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林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13.11

上传人:luoxia****01827 文档编号:45028594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翠林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13.1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翠林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13.1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翠林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13.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翠林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13.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翠林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姓名 总分 一、填空。 (每空 2 分,共 40 分, ) 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和( )的统一。 2、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 )学习,在( )中学习,运用语文。 3、语文课程资源包括( )资源和( )资源。 4、语文教学应在师生( )的过程中进行。 5、 ( )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 12 年级的教学重点。 6、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 ) 、 ( ) 、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7、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 )和( )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 )的综合 体现。 8、14 年级从( ) 、 ( )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

2、作( )和( ) 。 9、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 ) 、 ( ) 、 ( )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简答题。 (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2、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3、课标中如何对不同学段的写作进行评价?三、论述题。 (30 分) 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 翠林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40 分) 一、填空。 (每空 2 分,共 40 分, ) 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 )的统一。 2、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探究性 )学习,在(实践

3、 )中学习,运用语 文。 3、语文课程资源包括( 课堂教学 )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4、语文教学应在师生( 平等对话 )的过程中进行。 5、 ( 识字写字 )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 12 年级的教学重点。 6、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 理解 ) 、 ( 感受 ) 、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7、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 表达 )和( 交流 )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 语文素 养 )的综合体现。 8、14 年级从( 写话 ) 、 (写作 )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 作(兴趣 )和( 自信心 ) 。 9、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技能 ) 、 (过程与方

4、法 ) 、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1、工具性、人文性 2、探究性、实践 3、课堂教学、课外学习 4、平等对话 5、识字 写字 6、理解、感受 7、表达、交流、语文素养 8、写话、写作、兴趣、自信心 9、知识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简答题。 (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 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 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

5、力的语文课程。 2、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 答: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受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 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3、课标中如何对不同学段的写作进行评价? 答:写作的评价,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的写话兴趣;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要鼓励 学生大胆习作。第三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 体验和想法,并要关注学生汉字书写的情况。 三、论述题 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 答: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 能力、语文学

6、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 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 6 个层次: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 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 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 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 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 为了不需要教” 。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 生的儒雅气质和文明举止。可见, 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 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 本修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教育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