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周考化学试卷二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024689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高三周考化学试卷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1届高三周考化学试卷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1届高三周考化学试卷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1届高三周考化学试卷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届高三周考化学试卷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高三周考化学试卷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2 届高三周考化学试卷二届高三周考化学试卷二命题人:刘政权命题人:刘政权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既可以通过单质与单质的化合,又可以通过溶液间的复分解反应得到的化合物是( )AFeCl3 BCuS CFe2O3 DFeCl2 2(2007 年高考海南化学卷)下列溶液能与镁反应生成氢气的是( )A氯化铵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碳酸钾溶液 D饱和石灰水3(2007 年高考广东理基)下列有关金属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铝在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反应 B铝不能与氯气反应C铝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碱 D氧化铝只能与酸反应,不能与碱反应4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明矾溶液中滴入过量氨水 A

2、l3+3NH3H2O=Al(OH)3+3NH4+ B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 AlO2+4H+=Al3+2H2OC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NaOH 溶液 NH4+ + HCO3+2OH=CO32+H2O + NH3H2O D偏铝酸钠溶液中通过量 CO2 2AlO2+3H2O+CO2=2Al(OH)3+CO32 5向一定量的 Fe、FeO、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 100mL1mol/L 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 溶解,放出 2.24mL 的气体(标准状况),所得溶液中,加入 KSCN 溶液无血红色出现,那么用足量的 CO 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得到铁的质量为( )A11.2g

3、B5.6g C2.8g D无法计算 66.4g 铜与 60mL 浓度为 8mol/L 的硝酸溶液充分反应,剩余溶液中含 H+为 nmol,此时溶液中含 NO3的物质的量为( )A0.31mol B0.28mol C(0.4+n)mol D(0.2+n)mol 714g 铜、银合金与足量的某浓度的硝酸反应,将产生的气体与 1.12L 标准状况下的 O2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全部被吸收,则合金中 Cu 的质量是( )A9.6g B6.4g C3.2g D1.6g 选择题答卷选择题答卷题号1234567答案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8用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氢气,在塑料隔板上放粗锌粒漏斗和带支管的试管中装有稀

4、硫酸,若打开弹簧夹。则酸液由漏斗流下,试管中液面上升与锌粒接触,发生反应,产生的氢气由支管导出;若关闭弹簧夹,则试管中液面下降,漏斗中液面上升,酸液与锌粒脱离接触,反应自行停止。需要时再打开弹簧夹,又可以使氢气发生,这是一种仅适用于室温下随制随停的气体发生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关闭弹簧夹时试管中液面会下降?_。 (2)这种制气装置在加入反应物前,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 (3)从下面三个反应中选择可以用这种随制随停的制气装置制取的气体,填写下表中的空白。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 CO2硫化亚铁与盐酸反应制取硫化氢用二氧化锰催化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气体名称离子反应方程式收集方法检验方法(4

5、)食盐跟浓硫酸反应制取氯化氢不能用这种装置,试说明理由。_。 9在一定条件下可实验下图所示物质之间的变化:请填写下列空白:(1)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 CuCO3Cu(OH)2(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上图中的 F 是_。 (2)写出明矾与过量 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3)图中所得 G 和 D 都为固体,混合后在高温下可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4)每生成 1molD,同时生成_mol E。 10某些金属氧化物跟熔融烧碱反应生成盐。根据以下化学反应框图填空:(1)单质 F 是 。 (2)写出由 E 生成 G 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 。 (3)溶液 I 中所含金属离子是 。 (4)由 CE+F,若改用浓酸,则不能选用的浓酸是(写分子式) 。 11把 NaOH、AlCl3、MgCl2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中后,有 0.58g 白色沉淀。在所得浊液中逐滴加入 0.5mol/L 盐酸,加入盐酸体积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求:(1)混合物中 NaOH 质量是多少克?(2)混合物中 AlCl3质量是多少克?(3)P 点所表示的盐酸体积是多少毫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