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中高效课堂对老师的培训讲座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5035468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十五中高效课堂对老师的培训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二十五中高效课堂对老师的培训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二十五中高效课堂对老师的培训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二十五中高效课堂对老师的培训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二十五中高效课堂对老师的培训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十五中高效课堂对老师的培训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十五中高效课堂对老师的培训讲座(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安市第二十五中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培训教师讲座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很荣幸能有机会和各位同事一起交流探讨即将在我校推进的高效课堂模式。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将教师比作蜡烛,我们多年来也以此为荣,认为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也还有几分凄美的意味。然而静思之后不禁悲凉:第一,蜡烛的光亮能照多远?咫尺之间而已!所以出现了我们的许多优秀学生,进入大学,缺乏动手实践的能力,在国外的大学,“高分低能”成了中国学生的代名词。第二,我们老师“苦口婆心”“声嘶力竭”地“满堂灌”,那些厌倦学习的孩子在下面玩儿手机、打瞌睡我们又累又委屈,燃尽了自己怎么就没照亮学生呢?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尝试着去点亮学生呢?用我们的烛火

2、去点亮学生求知的火炬,让学生自主地发光发热,让那熊熊的火光照亮学生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大路!那我们也就不必将自己燃烧殆尽,走上那条“蜡炬成灰”的悲凉之路了。让学生动起来才具有教学的意义!让学生动起来才是课堂的真谛!让学生动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老师的解放!目前全国课改的浪潮滚滚,教学模式异彩纷呈,然而其核心的理念都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动起来!只有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的课堂,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才是高效课堂。从参加市级、省级教学能手大赛以及全国赛教时看到,各种级别的赛教对课堂教学评价中都非常重视学生学习状态的评价。其中包括:参与数量:看参与学生的人数与时间的数量; 参与广度:要看是否

3、每个层面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各个环节。 自主学习氛围:要看教师与学生能否交融情感,体现师生互动; 学生活动组织:要看学生是否主动参与,要看活动过程中学生是否有体验有探究; 学生思维状态: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能否独立思考,能否发现问题,能否从多角度解决问题,学生是否有创新思维的火花,是否能提出探究性问题,是否有独到见解。 其实咱们学校已经过了两年高效课堂的试行和摸索,老师们的积极性也很高,然而在实践中产生了很多困惑,有困惑是好事情,所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有困惑说明我们老师确实实践了思考了,下面我将具体介绍五下面我将具体介绍五“字字”教学模式的各个环节教学模式的各个环节,希望能解答老

4、师们的一些困惑。1、“自自”:即自主预习。:即自主预习。基本要求:基本要求:预习内容主要以“两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对预习作业不做统一讲解,只对答案进行核对,核对过程中对于学生预习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板书在黑板上作为合作学习环节的内容进行讨论。教学时间:5 分钟左右。老师行为:老师行为:精选、设计并于课前布置预习作业学生活动:学生活动:独立自主完成预习作业点亮学生的方式:点亮学生的方式:(1)布置预习作业的形式可多样化、灵活化,让预习作业成为学生自主耕耘自主发展成长的一块“自留地”:借助导学案,明确自主预习的方向和任务,让学生的预习不再茫然有方向性;教师把课本习题,练习册习题,资料书习

5、题精选之后形成预习作业,让预习贴近考试有针对性;除以上“霸王餐”之外还可提供一些“自助餐”,(我们必须承认学生是存在着差异性的,他们的学习基础、智能强项、性情爱好等都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倡导多一些学生自主选择的“自助餐”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口味,可能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例如,如让学生上网搜集资料、自己动手做教具、自己做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观察生活中某些现象、给课文画插图、找配乐等等让作业有趣味性。(2)有布置就要有检查,才能确保预习作业的落实和有效。方式:每次预习作业家长必须签字,教师或小组长检查,同时对预习情况作以评价。课堂上对预习作业进行检测,可每组指定一个学生回答,也可让各小组派

