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评论》百年经典论文导读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5073092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经济评论》百年经典论文导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美国经济评论》百年经典论文导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美国经济评论》百年经典论文导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美国经济评论》百年经典论文导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美国经济评论》百年经典论文导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国经济评论》百年经典论文导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经济评论》百年经典论文导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国经济评论美国经济评论百年经典论文导读百年经典论文导读作者 : 刘胜军 由美国经济学联合会主办的美国经济评论创刊于 1911 年,是在美国影响最 大,也是世界知名遐迩的经济学期刊之一。为纪念创刊 100 周年,期刊特 邀了 阿罗(K.J.Arrow)、伯恩黑姆(D.Bernheim)、费尔德斯坦 (M.S.Feldstein)、麦克法登 (D.L.McFadden)、波特巴(J.M.Poterba)与 索洛(R.M.Solow)等六位著名经济学家,成立了“20 篇最佳论文”评选委员 会,在该刊 100 年来刊登的数千篇文章中,甄选出对经济学发展与实践产生深 远、重大影响,且富有创造性的 20

2、 篇最佳论文。2011 年第 1 期美国经济评 论出版了百年纪念特刊,开辟了百年论坛专栏,并公布了中选结果。膺选论 文都名重一时,代表了每一时期经济学的最高学术水平,同时整体再现了百年来 在经济 学领域艰辛跋涉、不断探索的历史发展轨迹,反映了美国主流经济学的 基本走向。为了提选最具开创意义和积厚流广的论文,评委会首先使用了 JSTOR(JournalStorage)系统的论文引用和查询数量作为参考指标进行初选。 其后,为避免因论文引用与查询数量指标的内在缺陷可能导致早 期刊发的经济 学家的文章被漏选或误选,评委会对若干著名经济学家的相关文章也给予了重 点关注。最后,评委会每个人以自己对于质量和

3、重要性的判断为标准,从 已选 论文中再作遴选,授予 20 篇论文为百年最佳论文。其中,12 篇论文为诺贝尔 经济学奖得主独著或合著的经典论文。现给出这 20 篇膺选最佳论文的导读,以 飨读者,让读者感受这些经济学经典文献所蕴含的内在价值。论文导读按文章 发表先后顺序排列:生产理论生产理论(19821982)C.W.C.W.柯布与柯布与 P.H.P.H.道格拉斯著道格拉斯著本文研究了 1899-1922 年间美国制造业的资本、劳动与产出的关系,分析 了这一时期劳动与资本两类要素对产出的影响,首次提出并使用了此后以其名 字 命名的不变弹性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其一般形式

4、为:PALK,式中,P、L、K 分别为产量、劳动、资本,A、 为三个 参数。当 +1 时,、 分别表示劳动、资本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份额。 该函数以其简单的形式描述了人们所关心的一些性质,是经济学中使用最广 泛 的一种函数形式,被用于表示生产、效用函数以及理论与实证经济学其他方面。 他们用机器、工具、设备与建筑量测资本,制造业工人数表示劳动,经过对 18991922 年间有关经济资料的分析与估计,得到美国制造业以 1899 年为基 准的不变价格的产量、资本和劳动投入量的数据,并总结出生产函 数: P1.01L0.75K0.25,该函数表明这一期间的总产量中,劳动与资本所得的相对 份额分别为 75

5、%与 25%。他还通过数理分析,探讨了该函数 的基本性质。知识在社会中的利用知识在社会中的利用(19451945)弗里德里希)弗里德里希冯冯哈耶克著哈耶克著本文 主要阐述了经济体系的本质及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他认为经济社 会的基本问题是社会中的知识利用问题。知识分为两类:科学知识与原理;特 定时间与地点的特 殊情况的知识。在经济活动中,众多参与者各自的经济活动 产生了大量知识,分散在不同经济个体中。知识的分散使经济计划成为必要。 哈耶克认为计划体制有三 种,即中央计划、分散计划与介于二者之间的行业计 划,即垄断,这些体制的效率取决于哪种体制能更充分利用知识。由于知识障 碍,中央计划当局不能做

