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一个祖先_漫谈中国象棋在各地的传播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5043847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69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是一个祖先_漫谈中国象棋在各地的传播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同是一个祖先_漫谈中国象棋在各地的传播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同是一个祖先_漫谈中国象棋在各地的传播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同是一个祖先_漫谈中国象棋在各地的传播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同是一个祖先_漫谈中国象棋在各地的传播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是一个祖先_漫谈中国象棋在各地的传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是一个祖先_漫谈中国象棋在各地的传播(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同是一个祖先漫谈中国象棋在各地的传播新加坡简俊清马来及爪哇的象棋中国四邻之有象棋,中国人早已知之,明代弘赞就提到印度有一种8xs格的象棋,甚且早在宋代,中国人已看到外国人在下这种象棋。宋朱或“萍洲可谈”:“广州蕃坊,梅外诸国人聚居, 海南诸国,各有酋长,三佛齐最 号大国,是 国正在海南,西至大食尚远,华人诣大食至 三佛齐修船,转易货物,远贾辐凑,故号最盛。广州蕃坊,见蕃人赌象棋,并无车马之制,只以象牙、犀角、沉植香数块于棋局上,两两相移,亦自 有节度 胜败,予以戏事,未尝问也。”朱或之父名服,绍圣中(109 4一1097)为广州帅,或是书所述是 其时的见闻。他所见的象棋是以牙角香木代替车马的立

2、体棋子。又说“自有节度胜败”,那就是说和当时习见的象棋大有不同。宋代的“三佛齐”(阿刺伯人著录的Za b-a g),即新唐书的“室利佛游”梵文碑铭之Sirvi jaya ),是唐 宋时雄霸马六甲海峡西岸苏门答腊岛上的大国,此国自唐宋以迄明代,均与中国有密切的交往关系,其国建都于苏岛南部的巨港(Palemba ng)。(注一)郑和下西洋时,随使马欢撰“滋涯胜览”所志的a I日港国”便是 其地。马欢记载说:“彼等人多好博戏,如把龟、弈棋、斗鸡之类,皆赌钱物”。可知其地博弈之风甚盛。(事实上邻近地 区如爪哇、婆罗洲 及马来半岛,类亦如此。)1509年葡萄牙远征队海军将领DiogoLop-e z首次到

3、达马六甲时,发现当地人下的棋和欧洲棋相 当接近,便曾和当地人试下过一局。这种流布在马来群岛的象棋,是一种使用8xs格棋盘及使用立体棋子的象棋,其古朴的形式,使得十九世纪末叶的西方学者感到惊讶。他们搜集了不少分布在这地区的不同样品焉来棋子雪两较。刻橘考古攀及人撞擎 博物 霏( 圆一 )及资料进行研究(图一)。德国学者VonOe -f el e的研究著述(190 4 年)中记载了在苏门答腊岛上Ba ta tk族玩棋的情形,他说“几乎每 名Batatk男子都会玩棋,而且差不多陈个村落的公所都在铺木的地板上刻有一 面大棋盘,以备到公所的 人玩棋,而且通常都是下采 的。有时太狂热了,村长只得下令禁玩一个

4、时 期。(注二) 马来语叫一般“棋戏”为mi ancha to r,后一字可能出自梵语的C ha tu rang a,意为棋戏。他们把象棋叫做maingajah,前一字是“游戏”之意,后一字意为(动物的)“象”。(今日一般称象棋为Catu rgajah。)西方学者对这个名称大感惊讶,因为印度棋的名称没有“象”的含义,这 名显然出自中国,但他们终难相信这种8xs格的象棋是由中国传入。马来象棋分布范围颇广,半岛及海岛均有,基本形制同,但颇有差异。棋盘木制,刻有对角线,(与升级有关)棋子名称可分为马来及爪哇两类:马来型有r aja(王,mantri(士),gajah(象),koda(马),ter(车

5、),bidaq(卒)。爪哇型有r atu(王),pateh(相),ma-ntri(士),jar an(马,pr a如(船亡,bidap(卒)。棋子通常用软木刻成,刻茸茸单,不易辨别形象,朱或在广州蕃坊 看风用象牙、犀角、香 木之类代替棋子,是他们用名贵的育品权充,可说极 之豪奢了。我们假设马来棋由中国传入可成立,其时当在唐代中叶。中国和南海诸国的交 往,在唐 中叶以后,曾断绝一段甚长的时期,至宋初才正式恢发交际,这段时期长达一百年,所以宋代通使时,只知其国名为声三佛齐”,已不知其 即唐代的“室利佛游了”。朱或在广州蕃坊时(109 4一109 7)又距宋初数十年,而宋时的棋制早 巳 由立体象形改

