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电大《行政组织学》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45016667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电大《行政组织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7电大《行政组织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7电大《行政组织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7电大《行政组织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7电大《行政组织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电大《行政组织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电大《行政组织学》(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小抄行政组织学期末复习题行政组织学期末复习题 一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注:括号里面的内 容即为选项内容) 1.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 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是(正 式组织) ; 2.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 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 未经认为的设计而产生交互行为和 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一种人际关 系,此种组织为(非正式组织) ; 3.以镇压、暴力等控制手段作为控 制和管理下属的主要方式,此种类 型的组织为(强制性组织) ; 5.以组织的参与者或成员为主要的 受惠对象,组织的目的在于维护及 促进组织成员所追求的利益,此种 类型的组织为(互利性组织) ; 6.行政组织

2、是追求(公共利益的组 织) ; 7.(泰勒)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 者,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 8.1911 年,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 原理一书,掀起了一场科学管理 的革命; 9.行政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法约 尔)被誉为“管理理论之父” ; 10.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韦伯在社 会和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提出 了理想型官僚组织理论; 11.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奥梅于 1933 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 问题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与古典 管理理论截然不同的一些观点; 12.阿吉里斯在个性与组织一书 中提出了(成熟与不成熟理论) ; 13.(锡盟)由于在决策理论研究方 面的贡献而荣获 1978 年诺贝尔经济

3、 学奖; 14.马斯洛在其代表作人类动机的 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提出 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 ; 15.美国学者巴纳德在 1938 年出版 的经理人员的职能这本书中, 系统地提出了(动态平衡组织)理 论; 17.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为美 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帕森斯) ; 18.(邓肯)将组织环境分为内部环 境和外部环境; 19.(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将影响 一切组织的一般环境特征划分为文 化特征、技术特征、教育特征、政 治特征、法制特征、自然资源特征、 人口特征、社会特征、经济特征等 几个方面; 20.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对组织的 总体或局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 诸要素为(组织环境) ;

4、21.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被 称为组织的(内部环境) ; 22.组织界限之外和组织内个体决策 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称为组 织的(外部环境) ; 23.组织结构垂直分化的结果与表现 形式为组织结构的(层级化 ) ; 24.行政组织结构横向分化的结果与 表现形式为组织结构的(分部化 ) ;25.领导机关或管理人员能够直接有 效地管理和控制下属人员或单位的 数目称谓(管理幅度 ) ; 26.在单位和人数不变的情况下,管 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关系为(反比 例关系 ) ; 27.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为完成 一定的任务或使命,设置不同的上 下层级机关,使其在各自职权

5、范围 内独立自主处理事务,不受上级机 关干涉的组织结构体系为(分权制 ) ; 28.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上级机 关或单位完全掌握组织的决策权和 控制权,下级或派出机关处理时无 须完全秉承上级或中枢机关的意志 行事的组织结构体系为(集权制 ) ;28.20 世纪 60 年代,钱德勒出版了 一本专著,提出了组织结构的设计 要跟随战略变化的观点,此书为 (战略与组织结构 ) ; 29.国务院是由(全国人大)组织产 生; 30.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31.秦朝的裙县制奠定了以(中央集 权)为特征的行政建制; 32.我国地方各级政府是(各级国家 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33.省级政府每届任期

6、(5 年) ; 34.中国当前的城市,在行政级别上 分为(4)各层次; 35.市级政府对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 负责并报告工作,并接受(国务院) 的统一领导; 36.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 (自 治州) 、和自治县; 37.在影响组织的各种因素中, (人) 的因素是最重要的。 38.个体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 (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的内容。 39.人的行为首先是在一定的刺激下 产生内在的愿望与冲动,即产生 (需要) 40.在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 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41.赫茨伯格的双因素保健因素和 (激励因素) 。42.期望理论中的激励力量取决于目 标价值和(期望概率)的

7、综合作用。43.根据群体的成因分类,可把群体 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 44.群体凝聚力是一个(中性)的概 念。 45.(决策)是领导者最基本的职能。47.从某种意义上讲权力是一种(影 响力) 。 48.领导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基础是领 导者个人的品德修养和(人格魅力) 。49.领导心理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为 (领导素质理论)的研究。 50.管理方格理论有(5 种)代表性 的领导类型。 51.行政组织决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 (社会的共同利益) 。 52.行政组织决策是以(公共权力) 为后盾。 53.风险型决策的决策后果(可以预 测,需要冒一定风险) 。 54.(发现问题)是行政组织进行决 策的

8、起点。 55.(调查研究)是行政组织决策科 学化的基础。 56.(中枢系统)是行政组织决策的 中心。 57.(选择方案)是决策过程中最为 关键的一步。 58.在决策理论研究领域,杜鲁门提 出了(团体决策模型) 。 59.冲突属于(高对抗)性行为。 60.现代观点认为,冲突(既具有建 设性又具有破坏性) 。 61.(冲突分析)是管理冲突的基础。62.组织中最佳的冲突状态是(适度 冲突) 。 63.解决冲突最基本的策略是(正视 策略) 。 64.合作意向都很高,宁可牺牲自己 的利益而使对方达到目的的冲突处 理模式为(克制型) 。 65.缓解策略比回避策略更(进一步) 。 66.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原

9、则、渠道 所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此种形 式的信息沟通为(正式沟通) 。 67.信息的发送者与接收者以写实、 会谈、讨论的方式进行的交流与信 息反馈,直到双方共同了解为止, 这种沟通形式为(双向沟通) 。 68.组织中的成员、群体通过一定的 渠道与决策层进行的信息交流,如 下级向上级定期或不定期汇报工作, 进行情况或问题的反映等,这种沟 通形式为(上行沟通) 。最新小抄69.组织中自上而下进行的信息传递 和沟通,如上级意见、文件、政策 的下达等,这种沟通形式我们称之 为(下行沟通) 。 70.组织系统中处于相同层次的人、 群体、职能部门之间进行的信息传 递和交流为(平行沟通) 。 71.20

