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宁夏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考前模拟预测(一)文综历史试题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5066822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宁夏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考前模拟预测(一)文综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年宁夏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考前模拟预测(一)文综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年宁夏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考前模拟预测(一)文综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年宁夏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考前模拟预测(一)文综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年宁夏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考前模拟预测(一)文综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宁夏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考前模拟预测(一)文综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宁夏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考前模拟预测(一)文综历史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新课标全国卷 2017 年高考考前模拟预测(一)文综历史试题2017.5 一、选择题 24荀子曰:“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 方圆也。 ”胡适讲道:“礼”字广义颇含法律的性质。儒家的礼和后来法家的法同 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 ”这表明 A先秦统治强调“隆礼重法” B礼制是诸侯治国的依据 C “礼”和“法”功能异步同趋D儒家和法家有渊源关系 25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写道, “始皇长子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 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始皇怒,使扶苏北 监蒙恬于上郡。 ”通过这段史料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A秦朝不

2、是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B扶苏劝谏秦始皇勿以重法迫儒 C扶苏和蒙恬主张以儒治国思想D秦始皇企图废除嫡长子继承制 26明朝建立后改元朝之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司仅主管民政,又设提刑按察使司 掌刑狱、都指挥使司掌军政,为防止布政使司长官专权,每一布政使司又设左、右布政使 各一人。明朝以上举措体现了 A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意图 B三权分立的民主化的特点 C宰相权力下放地方的趋势D制约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 27据晋书食货志记载:“及黄初二年(221 年) ,魏文帝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 为市。至明帝世,钱废谷用既久”此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北魏商品经济不发达B社会动荡,经济破坏 C五铢钱出现急剧贬值

3、D政府大力提倡实物交易 28一年前,郑观应出版盛世危言 , “危言”前一定要加上“盛世” ,不敢说已是衰世; 一年后,严复却在救亡决论中响亮地喊出“救亡”的口号,自这时起的半个世纪内, “救亡”成为中国人最关注的问题。导致这一剧变的重大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 29 中共二大宣言中写道:“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 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 ”这导致了 A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质变化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建立 30某一时期的人民日报曾报道:“我国今年钢的

4、生产量,要比去年翻一番,就是说 从去年的五百三十五万吨钢跃增至一千零七十万吨。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振奋人心的伟 大号召。全力保证钢产量翻一番,是全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 ”出现此现象的主要 原因是 A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提出 B人民公社化运动“以钢为纲”的号召 C “大跃进”全民炼钢运动的迅速兴起 D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政策 31某生在整理归纳中国近现代外交关系史时,粗略地绘制了一个两国关系发展趋势图, 该生试图揭示的是2A中德关系趋势 B中美关系趋势C中苏关系趋势D中日关系趋势 32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打败了斯巴达海军的将军们,因没有运回阵亡者的尸体而遭 受陪审法庭

5、的审判,十将军中有六位被投票判处死刑。对此的认识正确的是 A雅典体制远远优越于斯巴达的民主体制 B陪审法庭的制度破坏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C雅典的直接民主必然导致不公正的暴政 D雅典城邦的民主裁决不等于公正的司法 33某法律文献记载道:“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 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总统与参议院议员共有创议法 律之权。内政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 ”这来自于 A美国 1787 年宪法B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4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到来,欧美国家在亚非拉国家建立商站、租

6、借地、移民区、殖民 地,通过控制和掠夺他们的资源,构成了新兴工业世界全球经济体的中心区。材料反映出 垄断资本主义 A不能推动农业文明地区的近代化 B改变了世界经济近代化的方向 C阻碍了工农业文明地区的交流D助推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 3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于 1945 年底向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提议召开国际贸易与就 业会议,以讨论在联合国组织之下成立一个协调国际贸易的专门机构。1947 年 10 月联合 国贸易与就业会议正式审议和通过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 。但是,由于欧美的一些国家, 特别是美国没有批准该宪章,因此,拟建的国际贸易组织最后流产了。这反映了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完全受到

7、美国的操纵 B美国的经济霸权直接影响战后国际经济规则制定 C国际贸易组织的建立不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D冷战是国际贸易组织流产的最主要和最根本原因 二、非选择题 40 (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民报之产生此为同治十三年在上海出版之汇报斯四者皆当时 深悉外情者之所为,惜国人尚不知阅报为何事,未为社会所见重耳。迨光绪二十一年 (1895 年) ,时适中日战后,国人敌忾之心颇盛,强学会之中外纪闻与强学报 ,先 后刊行于京沪,执笔者皆魁儒硕士,声光炳然。我国人民发表政论,盖自此始。后此时 务报与时务日报等接踵而起,一时报纸,兴也勃焉。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材料二 日本东京,我国

8、留学生最盛之地也,辛丑之交,言革命者始作国民报 ,发 挥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学界视如瑰宝,争趋响之。继之者有浙江潮 、 江苏 、 湖北 学生界等杂志,皆与国民报言论相上下至于乙未之岁,东京革命党创办民报 , 树六大主义,而发挥民族革命、民权革命、民生革命之理,其思想之伟大,议论之精密,3不第同志之士所推,即反对者亦为之倾服。自客观言,可号为中国文从来未有之杂志;自 主观言,亦可谓革命党发表最高意思之机关。 杨光辉等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前后中国报刊业的变化及其原因。 (8 分) (2)与材料一相比,指出材料二中中国报刊业的变化。结合史实分析