6、为平面圆形,大异于唐代。而南海诸地棋制则仍唐时之旧,朱或不知 彼此洲 源,亦不足奇,正是“少小离乡老大回”,“笑问客从何处来甲了.唐时,中国通往西亚的海道交通大盛,位于海道要冲的 海峡两岸国家,日趋繁盛,中国 商旅移屠或久居真地者颇众,当时南海诸国流行的教派大多是“小乘”(Hinayana ),惟室利佛游则“大乘”(Mh aa yaa n)亦盛行,夕故中国僧侣有在其地暂居甚或有在其地归俗不返者。著名的唐僧义净便曾在其地前后居住达十二年,中国文化传入 其地,实不为奇。宋史也说:“(三佛齐)亦有中国文字,上表 章则用 焉”。便是一例。十世纪时 阿拉 伯人马素提(ma s,d ui )在其著作, ,

7、黄金牧地, ,( Le spr airiesd,o r)中 谓公元9 43年游经苏岛,“有许多 中国人在此岛耕植,而尤以 巴淋邦(即巨港)为 多,盖避黄巢之乱而至者”云。一 可补中国史乘之缺。今柬埔寨( Kambo a )在唐宋时代,中国史乘称 它为“真腊”,是甘蔑人( K hmer )所建之国,自古亦与中国交往密切,其棋制亦8xs格,棋子与爪哇略同,也是以船代车,淮卒子叫做“鱼”。西藏与蒙古的象棋中国北部蒙古、西部西藏遗留下来的象棋也同样是唐制,即合xs格的象棋,象棋向北的流布不但远及蒙古大漠,甚且传至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蒙古西藏的象棋与马来群岛类同,棋盘是8xs格,棋子是立体象形,但棋子名

8、称略有差异。西藏名目:(1)王,(2)老虎=士,(3)骆驼=象,(4)马,(5)车,(6)卒。蒙古名目:(1)亲王(刻作 塔形)(2)大=士,(3)骆驼1(亦刻作 象)(4)马,(5)车,(6)卒(亦刻作(小犬)。清叶名津“桥西杂记”引述一则记事,谓常熟人徐兰,于康熙(1 66 2一172 1)中出塞,有蒙古棋歌序云:“其棋形而不字,将刻塔,象刻驼或熊。多卒,无士。马横六格,驼横行九路,满局可行,无河为界。卒直行一 格至底,斜角食敌之在前者,去而复 返,用 同 于车。”这段文字对几只棋子走法,说得相当 明白,但他又说:“局六十四格,棋各十六枚,八卒、二车、二马、一炮、一将、别以朱墨(红黑),将

9、居中之右,炮居中之左,上于将一格,车马象左右列,卒横于前”。他说无士,代替的是炮,恐有错误。(古制象棋尚未有炮这只棋子,但后来曾改为炮亦不无可能。)通常这只 子,都是用犬。马来、爪哇与西藏、蒙古的棋制是同时期的样品。棋子名目有差异,是以较熟悉而亲切之物代替,是可理解的。泰国与缅甸的象棋泰国棋的形制,比之马来、蒙藏来说,是较新的形式。但比之现时中国棋却又古老 得多, 似乎是唐宋或北宋初的产物。.在亚洲现存的各地象棋中除中国棋及 日本棋外,泰国棋是至今仍然盛行的一种,每年经常有比赛,参加人,数不少,也有棋规及棋谱的出版。泰国人叫棋为mak一r吐,棋子名目接近中国及日本,为各地鲜见:(1)akhon

10、”(官爵名、略同男爵),可八向(四方及四斜角)行一步,惟首着可走马步。(2)“met”(有偏裨之义,低级官吏名)可四向(斜角)行一步。(3)akhon, ,(亦低官名)可五向(四斜及直前)行一步。(4)“ma ”(马)行日字步。(5)rna ”(船)行车步。(6)a dia”(贝壳)直前行一步,斜食子。三只主要子都用官制名称,而没有用“王”,k如n只是第五等爵位,和日本只用将及中国用将、士、相类近。棋盘是8xs格,棋盘上没有刻划对角线,棋子立体象形,视等级高低分别形体大小。最小的是“贝万,通常就以一只贝壳作棋子,升级时,把贝壳反过来便成。棋子排列法,将居左,士居右。推前排八只“贝,均提高一格,

11、即排在第三行。(见图二)间间间冈冈冈, ,父父国国1 国国 匆匆匆芭芭月月回回闻闻因因C C C妙妙间间间脚脚 向向国国阿阿砂砂岁岁匆匆匆困困函函民民阿阿仓次D D D泰圃棋(圆从棋子的排列图式,一看就可感到它比十六子,分排在第一及第二列的为新。但较中国现制为古,而与中国东传至日本的棋制年代相近。泰族大约是在十至十一世纪开始沿泪南河南下,1257年(宋理宗宝枯五年)建都于速古台(Sokho ti a),即中国史籍所称之a遥国”。是则这种形制可能是传自中国西南(云南,在唐时为南诏,宋时为大理国),自陆路随泰族南下而传至 泪南河下游,故其形制与较早时在南海流布的形式不同。中国云南亦以“贝”当钱使用

