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及其当代发展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45063291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8.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及其当代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及其当代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及其当代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及其当代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及其当代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及其当代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及其当代发展(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十一讲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当代发展教学内容u劳动价值理论的理论来源u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u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教学难点1、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2、劳动价值论的继承与发展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来源1、“劳动”概念英国文化研究者雷蒙威廉斯(19211988)从词源学上 梳理了“labour(劳动)”词义的演变。他在关键词:文化 与社会的词汇(1976)一书中指出,英文labour来自 于古法语的labor和拉丁语的laborem,它们都有工作、 辛苦(痛苦)等类似的含义。作为一个动词,Labour指 的犁地或者在田里耕种,后来其涵义延伸到其他种类的 手工工作和一切

2、费力的工作。 从16世纪起,labour进一步延伸出“分娩的阵痛”之 意;从17世纪开始,尽管labour的“费力”之意仍被普遍使用,但是又引申出新的涵义,即被用来指称 一种普遍的抽象的社会活动,而且labour逐渐成为 政治经济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亚当斯密( Adam Smith,17231790)在国富论中最早把 Labour作为政治经济学的抽象词汇,包括两种意涵,即抽象化的经济活动和抽象化的社会劳动阶层。 斯密的劳动概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新变化和资本 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因此,马克思所说,劳动一般这个“被现代经济学提到首位的,表现出一种古老而适用于一切社会形式的关系的最简单的抽象,只有

3、作为 最现代的社会的范畴,才在这种抽象中表现为 实际上真实的东西”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 2、理论来源古典经济学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最直接的理论 来源。重商主义:把流通看作是财富的源泉重农主义:把农业视为惟一的生产部门古典经济学:则把财富的视野从流动领域转向 生产领域,把劳动视为财富的惟一源泉。其主 要代表人物是斯密和李嘉图。 威廉配第的劳动价值论威廉配第(16231687)是个才华横溢的英国人。主要经济著作有:赋税论、政治算术、货 币略论等,并使之成为“英国经济学之父”。他认 为,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好比人体,工农业好比国家 的血液,商业犹如血管,经济运

4、动与人体生理活动一 样有其内在联系和规律,并把数字、重量、尺度等自 然科学的方法运用到经济学研究之中,从而发现了经 济运行的一些本质规律,他把这门学术叫“政治算术 ”。(1)对财富的看法。配第认为,财富有两种,一种是实际的,一种是潜在的。一个人是不是真正实际上富有,要看他在吃、喝、穿、戴方面,或者在其它方面实际得到的享受如何而定。有的人尽管有着强大的财力,但如果他对这些财力不加以利用的话,则他的富有只能说是潜在的或假想的。这种人与其说是自己财 富的所有人,勿宁说是为别人而操劳的管家和司库。“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2)价值理论。配第第一个提出劳动价值论,他是从价值量

5、上,从两种商品相交换之所以能够等同,是由于生产两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相等来说明的。配第在这里把价值的源泉看成劳动,而用劳动时间作为衡量商品价值的尺度。并且发现,商品的价值量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配第未能区别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把两者混淆在一起,也没有区别开价值与交换价值以及交换价值与价格。(3)地租理论、工资理论和利息理论。配第是从研究当时英国税收问题的角度来引出地租问题的研究的。在 他看来,财富的最终源泉终归是土地和劳动。作为财富 之母的土地上的生产物,是由作为财富之父的、即更有 主动作用的劳动生产出来的。配第认为地租就是全部剩 余生产物,虽然他没有提出剩余价值的概念,实

6、际上已 经触及到了剩余价值,并把地租看成是剩余价值的唯一 形式。 第一,国民财富来源于劳动,即“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 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 源泉。” 第二,使用价值并不是交换价值的源泉,商品交换价值与 劳动密切相关。“一个人占有某物,但不愿自己消费,而 愿用以交换他物,对他来说,这货物的价值,等于使他购 买或能支配的劳动量。因此,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 值的真实尺度。”斯密劳动理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三,斯密明确把劳动分工作为新财富、经济增长乃至社会财富的源泉和衡量标准,“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7、”,“一国的产业与劳动生产力的增进程度如果是极高的,则其各种行业的分工一般也都达到极高的程度” 。然而,劳动分工是柄双刃剑,它把劳动碎片化,劳动者只能在劳动过程中从事简单的操作,这样他们就没有机会发挥其才智和聪慧,从而成为“单向度的人”。 第一,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基础。李嘉图认为,在资本 主义社会,有三种主要收入来源,即劳动工资、资本 利润和地租。但是,商品的价值并不是由收入决定的 ,而是由劳动决定的,收入只是价值的派生物。 第二,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李嘉图认为,投在 商品内的劳动量,与商品的交换价值成正比:劳动量 增加,商品的交换价值加大;劳动量减少,商品的交 换价值降低。因此,生产商品的

