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试题精选五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037344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试题精选五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考试题精选五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考试题精选五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考试题精选五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考试题精选五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试题精选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试题精选五(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试题精选五同学们好: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你的收获一定很多。请你仔细审题,认真答卷,将你的收获展示出来。本试题分本试题分卷和卷和卷两部分,卷两部分,卷为选择题。卷为选择题。卷为非选择题。满分卷为非选择题。满分 100100 分。考试时分。考试时 间间 9090 分钟。分钟。 可能用到的信息元素周期表(部分)族周 期A011 H 氢 1AAAAAA2 He 氦 423 Li 锂 74 Be 铍 95 B 硼 116 C 碳 127 N 氮 148 O 氧 169 F 氟 1910 Ne 氖 20311 Na 钠 2312 Mg 镁 24BBBBBBB13 Al 铝 2714 Si 硅 2815

2、 P 磷 3116 S 硫 3217 Cl 氯 35 . 518 Ar 氩 40419 K 钾 3920 Ca 钙 4021 Sc 钪 4522 Ti 钛 4823 V 钒 5124 Cr 铬 5225 Mn 锰 5526 Fe 铁 5627 Co 钴 5928 Ni 镍 5929 Cu 铜 6430 Zn 锌 6531 Ga 镓 7032 Ge 锗 7333 As 砷 7534 Se 硒 7935 Br 溴 8036 Kr 氪 84 卷卷(选择题,共 30 分)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请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3、号涂黑,如要改动,必须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 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和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根据你所学过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请往菜里加点盐”中的“盐”特指食盐NaCl(B)体温表中的水银不是银,是金属汞(C)食品工业中,发酵粉的主要成份是小苏打Na2CO3(D)生活中常用的铁制品都是铁的合金 22007 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水利发展与和谐社会” 。下列有关水的知识中,错误的是(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自然界中的水都含有

4、杂质(B)水中 Ca2+、Mg2+的增多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C)用煮沸或蒸馏的方法能降低水的硬度(D)含汞、镉、铅的电池会造成水和土壤的污染,所以应倡导废旧电池的统一回收处理化学试题第 1 页(共 1 0 页)3净化水的方法有:过滤加明矾吸附沉降蒸馏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A) (B) (C) (D)4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A)通过化学变化可以改变原子的种类和个数(B)改变物质的性质一定要通过化学变化(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中的电子数不会发生变化(D)在化学变化中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5淀粉酶可以将人体不能直接吸收的淀粉转变成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下

5、图是淀粉酶对淀粉作用过程的示意图。对该过程的表述错误的是(A)酶起催化作用 (B)是物理变化(C)是化学变化 (D)酶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6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7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是(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B)“酒香不怕巷子深” ,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25m3 的石油气可以装入 0024m3 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D)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8用氯化钠配制 lOOg 溶质质量分数为 20的氯化钠溶液,现有下列操作:溶解;称取氯化钠;过滤;量取水;计算;蒸发结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

6、B)(C) (D)9世界卫生组织将某氧化物 RO2 列为 A 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 R 与 O 的质量比为 7l:64,则 RO2 的化学式为(A)C02 (B)C102 (C)S02 (D)N02化学试题第 2 页(共 1 0 页)10有下列四种实验设计及操作,实验过程中其现象不足以说明 C02 与 Na0H 溶液发生了反应的是(A) (B) (C) (D)二、选择题二、选择题( (本题包括本题包括 1010 个小题,每小题个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

7、题意。若有两个答案,漏选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漏选 1 1 个扣个扣 1 1 分,错选则不得分分,错选则不得分) )112008 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向世界传递着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为儿童安全考虑,有一种“福娃”的外用材料为纯羊毛线,内充物为无毒的聚酯纤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羊毛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B) 这种“福娃”不宜用碱性强的洗涤剂清洗(C) 聚酯纤维是天然材料 (D)可以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聚酯纤维12根据维生素 C 能够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用右图所示的实验可以测定出苹果汁和橙汁中维生素 C 含量的相对多少。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8、(A)烧杯中溶液的体积(B)两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C)烧杯中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D)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13右图表示 M、N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M 的溶解度大于 N 的溶解度(B)M、N 都不是易溶物质(C)P 点表示 t时 M、N 的溶解度相等(D)阴影处 M、N 均为饱和溶液14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生成白色粉末(B)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C)加热试管里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成白色粉末,在试管口部有液滴出现(D)蜡烛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

