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视野-中国企业未来的十年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5016622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化视野-中国企业未来的十年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全球化视野-中国企业未来的十年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全球化视野-中国企业未来的十年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全球化视野-中国企业未来的十年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全球化视野-中国企业未来的十年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球化视野-中国企业未来的十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化视野-中国企业未来的十年(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球化视野中国企业的未来十年在未来十年经济的定位,谈一下自己的看法。然后花一点时间跟大家交流一下。我自己包括我在长江的同事,也可以知道我们未来的职业经理人应该具备什么素质。“长江商学院”有几个关键词,就是全球视野。因为竞争越来越是全球的竞争。不管你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竞争来说,都是全球的竞争。全球的重要性是越来越高了。所以我希望今天的主题来说,就是谈中国的视野和全球未来的十年。一会有几位专家来具体探讨一下,职业经理人应该具备什么素质。希望我们今天的看法和分析给大家未来职业的规划有一定的帮助。我希望用比较短的时间,把全球事业下的职业经理人的划分过一下。我希望谈一下中国民族化企业的机遇和挑战。就

2、是民族的企业应该在什么方向做调整呢?我把企业的发展分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解决最基础的问题。比如说公司的治理问题,这些大家谈得比较多。主要是解决公司的一把手。核心思想是不变的。核心思想之一,如何从体制上保证一把手为股东去打仗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中国的企业来说,还没有得到解决。尤其是国企。虽然我们做了相当大的工作,但是还没有得到解决。第二个问题,是管理的问题。管理问题是解决如何打基础。这一块来说,我们不管是在管理的基础设施啊,包括理念方面,差距还是很大的。我记得 99 年的时候,我给国内比较多的民族企业做过培训和咨询。到 99 年的时候,能把年度预算做好的民族企业还是不多的。我长说,民族企业往往反映

3、企业的问题。所以 N 多的民族企业连“马步都不会,但是一直想打仗。直到现在,这个观点我还想提。尽管是基础性的问题,基础不到位的话,就会出大问题。所以管理第一阶段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治理的问题,第二个是管理的问题。当然还有一些环境的问题。比如我们的资本市场能不能保证中国的稀缺资源之一。从人才到资本,再到机构上。这一点来说,我们改进的空间是很大的。这个是初步阶段要解决的问题。第二个阶段,其实这个阶段要解决的问题,我也考虑了很长时间。有人说私有制很重要。但是同时实施私有制的国家还是很多的。包括民族啊,自由啊,市场经济啊,有很多的。但是真正成为强国的不多。所以过去大概十年的时间里,我个人一直在思考,一个

4、国家凭什么会强大呢?不是说市场经济做到了,我们就可以做到强国的问题。也不是说靠私有制就可以解决国家强大的问题。像印度来说,几条都具备了。从管理的角度来讲,我至少做了一些思考。像日本在制造集成能力上,它们真的是超一流的。为什么日本、德国能够做到这一点呢,我是解释不清楚。法国、意大利在高端设计上面是大份额的。可能与他们的文艺复兴,与人民的底蕴是相关的。那美国有 N 多方面的优势。美国的技术和管理创新,美国的资本市场,全世界 100 大品牌,有 60 个左右是美国的。十大品牌,8 个是美国的。所以它能成为世界唯一的强国,是它必然的道理。第三阶段,我想强调一下,各个国家的特有的能力,集中一个国家的资源

5、去对抗全球,取得成功。这个是一个显著的特点。到第三阶段来说,全球资源市场一体化。第二个,我们已经知道了现有资源的 N 多行业基本上被划分完毕了。还有竞争对手,管理上比较优势的跨国公司,基本上可以做到与世界对抗,让全世界资源为我所用,这个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在全球化的今天,在竞争对手能够做到全球对抗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的优势,不是国家民族企业的优势。我们中国人劳动力便宜, “华为”可以用,西门子、爱立信同样也可以用。所以国家优势和企业优势可能是两码事。因为后发优势越来越大。所以说中国民族企业应该如何定位,中国的经济应该如何定位,是我们需要好好考虑的问题。往前想十年来说,民族企业发展的机遇之大是无可

