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国美这一案例中,黄光裕挪用公司资金\不及时分配利润\一股独大,对公司任何决 议拥有否决权等:侵害中小股东利益,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在其入狱后,以陈晓为代表的董事会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黄光裕家族股份的削减等做 法,可以看作是这一矛盾激化并得到“报复机会”最终产生的结果 在这里案例中体现出了两对矛盾: 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矛盾 股东(特别是大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特别是管理者)之间的矛盾 我们从现代公司的特征入手,分析国美中产生的矛盾和冲突: 股权结构的分散化是现代公司的第一个特征-大小股东矛盾 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是现代公司的第二个重要特点-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管理 者)的矛盾从企业社会责任以及公司绩效两个方面入手,来解决这两对激化的矛盾企业社会责任部分观点:适“度”保护中小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涉及:保护中小股东及其他利益&独立董事)引子:(一)现状: ―――――――――――――中小股东――――――――――――― (双重侵害) 1.大股东的掠夺 2.和大股东一起被以管理层为代表的“内部人”进行再次掠夺―――――――――――――管理者――――――――――――― 1.主要股东的意志能得到直接体现,即股东决定直接主导型模式。
2.投资人对经理人实行有效制约的“投资人资本主义” 3.董事会受股东信托负责公司战略和资产经营,监督和制约经营者的主要决策 (勾结) 4.并在必要的时撤换不称职的执行人员二)原因:1.企业内部原因: (1)根本原因:利益存在相左之处―――――――――――――中小股东――――――――――――― 股权结构的分散化是现代公司的第一个特征 A.利益趋向投资目的股权大小追求备注大股东价值持股多长期利益、管理 者利益能够控制公司经 营权,利益在公 司运营中可以体 现中小股东投机,市场差价持股少短期利益,短期 投资回报B. 内部人控制下的一股独大是形成大股东对中小股东侵害行为的直接原因―――――――――――――管理者――――――――――――― 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是现代公司的第二个重要特点 A.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自然是在两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分割,由此产生了公司行为目标 的冲突,产生了两种权利、两种利益之间的竞争谁从公司决策/高层管理阶层的行动中受Comment [l1]: 实践支持-我国: 监事会与董事会并设置 1.授权路线模糊-监督功能形同虚设2.董事 会升级委员会和监事会功能严重重合 -难以操作益?谁应该从公司决策/高层管理阶层的行动中受益?当在“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之 间存在不一致时,一个公司治理问题就会出现。
B.分离-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的代理-成本-损失-损失转移 转移给管理者:因为接管可以使大股东因出售其所拥有的大量骨片而获得可观的利润,所 以大股东比一般小股东更愿意促进接管活动正式由于大股东拥有足够多的权益,使得其 监督、接管等活动生产的利润增加足以抵补成本 转移给中小股东 国美案:黄光裕离开后,经营战略进行了调整,逐步放弃了跑马圈地式的粗放发展路线, 转变向提升单点管理绩效的精细化管理在国美转型的关键时期, 1.大股东因与管理层经营思路不同,利用话语权干扰或破坏型(如黄光裕坚持保持 34%的 股份,用以对抗股东多数表决权-三分之二 )受损的只能是所有投资者(中小投资者受损 更为严重,即向其转移了损失) 因为:如果单一大股东对所有提案都有否决权,那么除非 他永远站在中小股东的利益上,否则定会损害后者利益 (2)其他客观因素:独立董事、监事会等的设置没有形成对中小股东的保护 独立董事主要职责是:(1)董事的一般职责;(2)确保董事会考虑的所有股东的利益,而非某一特定部分或团体的利益;(3)就公司战略、业绩、资源等问题做出独立判断,包括主要人员的任命和操守标准;(4)考核董事会和执行董事的表现;(5)在执行董事可能存在利益冲突时介入。
其治理作用是:(1)强化董事会包括:监督管理者、参与公司战略规划、提出和甄别公司价值判断的标准(2)评价董事会(3)促进信息公开我国证监会关于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当然不适用国美,但可参考)中,其主 要的特别职权包括:(1)对重大关联交易发表意见;(2)必要时提请召开临时股东大会;(3)提议召开董事会;(4)股东大会前向股东征集投票权需要独立董事发表意见的事项:(1)提名、任免董事;(2)聘任或解聘高管;(3)公司董事、高管的薪酬;(4)重大关联交易;(5)可能损害中小股东权益的事项; 国美案: 1.陈氏认为单一大股东的行为可能损害其他中小股东利益,作为中小股东利益的代言人, 却没有发表意见 ――明确单一大股东是否真的可能损害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并在股东大会上发表公开声 明,并做出相应提议2.对于公司上半年的业绩,黄氏与陈氏争得不可开交,意见完全相反,甚至在业界、评论 界、学界也产生争议的情况下,作为独立董事却没有提出对董事会业绩的评价意见 ――作为中小股东的代表提出对董事会业绩的评价意见 3.在股东与董事会出现明显争端的情况下没有单独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而甘做缩头乌 龟听之任之 ――对认为可能严重影响公司业绩的行为,以及执行懂事之间存在利益冲突时,应当及时 介入,必要是应当单独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2.企业外部原因:保护中小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立法不完善、执法不严 ―――――――――――中小股东――――――――――――――― 股东年会是一种法定会议。
在不健全的法律制度下(包括立法和司法制度) ,对于小股东而 言,股东大会没有经济上的实际意义,而只有法律手续上的意义综上所述所以要保护过分保护的弊端: 1.利益有相左之处-过分保护一方,必定侵害另一方 ―――――――――――――中小股东―――――――――――― ―――――――――――――管理者―――――――――――――2.冲击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理念: ―――――――――――――中小股东――――――――――――― 公司治理结构基于“股东利益最大化”产生-基本理念:股东平等(大小股东享有平等权 利) 是:待遇的平等(公司与股东之间,在基于股东地位而发生关系的场合中,应给予股东平 等的待遇) 不是:股份的平等―――――――――――――管理者――――――――――――― A.公司治理结构是确保公司长期战略目标和计划得以确立,确保整个管理结构能按部就 班地实现这些目标和计划的一种组织制度安排;公司治理结构还要确保整个管理机构 能履行下列只能:维护公司的向心力和完整性;保持和提高公司的声誉;对与公司发 生各种社会经济联系的单位和个人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B.公司治理的核心和目的是保证公司决策科学化,而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制衡只是保证公 司科学决策的方式和途径。