9、烧得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试题第 3 页(共 1 0 页)15下列事实中,能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是(A)铁的年产量比铜高 (B)铁桶不能用来盛装农药波尔多液(C)铁的硬度比铜大 (D)相同条件下,铁比铜更易被腐蚀16下列推论正确的是(A)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B)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C)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D)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呈碱性17右图是某同学鉴别 NH4 4HCO3、NH4 4C

10、1、KCl三种化肥的过程,其中试剂甲和乙分别可能是(A)甲:熟石灰; 乙:稀盐酸(B)甲:水; 乙:氢氧化钠溶液(C)甲:氢氧化钠溶液; 乙:水(D)甲:稀盐酸; 乙:氯化钠溶液18化学实验中有一种加热方式叫“热水浴” 。针对这种加热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脚架上应该垫上石棉网(B)试管内试剂受热比较均匀(和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相比)(C)如果试管中为饱和的石灰水,加热后试管中出现浑浊(D)如果试管中盛有硬度较大的硬水,长时间加热不会有任何变化19甲、乙两工厂的生产污水中各含有下列五种离子中的三种(两厂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H+、Cu2+、K+、NO3、0H一一。若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

11、的污染。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会变成只含一种溶质的无色澄清溶液,此溶质可做化肥。下列关于污水的分析,正确的是(A)OH一一和 Cu2+来自同一工厂 (B)Cu2+和 K+来自同一工厂(C)K+和 OH一一来自同一工厂 (D)H+ 和 K+ 来自同一工厂20已知钠、钾都是活泼金属,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对应的碱。将一定质量的钠、钾分别投入质量相等的足量的纯水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曲线 a 表示钠与水反应的图象,曲线 b 表示钾与水反应的图象(B)参加反应的钠的质量大于钾的质量(C)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相等(I)反应后 NaOI溶液的溶质

12、质量分数小于 KOH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三、填空题三、填空题( (本题包括本题包括 6 6 个小题,共个小题,共 3131 分分) )21(5 分)下图是同学们经常使用的铅笔示意图。(1)在组成铅笔的各种材料中,能导电的是 ,含有有机物的是 ,燃烧时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的是 。(每空只要求填一种,填序号)(2)上图中的主要成分是金属铝。将一小片该金属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2(5 分)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图中粒子共能表示 种元素。A 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2)图中表示的阳离子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表示的阴离子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

13、二者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3(3 分)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化学试题第 5 页(共 l 0 页)(1)图乙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反应;(2)D 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3)写出图甲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4(5 分)自然界有一种“雷雨发庄稼”的现象,即在雷雨过后,植物生长得更好。下面一段短文就是叙述雷雨中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变化过程:空气中的 N2在放电条件下与O2直接化合生成元色且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一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不稳定,常温下就易与空气中的 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气体有毒,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

14、03)和一氧化氮;生成的硝酸随雨水淋洒到大地上,同土壤中的矿物相互作用,生成可溶于水的硝酸盐。请填写下列空白:(1)上述短文中,描述二氧化氮化学性质的是 (填序号)。(2)实验室制取一氧化氮时,下列收集方法不适宜的是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收集法(3)写出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在此反应中发生的变化是 。A不变 B仅升高 C仅降低 D既有升高又有降低(4)“雷雨发庄稼” ,植物生长得更好的原因是25(4 分)小刚和小强用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经查阅资料知:白磷着火点为 40,红磷着火点为 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有毒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1)小刚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2)小强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