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纲要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031169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纲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2现当代文学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纲要课程教学纲要 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学时与学分(一)课程学时与学分课程代码:课程代码:13031303,开课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开课专业:小学教育专业 0404 级;开课学期:第级;开课学期:第 3 3、4 4 学期;学期;课程总学时:课程总学时:6868 学时(讲授学时:学时(讲授学时:6060 学时;研讨与实践学时:学时;研讨与实践学时:8 8 学时)学时) ;学分:学分:4 4 学分。学分。 (二)课程性质(二)课程性质现当代文学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通过对现当代作家作品的介绍和分析,以及对文学史发展的系统讲授,使学生初步了解各个时期

2、的重要作家和作品,以及重要的文学现象,获得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评价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能力。现当代文学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主干课,专业必修课。 (三)教学目的(三)教学目的结合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脉络为主线,系统地阐述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脉络,包括现当代文学的流派,现当代作家,现当代文学作品等,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文学观,系统掌握现当代文学的基础知识及知识体系,用正确、科学的方法指导教学实践;同时也为学习其它学科打好基础。1. 通过现当代文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现当代文学的基础 4 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问题,认识文学发展的规律,形成科学分

3、析与评价现当代文学的基本理念。2. 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发展过程,优化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等。同时,在学习现当代文学知识和理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3. 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现当代文学的过程中,产生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和信念。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是在学生学习了现代汉语以后开设的。它与小学教育专业的其他学科关系密切。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主要与古代文学 、 外国文学 、 现代汉语 、写作 、 教师口语 、 小学语文教

4、学论等课程密切相关,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学科。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二、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本课程主要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脉络为主线,系统地阐述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脉络,包括现当代文学的流派,现当代作家,现当代文学作品等,其基本内容与要求如下:113第一编 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19171927) (16 课时)现代文学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时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三个十年。第一个十年(19171927) ,人们习惯称为五四时期的文学。第二个十年(19271937) ,通常将这一时期的文学叫做“左联”时期的文学。第三个十年(19371949) ,这一时期以 1942 年延安文艺

5、座谈会的召开为界,分为抗战初期的文学和后期的解放区文学与国统区文学。第一编是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讲授从 1917 年到 1927 年之间的文学的发展。介绍文学的思潮、小说的创作、新诗的创作、散文的创作、话剧的创作。介绍这一时期重要的文学流派,代表作家,代表作品。以及对后来文学的影响和意义。通过对第一编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现代文学的发端、性质、特点;与中国传统文学、外国文学的关系;第一个十年的文学概况、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兴起、外国文艺思潮的影响和新文学社团的涌现、新文学阵营与封建守旧派的论争、第一个十年的创作综述(2 课时)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鲁迅的文学道路、小说集呐喊 、彷徨 、小

6、说狂人日记 、 阿 Q 正传 ;(4 课时) 写实派主要代表作家冰心的代表作斯人独憔悴 、叶圣陶的代表作潘先生在难中 ;(2 课时) 浪漫派主要代表作家郁达夫的代表作沉沦 、冯沅君的代表作隔绝 ;(2 课时) 开一代诗风的先驱郭沫若的创作道路与浪漫诗风的影响,以及代表作女神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与艺术想象力;(2 课时) 多种流派的新诗:自由体诗派的代表诗人胡适的尝试集 、新格律诗派的代表诗人闻一多的代表作死水 、新格律诗派的代表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再别康桥 、象征诗派代表诗人李金发的代表作弃妇 ;(2 课时,讨论,研究性学习) 风格多样的散文,李大钊、陈独秀、鲁迅、冰心、周作人、朱自清的散文;(1

7、课时) 萌芽期的话剧,胡适的终身大事 、田汉的获虎之夜 。使学生对新文学有一个初步而全面的了解。 (1 课时)第六章多种流派的新诗(2 课时)采用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掌握自己动手查找资料和对诗歌进行独立鉴赏研究的方法,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研究性学习的步骤:1布置研究课题:(1)自由体诗的特点?怎样正确评价胡适的自由体诗?怎样评价尝试集?(2)新格律诗派的特点有哪些?优缺点有哪些?闻一多与徐志摩有哪些不同的艺术特色?(3) 象征诗派的艺术特色有哪些?优缺点有哪些?如何解读弃妇?2学生在教师的提示和指导下查找材料。3学生自己组织材料,学生如有问题,教师适当指导。4学生写成小论文

8、,并且在课堂交流,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给学生打分,评分114标准包括:对知识的把握,资料的占有和处理,介绍时的教态,知识的熟练程度。 第二编 现代文学的第二个十年(19271937) (12 课时)这一时期文学也称 30 年代文学。一个明显的现象是,无产阶级文学随着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而迅速成为 30 年代文学发展的一大主潮。1930 年 3 月 2 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 )在上海成立,展开了文艺思想的论争,带来文学创作的极大繁荣。通过第二编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这一阶段文学发展的概况;革命现实主义小说的巨匠茅盾的创作道路、小说创作道路、代表作子夜的内容与艺术特色;(2 课时)

