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亚里士多德辩证法的诸对范畴1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5054391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亚里士多德辩证法的诸对范畴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论亚里士多德辩证法的诸对范畴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论亚里士多德辩证法的诸对范畴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论亚里士多德辩证法的诸对范畴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论亚里士多德辩证法的诸对范畴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亚里士多德辩证法的诸对范畴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亚里士多德辩证法的诸对范畴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阳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生 ?。年第?期?总第?峨期?论亚里士多德辩证法的诸对范畴王晓听五、移能与砚实质料和形 式是构成事物的两个基本要素,潜能和现实则 是事物存在的 两个基本样式?这两对范 畴之间联系非常紧密。质料是潜在的,形式是现实的?质料总要赋予形 式,潜能要求 转化为现实。在亚 里士多德的著作中,特别是在其形而上学一书里,这两对范畴常常是并蒂难离,又相为说明、相为论证。但它们又毕竟是两对不 同的范畴。它们虽常相 依相连,但在不 同章节,又各有侧重?形而上学第八卷,着重探讨形式与质料,重在从静态 角 度考察这 对范畴及其相 互关系?该书第九卷共十章,则 是重在从动态角度考察潜能与现

2、实及其相互关系。研 究潜能与现实及其关系,实质上就是研究事物 的运动发展。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一 ,都是一个从可能到现实的辩证运动过程?可能和现实作万辩证法的一对基本范畴,是亚里士多德第一个提出来的?把从可能到现实作为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历程,即对事物运动发展从可能性和 现实性方面分析,作这工作的第一个也是亚里士多德?一?潜能何谓潜能?亚里士多德说?“潜能的最严格解释当限 于有关动变的范围?”?第? ?页?本文凡 引形而上学者,均只注页码?这是把潜能当作一个表示运动变化的范畴看待?他指出,如把这范畴引伸,又会有更深的意义。要弄清潜能,应首先理解“能”?“能”的含义有五种?“能”的第一义?“这能力不

3、存在于被动变的事物,而存在另一事物之中,或存在于那动变事物但 不在被动变的状态?”?第? ? 页。?这里所指有两种情况?二是说能不存 在于被作 用事物,而存在于那作用 于 被动事物的主动事物?二是说既使能存在于这 被动事物,也只是存在于该事物的主动方面,而不是存在于被动方面,前一种情况亚里士多德举的例子是?建筑技术作为一种能力,不存在于 被建筑物,而存在于那作用于被建筑物的建筑者,后一种情 况他 这样举例道?当一个人既一医生又是病人时,作为医生的方面是主动的,作为病人的方面 则是被动 的?医 生方面的医术作用于病人方面的疾病,能力存在于作为医生的主动方面?总而言之,这是一种主动的能力,存在于主

4、动作用一方。亚里士多德的这一思想中包含了矛盾的观念,即外部矛盾作用与内部矛盾作用的 观念?这些矛盾又分主次,颇有辩证味道。“能”的第二义口是一事物被另一事物动变之源?或被自己动变如被另一事物动变?二?同上?这是一种被动的能力。进一步说,这是一种被作用而产生的反应能力?亚里士多德举例说,比如一个病人能忍受痛苦,我们就说他有忍耐能力?这作用者不是自己先动作,而是受到他物作用才得以动作。这种作用也有内外之分。?能?的第三义是起良好作用的主动的能。如有使一项工作做好的才干?能”的第四义是起 良好作用的被动的能。如此木可雕。“能”的第五义,也即最后一义是“事物若由于某些品德而达成绝对不受动,不变化,或不

5、易变化的,这也被称为能”,?同上?。这类事物具有这样的品格?对于他物的作用不作出任何反应,即“不受动”?或只推动他物,自己不动,即“不变化”、“或不易变化“,亚氏称为“不动的推动者”。亚氏认为这种不受动或自己不动就 是一种能力。前者是被动的能,后者是主动的能。因此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能”的总的含义就是“动变之源”,意即运动变化的根源,无外乎分主动和被动两种?他把具备这些能的称为能者,于是 相应地,“能者”也分为五种?若无这些能力,就称为无能”?“无能”是“能”的缺失,也 包括 那 些 相应的种类?他说?“由于这些意义我们就懂得,于一孩子,一成人与一阉人没有子女时,该说谁于生殖无能。”?第? ?