若不,则:董事会中大部分成员基本上只能起到装饰作用, 董事会议沦为形式3. 为滥用特权提供了可能 ―――――――――――――中小股东――――――――――――― ―――――――――――――管理者―――――――――――――只要接管者能看到机会,他们就可以迅速通过标购夺取公司控制权 国美:除了高薪和期权方面的物质激励外,将困境中的公司在这么短时间内迅速扭亏为盈, 陈晓个人的声望和自我成就感也因此获得提高这是同人力资本相关的一种更高挑战的激 励力量观点:适“度”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Comment [l2]: 实践支持-我国:市 场经济仍处于发展中,公司发展处于 起步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Comment [l3]: 理论支持-新公司法 累积投票制:2002 年我国证监会 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规定: “控股股东控股比例在 30%以上的上 市公司,应当采用累积投票制采用 累积投票制度的上市公司应在公司章 程里规定该制度的实施细则” 股东知情权 异议股东股权收购请求权 小股东自行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 议权 公司对外投资、担保须由股东决 定保障过程: 一、前(理念、前提) 1.平衡利益主体的利益 What: 法律重要作用之一:对法律主体的利益进行保护和平衡保护中小股东的相关规定使之是对公司法的利益主体进行利益的保护度:对公司法利益主体利益的平衡 利益主体: 公司法-保护股东 董事会-保障股东利益最大化――――――――20C20S――――――――― 社会责任理论公司法:保护股东+其他:管理人员、公司债权人、社会公众等Why: 1.股东利益至上理论: 基本理念是管理者服务于股东,股东是公司剩余风险的承担者,股东拥有使用、处置、转 让其产权的权力,管理者的目标就是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
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 81 条规定:“上市公司应尊重银行及其他债权人、职工、 消费者、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利 ” 2.利益相关者理论: 公司法:通过公司法中的机制刺激投资积极性,来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20C50S――――――――― 西方经济发展到达很高水平 | 刺激股东投资积极的任务基本完成公司法:股东+其他利益相关者 进行保护 但:缺乏可操作性史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致命缺陷兼顾各方利益的政策正在被放弃How:公司股东利益放在首位,其次也不能忽视其他利益关系主体 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不能妨碍控制股东(大股东)及其他利益关系主体的利益 单纯股东利益至上或者利益相关者利益至上的公司治理恐怕都不是最优的选择以股东利 益为主导、兼顾各相关利益主体利益的治理模式应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具体维护措施如下: (一) 累积投票权制度 (二) 强化小股东对股东大会的请求权、召集权和提案权 (1)请求权的强化 (2)自行召集权 (3)提案权 (三)类别股东表决制度 (四)建立表决权排除制度 (五)完善小股东的委托投票制度 (六)引入异议股东股份价值评估权制度Comment [l4]: 理论支持-新公司法:股东对公司高管人员侵权的直接 诉讼权 股东代表诉讼权 股东质询权 违法决议可撤销权Comment [l5]: 实践支持-我国:当 前最突出的问题不是小股东滥权,而 是大股东滥权Comment [l6]: 理论支持-新公司法:股东大会可聘用会计师事务所 解散公司请求权二、中(在具体操作中) 1.过程合理,结果公平 What: 某项股东会决议程序合法,其结果又不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Why:若一项股东会决议违反股东会表决城区,则可经法院判决无效若一项。
符合,但结果明显侵害中小股东利益,如何?英美判例法:大股东从事欺诈行为认定为无效,少数股东可以对此提出诉讼 How: 利用新公司法中相关内容,中小股东应积极维护自身合法利益 具体保护措施如下: 建立有效的股东民事赔偿制度 建立中小股东维权组织2 保护措施健全,又不影响公司发展 What: 打造和谐投资环境,既强化保护,又防止小股东滥权 Why:当董事、经理自身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发生偏离甚至冲突的时候,他们可能牺牲公 司及股东的利益来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 小股东虽然持股数量少,但一些人相互结合仍然可以对公司决策产生决定性作用,若股东 关系高度紧张,双方对峙已近僵局,将制约公司的健康发展How:构建理性制度,防止股东滥用权利,又要暴政公司正常运行预防大小股东各方滥用 权利,真正实现大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共享 公司治理主体的选择应该确保公司的长期市场价值最大化,这样才能避免股东和管理 者的短期行为,既满足了股东的利益,又满足了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这样的公司治理主 体才是最优的配置企业绩效部分一、绩效 绩效考核(特别是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的绩效考核)关系到: 1.职业经理人薪酬体系的设计 2.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 3.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和完善、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原因 1.必要性:传统绩效考核的不合理-管理的短期行为化 从国美的股权之争来看,绩效考核不合理也是冲突爆发的原因之一 陈晓所代表的中小股东的利益与大股东利益之间的冲突冲击了原有绩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当今民营企业的职业经理人考核以传统绩效考核为主,难以调动经理人对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