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行业发展现状.doc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5074779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材料行业发展现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材料行业发展现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材料行业发展现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材料行业发展现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材料行业发展现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材料行业发展现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材料行业发展现状.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材料行新材料行业发业发展展现现状状新材料企业应改变研究力量分散、隔绝的现状,重组研究力量,避免重复投资、重复研究,推进新材料技术的研究。下面是有关于新材料行业发展现状的内容,欢迎阅读。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近年来,在政策扶持下,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目前来看,新材料产业竞争力依旧薄弱,核心关键材料对外依存度仍较高。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性引导、改善市场化环境。材料行业是一国工业体系的基础,新材料的研发则关系着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正因此,我国多次出台针对性政策鼓励发展新材料产业。然而,材料领域的一大特点是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

2、,因此尽管国家大力支持,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关键新材料自给率仍堪忧。除了核心关键新材料自给率不高,也出现某些领域过剩的担忧。例如,多晶硅、碳纤维、锂电子等热门新材料出现扎堆,部分地区陷入结构性过剩窘境。对此,未来可以试着打造国际一流的新材料创新高地,以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同时,落地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完善政策引导机制。新材料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我国经济结构面临转型升级,更需要新材料产业做支撑,为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前景十分乐观。据中投顾问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材料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新材料产业产值已从XX年的6500

3、亿元增至XX年的16000亿元,年均增速达25%。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内,新材料产业仍将处于黄金发展期,产值保持快速增长,年均增速有望维持在20%以上,发展空间巨大。与此同时,随着家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新材料产业市场潜力逐步释放。到2020年,新材料产业有望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另外,新能源汽车、可穿戴设备、航天军工等新兴领域蓬勃发展,也将进一步刺激新材料产业的增长,加快核心关键材料的突破。总的来说,新材料产业前景大好。但是目前竞争力薄弱,亟待多措并举完善制度,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助力新材料产业发展。如此才能实现“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目标,即到2020年重大关键材料自给率达到70

4、%以上。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与策略新材料作为21世纪三大关键技术之一,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先导,是发展信息、航天、能源、生物等高新技术的重要物质基础,已成为全球经济迅猛增长的源动力和各国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焦点。在对包括电池新材料、稀土新材料、光电新材料以及纳米新材料等材料在内的中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后,研究结果表明:新材料是发展高新技术的基础,是提升企业和国家竞争力的主力军,随着中国逐渐成为全球制造基地,新材料将越来越显示出它们的潜力,成为支撑中国制造的基础产业。一、现状与特点1.政策资金积极扶持,发展环境逐步优化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成为国家实施可持

5、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府历来重视新材料技术及产业化的发展,在各项国家计划中给予了重点支持。目前国家主要通过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火炬计划等计划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这些计划的实施使中国新材料科技水平大大提高,同时国家政策、资金引导大量的社会资金向新材料投资,促进了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2.西部新材料行动实施,区域结构逐步优化中国东部地区借助区位优势和人才优势,新材料发展较快,而位于中西部内陆地区的一些基地发展落后于东南沿海地区。西部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也是中

6、国能源和劳动力富集区,比较优势明显。为推进西部地区新材料工业的发展,科技部于XX年开始启动“西部新材料行动”计划,另外,国家在“十五”期间安排2亿元专项经费用于西部特色新材料产业发展。国家西部新材料行动极大地促进了新材料在西部地区的发展。以甘肃省为例,兰州、白银、金昌三市组成的新材料产业带以及中国镍都金昌市,同时被批准为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进行有色金属新材料技术的成果转化与开发工作。3.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区域特色逐渐形成近几年来,国家相关部门为提高新材料科技转化水平,积极推动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新材料产业基于区域产业基础与特色,在原有地域空间上进行资源整合,有利于区域新材料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7、并在一些优势领域形成特色,如包头形成了稀土新材料产业地带;武汉、长春等基地是国内主要的光电材料产业基地;湖南则以电池材料、硬质合金材料、复合材料为主;宁波以磁性材料、高分子材料为特色等。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建设顺应了新材料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趋势,对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整合产业资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近几年来中国新材料产业取得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4.科研创新能力较弱,产品质量有待提高中国目前的技术开发体系尚不完备,研究开发的经费主要由国家投入,并且投入总量不多。在这种情况下,新材料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对新技术的需求不够迫切,对新技术的发展不够清楚,对新技术的投入不够积极,而且对新技术的产业

8、化也不够重视。参与自主研发创新少、生产跟踪仿制多,导致企业整体创新能力低,整个产业发展水平受到限制。由于中国新材料科研创新能力较弱,以及生产制造技术不成熟,导致新材料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不够。5.新技术开发风险高,市场开发重视不够新材料技术与一般的工业产品有着明显的不同,投入产出比大大超过传统粗放型产业,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的特点。由于风险投资机制和相关体制尚未成熟,中国新材料行业在这方面的问题比较多。为降低新材料产品开发风险,及时有效地进行新材料产品的市场开发和销售,已经成为决定新材料产品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二、发展趋势未来几年,随着新材料下游化工、能源、建材、机械、IT等行业发

