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社会学(1)》18春在线作业2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035438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川大《社会学(1)》18春在线作业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川大《社会学(1)》18春在线作业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川大《社会学(1)》18春在线作业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川大《社会学(1)》18春在线作业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川大《社会学(1)》18春在线作业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川大《社会学(1)》18春在线作业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大《社会学(1)》18春在线作业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单选题) 1: “失范”理论最初是由哪位社会学家提出的: A: 韦伯 B: 杜尔凯姆 C: 帕森斯 D: 孔德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属于: A: 基本社会化 B: 继续社会化 C: 再社会化 D: 反社会化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韦伯划分社会阶层结构的三层标准之一的政治标准是指的: A: 经济收入 B: 财富 C: 声望 D: 权力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内容是: A: 城市化 B: 政治现代化 C: 人的现代化 D: 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父母与多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 核心

2、家庭 B: 主干家庭 C: 单身家庭 D: 大家庭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有过度城市化问题的国家是: A: 美国 B: 日本 C: 印度 D: 德国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犯人在监狱完成的社会化叫做: A: 基本社会化 B: 继续社会化 C: 再社会化 D: 反社会化 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差序格局”是由哪位中国社会学家提出的概念: A: 孙本文 B: 吴文藻 C: 费孝通 D: 林耀华 正确答案: (单选题) 9: 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是: A: 先赋角色 B: 自致角色 C: 开放性角色 D: 封闭性角色-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0: 社会制度

3、变迁的根源是: A: 生产方式的变革 B: 人类社会生活需要的变化 C: 自然环境的变化 D: 社会环境的变化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1: 提出“社会趋同论”的是哪位社会学家: A: 米尔斯 B: 霍曼斯 C: 丁伯根 D: 弗兰克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2: “社会角色”一词是由谁最先提出的: A: 戈夫曼 B: 加芬克尔 C: 林顿 D: 齐美尔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3: 群学肄言是谁的译作: A: 康有为 B: 严复 C: 孙本文 D: 章太炎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4: 成人教育是下面哪一种社会化的途径: A: 基本社会化 B: 继续社会化 C: 再社会化 D: 反社

4、会化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5: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社会中青年人兴起的“嬉皮士”运动,属于: A: 主文化 B: 亚文化 C: 反文化 D: 支流文化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6: 知识分子“上山下乡”运动属于哪一种社会流动: A: 代际流动 B: 结构性流动 C: 非结构性流动 D: 水平流动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7: 突发性的社会变迁是指下列哪种: A: 社会进化 B: 社会改良 C: 社会革命 D: 社会发展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8: 拟剧论的代表人物是: A: 齐美尔 B: 戈夫曼 C: 布鲁默- D: 加芬克尔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9: 提出“社会有机

5、体”学说的是: A: 孔德 B: 斯宾塞 C: 迪尔凯姆 D: 韦伯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0: 封建社会的婚姻要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属于社会控制的哪种方式: A: 法律 B: 道德 C: 风俗习惯 D: 宗教 正确答案: (多选题) 1: 下面哪些国家处于低度城市化水平: A: 印度 B: 中国 C: 墨西哥 D: 朝鲜 E: 德国 正确答案: (多选题) 2: 下面关于社会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 A: 社会关系可分为初级社会关系和次级社会关系 B: 家庭中的关系是最典型的次级关系 C: 初级社会关系就是次属关系 D: 血缘关系是人类最早形成的社会关系 E: 人际关系是社会中最基

6、本的关系 正确答案: (多选题) 3: 我国社区建设的指导原则是: A: 区域发展原则 B: 群众参与原则 C: 协调发展原则 D: 自我发展原则 E: 利益共享原则 正确答案: (多选题) 4: 下面属于初级群体的有: A: 家庭 B: 单位 C: 邻里 D: 工会 E: 伙伴群体 正确答案: (多选题) 5: 非制度化控制包括: A: 道德控制 B: 法律控制 C: 习俗控制 D: 宗教控制 E: 社会舆论控制 正确答案: (多选题) 6: 社会变迁的形式主要有哪些: A: 社会计划 B: 社会改良 C: 社会革命- D: 社会发展 E: 社会冲突 正确答案: (多选题) 7: 韦伯的社会