9、市民文学的大家老舍的创作道路、文学业绩、代表作骆驼祥子的内容、主题、艺术特色;(2 课时)作业:怎样认识老舍作品中的市民意识? 现代抒情小说大师巴金的创作道路、文学业绩、代表作家的内容、主题、艺术特色;(2 课时)作业:巴金小说中“家”的情结或“家的守望” 。 走向繁荣的其他小说的概述、沈从文的边城 、施哲存的春阳 、萧红的生死场 、张恨水的啼笑因缘 ;(2 课时) 多色调的诗歌创作的概述、臧克家的老马 、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 、戴望舒的雨巷 ;(1 课时) 多样化的散文创作的概述、鲁迅后期杂文、林语堂的小品文、夏衍的报告文学;(1 课时) 杰出话剧艺术家曹禺的生平与文学贡献、代表作雷雨的内容

10、、主题、艺术特色。 (2 课时) 第三编 现代文学的第三个十年(19371949) (6 课时)这一时期以 1942 年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为界,分为抗战初期的文学和后期的解放区文学与国统区文学。发生在 20 世纪的文学思潮与文学论争,对文艺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某些片面性、简单化倾向,对此应辨证认识。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文献,具有深远的意义。对五四以来新文学发展历程中的成绩和不足进行了科学的总结,为我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道路,标志着我国革命文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也带有时代的色彩和历史的局限,未能摆脱“左”的教条主义的影响,对于小资产

11、阶级知识分子估价过低,对于农民身上的小生产者思想重视不够。通过第三编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第三个十年文学的概况;现实主义新深化的国统区小说的概述、老舍的四世同堂 、茅盾的腐蚀 、钱钟书的围城 、张爱玲的金锁记 、张天翼的华威先生 ;(2 课时) 走向新的融合的国统区新诗、表现大变动时代的国统区话剧(1 课时) 歌颂新生活的解放区文学作品的概述、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 、 荷花淀 、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 (2 课时) 。 第四编 十七年文学(19491966) (16 课时)115这一时期文艺路线基本是正确的,文艺工作的成绩是显著的。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作品,作

12、家在创作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但“文艺为政治服务” 、 “文学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第一次文代会是当代文学的发端,是新中国文学运动的起点,第二次文代会对促进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繁荣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也有片面之处,为后来的文学发展及文艺斗争埋下了隐患。三次错误的批判,把文艺思想的争论上升到了政治高度,给当代文学的发展带来的很大的挫折。双百方针的提出,又一次激发了作家创作的热情,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作品。反右斗争又给文学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文艺政策的调整再一次唤醒了作家的创作灵感。通过第四编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十七年文学的概况、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创作综述;(2 课时) 农村题材的长

13、篇小说的概述、赵树理的三里湾 、周立波的山乡巨变 、柳青的创业史 ;(2 课时) 革命战争题材的长篇小说的概述、杜鹏程的保卫延安 、吴强的红日 ;(2 课时) 革命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的概述、梁斌的红旗谱 、杨沫的青春之歌 ;(2 课时) 主题与风格多样的短篇小说的概述、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茹志鹃的短篇小说:(2 课时) 十七年的诗歌的概述、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 、郭小川的祝酒歌 、闻捷的吐鲁番的情歌 ;(2 课时) 十七年的散文的概述、刘白羽长江三日 、杨朔的雪浪花 、秦牧的社稷坛抒情 ;(2 课时,研究性学习) 十七年的戏剧的概述、田汉的关汉卿 ;(1 课时) 茶馆的作者老舍在新中国成

14、立后的戏剧创作、 茶馆的内容和人物、 茶馆独特的戏剧艺术风格。 (1 课时) 第五编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19661976) (1 课时)这一时期现实主义文学遭到了空前的浩劫,反现实主义的帮派文艺泛滥成灾,成为本时期的文艺主流。林彪、江青一伙全盘否定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传统,诋毁中外文学遗产,大批优秀作家惨遭迫害,文艺园地一片凋零。有些作家虽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写出了一些较好的作品,但也未能完全摆脱当时“左”的思潮的影响。通过本编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的概况、 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及其反动性、 “根本任务论”及“三突出原则”等创作理论、创作综述。使学生了解“文革”给中

15、国现代文学带来的摧残和影响。 第六编 新时期文学(1976) (19 课时)1976 年 10 月“文革”的结束,既结束了十年以来的政治动乱,也结束了笼罩在文坛上的阴影。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广大作家在“文革”中饱受摧残的灵魂和身体也焕发了新的生机,开始感受自己的伤痛,反思经历的灾难。他们迫切要求推翻极左思想下僵化的文艺路线,彻底拨乱反正,扫清十年“文革”的影响,为新文艺的发展和繁荣开辟道路。通过本编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新时期文学史概况,文艺界的思想解放运动、现116实主义的恢复及文学思想的多元化、新时期创作综述。 (1 课时) 新时期的长篇小说概述、古华的芙蓉镇 、张炜的古船 、陈忠实的白鹿原 (研究性学习,2 课时)新时期的中篇小说的概述、谌容的人到中年 、路遥的人生 、张贤亮的绿化树 、 北方的河 、贾平凹的腊月.正月 、韩少功的爸爸爸 、莫言的红高粱 、王安忆的小鲍庄 、王朔的动物雄猛 、余华现实一种 、池莉的烦恼人生 。(4 课时,研究性学习) 新时期的短篇小说的概述、铁凝的哦,香雪 、高晓声的陈奂声上城 、汪曾祺的受戒 、残雪的山上的小屋 。 (1 课时) 王蒙的小说创作, 春之声及其新探索、 活动变人形 。 (2 课时) 新时期的诗歌的概述、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