6、页?他认为“无能,就是不可能”。于是接下去他开始讨论“可能”与“不可能?两词。关于“可能”,亚里士多德是将它 与不可能”对照起来分析的?什么 是 不可 能?他说?“不可能者,凡所相反的必确,例如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可以用它的边来计量应称为不可能,因为这一叙述是一个谎话,相反的论题不但真确而且是必然的?”?第? ?页?所谓“必确”,就是必然而且真确?亚 里士多德相信必然性,他认为可能的东西 是具有必然性的,这很好,但他没有说出偶然的东西同时也 是可能的。至 于真确,这里是指叙述与事实相符,如果不相符,就是 不真确,这样的叙述必假,当然就是谎话 了?这是一种素 朴的真理观?在亚 里士多德看来,正方形

7、的对角线在事实上是不能计量的,是 不可能的?由于“正方形的对角线可以用它的边来计量”的叙述不必确,叙述的对象就应是“不可能”?弄清了什么是“不可能”,“可能”的含义也就不问自明了?为了进一步把握叙述与事实的关系,亚里士多德似乎觉得光讲必确还不够,他又补充了三点?并非必假?真?可能真,目的是使概念周 延。讨论了能、能力、可能后,潜能的定义就自然出来了。亚里士多德说?“所以基本类型的能?潜能?之正当定义就是使别一事物动变之源?或使自身动变如使 别 一事物?”?第? ?页?潜能的总的含义 还是作为运动变化的根源?他 称主动 的能为原始潜能,另一 为被动潜能?所有这些潜能仍被分为作用与被作用、良好地作

8、用与被作用等等?亚里士多德指出,作用与被作用的潜能在某种意义 上是合一的,“因为窜物之所谓能就是自己能被作用或作用于 它事物?”?第? ?页?而在另一意义上又不相合一,这就牵涉到质料?有的质料如油脂质料被燃烧而不能自燃,松脆的质料被压碎而不能自碎,这 些质料是被动的潜能?有的质料则是主动的,如建筑术与热?这样看来,潜能之主动与被动,系质料使然。但不管怎样,都是从运动变化的根 源上讲的?是不 是这些 就是潜能的全部含义呢,亚 氏认为“前面所讲潜能都与运动变化相关,他认为“除了那些无条件地或是专以某种方式被动变或使它事物动变者称为潜能外,潜能还有其它命意。”?第? ?页?关于潜能的其它含义亚氏是在

9、讨论现实时提出来的,这就是?潜能是与现实相对应的范畴,它与现实一样,都是事物的存在方式,?不过 是 不同 的存在方式罢了?这 样一来,亚氏就不是单纯地只把潜能作词意分析了?他把这种分析提升到了范畴的高度,辩证思维的离度。分析了潜能的严格含义?亚里士多德接粉又分析哪些事物具有潜能,它们又是怎样起作用的?他说?这种动变渊源?指潜能本文笔者注?有些存在于无灵魂事物?有些则存在于有灵魂事物,存在于灵魂之中,于灵魂的理知部分中,因此,潜能明显地,将分作无理知与有理 知 之别。”?第? ?页?这里说的灵魂是指人的 思想和意志?非生物与动物的潜 能称为无理 知潜能,由人的思想和意志支配的潜能则为理知潜能?这

10、两种潜能的作用是分别不同的?“具有理知公式的各种能力可起相对反作用,而每一无理知能力只会起一种作用?第? ?页?亚 氏的“理知公式“近似于 理性思维方式?具有理知公式的能力为何能起 两 相对反的作用呢?理由就在于它具有学术性质,可以解释事物的不同方面?非理和潜 能则不 能不光能解释,理性还可进而去处理它?事物正反两方面的情况有时表现为必然性,理性是容易对付的?有时表现为偶然,理性也可对付。因为“理知 公式或应用 于 由自性而为对反的事物,也应 用于不由自性?即由于属性?而起的对反事物?”?第? ?页?这里,“申自性而为”即 必然、本质之义,“不由自性而为,即偶然、非本质之 义?亚里士多德引入了

11、必然与偶然这对范畴?理性的能力真有这么大?亚氏说?凡事物具有理知公 式之潜能者,其行为就不 同 于那些具有无理知公式潜能之事物?前者的各种不同产物包括在一个动变渊 源,即理知公式中?”?第?”页?把理知公式视为动变渊源,把理知潜能所实现的一切产品均归于理知公 式,? 这显然把理性的力量过分夸大了。?二?现实“让我们来讨论现实,亚里士多德说,“何谓现实与现实属 于何类事物,在我们的分析过 程中,这也将明白。”?第? ?页?首先,现实与潜能不 同。二者是事物的两种不同存在方式?亚里士多德说?我们说一块硬木中潜存着赫尔梅的雕像,全线中潜存着半线,因为这是可以雕刻或分离出来的?而且我们甚至 于可以称呼

