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经济学——第二节人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015745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0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经济学——第二节人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人口经济学——第二节人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人口经济学——第二节人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人口经济学——第二节人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人口经济学——第二节人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口经济学——第二节人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经济学——第二节人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人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一、人口经济思想的发展演变(一)古典经济学派的人口经济学说o社会经济背景:o威廉.配第的人口经济学说n主要观点: n1. “土地为财富之母,劳动为财富之父”,认为人口增长对经 济发展有利。n2.把人口分为生产人口和非生产人口,主张减少非生产人口、 增加生产人口;n3.不但重视人口数量,而且十分重视人口的素质。奎奈的人口经济学说o1.主要观点:n人口在财富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主张采取鼓励 农村人口增长的政策。o2.也把人口分为生产性人口和非生产性人口 ;o3.人口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n人口数量要与生活资料相适应,所以人口不能无 限制的增长。亚当.斯密的人口经济思想n

2、1.认为人口增殖取决于资本积累及由此引起的 对劳动的需求;n2.认为消费资料与总人口之间存在着比例关系 ,主张节俭消费,为经济发展积累更多资本;n3.贫困与富裕对人口生产的影响差别:大卫.李嘉图的人口经济思想n1.资本对劳动的需求调节着人口的生产,其中 ,决定劳动需求量的是流动资本而不是固定资 本;n2.认为土地生产力和资本积累率最终会赶不上 人口增长率,所以应该迅速积累资本,增加雇 佣资料,减轻人口的压力。(二)马尔萨斯人口论马尔萨斯人口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n1. 一个假定:人口以几何级数增加,而生活资料只以算 术级数增加,从而有人口增长必然超过生活资料增长的 “自然趋势”。n2.两个固定法

3、则:(1)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2)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 保持现状n3.三个原理:o(1) “人口增加,必须受生活资料的限制”;o(2)“生活资料增加,人口必增加”;o(3) “占优势的人口增加,为贫穷及罪恶所抑制,使 现实人口得以与生活资料相平衡” 。n4.两种抑制:主张采取抑制手段实现人口与生活资料之间的 平衡。o(1)“积极抑制”:o(2)“预防抑制”: 5.局限性(三)马克思主义人口经济思想o“两种生产”原理n社会生产包括两个方面:o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人类自身的再生产n两种生产之间的关系,实质是经济发展与人口变动之间的关 系。n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

4、人口生产围绕物质资料生产而变动。n经济对人口起决定作用,表现在:o1.不同的生产方式有不同的人口规律;o2.经济是决定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因素;o3.经济决定人口的社会构成,决定人口的各种社会规 定性;o4.经济决定人口生产和再生产的基本单位家庭。(四)凯恩斯人口经济理论o1.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Ikon Maynard Keynes 1883-1946)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 ,凯恩斯学派的创始人。他以1936年出版的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而闻名于世。 (四)凯恩斯人口经济理论o2.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首先是法国的人口出 生率开始下降,接着西欧各国的人口增长出现 减缓趋势,这种趋势到本世纪

5、初也波及北美, 所以到了三十年代,人口增长缩减或进入停滞 状态。人口变动的这种新趋势又引起了经济学 家和人口学家的新忧虑,他们担忧人口源流是 否不久会发生枯竭,因而强调人口增长对经济 发展的有利影响。为了发展经济,他们认为, 人口增长又有了必要,认为人口增长和生活水 平要因素。(四)凯恩斯人口经济理论o1.1930年以前:n主要沿袭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认为人口增长阻碍 了经济的发展。o2.1930年以后:n认为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有利,而人口缩减会减少 对资本的需求,从而不利于经济发展。n主要观点:o(1)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有效需求不足是引起失 业的原因;o(2)资本需求以及有效需求,主要取

6、决于人口增长和 生活水平的提高。o 背景:o 十九世纪末中叶,资本主义在英、法、德 等国已经开始从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统治阶 段。,已经完成工业的机械化过程,并逐渐 电气化,农业也开始普遍使用机械化。o法、英等国的人口出生率先后持续下降,人 口发展停滞。这种状况宣告了马尔萨斯人口 论的基本命题完全破产。(五)早期经济适度人口学说o 背景:o 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 不平衡状况日益尖锐。英、法德经济发展与 德、美相比日益落后。他们之间争夺市场和 殖民地的斗争日益激烈。扩军备战需要大量 兵源和劳动力资源。英、法等国在失业的条 件下又感到人力不足。(五)早期经济适度人口学说(五)早期经济