12、,而泰国亦是以贝代钱。(岛美志略称为“肌,)可知彼此文化渊源。贝壳是最低值的 货币,代替小卒,正可相当。以船代车,当是后来更改的,其时已不懂车战这回事,近海的居民,最密切便是船了,“星搓胜览”说:“通 国习惯 水战”,又云:“俗以海职代钱通行于年”,便是一证。棋子“ma ”这就完全 是汉字“马”的音译了。缅甸的象棋和东邻泰国近似,但不同之处颇多。缅人称棋为asit tuyin,口语作“51-tb环yi砂,棋盘叫“sit t似了i卜kon,一亦sx8格,棋子立体象形,通常木制,分染红黑的。那时建都浦甘(p“gan)有密切的文化关系。缅众筒古与云南具棋子名目及走 法:(1)八向,限 一 步。(2)

13、朝鲜的象棋向(斜角)限一步。.向(四斜角及直前),(3)amin一y”(五行“sit一ke”(士)行四a sin”(象),l,行五限一步。(户(马),行日字步。(5)aya ttah”“毋yin,(车),行车步。(气)“e n”(卒红方 刻 作 人形,黑方刻作猴子),向前行一步,斜行食子。棋子排列式,则他地未能见到类同式样,左边的卒排在第三列,而右边四卒则排在第四列。其他棋子则无固定排列法,棋盘上也同马来式画有不同的对角线,(与卒子升级有关)。往往形成了几个九官,通常排列式,以掩护王为主。(见图三)与中国关系密切的越南,棋制 与中国 相同。但与中国东北接城的朝鲜象棋,表面上看来和中国棋一样,其

14、实差别很大。我最初看到它的棋评图式,见它的将摆在九宫中央,觉得很有趣,及阅谢侠逊“弈话”,说首着要各把将归位,只觉实在多余,再后看到谢侠逊“新编象棋谱列出四点差异处,亦未觉得有甚么可资研究之处。其后加以探讨,才发觉朝鲜棋与中国棋的差异处点并不简单,朝鲜棋棋盘sx9线有九宫与中国同,但没有河界,通常是横阔 型,棋子是八角形,形体大小也视等级有分别。(保留了棋子原为立体象形,演变为平面字形的痕迹。)马象两子位里在下棋前可以互调, (与缅甸相类)显然是一种渗合不同时期棋制的混合体。(见图四 )腼甸棋(圆三这类排子法,令人乍看以为是“排局”。不过我们观察下,可觉到明显的突出了主帅朝鲜象棋(圆四)被保护

15、的形象,正如中国现代抨 式有九宫一.朝鲜棋子分染红青色。走法:(1)“将”样,甚至感到这是九宫抨式的雏型,卒子分别在九宫内任何线行一步。(2)“士”走法与刻作人与猴,当是比喻作“罗摩衍那”( Ram一将同。(3)“象”向横或直行一步再走田字ayana )人 猴 大 战的故事。但同样的棋子,步。(4)“马”行日字步。(5)“车”横双方用不同的名称,除中国棋有之外,他地不直行,淮不得越九宫。(6)“炮”横直行并常见,但它基本上是与泰国棋同一类型,可能可越过一子行走,惟不得越过炮。(7)“卒”是较后于泰国棋的产品。横直行一步,并得在九宫内任何线行走。看了唐代时,缅甸为“骡国”( Py幻之地,它的走子

16、法,可以知道,我们熟习的当头炮或 见于新唐书。十世纪初,缅人南下,至十一世.。 ,_屏风马之类的布局法,用在朝鲜棋,全不管用。通常首奢,多走兵一平二,以通车路,因为没有河界,兵首着便可 横行,、而炮不得吃炮,亦不致成敌炮的炮台,象马双子开局前可互调位置,可以调在三路的马,起步便可挂上士角、象换在马位,起步便由二路跳至中官炮位。而放在花心的将,没有理由自 行退回本位,因为将在花心,可走八向,自动退回本位,只能行一向,岂不自缚,诸如此类,可知布局与走子法与现行中国棋绝不相近。我所注意的却是朝鲜棋与缅甸棋,这两者却有一些相同点。(1)两者都没有 河界。(2)棋子同样有灵活的排法。(3)缅甸用人与猴对称,朝鲜用兵与卒对称,除中 国棋外,他地没有此例,于此可见两者有着某种渊源,是时代相近的产品,但朝鲜棋揉合了一些不同时代的形制,例如棋盘却与中国现制近同。日本的将棋在日本流行的象棋,称为“将棋”,棋盘是9xg格,一种用十八子,叫小将棋,一种用二十子,叫中将棋。此外尚有大将棋 等多种,现在流行的是中将棋。棋盘没有河界,也没有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