJ/molD.2C8H18(g)+25O2(g)=16CO2(g)+18H2O(1); H=5518

14、 kJ/mol答案:答案:B1.(07 年广东理基19)下述做法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A以煤等燃料作为主要生活燃料B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替代化石能源C鼓励私人购买和使用汽车代替公交车D限制使用电动车答案答案:B解析解析:以煤等燃料作为主要生活燃料时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私人汽车代替公交车会使汽油的消耗量增加,带咯啊的空气污染物增多,限制使用电动车会增加有害气体的排放。因此正确的选项为 B2. (07 年广东化学14)将 V1mL1.0molL-1 HCl 溶液和 V2mL 未知浓度的 NaOH 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 V1V250mL)。下列

15、叙述正确的是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 22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能转化为热能CNaOH 溶液的浓度约为 1.0mol/LL-1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答案答案:B解析解析: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B 对,中和反应有水生成,但有水生成的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如 H2+CuO H2O+Cu 是吸热反应,D 错,从表中分析当加入 HCl 溶液5mL.NaOH 溶液 45mL 反应后温度为 22,故实验时环境温度小于 22,A 错,加入 HCl溶液 30mL 反应放热最多,应是酸碱正好中和,故 C(NaOH)=1.0mol/L30mL /20mL=1.5 mol/L,C 错。3. (09 年天津理综6)已知:2CO(g)+O2(g)=2CO2(g) H=-566 kJ/molNa2O2(s)+CO2(g)=Na2CO3(s)+ 21O (g)2H=-226 kJ/mol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 的燃烧热为 283 kJB右图可表示由 CO 生成 CO2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