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语文学科第二讲教学内容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057370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第二讲教学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第二讲教学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第二讲教学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第二讲教学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第二讲教学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第二讲教学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年级语文学科第二讲教学内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二年级语文学科第二讲教学内容高二年级语文学科第二讲教学内容授课教师授课教师 潘勤潘勤中国现代诗四首中国现代诗四首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一、认真揣摩诗歌中的独特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二、体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尤其是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理解诗歌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再别康桥再别康桥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一、揣摩诗歌中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二、体会诗歌的韵律和结构的特点。 作者介绍作者介绍徐志摩 (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人。1915 年毕业于杭州一中、 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 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 年 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

2、,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 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 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 年回国后在报刊上 发表大量诗文。1923 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 年与胡适、陈西滢 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1925 年赴 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1926 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 ,与闻一多、 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1927 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 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诸国。1930 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 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

3、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1931 年初,与 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 11 月 19 日,由南 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著有诗集志摩的诗 , 翡冷翠的 一夜 、 猛虎集 、 云游 ,散文集落叶 、 巴黎的鳞爪 、 自剖 、 秋 ,小说散文集 轮盘 ,戏剧卞昆冈 (与陆小曼合写) ,日记爱眉小札 、 志摩日记 ,译著曼殊 斐尔小说集等。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 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 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

4、亚于诗歌的成就, 其中自剖 、 想飞 、 我所知道的康桥 、 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学习重点学习重点 一、抓住诗歌中的意象,体会这首诗歌的美感,把握诗人对康桥的情感。 绘画美:绘画美:时间傍晚到夜幕初降,在幽静恬美的氛围中描绘了“河畔的金柳” 、 “软泥上 的青荇” 、 “榆荫下的一潭”三个景象,借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揉合进诗人强烈的主 观体验,丰富了这些景象的内涵,使之成为优美的意象。读者会自然而然地想象着作者在 这所世界一流学府中的丰富生活,想象着诗人曾在文化上的吸吮与交融,想象着美好丰厚 文化蕴育的美丽梦想“向更青处漫溯” “寻梦” ,情绪达到高潮“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

5、 但又陡然一落, “不能放歌” ,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为什么?固然有访友不遇、独个漫步 的因素,更是不让外在的放歌打破内在热烈的思绪,只有在恬静中,心绪才能自由尽情放 飞,最后, “悄悄地”离去, “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让这美丽的“梦”完整并永2恒!全诗的意象美丽而又内蕴丰厚,外在的静谧、恬美与内在的热烈跃动如此和谐,多么 令人回味,多么令人陶醉。 几乎每节诗歌都包含了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 手” “荡漾” “招摇” “揉碎” “漫溯” “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都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 人以立体感。同时又能唤起读者的想象力,丰富审美的内涵。 建

6、筑美建筑美:每句字数基本上是六七字(间有八字句) ,四行一节,十分整齐;单行和双行 错开一格排列,于整齐中见变化。 音乐美音乐美:每节押韵,逐节换韵,因此本诗在诵读中能让人体味到它的音节铿锵的 美感。 “诗的生命在它的内在的音节” , “一首诗的秘密也就是它的内容音节的匀整与流动” (徐志摩诗刊放假 ) ,徐诗在词的运用上很注意平仄声错落安排,有起伏、有跌宕,读 起来就产生了流动的音乐美感。诗句的平仄声错落安排,产生了一种流动的音律美。 二、诗歌构思特点: 首先,诗人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一般别离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告别的却 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 ,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

7、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 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其次,诗人为离别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一般离别,或执手叮咛,或牵手顿足,其 中总带点“伤离别”的味道。而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 “悄悄” “沉默” 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第三,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 “金柳” “柔波” “清 草” “星辉”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独特的构思,来自诗人对个人自由天性的追求,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五四”以来的时 代精神。死水死水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一、揣摩诗歌奇特而丰富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二、体

8、会反讽手法。 三、从本诗体会闻一多的诗歌美学理论。 作者介绍作者介绍 闻一多(18991946) ,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 战士。幼年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13 年考入清华学校,1922 年毕业后赴美留学,研习绘 画、文学。1923 年出版诗集红烛 ,以后闻一多开始致力于新诗创作。1925 年闻一多自 美回国,在北京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并成为徐志摩主编的晨报副刊诗镌的主要撰稿 人。此时,他致力于研究新诗格律化的理论,在论文诗的格律中,他要求新诗具有 “音乐的美(音节) ,绘画的美(词藻) ,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 。由 实践到理论为新诗发展探索

9、一条值得重视的艺术途径。1928 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 , 收集了他 1925 年以来的诗作 28 首。这是他的代表作。1946 年 7 月 15 日被国民党特务杀 害,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爱国主义的不朽诗篇。 闻一多的诗,是他的艺术主张的实践。他的大多数诗作,犹如一张张重彩的油画,他 不仅喜用浓重的笔触描绘形象,渲染气氛,尤擅于在大胆的想象、新奇的比喻中变幻种种 不同的情调色彩,再配上和谐的音节、整饬的诗句这些优美的艺术形式的框架,使他的诗 成为一幅完整的艺术品。但有时由于刻意雕琢,便失去素朴与自然美的光华。总之,闻一 多的诗开创了格律体的新诗流派,影响了不少后起的诗人。 学习重点学习重点3一

