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华商名人堂——张裕能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5052543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4.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华商名人堂——张裕能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全球华商名人堂——张裕能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全球华商名人堂——张裕能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全球华商名人堂——张裕能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全球华商名人堂——张裕能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球华商名人堂——张裕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华商名人堂——张裕能(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11月11日,台北淡水红树林,台湾地区副领导人萧万长等政商名流云集,一起为全台湾第一 座艺术与建筑紧密结合的私人美术馆开幕主礼。淡水,红树林,两个词,五个字,诗情画意的美。从美景到美术,从诗情画意到诗意地栖居,链结 璀璨其间的,是张裕能在这块土地上近10年的建筑美学追梦之旅。10年来,从“蓝海”到“海纳川”, 再到投资上亿的私人美术馆,他的“梦”越做越“美”,他的“美”越来越现实。张裕能台湾大隐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张裕能华 商韬 略2张裕能华 商韬 略丰盈四海 简练如诗台湾大隐开发董事长张裕能的世界级美学建筑修炼2012年,刚刚以“小美术馆”柔软地竖起台湾豪宅新标杆的张裕能,

2、将他的“建 筑美梦”再次升级。精雕细作出好活,几年才盖一栋楼的他,凭借几十年艺术修养的 底蕴厚积薄发,在红树林推出心目中的极致作品颐海大院,让西方简约美学和东 方文化合一共舞,让山边的不知日月与水边的不舍昼夜共一色,并以此开启东方华人 大宅问鼎世界滨水住宅建筑之巅的新篇章。文艺行者 建筑艺术家6年前,在美国休斯敦罗斯科教堂美术馆 (Rothko Chapel),张裕能被建筑与艺术的结合深 深打动。这栋由一生致力艺术与人权运动的美国大 亨后裔Dominque de Menil,委托抽象画大师Mark Rothko与建筑师Philip Johnson合作设计的教堂, 以刚直的方尖碑外观对话宗教的肃

3、穆与柔软,也让 张裕能萌生了要分享“被感动到不行”的艺术表达 理念,进而有了投资上亿免费开放的私人美术馆。这就是淡水红树林“小美术馆”的由来。谦虚 的以“小”为名的张裕能,胸中沸腾的是对艺术, 对美的大情怀。“免费对外开放,但要预约观看, 不是我们要提条件,而是我要提供全程的导览解说 服务,有人做过统计,能看懂抽象艺术的人不超过 5%,因此我不但要分享,还要启蒙,还要普及美的 欣赏。”每每与张裕能聊天,开口不到三句,话题 就会落到艺术和人文之上。旨在分享、普及艺术的私人美术馆只是张裕能 “爱美”的一个小结晶。分享之前,是被美打动, 是对美的痴迷,对文化艺术孜孜不倦的修行。今年56岁的张裕能在地

4、产界已经有30余年的征程,而差不多整个30年,他都以艺术和美学而闻 名。他是台湾知名高端地产营销机构甲桂林广告的 创始人之一,也是台湾地产界的“艺术家”,是台 湾最早以“艺术意境”营销住宅的人,被称为是 “美学营销”“意境营销”大师。相比地产专业术 语而言,他更朗朗上口的是中西文化经典和动人心 扉的优美词句。有些事情不能用科学去解读和解释,也说不出 什么道理,但它就是真实的存在着,就像郎朗不知 道为什么会特别钟情音乐,张裕能从小就对艺术富 有感情。“我是很敏感的人,看到好的风景,遇到 美的东西整个神经就会敏感起来,一段音律,一幅 画,都会让自己感动到不行。”他回忆说。幸运的是,进入社会后一路都

5、在可以打动自己 的世界前行。先是在唱片公司做音乐,后来进入到 地产代销行业从事代销业务,表面看与艺术没有什 么联系,但他还是像因为在大学接触到全美最好的 美术字课程,继而以美术修炼独树一帜并串联出一 系列经典作品的乔布斯(Steve Jobs)一样,找到了 串联自己事业和人生的那根金线,而且这根金线的 名字同样叫艺术,或者说美学。只不过,某种意义 上说,张裕能对美的追求更过狂热,甚至让美和艺 术成为主体,而地产成了副产品。华商韬略陈光/文3张裕能华 商韬 略文化、艺术、历史,宗 教、旅游、阅读一直是张裕能 的最爱,看得越多,懂得越 多,也越促使他要去进一步求 索。为了想出感动人心的文 案,他翻

