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066975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 一、 1、我国的北方大地常被称为“黄土地”,主要有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两大地形区,东北平原主要为黑土地。 2、北方地区的交通主要以铁路为主。 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是我国春小麦、玉米、大豆、高梁、甜菜的主要产区 。 4、北方地区为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 5、北方地区煤、石油、铁资源丰富。山西是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 6、大庆、胜利、辽河、中原和华北等油田,是全国主要的石油工业中心。 7、北方地区的交通运输,陆上以铁路、公路为主。 8、被誉为“神州第一线”的是大秦线;被称为“北大仓”的是东北平原。 9、北方居民的主食是面食,以小米为主食的地区是黄土高原。 10、北方

2、地区苹果产量最大的地区是山东半岛、辽东半岛。 11、我国冬小麦、棉花、花生的主要产区是华北平原。 12、环渤海工业带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 1/4。 13、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 25%;人口约占全国的 55%,少数民族有 30 多个,人口 500 多万。 14、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 1000 毫米以上,属于 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15、南方地区农作物可一年两熟至三熟。水稻是本区主要的粮食作物。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 16、南方地区出产多种亚热带和热带水果,其中产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是柑桔。 17、南方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南方水乡,船舶是农

3、村的重要运输工具。 18、被称为“紫色盆地”的是四川盆地。 19、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20、南方地区有“三大火炉”之称的城市是重庆、武汉、南京。 21、号称“华南大动脉”的水系是珠江水系,素有“水乡”之称的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22、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面积占全国 30%,人口约占全国4%。 23、西北区 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西部新疆境内,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西北地区的地面植被,由东向西,大体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4、“西气东送”是将新疆塔北油气田天然气通过管道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25、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自古以来被

4、誉为“塞外江南”。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块块绿洲,是西北的粮棉瓜果之乡。 26、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煤、石油、稀土的储量大,前景广阔。 27、我国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 28、稀土矿主要分布在白云鄂博。 29、我国地势最低洼的部分位于吐鲁番盆地。 30、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该区重要的农业区有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青海省东部的湟水谷地。 31、青藏高原既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又有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拉萨以北的羊八井有我国目前最大的地热蒸气田。 32、高原上第一条铁路 从西宁到格尔木的青藏铁路(北段)通车,加速了

5、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开发和建设。33、有“日光城”之称的城市是拉萨。 34、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 35、我国正在建设的我国最大的水电站是羊卓雍湖。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是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宝盆”的是盆地是柴达木盆地。 36、我国藏族的主要聚居区在青藏地区。 37、台湾省最长的河流是浊水溪,最大的湖泊是日月潭。 38、台湾自然资源丰富,被誉为“祖国的宝岛”。 39、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部,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40、台湾是我国重要的林区,也是亚洲有名的天然植物园。樟树最为著名,樟脑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41、台湾已形成“进口 加工 出口”型的经济。出口商品中以工业制成品为主

6、。 42、台湾人口绝大部分分布在西部平原。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高山族。43、台湾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台北是人口最多的城市,第二大城市是高雄,最大的港口是高雄。 44、台湾享有“祖国东南盐仓”美称的地方是台湾西海岸。 45、台湾产量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是樟脑。 46、大陆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省份是福建。 47、香港位于广东省珠江口东侧,毗邻广东省深圳市。它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的 200 多个岛屿组成。 48、香港人多地狭,工业多属加工工业,以出口外销为主,对外贸易是本区经济的重要支柱。 49、香港的旅游业很发达,被誉为“购物者的天堂”和“东方

7、明珠”。 50、澳门位于珠江口西岸,毗邻广东省珠海市,东隔珠江口同香港相望。 51、澳门现在成为以赌场收入维持其经济的旅游城市。70 年代后,加工工业兴起,产品主要出口美国、香港和西欧。 52、我国北方“黄土地”的主要农作物是冬小麦、棉花、花生和谷子。 53、我国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是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 54、我国四大区域中,降水量少,沙漠广布的是西北地区。 55、我国最大的钾肥厂分布在察尔汗盐湖附近。 56、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 57、位于黄河下游的两大油田是胜利油田和华北油田。 58、在香港和澳门的中国血统居民中,祖籍最多的是广东。 二、 1、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文字

8、式、数字式、线段式) 2、方向上北法指北法经纬法 3、图例和注记符号文字与数字 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山脊与山谷陡坡与缓坡断崖 5、地形剖面图的作图法建立横座标建立纵座标画出交点连接成线 6、疆域的四至点漠河(53N),曾母暗沙(4N),帕米尔(73E),乌苏里江(135E) 7、陆疆和陆上邻国 20000 多千米。邻国 15 个(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锡不越老缅) 8、大陆海岸线 18000 多千米。鸭绿江口至北仑河口。 9、隔海相望的国家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10、领海和内海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 12 海里的海域。渤海、琼州海峡。 11、主要岛屿和半岛台湾岛、海南