9、展迅速,新材料优异的产品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使其产品市场需求保持较高的增长。未来几年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将呈现如下特点:1.下游行业继续带动,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未来几年,纳米粉体材料在橡胶、塑料、涂料、造纸等产业的应用规模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稀土钕铁硼材料的市场应用将逐渐从中低端的电动自行车、音响扩音器向高端的电脑硬盘、音圈电机、汽车电机等领域拓展;电池新材料方面,电池新材料是发展能源技术、提高能源生产和利用效率的主力军,随着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对能源需求的逐年增加,以及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摄像机、汽车等产品对新型、高效、环保能源材料的强劲需求,电池新材料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光电新材料方面,

10、LCD、PDP等新型显示器将成为消费市场热点,由此带动光电材料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2.产品界定即将统一,产业发展有据可依XX年2月,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牵头成立了新材料界定专家组,对我国新材料产品和技术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界定工作。新材料产品的界定,不仅规范了社会各界对新材料产品及产业的认识,同时促进了国家统计部门建立新材料产业方面的权威统计数据,从而为各级政府制定新材料领域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引导和推动了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健康发展。3.技术转化速度加快,产品热点日益突出随着新材料产品开发及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新材料技术成果转化比重将会有较大提高。在产品发展趋势方面,纳米、光电、电池及稀土新材

11、料等几个细分市场领域中,产品市场热点将更加突出。纳米新材料方面,纳米复合材料、高端纳米粉体材料将是今后纳米新材料企业发展的热点;稀土新材料中,稀土永磁、稀土催化、稀土磁伸缩等材料仍将是厂商关注的重点领域;电池新材料方面,锂电池隔离膜、燃料电池材料等材料国产化、规模化的进程将加快;光电新材料方面,高端偏光片、彩色滤光片、玻璃基板将是光电材料厂商今后产品发展的重心所在。4.资本运作逐渐盛行,产业整合继续推进从新材料的产业资本投入趋势来看,由于新材料产业总体利润率较高,市场具有较大增长潜力,新的产业资本进入新材料领域的可能性比较大。在产业整合方面,近年来成长起来的一批新材料上市公司已开始运用资本杠杆

12、,通过收购、重组业内其他企业,实现扩大自身经营规模、巩固产品市场份额的目标。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新材料企业将越来越多地通过资本市场进行产业整合,实现规模和效益的增长。5.循环经济渐受重视,结构调整迫在眉睫新材料作为人类社会文明的物质基础,一方面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了突出的无法替代的贡献;另一方面,新材料的制备、生产、使用、废弃全过程又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面对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中国新材料产业必须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路子,调整产品结构、加大绿色环保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把生态环境意识贯穿于产品和生产工艺设计中,提高新材料产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制造过程中的环

13、境污染。三、发展策略(一)企业经营1.强化技术研发力量,坚持“专精特新”方向新材料企业应改变研究力量分散、隔绝的现状,重组研究力量,避免重复投资、重复研究,推进新材料技术的研究。新材料企业应坚持“专精特新”的方向,促进中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专”是指新材料企业要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实现专业化生产、专业化经营和专业化服务;“精”是指新材料企业要以先进的技术生产出高质量产品,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做到精益求精,实施“精品战略”;“特”是指新材料企业要生产出特色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新”是指新材料企业要积极大胆地利用高新技术,投资高新技术产品。2.塑造制度创新机制,激活技术创新动力新材料技术创

14、新是一个从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到首次商业化应用的完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行为方式和动力模型对于技术创新效率具有关键性作用。由于新材料企业有相当一部分属于科技民营型企业,企业应积极做好高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和科技人员持股经营等方面的工作,塑造完善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激励科技创新热情、塑造科技创新文化、提高科技创新效率。(二)投资1.兼顾价值与成长,精选材料细分行业通过对目前介入新材料领域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的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化工新材料、能源材料、半导体材料和光电材料等行业由于技术高度密集、产品附加值高表现突出,各项指标在整个新材料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基于以上认识

15、,建议投资者应兼顾新材料行业投资价值与成长,既关注现有价值,又重视行业未来成长性,精选新材料细分行业。2.关注企业发展潜力,注重持续投资回报在精选新材料细分行业的基础上,投资者选择企业时也应关注企业发展潜力,由于新材料行业技术进入门槛高,初期资金投入大、技术不是很完善、市场前景不确定,因此在发展初期业绩表现可能不尽如意,但随着产品技术的改进、生产规模的扩大、市场的逐步开拓,新材料企业将逐步发挥出潜力,经营业绩表现也会逐步改善,给投资者的回报也逐渐增多并且持续时间会较长。因此,建议投资者应关注企业发展潜力,注重持续投资回报。(三)政府管理 1.确定政府领导作用,建立行业协调机构各级政府应成立新材

16、料行业领导小组,负责新材料领域发展规划的制定,协调新材料领域各环节、各部门的工作与重大资源配置。同时,建立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聘请国内著名专家出任顾问,由业内知名专家和骨干企业领导组成委员会,辅助政府作好决策,形成材料领域政府工作支撑平台。成立以新材料领域研究、教学、生产与应用等方面的骨干单位为主体的新材料行业协会,向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双向中介服务,促进新材料业界间的技术合作与信息交流,推动各地新材料行业的发展。 2.加强政策资金支持,构建持续发展机制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新材料行业的发展依赖于持续的技术创新、大量的资金投入等多方面条件,但首先需要构建新材料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政府要通过制订必要的法律、法规和资金支持,引导、支持、鼓励新材料研究和生产企业按照市场认同的原则,从产业整合的思路出发,整合各类经济资源,扬长避短,密切配合,协同发展,增强产业化发展水平,增强新材料企业的创新和竞争意识,构建新材料产业的持续发展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