6、置疑的。我们有 13 亿人口,前段时间我到孟买开了一次会。蓝德一个亚太区的学者,按照他们的分析,2020 年以后,世界经济的发祥地应该是印度,而不是中国。它的理论是 2020年以后,中国可能成为人口老化最严重的国家。而印度在这些方面比我们好很多。从人口构成来讲,他是这样认为的。而且同行的研究人员也有类似的看法。所以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好好地反思一下。因为我们全球旅行也比较多,尤其到瑞士,周末的时候,60到 70都是 60 岁以上的人。所以说前途来说,应该要担心了。所以我们政策应该调整一下了。否则为时太晚了。我奉劝大家都需要做出贡献。还有我们中国人确实比较勤劳,尤其是浙江一带的。我们温州人,提着一

7、包一包的现金去做生意了。中国人赚钱不要命的做法,很少有国家可以相提并论的。中国人来说,给他一点氧气,可以发挥最大的空间。所以说,我们是充满信心、充满希望的。在全球走一圈,很少看到一个国家的人能够如此赚钱不要命的。这个是中国发展最大的道理之一。所以回到在印度开了一次会,我向大家讨论一下,中国经济有许多可持续发展?当然我说风险的因素是很多的。当然大的道理,中国文化方向来说,没有很大的改变。我还是比较乐观的。中国人还会持续赚钱不要命。我想讲一下,这么多年,工作五天,一天工作 8 个小时。这样来说,给我 30 年的时间,我非赶上你,还是有可能的。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20 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巨大

8、的成就,我们成为了世界加工厂的一部分。我们有大量的 OEM 的经验,积累了大量的人才,再往前看,国内的市场,和中国的民族企业,在行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目前为止还是国企占主导。服务业、电信来说,医疗卫生、还有金融。医疗卫生来说,在美国的GDP 占 10左右。国外市场来说,中国企业在新兴市场做得还是不错的。但是我们在住来市场做得相对差了一些,尤其是以华为为代表做的是主流产品。他做的主流产品来说是诺基亚、爱信立,这一块来说,是蛋糕最大的一块。这一块来说,我们是最弱的。经过文革的洗礼,一张白纸可以画最美的图画。文革给我们带来是负面的打击。但是往前看,一切需要向前看,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之一,就是我们

9、可以古为今,没有任何限制地学习大国的心态,全面地超越,这些来说,我们有可能做得到。但是挑战来说,是同样地巨大。第一全球一体化基本上得到解决了。像美国的辐射力是没有国家可以相比的。所以现在市场一体化,通讯、交通的解决是一大特点。第二个大特点,世界级顶级的跨国公司,已经具备了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整合全球、对抗全球。过去来说,这些方面没有给予关注。我们先有的资源和主流行业,基本上被瓜分完毕。所以我们面临的挑战来说,是一开始就面临虎口拔牙的工夫,所以说难度是很大的。中国为止占到全球 GDP 的 4到 5。这个是我 2000年左右给跨国公司做培训,我深刻地意识到中国的企业考虑问题的时候,如何整合中国的资

10、源,真正的顶级的跨国公司来说,已经是全球布局了。所以我说整合上海闵行区的资源,但是你的对手可以整合全球的资源。所以说这样赢的概率不是一个非常大的概率,这个不是一个市场营销的问题,而不是一个会计的问题。这个时候,视野已经彻底地输掉了。只到 5,这样来说,95基本上被数掉了。主流行业来说,游戏是基本上结束了。我们过去的发展主要是靠投入的加大。我们的开放的格局,我们的外贸占到美国的 GDP 的 10。所以我们开放度远远地超过美国了。这么大的国家,很少向一个国家这么开放,这也是我们的优势,但是也是我们的挑战。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对接来说,几乎是无可避免的。因为我们不可能光走只改革,不开放。在新的格局下,中

11、国不可能走那样的路,所以我们要一如反顾地的改革开放的路。所以风险和挑战绝对不可以低估。强弱、贫富来说,都是相对的。制造业来说,经过 20 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制造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没有掌握很好的研发能力。品牌和渠道来说,基本上还是给跨国公司所掌控。而中国绝大部分的企业是靠规模扩大,靠成本,产能大了以后,就出口,所以这就是三块板的故事。中国的战略空间受到非常大的积压。广义来讲,我们到目前为止是一个现代奴隶的定位。无可置疑,再往前看,下一步怎么样跨出去,是中国 N 多企业需要好好考虑的。如果制造业的定位问题, “天花板”、 “地板”的问题解决不了,我们中国经济被边缘化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12、这个边缘化来说,不一定走拉美的路。所以我们从中国计划经济的鸟笼走到了市场经济的鸟笼。出路何在呢?这个是我和长江的同事需要做的思考。就是做新的视野,新的思考,来应对下一驳的挑战。派留学生出国留学,自主研发。这个弱点来说,就是中国对抗世界。比如说从围棋一段,学到围棋九段,然后去对抗世界。知道我的意思吗?这个视野来说,就是把我和世界对抗,以中国来对抗世界,这个思维来说,至少我认为在全球化的今天是彻底过时的。一个世界级的企业,如果不学会以世界对抗世界,以全世界人才为我所用,必定会被淘汰,没有可能生存。国家也是一样的,绝对不可以把你和外面分割开,要是一体的。所以,20 多年的改革开放以来,在思维方式和洋