10、世纪 90 年代(陈国权)开始 研究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并提 出了组织学习系统理论 OLST。 72.行政组织学习的分类是在(阿吉 里斯)关于组织学习方式分类的基 础上提出的。 73.组织学习的研究始于(20 世纪 70 年代) 。 74.行政组织文化研究的兴起源于 (人类文化学)和组织文化研究的 影响。 76.行政组织文化主要包括行政制度 文化和(行政精神文化) ,但是受行 政物质文化的客观影响。 77.根据行政组织文化产生的时间, 行政组织文化可以分为传统行政组 织文化和(当代行政组织文化) 。 78.行政组织文化具有多种功能,它 能把组织成员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 汇合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11、我们把这 种功能称为(凝聚功能) 。 79.行政组织文化相比于正式的组织 规章制度的控制作用,它具有(软 约束性)的特性。 80.经济性指标一般指行政组织投入 到管理中的资源,其关心的是行政 组织的(投入) 。 81.效果通常是指公共服务符合政策 目标的程度,其关心的是(质量) 。 82.效率就是指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 例,力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 产出,其关心的是(手段)问题。 83.1954 年, (德鲁克)在管理的 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目标管理 和自我控制的主张。 84.哈佛大学教授格雷纳 1967 年在 组织变革模式一书中提出(按 权力来划分组织变革模式) 。 85.组织发展起源于 2

12、0 世纪 50 年代 初的调查反馈方法和实验室培训运 动,它的先驱是法国心理学家(烈 文) 。 86.1957 年麦格雷戈应邀到联合碳 化公司与公司人事部门联合成立顾 问小组,把实验室训练的技术系统 地在公司使用。这个小组后被称之 为(组织发展小组) 。 87.作为一套极有系统的组织方案, 格道式发展模式的目的在于使组织 达到一种最佳状态。此模式创立者 为(布莱克和默顿) 。 88.系统变革模式认为,组织是一个 系统,是由技术、人员、结构和任务四个因素组成,任何一个因素的 变化都会牵动和引起系统的变化。 系统变革模式的创始人为(利维特) 。89美国心理学家埃德加在其组 织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适

13、应性 变革循环模式) 。 90.罗宾斯特克兹认为,组织变革的 方式取决于组织成员的技术能力和 人际关系能力的组合,提出了(情 景变革模式) 。 二、多单项选择题二、多单项选择题(注:括号里面 的内容即为选项内容) 1、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去透视 组织,给予不同的定义,目前学界 对组织界定的取向,主要有以下几 种:(静态的组织观,动态的组织 观,生态的组织观,精神的组织观) 。2、管理学家 W。理查德。斯格特在 其组织理论一书中,认为组织 的基本构成要素为(社会结构、参 与者、目标、技术、环境) 3、按组织内部是否有正式的分工关 系,人们把组织分为(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 。 4、美国学者艾

14、桑尼以组织中人员对 上级的服从程度、上级对下级权力 的运用关系,将组织划分为(强制 性组织、功利性组织、规范性组织) 。5、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交换学派的 代表布劳及史考特,根据组织目标 和受益者的关系,把组织分为(互 利组织、服务组织、企业组织、公 益组织) 。 6、从系统理论的角度看,任何一种 社会组织大体都发挥三种功能: (“聚合”功能、 “转换”功能、 “释放”功能) 。 7、组织是一个纵横交错的权责体系, 构成组织权责体系的三大要素为 (职务、职权、职责) 。 8、世界银行在其 1997 年的世界 发展报告中指出,以下几项基础 性的任务处于每个政府使命的核心 地位,这些使命是(建立法律

15、基础、 保持非扭曲的政策环境、投资于基 本的社会服务与基础设施) 。 9、古典组织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泰勒、法约尔、韦伯) 。 10、韦伯对行政组织的建构是从权 力分析开始的,认为存在着三种纯 粹形态的合法权力,它们是(理性 法律的权力、传统的权力、超凡 的权力) 。 11、美国行为科学家赫茨伯格在其 工作的推力和工作与人性 等著作中,提出影响人的积极性的 因素主要有(激励因素、保健因素) 。12、西蒙把决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 段, (找到一个需要工作决策的时机、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当时的 情况及对未来的预测在可供选择的 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 。 13、西蒙指出,决策有(程序化决 策、

16、非程序化决策)两种极端类型。14、里格斯指出,棱柱型社会具有 以下三个基本特征(异质性、形式 主义、重叠性) 。 15、里格斯在他创立的“棱柱模式 理论”中,将社会形态划分为(农 业社会、棱柱社会、工业社会) 。 16、邓肯将组织环境分为(内部环 境、外部环境) 。 17、邓肯从(简单迂夫子)和(动 态与静态)两个维度对影响组织的 环境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18、根据学者们的研究,组织的环 境分析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 阶段:(环境扫盲、环境监视、环 境预测、环境评价) 。 19、伯恩斯和斯塔克将组织结构划 分为(机械式组织结构、有机式组 织结构) 。 20、行政组织环境的基本特点为 (环境构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罕 见的白花和环境的被动性、行政组 织环境的差异性、行政组织环境的 互相作用兴) 。 21、组织的环境大致可以分为(一 般环境、工作环境) 。 22、依据邓肯的环境模式理论,从 简单与复杂、静态与动态两个维度, 组织存在以下几种环境状态:(镜 头简单环境、静态复杂环境、 动态简单环境、动态复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