9、这种变化的原因和影 响。 (17 分)41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依据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思想,国民政府考试院陆续颁 布各种相关法规,正式建立起了一整套以西方文官制度为模板的近代文官制度。其考选机 构独立化、事务官与政务官分离、按职位分类、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取代四书五经 等,不仅在考试形式、考场管理、考官、应试资格、法规等方面都吸收了科举的环环相接、 细密有序的特点,最重要的是对科举公平竞争、平等开放、择优录用、机构公正等选才精 神的继承使公务员考选制具有了名副其实的科举特色。 摘编自陈小锦南京国民政府(19271937)公务员考选制的科

10、举特色 解读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 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 (12 分) 44 (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武昌起义爆发后,为挽救垂危的统治,清政府资政院(带有国会性质的机构)仅用 三天就起草了宪法重大信条十九 2 条 ,简称十九信条 ,采用英国虚君共和制模式, 皇帝权力大大缩小,国会与责任内阁权力大为增强。皇帝之权以宪法所规定者为限,皇位 继承顺序也由宪法规定,宪法由资政院起草议决,由皇帝颁布,国会议员由国民公选。总 理大臣由国会公举,皇帝任命。国会有权弹劾总理,总理也有权一次性解散国会。 整理

11、自王立民中国法制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十九信条出台的历史背景、特点。 (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清末修订的十九信条进行评价。 (6 分)45 (15 分)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冷战后美国未经联合国授权而对主权国家伊拉克、南联盟开展军事打击;它无视国 际法,悍然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它对古巴、伊朗的经济封锁;它经常举起的砸向自 由贸易的“301”大棒(注:对贸易对手制裁以强迫对方改变贸易政策)它在和平时期 维持庞大的军事力量;它执意要搞 NMD 和 TMD 的战略企图;等等。霸权行径,一目了然。 与历史上的霸权国相比,美国除了在硬权力方面具有压倒优

12、势外,它还在软权力方面独占 鳌头:可口可乐和麦当劳风靡世界T 恤衫和牛仔裤加旅游鞋的休闲式着装传染给了全 世界好莱坞制造的影视主导着全球影视市场计算机革命发源于美国,软件仍是美 国一统天下美国大学成为各国留学生的首选之地形形色色的美国传媒世界范围内 制造波澜,呼风唤雨当今制约世界秩序的各种国际组织,大多是美国人理念的产物, 并且是在美国人领导下建立起来的。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冷战后美国霸权主义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9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美国硬权力和软权力相结合的霸权。 (6 分)446 (15 分)中外历史人物

13、评说 材料 “晋自中兴以来公(刘裕)既作辅,大示轨则,豪强肃然公至江陵,下书 曰:“凡租税调役悉宜以见户为正时民居未一,公上表, “于是依界土断” 。 (土断指 居民不分侨旧,以现居地为准,一律编入正式户籍。 )永初元年(420 年)六月,即皇 帝位,国号为宋,诏曰:“往者劫科峻重,今王道惟新,政和法简,可一除之。 ”辛酉, “蠲租布二年” ,二年三月, “州置将不得过五百人,吏不得过五千人” 。又下诏:“博延胄 子,陶奖童蒙,选备儒官,弘振国学。 ”后刘义隆继位,改元元嘉斯固盛也。 摘编自宋书武帝本纪 宋书文帝本纪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裕在称帝前后的治国措施与政策。 (8 分

14、)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刘裕治国措施与政策进行评价。 (7 分)5参考答案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 答案CBDBDCCBDCDB40 (25 分) (1)变化:办报执笔者由熟悉外国情况的人变为学者大儒;办报环境由缺乏读报的社会风 气变为人人以报纸了解、评论时政。 (4 分) 原因: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严重,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潮流;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 发展;西方思想的进一步传播;维新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报刊的盛行。 (4 分) (2)变化:由国人办报变为留学生在国外兴办报刊;报刊内容由宣传维新变法变为以革命 思想为主要内容和目标。 (4 分) 原因:戊戌

15、变法失败的教训;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朝统治的腐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 展;革命形势蓬勃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推动;留学之风的盛行和三民主义思想的影 响。 (10 分) 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报刊业的发展;成为国外宣传革命的主要阵地和武器;推动了资 产阶级革命形势的进一步发展。 (3 分)41 (12 分)示例:论题: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考选制度。阐述:1927 年国民政府建立后形式上统一了中国,政府需要专业行政人才来有效执行 中央号令,于是,南京国民政府借鉴孙中山的五权宪法的思想(即行政权、立法权、司法 权、弹劾权、考试权,各自独立运作并互相监督制衡) ,将西方文官制度与传统科举制度相 结合,

16、建立了公务员考选制度。这种公务员考选制度有利于为政府选拔高素质人才,为各 阶层知识分子参政提供机会,也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但是,由于当 时政治腐败,军阀割据,战争连年,公务员制度很难有效实施。 (12 分)44 (15 分) (1)背景:清政府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统治垂危;英国君主立 宪制的影响。 (3 分) 特点:由代行国会职权的资政院起草,具有法律效力;以贬君权、申民权为宗旨;采用英 国君主立宪模式,以权力相互制衡为原则。 (6 分) (2)评价:客观上引进了一系列近代法律制度,促进了传统的封建法律体系的解体,开创 了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先河,影响了中华民国时期的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