12、一个并不在研究的人为学者,假如他是能研究的?这样相应于 每 一潜在事物,就有各个现实的存在。”?同上?既然每一潜在事物均各有其现实的存在,潜能和现实是统 一的?但现实毕竟不是潜能,二者又是不同的。亚里士多德是归纳法的大师,他认为不必先给现实下一定义,通过归纳,就可清楚其含义 了。比如?“能建筑的与正在 建筑的?睡 着的 与醒着的,有眼能看而闭着眼睛的与睁开了眼正在瞧着的,仅是一块材料与 由此材料而雕 刻成形的,以及一切未制物转为制成品之间的诸对照?”他说?“在这些 配对中,一项可释为潜能,另一项就可释为现实,”?第? ?页?这些配对的前一项均为潜能,后一项均为现实,表明 了潜能与现实的关系是既

13、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二者可说是同一个东西,但又是两种不 同的存在样式?上述各配对所体现的关系又象是不同的?有些象是质料与形式的关系,如未成形的材料与雕刻成形的?有些 又象是潜能与运动的关系,如闭着眼的与正在看的、能建筑的与正在建筑的?这些配对也可说都体现着质料和形式的关系。因此,从质料与形式的关 系上有助于理解潜能与现实的关系?从潜能与现实的关系中,确切 地说,从潜能与现实的区别中理解现实,是亚里士多德分析现实为何物,深刻理解现实含义 的首要之点。其次,进 一步理解现实的含义,就要 区分活动与实现。活动 与实现是现实的两种不同状态?活动是正在实现的现实,实现是已经完成了的活动?前者属于正在进行

14、过程中的运动,后者属于已经达到 了目的的运动?关于 活动,亚里士多德说?“减肥、学习、步行、建筑,并未达到终极?这些在做蓄的时刻,?并未做完,就称为萝活动?”所以活动不等于实现,因为正在步行不能说到了,正在建筑不能说造好了,正在变化不能说变完全了?由于潜能有主 动与被动之分,? 活动也相应地分为主动活动 与被动活动,正将实现 的主动潜能就是主动活动,正将实现的被动潜能就是被动活动?这 些都只是现实,而? 厂是实现。“在活动 与被动之中和活动与被动完毕是不同的?”?第? ?页?前者是活动,后者才是实现。只有完成 了的、达到 了目的的才能叫实 现?比如房屋建成了,步行到 了 目的地,变完全 了等

15、等。为了区别 活动与实现,亚里士多德用了两个希腊字来表示?“埃奴季亚”? ? ? ?,原意是“功用”,这里用来表示活动,指事物处于 运动之中?隐德来希”?,?尤? ? ?,指完全实现,意思是达到了 目的。为了进一步说明活动与实现的区别与联 系,亚氏指 出,有的事物的活动与实现是 同一的,比如看与见,想与想到,恰好是同时发生的?有的事物的活动与实现则不 同时,活动必须经历一个过程,才能实现?另有一些事物则始终处于活 动之中,永远不能达到实现。他举对“无 限”与“虚空”的认识为例,对这类事物的认识只 能处于无休止的活 动之中,人们对于无限事物的认识永远 不能完成,实现对于 这类事物 来说是不可能的

16、。如果说人们能够想象那 无限的事物,这种想象也 只是意识 上的实现,而不是实践 中的实现。所理实践,他认为在这个意义? 上,“不完成目的的活动 就不是实践,实践是包 括了完成目的在内的活动”。实践既然是指 包 括了完成目的在内的一种活动,那 么以“无限”来 说,人们对一条 线永远 不能分割完毕,就是指在实践中对一 条线的分割,永不能 达到完毕的目的。欲将一条线分割 完毕,只能是一种想法,只能在意识 上实现它。这种分割 活动处于实践中首先是一种 潜能的存在,进入 运动 过程后,它则永远 处于 活动中,永远不能实现。活动尽管不 是实现,但它仍与实现同样属于现实的存在,而不是潜能的存在。关于这一点,古希腊有些人始终弄不清楚,即弄不清楚现实与潜能的区别。亚里士多德对这些 人的错误进行了批判?首先,他批判了麦加拉学派的错误观点。“有些人如麦加拉学派说事物只有当它正在用其所 能时方可谓之能,它不在发生作用,就无所谓能,例如只有正在造屋的人可算他能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