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诗词文填空123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026428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诗词文填空123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初中语文诗词文填空123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初中语文诗词文填空123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初中语文诗词文填空123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初中语文诗词文填空123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诗词文填空12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诗词文填空123(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初中语文诗词文填空初中语文诗词文填空文章简介:寒水逸清 当前时间:2006-6-29 21:48:18第一册 1、读论语回答有关问题。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在生活中,我们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 来表示; 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 谈学习态度的有: 谈学习方法的有: 当别人误解自己时

2、,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论语告诉我们: 我们迎各国嘉宾, 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12)表现崇高修养的句子是: 2、读扁鹊见蔡桓公回答问题。 A、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的原因是:B、表现桓侯反感医生(对医生持有偏见)所说的一句话是:C、 扁鹊见蔡桓公这则故事告诉我们:2D、本文引申出一个成语是: 3、读木兰诗回答问题。 A、南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中木兰从军的原因是:B、木兰作出的决定是:C、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D、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E、 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 坚强的性格的两句诗是:F、描写木

3、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J、 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的希望的生活追求恬淡的农家生活,不追求富贵和高官厚禄是:H、 木兰诗中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I、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 ,其原话是:4、 归园田居 A、陶渊明(东晋,字元亮或潜)最能突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志愿的诗句是:B、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诗句是: 5、 过故人庄 A、孟浩然(唐,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 B、诗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C、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6、 钱塘湖春行3A、 (白居易,唐朝,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B、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C、体

4、现花草茂盛的句子:7、 书湖阴先生壁A、王安石(北宋,唐宋八大家之一) B、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山水生命感情,突出它们与人的关系的诗句(或对偶,拟人写景,成 为千古传诵的名句)是: 。而写出室主人的勤劳,也是诗人对主人的赞美的句子是: 8、 游山西村 A、陆游(南宋,号“放翁”) B、经“山重水复”让人怀疑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呈现出光明前景(或表现感到困惑时,突然 见到希望,或表现学生思考问题,百思不解,突然得到答案。 )可引用本诗中的诗句是: 这两句是这首诗的诗眼,富有哲理。 C、写出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淳朴性格的句子是:D、描绘乡村社日前夕的热闹情景的句子是:E、写出作者恋恋不舍之情的

5、句子是:9、 观沧海 A、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B、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C、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D、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10、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朝) A 、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 B、表明思乡之切的诗句是: 11、 望岳杜甫(唐朝,字子美,现实主义诗人,历来被称为“诗史”) A、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 诗句是: B、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C、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青未了”的具体解释的诗句

6、: D、诗人细望泰山而时间之久,表现对祖国河山的热爱的诗句是: 413、 如梦令李清照(宋朝,号易安居士) A、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归路的诗句是: A、启下的诗句是: 14、 西江月辛弃疾(南宋) A、诗中畅谈丰收,欢快之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想象丰收景象)的诗句是: B、以动写静的词句是: C、描写一场骤雨即将瓢泼而下的气象的词句是: 第二册 0、读桃花源记回答问题。 本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描绘桃花林景色的句子是: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

7、)的句子: 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2、读口技回答问题。 林嗣环(清代)的口技中口技表演者有一段时间同时发出许多声音,描写这些声音的文字有:口技中从侧面描写口技表演效果的句子有:3山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愚公移山的目的是: 愚公移山面对的困难是: 愚公移山解决方法是: 文段中表现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处典型细节是: 愚公自信能移山的理由是: 5愚公移山的最终结果是: 愚公移山中智叟自作聪明劝愚公改变主意的句子是:4、读陋室铭回答问题。陋室铭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用比喻赞美

8、“陋室”的句子是: 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5、读爱莲说回答问题。 爱莲说中咏莲名句: 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 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本文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 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 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 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 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朝) A、写送别的地

9、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是:B、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是: C、本诗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 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是 D、同窗好友远行就读,请选择古诗名句赠别留念,以示万水千山隔不断真挚友谊: E、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可联想到王勃送杜 少府之任蜀州的两句诗是: 7、 黄鹤楼崔颢(唐代) A、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 B、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 6C、 天净沙秋思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句子是:8、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唐代) A、本诗中表达了诗

