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血压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014863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血压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儿童血压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儿童血压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儿童血压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儿童血压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儿童血压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血压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儿童血压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目前,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证实:成人的原发性高血压源于儿童时 期1。研究儿童血压的一些影响因素,对早期识别高血压易患者 并进行干预,预防成人原发性高血压及其相关的疾病有一定的意义。 鉴于此目的,本文收集了近年来的国内外有关儿童血压的发展变化 规律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资料,进行归纳和总结。 1 儿童血 压有自然增长趋势 1.1 儿童血压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 不同地区、 不同人群中儿童血压水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异,但血压随年龄增 长而增高的趋势是相对一致的。研究资料显示2:不同国家和地 区中男孩、女孩血压平均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长,且增长幅度表现 为收缩压(SBP)大

2、于舒张压(DBP),男孩女孩。15 岁以后男 孩的血压水平上升速度更迅速,明显高于同龄女孩。潘发明等3 报道显示:当把儿童年龄按 711 岁分层以后,血压水平在两性间 的差别消失。男、女儿童血压的平均水平在不同年龄段上表现出一 定程度的差异。青春期男、女孩的血压变化具有一定的差别。青春 期前,男孩的血压水平略低于同年龄组的女孩,青春期以后,男孩 的血压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女孩,而且男女孩的血压曲线交叉的年龄 段与其身体形态发育的年龄大致相仿。同时,各个国家和地区儿童 血压增长的趋势呈现出波浪式变化的特点,一般在 814 岁年龄段 SBP 出现较迅速的增长。以上说明儿童血压的发展变化趋势与其身 体发

3、育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1.2 儿童血压水平的分布存在种族与 地域间的差异 一项研究调查 2866 名 69 岁儿童,校正年龄、体质 量、身高指数后,亚洲男童的 SBP 与 DBP 比他们同龄的白种儿童 高,差异有显著性;亚洲女童血压与任何种族的同龄儿童相比均明 显升高。另外,24 h 血压动态监测揭示,黑人种青少年血压夜间下 降较少,尤其是男性。不同民族的儿童血压水平存在差别,少数民 族与当地汉族的儿童血压水平存在差别,不同地区同一少数民族之 间的血压水平也存在差别。同济医科大学以 1991 年全国高血压调查 资料为依据,对全国不同地区 1525 岁青少年高血压患病情况进行 研究,认为各地区

4、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北方患病率高,南方患病率 低,而且有从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趋势。 儿童血压随年龄发生变化 是身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伴随现象,这种观点已经被国内外许 多学者认同。胡继宏等2对 2946 名 414 岁的儿童进行了 4 年 的纵向研究,结果显示:在进行单因素分析时,如未消除体重、身 高等生长发育指标对血压的影响,儿童的血压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 高;在进行多因素分析时,控制了体重、身高等因素的影响后,儿 童血压的变化与年龄变化之间无相关性。 1.3 儿童血压的轨迹现象 所谓“轨迹现象”即个体血压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在相应百分位数不变现象,同时也发现一个规律,即对收缩压的相关系数较对舒张

5、压 高一些。是指血压处于某一血压百分位数的儿童,经一段时间后, 其血压值仍然保持在原来血压百分位数位置上相对不变的现象4。 国外很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也表明,儿童血压存在一定程度的轨迹现 象,而且这种轨迹从婴幼儿开始,贯穿于儿童少年时期,一直延伸 到成年时期。与国内多数学者的报道基本一致。如李凯等对 197 名 714 岁学龄儿童 3 年的纵向研究表明:SBP 相关系数为 0.300.57,DBP 相关系数为 0.220.41,SBP 的相关密切程度高于 DBP,无论是 SBP 还是 DBP 均具有随年龄增长而相关系数增加的 趋势,女孩血压的相关系数略高于男孩,且年龄越小、时间跨度间 隔越大,血压

6、的相关系数越小。Syme 等5研究表明,6 岁左右 学龄儿童血压对其 30 岁时血压有阳性预测意义,而学龄儿童和青少 年的血压可大致预测其 50 岁左右时的血压。因此,对儿童血压轨迹 现象的研究,不仅可对成年后的血压水平进行预测,而且可借此进 行高血压的早期预防。 目前,儿童血压的轨迹现象的强度的计量方 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相关系数法,即采用同一个体两次不同时间所 测得的血压值所计算的相关系数;二是百分位数法,当对某一儿童 群体的血压值进行追踪观察时,对血压值处在某一百分位数以上的 人群进行计数,以经过一定时间观察后,血压值仍处在这一百分位 数以上人数占观察前这一水平上人数的百分率来表示。影响血

7、压轨 迹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必须在多次测量的基础上才能获得较稳 定的轨迹状态,且测量次数越多轨迹状态就越稳定6。总之,大 量研究结果提示,儿童血压轨迹现象具有以下特点:(1)轨迹强度 较成人相对较弱;(2)轨迹系数与追踪观察的时间长短有关,测量 间隔时间越长,轨迹系数相对越小;(3)轨迹系数与初测年龄有关, 初测年龄越小,轨迹系数相对越小;(4)SBP 的轨迹现象较 DBP 明显;(5)轨迹系数与初测血压值的大小有关,陈会波等7对 942 名 67 岁儿童进行了 4 年的追踪观察后发现:不论是 SBP 还是 DBP,初测血压偏高组血压轨迹现象最明显,其次为血压正常组, 血压偏低组最弱;(6)

