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课后反思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066992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故都的秋课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故都的秋课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故都的秋课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都的秋课后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故都的秋课后反思第一、 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散文,本课的教研课题是审美教育的探究。在课文中,郁达夫调动了听觉、视觉和触觉来感受故都的秋,使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并融入了深沉而细腻的感受、情思。如何在鉴赏阅读中,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讨论,唤醒他们的审美体验,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笔下“景”的独特之美,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作家的独特心境、体会作者的情感的赏析目的。这是本课教学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本课教学设计的亮点:导入新颖。本课教学采取播放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方式导入新课教学,优美的旋律,字正腔圆北京方言声韵,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重诵

2、读教学。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单元教学要求是要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领悟作者的情感。而鉴赏、品味语言的最好方法就是“读” ,只有通过美文美读的方式,才能达到美文美析的目的。在本课教学中,我采取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的方式,让学生朗读课文第 38 段,通过诵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笔下“景”的独特之美,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作家的独特心境、体会作者的情感的赏析目的。精心设置问题。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课堂提问,激发学生探讨兴趣,促进并引发多数学生积极的活动愿望,有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教学过

3、程中学生表现踊跃,课堂气氛活跃。注重合作学习。在本课教学中,我贯彻执行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利用语文小组互动的形式,引导学生从品味语言入手,自主探究式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学生的表达能力在相互讨论评价中得到了共同提高。第三、在本课教学中,我采取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的方式,让学生朗读课文第 38 段,通过诵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笔下“景”的独特之美,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作家的独特心境、体会作者的情感的赏析目的。不足之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没有掌控好时间,分析课文的时间过多,学生语文小组的互动时间偏少,辛苦准备的教学课件(FLASH)本来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回顾课堂所学,由于时间关系,也没有得到没有展示的机会,实在是一大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