7、分层标准主要有: A: 性别 B: 职业 C: 收入 D: 权力 E: 声望 正确答案: (多选题) 8: 社会角色的失调包括以下哪些形式: A: 角色紧张 B: 角色冲突 C: 角色不清 D: 角色失败 E: 角色丛 正确答案: (多选题) 9: 构成社会制度的基本要素有: A: 教育制度 B: 规范体系 C: 组织系统 D: 设备系统 E: 观念原则 正确答案: (多选题) 10: 社会保障的主要形式有: A: 社会保险 B: 社会援助 C: 社会救助 D: 社会发展 E: 社会福利 正确答案: (多选题) 11: 社会互动理论主要包括: A: 交换论 B: 符号互动论 C: 冲突论 D:

8、 拟剧论 E: 本土方法论 正确答案: (多选题) 12: 成功的合作应具备以下条件: A: 目标一致 B: 互相排斥 C: 认识接近 D: 争夺同一目标 E: 相互信任和配合 正确答案: (多选题) 13: 人的社会化的一般途径有: A: 家庭 B: 邻里 C: 学校 D: 工作单位 E: 大众媒介 正确答案: (多选题) 14: 社会结构的要素包括:- A: 地位 B: 角色 C: 群体 D: 组织 E: 制度 正确答案: (多选题) 15: 社会学家彼德.布劳依据受益者类型将组织划分为: A: 互利组织 B: 赢利组织 C: 政治组织 D: 公益组织 E: 服务性组织 正确答案: (单选

9、题) 1: “失范”理论最初是由哪位社会学家提出的: A: 韦伯 B: 杜尔凯姆 C: 帕森斯 D: 孔德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属于: A: 基本社会化 B: 继续社会化 C: 再社会化 D: 反社会化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韦伯划分社会阶层结构的三层标准之一的政治标准是指的: A: 经济收入 B: 财富 C: 声望 D: 权力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内容是: A: 城市化 B: 政治现代化 C: 人的现代化 D: 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父母与多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 核心家庭 B:

10、主干家庭 C: 单身家庭 D: 大家庭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有过度城市化问题的国家是: A: 美国 B: 日本 C: 印度 D: 德国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犯人在监狱完成的社会化叫做: A: 基本社会化 B: 继续社会化 C: 再社会化- D: 反社会化 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差序格局”是由哪位中国社会学家提出的概念: A: 孙本文 B: 吴文藻 C: 费孝通 D: 林耀华 正确答案: (单选题) 9: 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是: A: 先赋角色 B: 自致角色 C: 开放性角色 D: 封闭性角色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0: 社会制度变迁的根源是

11、: A: 生产方式的变革 B: 人类社会生活需要的变化 C: 自然环境的变化 D: 社会环境的变化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1: 提出“社会趋同论”的是哪位社会学家: A: 米尔斯 B: 霍曼斯 C: 丁伯根 D: 弗兰克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2: “社会角色”一词是由谁最先提出的: A: 戈夫曼 B: 加芬克尔 C: 林顿 D: 齐美尔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3: 群学肄言是谁的译作: A: 康有为 B: 严复 C: 孙本文 D: 章太炎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4: 成人教育是下面哪一种社会化的途径: A: 基本社会化 B: 继续社会化 C: 再社会化 D: 反社会化 正确答

12、案: (单选题) 15: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社会中青年人兴起的“嬉皮士”运动,属于: A: 主文化 B: 亚文化 C: 反文化 D: 支流文化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6: 知识分子“上山下乡”运动属于哪一种社会流动: A: 代际流动 B: 结构性流动- C: 非结构性流动 D: 水平流动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7: 突发性的社会变迁是指下列哪种: A: 社会进化 B: 社会改良 C: 社会革命 D: 社会发展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8: 拟剧论的代表人物是: A: 齐美尔 B: 戈夫曼 C: 布鲁默 D: 加芬克尔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9: 提出“社会有机体”学说的是: A: 孔德 B: 斯宾塞 C: 迪尔凯姆 D: 韦伯 正确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