13、务思维来说,有类似的情况。也为我们打下很好的基础,这样可以应对下一波的挑战。所以市场可以有比较大的发展。尽管技术难度很大,一般来说,市场换不来技术的。到现在为止,都是这样的。另外我们思维方式,需要做比较大的调整。我们 N 多企业家需要考虑的还是价格、价格,再价格。你再到 90,另外一个做到 85,可是另外一个人再做到 80,所以我说这个思维来说,是把全世界的中产阶级都变成无产阶级。就是这样的。就是把一波一波的中产阶级都变成了无产阶级。所以 2001 年和 2002 年我们都说,我们的思维方式需要做很大的调整。我深深地担忧,大的浪潮为期不远了。不仅如此,我们国内的和谐社会也很难建议,因为目前为止

14、,我们发展模式来说,很少有中产阶级,就是两头很大,中间没有。经济问题会成为外交问题、政治问题。你想 2002 年中国占全球 GDP 的3、2,但是现在占到了 4到 5,我们对全球价格的影响来说,如此之巨大,那中国占全还 10会是什么概念呢?无可置疑,我们中国人都有和平发展,和平崛起的的愿望,但是我们思维方式不做出重大的调整,人家就会问凭什么?这个就是经常问到的,凭什么?虽然愿望都是很好的。国际竞争在行业来说,在大部分行业,像韩国的 50 年来说,各个国家国内市场都有良好的保护。国内的市场日益完善,通讯、交通一步步到位,法令、法规得到改善,国内的市场越来越适合阵地战,而阵地战又是跨国公司的强项,

15、民族企业的弱项。也许,在 N 多国家来讲,这个是最后一次机会,一旦重新被瓜分掉,重新来过,难度会很大。过去一段时间,我经常说新洋务,还有新视野,一定要从月亮上看世界,就是看到全球都是我的。只有这样,才可以活下去。任何一个民族不可能在任何一方面都是最优秀的。这个故事可以讲给美国人听,可以讲给德国人听,可以讲给日本人听都没有问题。所以说全球资源有效整合,是企业生存的有效条件。是所以说这个需要一个颠覆制,合并制的前提。所以说要学会以世界对抗世界。所以这个是我们 CEO 班需要讨论的课题之一。如果我们不颠覆,就不可能出现诺基亚这种公司。所以说视野和思维的落后,就是最大的问题。所以民族企业要学会在全球范

16、围内合纵连横。我们面临的问题必须要以弱胜强。所以,99 年提出了链条对链条的竞争。比如说我们宝钢在炼钢方面做得非常优秀,日本的钢铁公司可以把铁矿做到铁矿的事业,仅仅靠自己的优秀是不够的,一定需要靠全链条的事业。链条的事业来说,不一定是上下一体化,但是链条的事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希望出一些业务模式创新的企业,这一点来说,我们是落后于印度的行业。所以你们应该好好地向它学习。所以我们这次到印度去,给我带来的启示之一,就是印度的对接能力,平均在我们企业之上。如果这一点解决不了,我觉得今后对中国企业发展是一个很大的负面影响。今天谈到人才,有一个会议,他们做了一个调查,说中国人做中国区的老总,三年之内,掉下来 1/3,这个挺可怕的。如果我们中国人连中国区的老总的位置都捍卫不了,我们如何成就一个世界级的企业呢。这一点来说,我们远远地落后于印度。所以今天的讨论来说,这个题目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即使和印度相比,我们的差距也是比较大的。你看联合利华这个公司有 300 个高级经理人,这些经理人,在本国、母国,两个国家以上,都有十年以上的经验。出去你和这样的对手,在全球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