6、代表抢答,为本组挣分,因为人都是有尊严的,谁也不愿丢人,更不愿因自己而使整个团队荣誉受损,即使个别学生真不在乎集体荣誉,组内同学也不答应,也会天天“群起而督促之”,这样最大化地调动了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积极性。课前充分的预习是课堂高效的保障,相信用以上策略,学生已被点燃的火花将在课堂上熊熊燃烧。2 2、“合合”:即合作探究。:即合作探究。基本要求:基本要求:合作学习的内容主要围绕教学重点展开,可以是预习环节中的易错、易混及易漏点,预习中新生成问题,也可以是围绕教学重点补充的一定内容。本环节教学时间:10 分钟左右。教师行为:教师行为:教师只是助学者、引导者,在巡视过程中可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提示、引

7、导及评价等。学生活动: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探究学习,每个人在小组活动中都要切实动起来,好帮差,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互补作用。点亮学生的方式:点亮学生的方式:很多老师之前困惑:合作探究时学生说闲话怎么办?以前老师喊着训着让专心听讲,让保持安静,都管不住,现在放开了让凑成堆儿,那还不聊疯了?(1)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对那些切实在进行讨论的小组予以加分,发现个别学生发呆走神、游离于集体讨论之外或说闲话,将对改组扣分,这样几次之后,不用老师管,其他同学就绝不容许个别人再影响到本组的得分,学生那么多双眼睛当然要比老师更明亮,监督的力度更大。(2)各组的讨论的结果,可采取多种方式展现:例如口

8、头陈述、在黑板上书写、记录在纸上上交等等;所派代表可以由老师指定,原则是指定各组同号的学生,方显公平,也可由各组自己选派,但得分有区别,原则是得分乘以该生代号(可举例详说)。这样很好地促进了组内合作探究的全员参与性和组内互帮的合作性,避免了优等生的一言堂。(可举例详说)这样就呈现出优等生主动帮学困生、学困生成了组里的宝、他们第一次如此受重视,而且当学困生正确回答问题之后,其他同学会真心地、不约而同地用掌声鼓励他。点燃了学困生积极进取之心,打消了他们认为自己事事不如人进而自我放弃的想法。3 3、“精精”:即精讲点拨。:即精讲点拨。基本要求:基本要求:教师精讲的内容以教学重点、难点为主,教学时间:

9、10 分钟左右。教师行为:教师行为:主要是根据学生合作交流情况,进行精讲点拨,精讲点拨重在方法和技巧,总结做题方法和解题思路。学生活动:学生活动: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应从热情的合作、激烈的比拼竞争中沉静下来,专注地听、认真地记,从中学会思考的方法、学会明辨是非的方法、学会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点亮学生的方式:点亮学生的方式:如果说,之前的合作探究中,需要教师有较强的组织和驾驭课堂的能力,那么,这个环节最能彰显教师教学的功力。十分钟的讲解要有“四两拨千斤之巧妙”,举重若轻、化繁为简,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产生的困惑在老师的点拨指导下解决了,他们大有茅塞顿开之感,创新思维得到拓展,视野更开阔,能力得到提升,学

10、习的积极性自然提高。4 4、“练练”:即练习巩固。:即练习巩固。基本要求:基本要求:课堂练习立足课本、学生实际,以当节课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为重点,用练习强化学生对知识生成、深化和巩固的过程。时间:10 分钟左右。教师行为:教师行为:教师根据教学实际精心选取典型、有梯度、分层次的习题,要体现面向全体、分类推进的思想。学生活动:学生活动:这个环节中不要求合作,学生应运用上一环节中所获得的方法,独立专注地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本节所学。点亮学生的方式:点亮学生的方式:1、上一环节中总结了做题方法和解题技巧,老师画龙点睛式的点拨已经令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热情。2、当堂练习的题针对性强、有梯度,直接对应的是本节

11、所学,注重“双基”,让学困生也能获得成就感.5 5、“测测”:即测验反馈。:即测验反馈。基本要求:基本要求:当堂的测验反馈习题覆盖面较广,题型与考试方向接轨,当堂测验是学生在完成“两基”教学的基础上实现能力、思维的提升和突破的一个重要环节。时间:10分钟左右。教师行为:教师行为:教师精选中高考与所授课程相关的典型原题,学生活动: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将易错题整理在纠错本上。点亮学生的方式:点亮学生的方式:1、我们的教学虽然注重素质,但中高考仍是我们终将面对的大关,学生其实还是非常关注考试的,此环节中如果老师选的是与本节内容相关的中高考原题或仿真题,必定更能激发学生自我挑战、踊跃一试的雄心

