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066866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环境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环境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环境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环境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环境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环境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环境教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环境教育作者:谢军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 世界的历史潮流。环境保护,教育为本。早在 1987 年,联合国就提出把 20 世纪的最后十 年定为“环境教育 10 年” 。1997 年联合国再度召开世界环境教育大会,并制定 21 世纪第 一个“环境教育十年” 。我国目前国民的环境意识淡薄,尚未能对环境状况作出相应的警觉。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责无傍贷,对于教育的内容而言,这又是 一个新的课题。一、处处留心皆学问,时时感悟重环保。一、处处留心皆学问,时时感悟重环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

2、法中有这样的解释:“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 生态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 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 乡村等。 ”由此可见,环境涉及面十分广,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而小学语文教材,涉及的 范围也的确非常广泛,从远古时代到二十世纪,中外作品中的各种人物生活的环境以及风 情万种的大自然都为我们提供了环境教育的丰厚土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一年级到六 年级有近百篇课文可以渗透环境教育。课堂进行环境教育并不要占太多时间,一节课只需渗透几分钟,以至两三句话,日积 月累就能收到滴水穿石之功。只是如何巧

3、妙“渗透”费时 在备课,需要细水长流。1语文课巧用“插图” ,感知形象,感受美好的环境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小学语文教材插图多达几百幅,教材插图就是“物” ,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例 如利用桂林山水的插图制作成投影片或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清澈的湖水、 翠绿的山峰,倒映在水中的山影、树影。当学生初步形成印象之后,美丽的插图在学生中 所唤起的感觉,会产生一种愉悦之情,这种审美体验,慢慢地沉淀为有益的营养,继而使 其产生保护美丽大自然的愿望。此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在地球上,除了桂林山水外, 还有广袤的草原、浩瀚的森林,还有沟壑纵横的田野、熙熙攘攘的城镇、马达轰鸣的工厂 和矿山他们会由衷

4、地感叹:人类居住的地球是多么美好-蓝天、白云、绿水、鸟语、 花香,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为人类追求提供了精神方面的条件。 古老、慈爱的地球,像母亲一样养育了千万种生命,她宽容、忍耐,为人类无私地奉献了 一切。既然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那么,我们应该从小做起,从自己身边事做起, 爱护环境,美化环境,做一名环境保护的小卫士。在迷人的张家界中,张家界不但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变化、桂林之秀 丽,还是植物的宝库、动物的乐园。她慷慨地把这一切馈赠给人类,使人类生活也变得更 加多姿多彩。这类课文描写了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通过看图片和想象,足以 唤起同学们热爱

5、祖国大好河山,保护大自然,创造美好环境的意识-植物与人类息息相 关,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美好的大自然是人类生活的舞台,人是自然界中的一个成员, 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要热爱大自然,维护大自然,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总之,在课文教科书中,有着纵横交织的,无数的环境教育的契机,关键看我们教师是否做到在平时的教学中时时留心、处处留心,用环境教育的先进理念来指导学生进行拓 展性的学习。2紧扣教材培养学生对环境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使其深知破坏环境是对大自然的 犯罪。在语文教学中,除了可以对学生进行正面环境教育外,也可利用课文中提供的反面例 子,向学生说明,过度砍伐树木,破坏森林的危害性,从而增强学生

6、的环保意识,自觉地 投身到改善生存条件、保护环境的行动中去。 如教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课时,让学生在阅读课文中,充分理解黄河由孕育人类 生存变为威胁人类生存的根本原因,在对人类自身行为的反思中懂得保护和治理好生存的 环境,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进而增强环保意识。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教师可让学生对课文以上内容充分理解后再回观课 题,抓住课题中“只有一个”这一重点词加以深刻剖析,充分理解这几个字的含义,明白 其在此的警醒作用,产生忧患意识,并使这种意识成为约束和指导自己环境行为的准则。同样是教这篇课文,我们在教学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找到最佳结合点,引导学生 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段,

7、认真想,仔细体味,自然地将环保教育渗透于教学中,使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课前让学生先收集有关资料,了解我国资源状况,课中让学生结合课文预习导读及课 后思考题组织学习和讨论:(l)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概况?邀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 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2)作者为什么要把地球比作“母亲”和“摇篮”?(3)课文是怎样说明地球被破坏了,人类别无去处的? (4)哪些句于说明了我们要精心保护好地球?(5)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6)怎样做?才是一名环保小卫士?针对以上问题,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插图,纷纷 谈了自己的看法,最后还表示:一定要保

8、护好环境,不随意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精心保 护好地球。可见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认识到破坏资源的危害性,体会到人类生存环境 破坏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了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在学习古诗词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对自然环境接触的日趋减少,人们的 想象力被束缚了,心态变得浮燥了,心境变得狭隘了。随着环境的恶化,产生优秀诗文的 “土壤”也在逐渐消失。随着城市噪音污染范围的扩大,那种“空山不见人,但闻不语响” 、 “蝉噪林愈静,鸟呜山更幽”的清静也离我们越来越远所以,我们今天,在进行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就是要引导学生去体验 一种回归,一种与自然融合为一体的回归,一种豁达、开阔意境