9、岛、崇明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雷州半岛。 12、三级行政区的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和乡(镇)三级。 13、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省会及位置 23 个省、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港澳是特别行政区。 14、中国人口数量 12.95 亿(2000 年 11 月 1 日第五次人口普查)、13 亿(2005 年 1 月 6 日) 15、中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16、中国民族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17、地形的主要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8、主要山脉及其分布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南北走向。 19、四大高原青藏(

10、高寒)、内蒙古(平坦)、黄土(黄土)、云贵(崎岖) 20、四大盆地塔里木(最大)、准噶尔(最北)、柴达木(最高)、四川盆地 21、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2、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东南沿海丘陵 23、地形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气候交通水力 24、我国的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青藏高原高寒区。 25、冬、夏季气温分布的总特点南热北冷,南北温差大。南北温差小,全国普遍高温。 26、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小。200mm、400mm、800mm、1600mm。 27、雨带的推移与降水的季节变化 5 月(南岭)、6 月(长江流域

11、)、78 月(华北、东北)、9 月回撤。 28、我国的干湿地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29、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夏季风影响的地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30、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幅员辽阔,地形复杂。 31、我国的灾害性天气旱灾、洪涝、寒潮、台风。 32、我国的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的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200mm 年等降水量线 33、主要内流河塔里木河 34、主要淡水湖鄱阳湖(赣)、洞庭湖(湘)、太湖、洪泽湖(苏)、巢湖(皖) 35、主要咸水湖青海湖(青)、纳木错(藏) 36、河流的水文特征水位、流量、

12、含沙量、结冰期 37、长江的源流概况源头(唐古拉山)、上中下游划分(宜昌、湖口) 38、长江主要支流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黄浦江 39、长江的开发利用葛洲坝、三峡、黄金水道 40、黄河的源流概况源头(巴颜喀拉山)、上中下游划分(河口、旧孟津) 41、黄河的主要支流汾河、渭河 42、黄河的开发利用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 43、珠江水系西江、北江、东江 44、京杭运河六省市(京、津、冀、鲁、苏、浙)、五大水系(海黄淮长钱) 45、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运量、运速、运价) 46、主要铁路干线 5 纵 3 横(京沪,京九,京广,焦柳,宝成-成

13、昆、京包,陇海,浙赣-湘黔 47、主要铁路枢纽北京、郑州、株洲、徐州、上海、商丘、南昌、洛阳、宝鸡、昆明等 48、长江对外贸易港宜宾、重庆、宜昌、武汉、九江、芜湖、南京、张家港、南通、上海 49、沿海十四个开放港口城市大秦天、烟青连,南上宁温,福广湛北。 50、主要的商业中心上海、北京、天津、沈阳、武汉、广州、重庆、西安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纬度位置及优越性: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一小部分在 (热带) ,没有(寒带 ) 。气候差异大,为发展( 多种农业经济 )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及优越性:(1)位于( 亚)洲的东部, (太平 )洋的西岸,使我

14、国东部广大地区( 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 降水 ) 丰富,有利(农业)生产;(2)海陆兼备,东部地区有利与( 海外各国友好往来 ) ;西部地区(深入亚欧大陆内部 ) ,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便于对外( 交往和合作 ) (3)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 我国领土面积(960 万 )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 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陆上邻国 14 个。逆时针依次为朝鲜、( 俄罗斯)、( 蒙古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 )、(老挝 )、越南。陆上疆界 2 万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国

15、家 6 个:韩国、(日本 )、菲律宾、(马来西亚 )、文莱、(印度尼西亚 )。 2、我国的人口 人口总数:2000 年( 12.95 )亿。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 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为界,( 东部 )地区人口密度大,( 西部 )地区人口密度较小。(我国西部地区人口稀少,但资源丰富,在西部大开发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但自然环境相对脆弱。在目前人、地、水、土矛盾已相当尖锐的条件下,开发西部,一定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不能先开发后再治理。) 人口国 策: 实行计划生育。 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我国的

16、民族 我国共有(56 )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 汉 )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壮 )族。 汉族分布特点: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 ( 中部 )和(东部)最为集中。 少数民族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 东北 )、( 西北 )、(西南 )。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 )族。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少数民族风情: ( 蒙古 )族的那达慕大会 ( 傣族 )族的泼水节、孔雀舞, (藏族 )族的集体舞、藏历年, (朝鲜 )族的长鼓舞等。 4、我国的地形 我国地形的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山区在开发和保护方面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1)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较大。 (2)在开发利用山区时,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我国地势特征:(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阶梯的分界线 海拔高度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一、二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是大兴安岭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