6、出有效决 策,只有依靠分散计划才能保证特殊情况的 知识迅速得到利用。同时,社会经济问题总是唯一来自变化,分散计划也不能 仅仅依据关于直接情况的有限知识做出决 策,这又产生了如何传递别人信息的 问题。哈耶克认为分散信息通过价格机制传递,价格机制最显著的事实就是知 识节约。价格体系是信息传递的媒介,通过价格体 系的传导作用,分工与资源 协调利用成为可能。价格制度是人们偶然发现的、未经理解就学会利用的体系, 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设计出一种可以保留价格体系优点的 替代体系。哈耶克的 信息分散论把理解经济知识建立在哲学认识论的基础之上,论证了经济自由和 市场机制的客观性。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经济增长与收入

7、不平等(19551955)西蒙)西蒙库兹涅兹著库兹涅兹著本文根据经验数据阐明了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及其 原因。他在分析说明经济发展早期(普鲁士)、经济发展后期(美国、英国、 德国)及对 比分析发展中与发达国家有限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反映不平 等长期变动特征的“倒 U 型”假说:在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经济增长 早期收入不平等扩 大,经短暂稳定时期后,在增长的后期不平等差距逐渐消失。 库兹涅兹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存在着使收入分配不平等扩大的 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储蓄 和积累集中在少数富裕阶层,储蓄又成为其获得更多 收入的手段,经济增长必然导致穷富两极分化;二是

8、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持续 提高,而城市居民收入比农村更加 不平等,经济增长必然引起分配差距拉大。 另一方面,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也出现了抑制不平等扩大的因素,如法律约 束和国家政策干预、富裕阶层因低生育倾向 而占总人口的比重降低、技术进步 与新兴产业出现而引起的产业结构调整等。因此,在上述两方面因素的作用下, 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呈现“倒 U 型”变化趋势,用 图形表示即是著名的“库兹 涅茨曲线”,该结果成了众多发展经济学实证与理论分析的主题。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理论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理论(19581958)F.F.莫迪尼安尼与莫迪尼安尼与 M.H.M.H.米勒著米勒著本文采用无套利分析

9、方法、建立新的理论框架阐述了资本结构、资本成本 与公司价值三者之间关系,回答了公司融资方式如何影响公司资本成本与投资 行为这一公 司财务的核心问题,这也成为日后莫迪利亚尼与米勒分别于 1985 和 1990 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重要基础。MM 理论认为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形 下,资本成本 是资本投资者所要求的必要回报率即预期收益率的加权平均值, 而不是获得某种特殊资本来源的成本。在没有企业和个人所得税、没有企业破 产风险、资本市场充分 有效等假定条件下,公司的市场价值和平均资本成本与 资本结构无关,无论有无债务资本,公司价值等于公司所有资产的预期收益额 按其综合资本成本率进行折现的 现值,其平均

10、资本成本等于权益现金流的资本 化率。利用财务杠杆的公司,其股权资本成本随借入资本在总资本中所占比例提高而增加。为了股东利益最大化,公司 应当在投资收益大于或等于其资本成 本时才进行投资。同时,他们用无套利分析对此给予了证明,在假定条件下, 投资者的套利活动必然引起债券与股票相对价格发 生变化,最终使套利机会消 失,进而抵消财务杠杆作用对公司市场价值的影响而达到投资均衡。MM 理论奠 定了现代企业资本结构理论与金融经济学的基石,革命性 地将企业财务目标转 向股东利益最大化目标,首创的无套利分析成为金融经济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最优货币区理论最优货币区理论(19611961)罗伯特)罗伯特蒙代尔著蒙代

11、尔著20 世纪 60 年代初,围绕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之间最优汇率制度选择问题, 学者们争论不休。蒙代尔在文章中提出了最优货币区理论,探讨了对经济区成 员国而 言,什么是其放弃主权国家货币、采用共同货币的最优区域问题。蒙代 尔提出应以生产要素流动性为准则,以地理区域而不是国家为单位来确定最优 货币区。他认为 货币区就是要素自由流动、汇率固定的地理区域。当生产要素 在每一区域内成员国之间能够完全流动,而区域之间生产要素不流动时,要素 自由流动的每个区域就可 采用共同或单一货币,建立货币区,而货币区之间保 持浮动汇率。在货币区内通过劳动力要素流动就能纠正由需求转移造成的外部 失衡,进而实现各成员国充