6、遍古典文学,看遍艺 术电影与画作,也听遍各种曲 风的音乐,从中吸取灵感,以 打开消费者的心扉。他周游各 国,踏破铁鞋,背着背包,徒 步走过罗马的石砖道、巴黎的 卢浮宫、北京的紫禁城、京都 的古寺。他说。“我喜欢一个 人旅行,一个人静悄悄地欣赏 城市,而且可以从早上9点走 到夕阳西下。”彷佛是怕错过世界某个 角落可能发生的火花,他每半 年都会安排旅行,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工作慢慢 变成是他的享受,旅行变成工作的一部分。甚至, 越是享受好,越是行得远,工作就越有成就。行万 里路,读万卷书,看万千精彩,览万种风情,让他 下笔更有神,出招更非凡,也让甲桂林很快成为台 湾高端豪宅代销的第一等。不少开发商

7、都看中他的 营销功力,排队请他点石成金,但他却只接自己喜 欢、有感觉的案子,一幅标准的文艺范儿。在地产代销界的日子,尤其是随着对城市,对 建筑的进一步理解,张裕能对以建筑改变城市的欲 望也越来越强烈。对当代的城市建筑,他有很多的 不满,最大的不满是对于文化艺术的尊重和表达不 够。他说,建筑应该也必须是人类表达时代文化艺 术的一个重要部分,因为它时刻就在城市里,在每 个人眼前,而且会存在几十几百年。大家提到一个 城市,首先在脑海里浮现的画面,往往也是城市的 建筑。“过去,当我们建天坛、颐和园,甚至一些 大的家族或富商盖房子,都必须在文化表现,艺术 表达上做过很多努力,精益求精。”张裕能说,但 现

8、在,真正在文化上、艺术上专注并投入的地产商 并不多,而城市建筑都是由地产商来完成,进而造 成了建筑文化的缺失。“我感觉,我们在建筑上距艺术和美的境界越 来越远了。这是不应该的,今天的我们应该创造属 于今天的文化,包括在建筑领域。不然,明天回看 这一段,会因为留下了空白而感到遗憾。”张裕能 带有紧迫感地发问,前人们创造了颐和园,故宫,天坛,我们将为后人创造并且留下什么?带着这种遗憾和紧迫感,张裕能于2000年亲 身跳入地产开发界,成立大隐开发建设股份有限 公司(以下简称:大隐开发),去创造理想的建 筑,而且坚持只出经典的道路。至今10年过去, 一共推出的案子也不到5个,但每一个,都造成了 极大回

9、响。2000年,大隐开发推出位于台北永康街一带的 住宅项目“师大隐”,张裕能邀请知名舞蹈家罗曼 菲、林秀伟、美学大师蒋勋一起谈艺术,同时举办 “永康街艺术节”,一出手就一炮而红。后来,永 康街艺术节还成为常态性活动,极大提升了当地的 文化氛围。之后,大隐开发推出“蓝海”、“海纳 川”,以及“雍河院”项目,以创造人与建筑、建 筑与环境、建筑与建筑三者间的完美融洽而书写奇 迹,成就台湾豪宅开发的新境界。曾有人不懂得张裕能所说的融洽到底是什么。 在“蓝海”社区的大堂里坐下来后,他马上找到 了答案:水平视线往没有骨架的斜窗外望去,基 地适切的高度,将纷杂的人车巧妙隔绝,眼线所 及,仅见蜿蜒的观音山棱与

10、淋漓的淡水河景,“这 就是将人妥当地融合在最好的环境里。”张裕能 说。在这两个项目中,他秉持Think different, Do excellent的角度,打造环境、建筑、人的三方 对话。当然,所有张裕能创造的作品,艺术一定不 可或缺,比如,“小美术馆”就是一个例子。张裕能在江贤二画作前4张裕能华 商韬 略在大陆北京,由张裕能参与操刀的北京当代 MOMA,也先后获得CTBUH2009亚洲最佳高 层建筑奖、“2009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优秀住 宅社区金奖”等荣誉,并被美国商业周刊和 时代这两大世界顶尖杂志评选为“中国新十 大建筑奇观”以及“世界十大建筑”,而且还是入选十大的唯一住 宅作品。北京

11、当代MOMA 的创意起源是马蒂 斯的一幅画,“5 个人手拉手在一起 跳,非常和谐,非 常美”。有感于现 代人的忙碌,以及 人们的邻里疏离, 张裕能将手拉手的 创 意 , 藉 由 美 国 著名建筑师Steven Holl引渡到MOMA 的建筑规划上来, 创造出一座可以让 人们不必远行即可 紧 密 互 动 的 “ 城 市”,一步步完善 其功能与创想,成 就 了 今 天 精 品 商 业、餐饮、夜店、 超商一应俱全,并 且拥有一座水上多 厅百老汇艺术影院 等综合功能的大都 会核心生活区。其 建筑与建筑通过空 中走廊紧密携手的 动感美,以及在空 中走廊感受城市跳 动的美,倾倒了无 数身临其境的人。数十年