9、的回归,一种关注万物变 化,与万物同喜同悲的回归,一种人类心灵家园的回归。通过教学,最终就是让学生明白 一点-人类离不开环境,我们应该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3凭借重点语句的分析、朗读引导学生产生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人类为什么要去做环保,为什么要去关注身边的其它生命?我想因为爱,所以关怀, 这是环境教育的正路。以美与爱为源头,唤醒孩子对自然的关爱和责任感。日本环境教育先驱田中正造: “关爱江河,其关键不在于江河,而在于人心。 ” 人类也是地球的孩子,一只蝴蝶,一棵栎树,都是我们的手足,关爱地球上的每一种 生命,寻求一种共存的和平美好生活,才是环保的最高境界吧?“文以载道、文以贯道、文

10、以明道” ,表明任何“道”都要寓于一定的表现形式之中。 苏东坡说:“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 ”语文教材中,那些“句中有余味,篇中 有余意”的佳作,作者的观点、思想感情往往并不鲜明显露,而是尽可能地隐含起来,让 读者去体味、去思索、去挖掘,所以环境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在教学过 程中,体现“由辞以通其道” 。在语文教学中凭借重点语句的分析、朗读把学生引入优美的 景色之中,激活学生的想像,将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转化为具体、鲜明、生动的画面, 显现在学生的脑海里,使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而受到形象的感染,激起情感的共 鸣,不知不觉地在自己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热爱大自然的种子。在

11、诗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文人笔下所描写的自然景物的美,调动学生去想 象,去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之中。杜牧笔下的“秋”风光无限美好,令 人遐想:“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岑参笔下的“冬”是那么富有想象色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犁花开。 ” 在作者的笔下,自然界中的一切仿佛都有了生命, 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清明透彻,那样的可爱。还有那奔腾不息的大江,烟波浩渺的大海, 那绚丽的湖光山色,潺潺的小溪。那些名山秀岳、辽阔草原、迷蒙烟雨、小桥流水、落叶 残花,无一不向人们展示出一幕幕美景。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一种情境。因为情感是在 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具体的情境可以

12、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通过图片、音乐等直观教具, 创设出一个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尽可能的使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这样一个优美的环境 之中,去细心体会大自然带给人的美感,并且让这此美感逐渐在学生的心灵中沉淀下来, 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也就会水到渠成,自然而生。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情景交融,非常感 人。反复朗读,特别是有表情地朗读,能与文章产生共鸣,能陶冶学生思想情操,还能收 到良好的环保教育效果。如在教学桂林山水 、 林海 、 鸟的大堂 、 索溪峪的野” 草原 迷人的张家界等这类课文时,要指导学生欣赏描写美丽大自然的优美语句,并 用赞美和喜爱的语气读出自己对大

13、自然、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同时唤起学生对大 自然、对祖国的热爱,进而激发他们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情感。我们所处的二十世纪是切实采取有效手段来保护自然的时代,在迷人的张家界中, 作者介绍说:“由于张家界举世无双的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张家界的武陵源于 1992 年 12 月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这里因此成为世界级的风景名胜,成为人类共同拥 有和保护的宝贵财富。 ”要让学生意识到,我们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千百年来祖先 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夙愿将在我们这一代逐渐变为现实,要增强紧迫性和自豪感, 要从小事做起,人人为环境事业作贡献。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许多课文,它们本身虽不

14、直接探讨环境保护这一话题,但其深 刻的思想内容,优美的语言中自然就蕴含了不少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思想和知识。如鸟的 天堂一课中,巴金先生通过细致描写将一株适合鸟儿生活的茂盛的大榕树鲜活地呈现于 读者眼前,作者很自然地插入了一句话:“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 。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充分回味文中优美的文字,领略大自然美好情趣的同时,不可忽略这句话,而应通过适 当的点拨让孩子们留心这句话,明白这美好的自然景象的存在得益于当地人朴实的环保意 识,而正是这良好的环保意识才使人们拥有了享受美好生活的资格和条件。这样,孩子们 自然就会明白环境保护与美好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又如在教学林海一课时,教师指导 学生读懂最后

15、一段中所讲的既伐木取材也造林护苗及科学取宝与综合研究等内容,再启发 他们联系上下文探讨这些行为与林海长存,与兴国安邦的关系,懂得保护好生态资源是一 个国家生存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进而也会明白作为未来的建设人才在这个方面应承 担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发掘教材中相关因素,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是要细微处着眼的。 总之,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环境教育因素,要善于将环境教育渗透于知识载体中去。 只“挖” ,不善于“溶” ,不能叫成功的“寓” ;而只知“溶” ,不善于“挖” ,也不能叫自觉、 准确的“寓” 。我们的主张是:挖得准,溶得不露痕迹,像“着物物不知”的春风,像“润 物细无声”的春雨。渗透宜细水常流

16、,忌瓢泼大雨,不能搞简单化、形式化、庸俗化。二、常常观察勤写作,细细用心爱环保二、常常观察勤写作,细细用心爱环保 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写作能力又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思想 认识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写作训练过程中加强环境教育,也是行之有效的。 通过有目的观察自己身边的环境,引起学生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关注,从而提高环保意 识。这是作文训练中进行环境教育,同时也是环境教育丰富作文教育的一个范例。在平时 写作指导时,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环境方面,如在暑假前向学生布置练笔任 务:每到一处,把所见所闻随手写下来,不拘长短,不求修饰。通过对祖国河山的真实描 写,反映你眼中的生活环境,抒发作心中的真实情感。可以表达对美好环境的赞颂。也可 以说出对优美环境的期盼。三、延伸语文课外学习活动,拓宽环境教育渠道三、延伸语文课外学习活动,拓宽环境教育渠道 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开展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有效途径。以素质教育为宗 旨的语文教学,它不仅注重课堂教学,还注重课外活动,要求内外结合, “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