10、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或代 替旧事物)的理趣的诗句是:B、对友人怀念的诗句是: C、表现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的诗句是: 9、 泊秦淮杜牧(唐代) A、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的诗句是: B、作者写景和停留地点的句子是: 10、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代) A、诗里一问一答的诗句是: B、想象与家人团聚的诗句是: 11、 龟虽寿曹操(三国)中体现诗人曹操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情感的诗句是: 12、 石壕吏杜甫(唐代) A、诗中可以判定老妇人后来的确被抓走了的诗句是:B、故事发生在唐朝有名的安史之乱这一历史事件中,诗中写“吏”与“妇”(统治者与人民)

11、尖锐 矛盾的诗句是:13、 相见欢李煜(五代时南唐国主) A、词中用巧妙地比喻写“愁”的词句:B、为写愁而以环境进行渲染的词句是:14、 观书有感朱熹(南宋著名理学家) 诗中表现作者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 15、 清平乐 辛弃疾 A、写小儿顽皮淘气的句子是: B、表现一对老夫妇和谐、温暖、惬意的生活乐趣的句子是:第三册 1、读三峡回答问题。 A、请写出三峡中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高峻的句子:B、描写夏季三峡景色的句子: (正面写水流湍急) ; (侧面写水流湍急) ;C、写出三峡中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7D、写出三峡中描写秋季三峡景色的句子:E、故渔者歌曰 2、 记承天寺夜游 A、请写出描写月下

12、之景的句子:B、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是:3、 周处中清河的一句话曾经深深地触动过我们的心灵,给我们以深深教益的话是:4、读五柳先生传回答问题。 A、 五柳先生传中,表明先生的吃穿住的句子是:B、先生的三大志趣是: C、文中引用前人之言,赞扬五柳先生的高洁人格并且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的句子是:5、读小石潭记回答问题。 A、表现水之清的句子 : B、动静结合的句子是: C、表现作者的凄凉心情的句子是:6、 使至塞上 王维 A、诗中写塞外奇特美丽风光的千古名句是:B、写出红楼梦中香菱所评论的使至塞上的两句描写塞上风光的是诗: 7、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

13、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8、 春望杜甫 A、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 B、以乐写悲的千古奇句是: C、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是:D、本诗的前四句写景,所写内容均统在一个“ ”字中; 后四句抒怀,一个“ ”的动作(细节)将 一位白发稀疏、孤立于长安城头的老诗人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E、平时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事物,却触发了深受安史之乱之苦的杜甫的与众不同的审美感悟: 9、 登飞来峰 王安石8A、写出登飞来峰中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曾楼”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 B、 登飞来峰一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诗句是: 10、 论诗清朝赵翼 A、常用来赞美人才的出现,人才辈出

14、,也用来表示一代新人过去,又有一代新人出现,长江 后浪推前浪的诗句是:B、这首诗中“李杜”指的是唐朝的李白和杜甫, “风”原来指诗经里的“ ” , “骚”是指屈原的 。11、 渡荆门送别李白 A、写出辽阔、雄壮景象的诗句是: B、采用生动、形象的比喻的诗句是: C、对故乡的依恋之情的诗句是: 12、 秋词刘禹锡 赞美秋景胜春光的诗句是: 13、 赤壁杜牧 A、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议论)是:14、 过零丁洋文天祥 A、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B、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 C、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 D、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

15、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 15、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 抒发感慨,表现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精神的句子是:第四册 1、读核舟记回答问题A、描写佛印神情的句子是: B、核舟右刻“ ”,左刻“ ”。 C、表现王叔远精湛技艺的语句是: D、介绍苏黄二人友好关系和相切磋、谈论的神情的句子是:2、读史记陈涉世家回答问题。 司马迁(汉朝) 史记陈涉世家中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导火线): 起义的根本原因: 9陈涉世家中,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 陈胜为起义做的舆论准备(宣传工作): 陈胜在分析当时的形势和起义的前途时得出“宜多应者“的结论,他的根据主要有两条,具体是:用陈涉世家中的词语组成两个4字短语概括陈胜、吴广利用鬼神来威众的两件事: 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 陈胜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在他身上具有超出当时一般农民的进步思 想,请把文中表达这一思想的原句写出来: 陈涉世家中,陈胜对秦朝统治者对农民的压迫认识得非常深刻,在文段中他是这样谈 的: 最能表现陈胜、吴广决心造反(起义)这一行为的句子是: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 (11)陈胜、吴广起义队伍迅速壮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