7、适度人口学说o 埃德文坎南(18611935)o 是英国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以校订和 编辑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等书而闻名于世,是 近代资产阶级适度人口理论的鼻祖。o在1888年发表的基础政治经济学一书中,他 明确地提出了适度人口思想,他认为,“在任何一 定时期,在一定的土地上生存的达到产业最大生产 率的人口是一定的,” 这一定的人口就是适度人口 。(五)早期经济适度人口学说 主要观点: (一) 人口与土地的关系o在人口与土地之间不是人口越多越好,也不是 土地越多越有利。于是在两者的比例关系上必 须有一点,“在这一点上,有利与不利刚好达 到平衡,超过这一点,每人占有的空间和物质 减少,不利超过

8、了有利,就打破了这种平衡。 ” 坎南试图在知识、技术进步条件下,寻求人 口与土地之间的平衡点,即探讨两者之间的适 度比例关系。(五)早期经济适度人口学说 主要观点: (二)产业获得最大收益时的人口为经济适度 人口;o他的适度人口理论概括如下:“我们可以这样说 ,在任何一定时期,或者在任何一定的条件下 ,或者其它条件均不变,总有一个可以称之为 获得最大收益之点。在这一点时,人口数量如 此恰当地适应其环境的需要,以致无论人口是 多于此数还是少于此数,都会使收益(或劳动 生产率)下降。这种人口就是称之为适度人口 。” (五)早期经济适度人口学说主要观点: (三)经济适度人口是随着最大收益点的位置的

9、经常变动而变动,把适度人口看作人口的正常 运动过程。不单从知识、科学技术进步来分析适度人口 不是固定不变的,还从人口本身变化来进行阐 述。(五)早期经济适度人口学说评论: (1)根本错误是脱离社会生产方式和唯物史观来 考察人口问题。 (2)假设知识、科学技术等条件是不变的,只考 察产业收益与人口之间关系,是“静态适度人 口论”。(五)早期经济适度人口学说威克塞尔的早期经济适度人口论:o主要观点:o(1)在一定时期内,能为一个国家工农业 生产潜力允许达到最大生产率所容纳的人口 适度的人口规模;o(2)适度人口既是能达到最大生产率的人 口,也是能带来最大福利的人口;o(3)认为应该通过节制生育的方

10、法来使出 生率和死亡率之间保持平衡,使人口密度趋 于合理。(五)早期经济适度人口学说o桑德斯的早期经济适度人口论:o主要观点:o(1)人口适度数量的标准是经济标准 他说:我们认为一个国家整个人口的情况是受 经济因素所制约的。如人口有所增长。这一 增长会接近于经济情况所需求的那种增长, 以便取得每个人应有的最大收入。o(2)适度人口密度理论。理想的人口密度 取决于应用技术和知识的程度。(六)现代经济适度人口学说索维(1898) 代表作:1952年出版人口通论适度人口也就是一个以最令人满意的方式达到 某项特定目标的人口。o主要观点:o(1)最有利条件下达到最高生活水平的就 是获得最大经济福利的人口

11、。经济适度 人口(六)现代经济适度人口学说索维o主要观点:o(2)一个国家达到最大实力时的人口 实力适度人口o(3)要改善人口的现状,必须缩小适度人 口与实际人口的差距。(六)现代经济适度人口学说 索维的现代经济适度人口论:o主要观点:o(2)提出人口“适度增长”的概念。(六)现代经济适度人口学说 索维的现代经济适度人口论:o主要观点:o(3)通过费用与效益的均衡分析,求出了经济的适度 人口增长率。(六)现代经济适度人口学说 科克兰经济适度人口修正模型:(六)现代经济适度人口学说 萨缪尔森的经济适度人口学说主要观点:经济适度人口是指人口平均收入 达到最大值的人口规模。(六)现代经济适度人口学说 皮尔福特的经济适度人口调控模型(六)现代经济适度人口学说 米德的经济适度人口学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