12、分就业 或价格稳定;而货币区之间的外部平衡通过 汇率浮动就可自动实现,从而达到经济稳定,无任何区域产生通胀或失业,即 只有在基于地理区域的货币区之间通过汇率 浮动实行稳定经济的政策才有效。 在此基础上,蒙代尔进一步指出最优货币地理区域规模的选择需考虑以下两方 面因素的平衡:一方面,货币区规模越小,区内要素 流动性程度相对于区外越 高,成员国就越易实现宏观经济稳定,以至于每个要素不流动的失业地区都应 独立成区;另一方面,货币区规模越小,交易费用、投机冲击 越大,货币幻觉 假设越无效,以至于整个世界应采用单一货币,建立最大的货币区,最优货币 区规模即是这两方面因素的均衡。最后,他还分析了该理论在欧

13、元起动 30 多 年前欧洲国家的潜在应用。资本理论与投资行为资本理论与投资行为(19631963)戴尔)戴尔乔根森著乔根森著本文克服以往投资理论研究“重宏轻微”的缺陷,以新古典资本积累理论 为基础,构建了企业投资行为分析框架。他认为企业资本存量需求不同于资本 投资需求, 短期投资需求取决于滞后的资本存量需求的变化,资本存量需求决 定于企业净值最大化,企业净值是净收益的现值。通过考察企业的行为,乔根 森首先给出了净值、 总收益、直接税方程,并考虑融资成本与税收制度而引入 资本使用者成本概念。其次,利用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方法,结合资本使用者成 本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 数,得出了新古典投资理论的最优资

14、本存量方程:k*=pq/c其中,k、p、q、c 分别表示资本存量、资本产出弹性、产出价格、产 量与资本使用者成本。该式说明了企业的最优资本存量 k 取决于当期的产量、 产出价格以及资本使用者成本。利用资本存量函数进而可导出投资经济计量方 程:It=w(L)K*t-K*t-1其中,I、w 为实际投资与滞后函数。最后,乔根森还运用 1948-1960 年间 美国制造业的季度数据对其投资行为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最优资本存量 函数已成为投资行为实证研究的标准方法,其资本的使用者成本被广泛运用于 选择性税则影响的理论研究中。不确定性与医疗保健经济学不确定性与医疗保健经济学(19631963)肯尼斯)

15、肯尼斯阿罗著阿罗著本文用现代微观经济学的方法和语言,建立了医疗保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被视为卫生经济学的开山之作。阿罗认为医疗保健市场有显著的不确定性、外 部性、信 息不对称等特征,由此产生了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委托代理等问 题,医疗保健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存在市场失灵。他依据福利经济学第一 与第二最优原理, 分析了医疗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风险承担的不可销 售性与信息的无法完全市场化导致了医疗保健市场偏离完全竞争状态。在确定 性条件下,偏离表现在产品 的不可销售性、供给规模递增、市场进入受限与产 品差别定价等四方面;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偏离表现在针对所有可能风险的保 险市场的缺失与医疗效

16、果的不确定性 两方面。医疗保健市场失灵会产生低效率。 对此,阿罗指出,医疗保健市场最优状态没有实现时,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会认 识到其与最优状态之间的偏离,非市场补偿 性制度就会出现,促进医疗市场向 最优转化,旨在纠正由市场失灵产生的低效率。医疗保健市场不同于完全竞争 市场的特殊结构特征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纠正其对完 全竞争状态的偏离。如财 政补贴、慈善行为等非竞争性行为就可用这种补偿性制度解释,医疗保障问题 本质上就是这种适应性的表现。这些市场适应行为有时反而阻 碍了竞争,无助 于效率提高。阿罗在近半个世纪前关于不确定性与医疗保健福利经济学的开创 性研究,对全球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所探讨的许多问题 今天仍 然是卫生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国家债务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国家债务(19651965)彼得)彼得戴蒙德著戴蒙德著本文在萨缪尔森代际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世代交叠模型 (overla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