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课堂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031249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想课堂课题研究阶段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理想课堂课题研究阶段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理想课堂课题研究阶段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理想课堂课题研究阶段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想课堂课题研究阶段总结(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想课堂课题研究阶段总结理想课堂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新教育试验理想课堂课题组新教育试验理想课堂课题组本学期我校结合区教研室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关精神和课堂教学实际,制定了金山中学小学部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全体教师参与活动较积极,其中卢义峰老师参加山东省优质课评选,陈姝老师为全区语文教师执教教材培训示范课,推荐评选了学部课堂教学改革优质课,他们是:崔书花、于俊香、朱美玲、陈姝、李景芝、单冰冰、许凤莲、李倩、徐红、付霞。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本学期学校组织了教科研论坛,各教研组在精心组织和选拔的基础上,推荐了论坛推荐课教师和经验交流发言教师,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推荐论坛校级公开课的教师是:陈姝 崔书花

2、付霞 徐红 李倩 ;推荐经验交流发言的教师是:王美芹 朱美玲 高会琴 潘玉荣 张华 。学校开展了“理想课堂”研究课活动。各教研组认真组织听、评、结工作。教师将研究课课与各自研究的课题结合起来,在研究课中落实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通过本学期的课堂教学实践发现,学校的课堂教学有明显的改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在逐一点评:1、老师们思想重视,积极参与。从教师个人到指导教师再到备课组,一直到教研组的评课,各个层面高度重视,准备充分,后期工作有序且有效,所有授课教师较以前的课堂都明显地有了很大进步,并且绝大多数课堂是符合新课改要求的课堂,这是很令人高兴的一件事。通过听评课活动,老师们形成了一个共识:教师的

3、“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教学目标设定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以生定教,在教师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自主探究、讨论、展示交流反馈,最后通过教师的点拔,让学生通过当堂训练将知识进行巩固,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力免课堂上的浪费。这种共识的形成,是新课改的结果,也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希望全体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坚持使用使其成为习惯,将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到底。2、课堂教学符合学科教学规律,学科特点体现突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注重选取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感兴趣的素材设计教学活动,环节设

4、计注重引发学生参与兴趣,利用真实的生活实例、具体的直观情境,提供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努力实现三维课程目标。3、多数课堂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气氛热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较以前的课堂活了很多。有的课堂在课堂组织形式上完全符合新课改及市新授课基本环节的要求,课堂上突出了学生间的协作学习和教师的点拔作用。比如有一位教师的课是这样上的:1)导入新课环节:激发学生兴趣;2)学生活动环节:先学,感知课本内容;3)学习情况反馈:明确目标,生生互动,讨论解决学习难点;4)展示交流环节:暴露问题,老师知识讲析,以生定教;5)知识运用环节:检测学习效果,

5、当堂达标。4、关注对学生评价方式的改革,且形式不一,有的表扬,有的采用小组加分评比,有的采用发放小红花的形式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习惯的养成。课堂上非常好的课堂秩序,保证了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效果。对常规要求细致到位,比如课前的准备,课堂上做作业时等等。规范的操作与要求,如低年级写时的田字格、笔画、笔顺的教学等等。56、关注合作学习。重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完成,同时利用小组讨论与合作进行充分的交流。个体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结合,演示、交流、展示、评价,环环紧扣,容量大,效率高;学生活动、小组交流、教师指导等等各环节扎实有效,点拨到位, 。不足:不足:1、个别课堂仍是较传统的课堂

6、,不太符合新授课基本环节的要求,课堂仍然是以师为主,以讲为主,虽有学生活动,但只求形式上的存在, (比如学生自学、自读课本,但无真正意义上的探究、交流与合作) 。独立自主学习少,学生个性思考少。 从这半学期的听课情况来看,课堂教学中仍然偏重于教师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仍然存在“我教都教不会,让他学更学不会”的思想。2、展示形式单一,展示面小。课堂教学中学生展示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口头叙述、组内交流、全班交流、板演、练习本展示等等。但从实际教学来看,展示的形式比较单一,基本停留在回答问题与几个学生的板演,对学生练习本上的习题也缺乏足够的展示与反馈(可以小组内完成) 。反馈也不到位,比如让学生回答问

7、题,当有学生回答正确后即结束。学生课堂展示的面小,主要体现在指名回答问题的学生总是那几个,整节课板演的学生仅有两三个。我们需要充分利用教室内的黑板,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展示当中,充分发现学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力争当堂解决。3、个别课堂的学生合作学习体现不够充分。各环节时间安排欠妥,时间的分配不够合理,且节奏过慢,应提高课堂效率。小组合作缺乏激励机制,有形无质。可以说,大部分班级的“小组合作学习”其实是“分小组学习” ,基本没有体现“小组”的特点。对组长的培养还不到位,课堂教学中体现不出组长的职责,缺乏一帮一、组长带动等实质性的内容。小组学习任务不够明确,目的性不强。对小组学习出现的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与研究。4、教师的评价语言如何才能起到点拨、激励作用?我们在听名家的课时,总有一种“润物细无声” “水到渠成”的自然轻松之感。教师在课堂上若能抓住学生发言的点,准确地肯定、鼓励、提升、点拨,可以启发学生的心智,强化学生的求知欲,爱护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励学生奋发向上,课堂才会充满活力。5、有的课从课堂形式上看按新五环节设计进行,似乎充分的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应有的活动。但是看不出老师在课堂活动中应有的角色,这样的教学恐怕非专业老师也能胜任,老师在课堂上缺乏有效的点拨、提升、和中肯的评价。6、课堂管理上,有的教师课堂学生比较自由,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