12、的艺术 修养和筑梦实践, 让张裕能成为极少 数以建筑艺术赢得 国际能见度的华人 地产商。站在这样 的基础之上,他也 有了崭新的目标。30余年厚实积累 肩负世界级使命 进入2010年,张裕能明确提出了希望做出一个 世界第一建筑的目标。这是他对自己的期许,也是外观概念分别来源于雕塑及舞蹈,结合小美术馆艺文主轴,将整体塑造成为现 代建筑的艺术特区(图为蓝海与海纳川全景)蓝海、海纳川、Art Box小美术馆夕阳,淡水河岸的最美风景。在这以艺术为心 灵的特区,也成为了最无价的社区门面5张裕能华 商韬 略他认为当代中国人都应该有的信心。建筑物在英文中有Building以及Architecture 这两个词

13、。Architecture在希腊语中意指当代的 生活、美学以及庞大资源所完成的建筑。古代以 帝王、宗教为主,涵盖当时文化、艺术、人物的 建筑物,好比北京的故宫、天坛,都是光耀世界 的经典,但现今大多数的建筑都只是没有内涵 的Building。张裕能说,他要做的世界第一,正 是世界第一的Architecture,而且做的是当代的 Architecture。在反映当代文化艺术的建筑领域,自己的作品 要成为不朽的世界经典,这是张裕能的企图心。而 且他认为,实现这个目标可以讲已经是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了。“到2012年甲桂林就成立31年了,这个年纪 差不多与的历程相当,比大陆整个地 产业发展的历史更长

14、。这31年,我们一直没有停止 学习,追求进步,尤其是对高质量,好创意,对怎 么样把艺术融入建筑,我们一直在努力精进。我个 人也是如此,在世界各地周游了好几十年,看遍了 世界的精华。”张裕能说,有了这31年的积累,56 岁的他才决心顺从内心的召唤,把接下来的人生用 来追求最后一个,也是始终深藏内心的理想。“我 的理想是什么?就是成为世界第一,盖世界第一的 Architecture。”他说。张裕能说,真正要盖好的建筑是要相当的素 养。素养是对生命的体悟,对文化的理解。“艺 术的修为与天性有关,你是不是一个听到好的音 乐会有感动,会有触动的人?”张裕能自问自答 说,他就是这种人。这些年,他的时间大多

15、用在 体悟,用在感动,用在触动上了。大隐开发做的 案子也是,好几年才做几个案子,开玩笑地说, 比国家美术馆和大剧院盖得还慢,还精雕细琢, 而且,他也并不着急,一副身在世外桃源的样 子,任凭外面的地产江湖如何风吹浪打,他专注 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闲庭信步。这也变成他挑战世 界级建筑艺术一个很大的竞争力。任何事物,都 要做到炉火纯青才会有那种精气神出来,艺术也 一样,没有积累和阅历的头脑发热与装疯卖傻不 是艺术,只有基本功炉火纯青才有资格谈到精神 面上。张裕能说,要想炉火纯青,就得专注,聚 焦,“像激光一样,把光集中在一起才可以无坚 不摧”,你专注把这件事做好,你就比较有机会 做好。专注也让张裕能在变

16、得更加丰富时,转变得 更加纯粹而不是复杂。丰富和复杂的区别在于, 是否过滤掉了杂质。“钢和生铁的区别在于杂质 的多少。”张裕能说自己把艺术建筑当成是人生 的目标,实际上也是为了去掉杂质自炼成钢。他 说:“大部分人想太多而且复杂,难做出纯粹的 东西。”当他的生命积累到现在,具备了这样的 力量,他希望能够炼成钢。“不然,太可惜了, 也会是对时代亏欠。”他说。让张裕能对挑战世界第一信心笃定的另外一个 原因是,中国人的时代到了。“全世界很多国家很多人想做世界第一。 我觉得我的机会是最大的。这不光是因为自己有 基础,也更因为身逢盛世。我拥有中国的恢弘气 度,也有台湾多元的文化融合,还有世界的格局 和眼光,而且身处于中国人再度崛起于世界民族 之林的好时代。”张裕能说,要做出世界级的好蓝海在立面上大量采用落地玻璃取代沉重的水 泥墙面,在工法上更是采用当时台湾最高的RC顶铸 结合隔震系统6张裕能华 商韬 略建筑,必须具备三大前提:第一是好的规划创意 和设计,这需要对艺术美学、社会人文乃至生命 的体悟。其次是好的施工管理,建筑不只是技 术,但没有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