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33页)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021292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3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3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3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33页)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33页)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3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33页)(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实施标准预防v1、概念v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 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 露部位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 罩,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 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v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 汗液)、非完整皮肤和粘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 的原则。标准预防v手卫生什么时候需要洗手?防护设备手套保护双手 防护服/围裙保护皮肤/自己的衣物 口罩保护口鼻 防护口罩(N95) 呼吸防护(空气传播性病原体)防护眼镜保护眼部 防护面罩面部防护2、隔离对象隔离对象隔离对象所有患者血液血液体液体液分泌物分泌物

2、排泄物排泄物3、防护原则v实施双向预防,防止疾病双向传播。即预防疾病有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预防 由医务人员传至患者。如何双向预防?限制患者活动范围,按要求将病人分入病房,必 要时收至隔离病房,外出戴口罩,加强病房内 空气消毒。家属探视时也应做好防护措施。患者的隔离严格按照区域流程,穿戴不同防护用品,离开时按 要求摘脱。 医务人员的防护4、具体内容正确洗手处理医疗 废物处理锐器使用个人 防护用品处理污染 物品5、隔离与预防原则v1、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医院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 、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他途径传播),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 ,制定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v 2、一种疾病可能有

3、多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 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v3、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黄色为空气传播 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v 4、传染病患者或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价隔离房间。v 5、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一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 。v 6、建筑布局符合相应的规定。v 6、不同途径传播的疾病7、经呼吸道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v空气传播 1、患者的隔离。负压病房(同种疾病可同室,限 制病人外出,必要时病人佩戴口罩) 2、医务人员的防护。必要时佩戴防护口罩,穿防 护服,戴手套。v飞沫传播 1、患者的隔离。限制患者活动范围,要求病人佩

4、 戴口罩,加强通风,空气消毒。 2、医务人员的防护。与病人近距离(1米内)接触 ,应戴帽子口罩必要时穿防护服,戴手套。8、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v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 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 的一类职业暴露。常见的暴露途径有哪些?1针刺(90%)2切割3直接接触4空气飞沫造成职业暴露的原因有哪些?9、职业暴露后的防护紧急处理局部黏膜皮肤无伤口有皮肤伤口先肥皂和水清洗, 在清水清洗用70%乙醇、0.5%的碘伏,3%的过氧化氢,0.2%0.5%的过 氧化酸等消毒液消毒创面,有伤口包扎好用清水生理盐水长时 间彻底冲洗从远端轻

5、轻挤压伤口 挤出损伤处血液,再 清水冲洗10、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11、暴露级别评估一级暴露: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 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二级暴露: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 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 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 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三级暴露: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且损 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 可见的血液。暴露源评估轻度: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抗体阳 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无临床症状、CD4技术正常者。重度: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抗体阳 性,但滴度较高、艾滋病病毒感染 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暴露源不

6、明: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 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为暴露源不 明型职业暴露的选择用药v受乙型肝炎病毒污染者已接种乙肝疫苗, 且抗- HBs10mIU/ml者未接种乙肝疫苗, 或抗- HBs10mIU/ml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在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 第二针乙肝疫苗20ug一个月再注射乙肝免疫蛋白12小时内肌内注射乙肝高价免 疫球蛋白200400IU,同时在不 同部位接种一针乙肝疫苗30ugv受丙型肝炎病毒污染者追踪抗HCV及HCV RNA,必要时用干扰素治疗。v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污染者预防性服用抗病毒药物的开始时间越早越好,最好 在意外事故发生后12小时之内,最迟不得超过24 小时。对所有不知是否怀

7、孕的育龄妇女进行妊娠检 测,育龄妇女在预防性用药期间,应避免或终止妊 娠。案例导入v2007年8月的一天,某传染科病房刚收治一名艾滋病患者,该患者比较 烦躁。护士长亲自用一次性真空采血器为病人采血,采血程序结束后按 常规将采血针放入利器盒,由于当时该病房里只有一个小型里奇和,党 采血针头放进后,瓶塞穿刺针未能顺利放入利器盒,而此时患者更为烦 躁另一位年轻护士难以处理,为保证年轻护士的安全,护士长迅速用剪 刀将穿刺针塞i如利器盒,就在此时不小心碰到了自己的手,安置好患者 后才感觉手上有异样,仔细检查后发现手被刺伤了。v请思考:v1.该护士长发生意外暴露属何种暴露?伤口属几级伤口?v2.如果你是该

8、护士长,此时该如何处理?v3.通过此事件,你觉得该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有无问题?有哪些地方需要 改进?经消化道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v患者的隔离1、患者应住隔离病房,同一病原菌感染患者可同住一室,病室应有完善 的防蝇设施。 2、患者的食具、便器要专用,食具污染后可煮沸或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 3、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必须消毒后在进行倾倒,便器每次使用后必须消 毒。 4、患者之间不得接触或交换用物。 5、规范病人探视制度,限制病人及家属进出医务人员工作场所。v医务人员的防护 1、注意手卫生。 2、进、出腹泻病门诊室,必须穿脱隔离衣,鞋,帽,并需固定地点放置。 3、接触污染物时要戴手套。 4、隔离衣或工

9、作服每周至少更换一次,有严重污染时及时更换。 5、接触患者手,可用1%新洁尔灭或1%氯已定浸洗消毒。 6、患有倡导感染病的医务人员要及时治疗、休息,情况严重者可调离原工 作岗位。 7、注意保持工作环境卫生清洁,彻底清除“四害”等疾病传播媒介。经皮肤接触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艾滋病病毒v医务人员防护措施 1、工作环境要求通风对流、光线明亮、宽敞舒适;清洁区、 半污染区、污染区设有吗、显著的内部标识。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 3、皮肤有破损者,避免伤口换药及护理,必要时戴手套。 4、工作服、隔离衣不准带至清洁区,已被污染的用具和辅料 应严格消毒或焚烧。 5、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经虫媒介

10、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v患者的隔离 1、病房应有严密的防蚊设备。 2、鼠疫者要求严密隔离,转传染病院,设专用隔离室,病室 无鼠无跳蚤。 3、蜱、虱、蚤传播的疾病,应尽量剃去身体所有毛发,包好 焚烧。洗澡更衣后方可进入病室。 4、患者卧具及移库勤晾晒,更换。v医务人员的防护 1、使用个人防护设备,蚊帐、防护服、防护手套。 2、避免裸露皮肤或伤口直接接触可能含有病原体的排泄物、 污染物品及“疫水”。 3、对患有蜱、虱、蚤传播的疾的病人,做好个人防护,服装 能防蚊。 4、必要时进行免疫接种或预防服药思考题v1、给丙肝患者采血过程中,不慎被患者的血 液污染了皮肤,局部应如何处理?v2、HIV职业暴露分为几级?如何分级?v3、简述医护人员通过哪些防护措施预防经消 化道传播的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