10、、这首诗歌体现了闻一多的“三美”理论。死水:意象奇特,内涵深刻。诗开头即将当时的社会比作“一沟绝望的死水” ,再 用“翡翠” 、 “桃花” 、 “罗绮” 、 “珍珠”比喻铜绿、铁锈、油腻、白沫,从色彩与形态两个 角度看,是为了贴切,其实有深刻的用意。旧中国社会是一沟“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的 死水,但是那个社会也不乏花红酒绿、珍珠玛瑙、彩罗绮绣,就社会表象来讲,诗中的比 喻说的是事实,是在写实;但这些花花绿绿、五彩缤纷的东西,都是由破铜烂铁和残羹剩 菜变来的,花红酒绿的本质是发了酵的污秽,就社会的本质来说,这也是事实,就连那大 珠吞小珠、又被坐收渔利的“花蚊”吃掉的现象,也是事实,以美写丑,一连

11、串奇特的意 象深刻揭露了那个社会的表象和本质。 这首诗体现了闻一多“戴着脚镣跳舞”的新诗主张,既有音乐美、绘画美音乐美、绘画美,又有建筑建筑 美美。全诗五节,每节四句,每句九字,非常整齐;在音节上,每句四个音节,三个两字音 节一个三字音节,也很整齐,但由于过分注重了整齐,却忽略了平仄声的安排,诵读时显 得呆板,不及徐诗有种流动的乐感。平仄声相对集中,读起来较沉闷。 二、反讽手法 诗人借鉴西方现代派始祖之一的波德莱尔“以丑为美”的主张和技巧,营造一种反讽 的氛围,揭露、批判丑恶和肮脏。诗人选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华丽词语描写死水, 将丑恶写得很美。美与丑形成强烈的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

12、。丑越写得美,越引 起反感。 学习难点学习难点 “死水”究竟象征什么? 分析: 一般人认为, 死水一诗,从创作、发表到结集出版,随时地不同,至少有三重意义。第一重意义:从第一重意义:从死水死水的创作时间看,的创作时间看, “死水死水”是美国社会的象征。是美国社会的象征。此诗的后面,署有创作时间:1925 年 4 月。正是在美国芝加哥留学的闻一多先生谁备 提前回国的前夕。留美期间闻先生的情绪,有两个突出的方面:一是由于他在美国深受种 族歧视之苦,对美国社会那种在繁华掩盖下的腐朽与罪恶感到愤怒与厌恶;一是对自己的 祖国的无限热爱与思念。在这种情绪支配下,他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反帝激情的诗篇,如 孤雁

13、 太阳吟 忆菊等。这种爱国反帝的激情,更集中地表现在他回国前夕所写的 洗衣歌 七子之歌 醒呀等诗中,如诗人所说,这些诗是“历年旅外因受尽帝国主 义的闲气而喊出的不平的呼声” 。诗人是这样描写“死水”的外表的:一池的“绿酒” ,上面有绿的“翡翠” 、红的“桃 花” 、闪光的“罗绮”和灿烂的“云霞” ,还“飘满了珍珠” ,又有“歌声” 。诗人又是这样 揭示“死水”的内里的:里面有的是“破铜烂铁”和“剩菜残羹” ,这些污秽的东西在这里 霉烂、发酵;那翡翠便是破铜之绿,桃花是烂铁之锈,罗绮是油腻的光,云霞是霉菌的彩, 绿酒是一沟臭水,珍珠是臭水上的泡沫。可见, “死水”的外表的华美,只是污秽和垃圾的

14、霉变。华美外表的下面是污秽和罪恶。这样的“死水” ,不正是美国社会最真实的写照吗?第二重意义:从第二重意义:从死水死水的发表时间看,的发表时间看, “死水死水”象征的是北洋政府象征的是北洋政府。死水虽然创作于 1925 年 4 月的芝加哥,那么,到了 1926 年 4 月,身在北京的闻 一多先生,才特意把它拿出来发表,又有什么新的寓意呢?1926 年 3 月 18 日,就是鲁迅说的“民国以来的最黑暗的一天” ,段祺瑞北洋政府血腥 屠杀请愿的爱国学生,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闻一多先生怀着满腔义愤,声援 学生的爱国斗争。他选择此时发表死水 ,正是用以表达自己对北洋政府的深恶痛绝。也 就是说:

15、这个北洋政府已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那就让它见鬼去4吧,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态度是这样的决绝、激烈!第三重意义:从第三重意义:从死水死水诗集出版时间看,诗集出版时间看, “死水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 1927 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闻一多先生对于祖国的美好希望破灭了。他结束 了诗人的生涯走进了学者的书屋。 1928 年,他编成他自己的第二部诗集,取名“死水”出版,作为向诗坛的告别。他亲 自为诗集设计了封面与封底,采用的是通盘的黑纸,只有封面的上方贴有小小的金色签条, 写着书名与作者。整个封面封底散发着忧郁、沉闷的气息。

16、人们看到这以“死水”命名的 黑色诗集,心中就会浮起“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的诗句。这个时候, 死水一诗和死 水这一书,又有了另外一层寓意了。 到这时候,在闻一多先生心目中, “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表达了诗人对这 种现实激愤而又失望的情绪,也表现了他与反动统治者不合作的态度。(选自庄善思的死水的三重象征意义 ,有删改)我爱这土地我爱这土地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揣摩诗歌中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作者介绍作者介绍艾青,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1928 年夏考入“杭州西湖艺术院”绘画系。翌 年春,赴法国巴黎勤工俭学。1931 年 9 月在法国参加世界周刊主办的左翼人士集会以及反 帝大同盟东方部的活动,开始接受无产阶级革命思想。 1932 年一二八事变后,艾青在法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