12、。2、既然有检测就要有评价,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可采用抽查或小组滚动互换评改的方式,组员的成绩影响着本组的得分,也能激发学生认真对待、全力以赴地完成检测。以上就是我们高效课堂的五个基本环节,分别取其第一个字即为“自、合、精、练、测”五个字。对于导入新课、作业布置、小结反思等常规环节老师们都非常有经验,在此不做赘述。接着我就说说最近老师们普遍比较困惑的接着我就说说最近老师们普遍比较困惑的关于小组建设的问题:关于小组建设的问题:(一)学习小组的划分(一)学习小组的划分1.划分原则: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异质帮扶”的基本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学习小组划分。 “组间同质”体现了小组学习的均衡发展,也为公

13、平公正竞争奠定了基础,“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尤其是对“阳光拍档”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异质帮扶”体现了分层学习、梯度推进中学生个体间的有效合作和友好互助。2.划分依据和方法:(1)按“S”型安排组员,然后均分到各个小组。这一点类似于学校里分平行班的做法,这样简单公平公正,但可能无法顾及到性别、性格特点等因素。(2)教师再根据男女生的比例,科目的平衡,学科的搭配,性格的差异,学生能力的差异进行微调。(3)一段时间之后,老师根据各组的实际情况,再进行调节,如组长是否与组员团结,组长的管理能力等,有时是组长与组长之间的互换。3、组长的任命:本人自荐、同学推荐、老师选择,最终让成绩

14、优秀、性格外向、责任心组织管理能力强、能严格自律的学生担任小组长,也可让组内成绩一般,但团结力强的学生担任副组长,协助组长的工作。正组长的主要职责侧重于学习管理,副组长的职责主要侧重于行为、卫生、生活等常规管理。亦即正组长是学习组长,副组长是行政组长。(二)学习小组的建设(二)学习小组的建设【小组文化基本建设小组文化基本建设】1、由组长组织成员讨论制定有特色的组名、组训、组规、口号、组徽、组歌等,并制作成小组文化标识牌,激励每一个组员。在制定组名时应突出文化主题,依据学校文化主题或办学特色以及班级文化主题和班级特色,引领学生起一个积极向上、富有创意、新颖别致的名字,打造团队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

15、力。2、根据班规制定组规,从自学、讨论、展示、作业的完成与收交、自主学习的纪律及学习的目标达成等方面制定出基本的规范要求,确保每个同学都能明确每个学习环节的具体做法。3、由组长负责组织每周一次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如:开组会、座谈、游戏等,和谐组员之间的关系,增强小组凝聚力,形成团结向上、勤于钻研、积极进取的组风。【小组综合性培训小组综合性培训】1.组长培训小组长的培训非常重要,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明确小组长的职责和作用。提高小组长在学习小组中有关在小组管理、指导、组织、协调、检查、评价等方面的能力;定期召开学习组长会议,洞悉他们在思想、学习和管理中遇到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让小组长享有一定的权利

16、。教师应力所能及地为小组长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资源。对小组长的工作要适时地给予肯定、表扬或激励。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小组长领导一个小组应得到应有的尊重,更好地体现其自我价值实现。这是激发他们对小组更加尽心尽力工作的力量源泉。2.组员培训在全体学生中树立“帮助别人就是提高自己”的合作学习观念。研究也表明这是有科学道理的。关注学困生的表现。在学习态度、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给予针对性的培训指导。树立“展示者无错”的观念,促进学困生参与课堂的学习、交流、展示等。优点放大,缺点缩小,对待学困生的展示,多关注过程,少关注问题结果的对与错。为组员营造安全的心理环境,目的是让他们敢于发言,积极参与课堂。采取捆绑式评价。由过去关注学生个体的评价转为关注小组整体性评价。在学习和常规管理的每个环节,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个人的成绩通常放在组内评价。旨在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督促学生在小组内开展互助,提高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