8、劳动量,决定着商品 的价值量。 李嘉图劳动理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李嘉图把他的研究重点放在分配上,是因为当时的各种矛盾越来越集中在各阶级经济利益的分配上,工资与利润的对立,利润与地租的对立,促使他认识到,不解决好分配问题,资本主义难于顺利发展。他站在工业资产阶级的立场上,认为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符合生产的利益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要求。但是,李嘉图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成是合乎自然的永恒方式。李嘉图的工资与利润(剩余价值)系理论有三条:第一,不论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不论产品量和单个商品的价格如何变化,一定长度的工作日总表现为相同的价值产品。第二,劳动生产年的提高或降低,按相反方向影响劳动力的价格,按相同

9、方间影响剩余价值。第三,劳动力价值的增加或减少必然引起剩余价值的减少或增加。马克思指出,是李嘉因“第一个严密地表述了上述三个规律”。缺点是,他把这些规律所适用的各种特殊条件看作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普遍的唯一的条件,他认识不到工作日长度和劳动强度的变化,而只把劳 动生产率的变化看成是唯一可变的因素。 总的说来,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局限性:第一,把资产阶级生产方式误认为是社会生产的永恒的自然形式;第二,忽略了价值形式的特殊性。二、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 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 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 价值规律 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商品拜物教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主

10、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第47页)1、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商品是用以交换的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商品具有二重性即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价 值商 品 二 因 素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 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 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 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因此,马克思说:“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只有当使用价值本身是形式规定的时候,它才属于后者的研究范围。它直接是表现一定的经济关系即交换价值的物质基础”。 (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

11、20页)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 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商 品 二 因 素使用价值价 值交换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 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这种比例随 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断改变。u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要获得商 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 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 的价值。例如:对于商品生产者而言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u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表面上看,价值是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它体

12、现着商品社会中不同生产者交换劳动的关系。而在不同的社会,体现了不同的生产关系,“一种社会生产关系采取了一种物的形式,以致人和人在他们的劳动中的关系倒表现为物与物彼此之间的和物与人的关系”,或者说是“隐藏在物的外壳之下的关系”。这里,马克思不仅揭示了价值的本质内涵,而且从更深层次揭示了价值所体现的劳动社会关系。(全集第31卷,第427页)马克思进一步说:“劳动就它表现为价值而论,也不再具有它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所具有的那些特征。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首先由我批判地证明的、这一点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资本论第1卷,第54-55页)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劳 动 二 重 性

13、在一定具体形式下生产使用价值的 劳动叫做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撇开一切具体形式 的、无差别的一般 人类劳动叫抽象劳 动。(凝结)即抽象劳动是人的 体力和脑力的耗费u抽掉了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 般人类劳动u商品价值的源泉u劳动的特殊社会形式抽象劳动的特征抽象劳动的特征因此,“一切劳动,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就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形成商品的价值。一切劳动,另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就具体的有用的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生产使用价值。”(60)在马克思看来,劳动这个范畴的抽象,“这个被现代经济学提到首

14、位的,表现出一种古老而适用于一切社会形式的关系的最简单的抽象,只有作为最现代的社会的范畴,才在这种抽象中表现为实际上真实的东西”,“就这个抽象的规定性本身来说,同样是历史条件的产物,而且只有对于这些条件并在这些条件之内才具有充分的适用性”。(选集二卷,P22、23)这表明,劳动抽象化经历了艰难的客观过程,是商品生产本身现实发展的必然产物,并非脱离实际的、单纯思维的过程。并非任何抽象劳动都形成价值,它同样是历史的产物,只有在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并产生了私有制,出现了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时,抽象劳动才能形成价值。因此,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不过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颠倒着表现出

15、来的,是以物与物的关系隐藏着的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非简单的生产活动的关系,它反映了商品生产条件下的劳动所具有的特殊的社会性质。 商 品 二 因 素使用价值价 值劳 动 二 重 性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2、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u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u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u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劳动时间量量价值劳动商品价值量的多 少由劳动时间决定 ,二者成正比关系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 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指个别商品生产者或个别企 业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个别劳动时间, 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

16、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 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 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关系到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命运。简单劳动是不必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一般劳动者都能 从事的劳动。 复杂劳动是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 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 对于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不能简单地按劳动时间的长短 来确定价值量。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具体劳动使用价值价 值商 品商品多少劳 动 生 产 率 (同一劳动在同一劳动时间内 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 案例(引出下面内容)成都华西乳业:鲜奶倒入下水道“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 猪你涨” 3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决定,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间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