8、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有关,儿童的血压与新生 儿出生体重呈负相关。 2 儿童血压的影响因素 2.1 遗传与环境因 素 遗传因素对人类血压的影响目前已经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地接受, 且多倾向于多基因遗传的观点。但是,国内外大量有关确定遗传因 素对血压作用的研究资料中,显示出遗传度的分析结果存在较大差 异,这可能与研究对象及分析方法的差异有关,然而也不能排除其 他因素(如环境因素)的影响。有研究显示7,在同卵双生对家 系的研究中认为:血缘关系为 1 的同卵双生对组内血压的相关系数 并不为 1,血缘系数为 1/2 的各种亲属之间血压的相关系数也不都是0.5。在对血压变异影响的估计中,环境组 SBP、DBP 分

9、别为 0.52、0.44;遗传组 SBP、DBP 分别占 0.48、0.56;在高原环境下, 儿童动脉血压在白天和夜晚均有所增加,夜晚的记录提示不论是 SBP 还是 DBP 均随海拔升高而上升。另外,儿童被动吸烟能使 SBP 值升高。这些均说明了环境因素对血压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我国 13 个少数民族及当地汉族 717 岁的 59390 名健康儿童的血压调查 结果显示:血压平均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均以拉祜族、哈萨克族、 蒙古族较高,以土家族、回族和维吾尔族较低;少数民族与当地汉 族居民的血压水平普遍存在差异,不同地区同一少数民族居民之间 也存在差异。这说明了遗传与环境因素同样都对儿童血压产生重要

10、 的影响。而且,高血压属多基因遗传,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 影响。 2.2 肥胖因素 肥胖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已经 被各国学者普遍认同。同样,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成果也表明,肥胖 是引起儿童血压升高及儿童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Moussa 等8 在对 460 名 613 岁的肥胖儿童进行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中显示:无 论是 SBP 还是 DBP,其平均水平在肥胖组均显著高于非肥胖组; SBP130 mmHg 在肥胖组与对照组儿童中出现的频率分别为 8.3和 0.7,DBP90 mmHg 在两组间分别为 0.7和 0;而 且,在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控制了年龄、性别、社会及行为 因素的混杂影

11、响后发现体重指数(BMI)与 SBP 及 DBP 之间均具有 高度的相关性(P0.01)。孙明等9的报道中也表明了体重及 BMI 与 SBP 和 DBP 均具有高度的相关性(P0.01)。此外,马建新 等10认为:单纯性肥胖儿童的 SBP、DBP、高血压的患病率显 著高于健康儿童,且随肥胖程度的加重高血压的患病率增高。儿童 肥胖引起血压增高的机制主要倾向于下面两种观点11,12: (1)单纯肥胖儿童红细胞膜 Na+-K+-ATP 酶和 Ca2+-ATP 酶活性显 著降低,从而引起细胞内浓度升高,进一步引起血压升高;(2)肥 胖儿童血压升高与血脂代谢紊乱有关。肥胖儿童的血脂代谢紊乱可 能最终表现

12、为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导致 其不能有效地清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转运的胆固醇, 而使其在血管壁中沉积,造成动脉血管壁顺应性下降及大动脉的弹 性贮器作用减弱,引起血压升高。 2.3 膳食与营养因素 LamHg, 同卵双生子为-6.5 mmHg,非同卵双生子为-4.9 mmHg)。这些均说 明了新生儿的出生体重与儿童血压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提示儿童 血压与孕期的营养可能存在关联。另据报道:热能、脂肪、维生素 E 的摄入量与儿童血压呈正相关。多数学者研究表明,钠与高血压 密切相关,血压偏高儿童中高盐味阈值高于正常儿童,且认为脂肪、 胆固醇等的摄入量与血压有关2。

13、 2.4 行为与心理因素 目前国内外有关行为与心理因素和儿童血压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国内报 道更少。马丽颖等认为13:肥胖儿童的总智商和操作智商低于 健康儿童,久之则出现抑郁、自卑等情绪变化,引起被动、退缩等 个性和行为特征,最终形成内向型性格。另据报道2:血压偏高 儿童倾向于内向型、稳定型个性。紧张度过高、睡眠时间偏少、质 量欠佳等因素与儿童血压增高有关6。在成人高血压的研究中, 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特征对血压产生不利的影响已经被广泛认同。 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与不良饮食行为(如常吃油腻食物、喜好甜食、 过多吃零食、食欲好、食量大、进食速度快)、每天看电视时间过 长、不喜欢参加体育运动等因素有

14、明显关系。这些均提示儿童的个 性特征及行为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着儿童血压。 2.5 其他 Richard 等14报道,婴儿血压与喂养方式有一定关联,母乳喂养 的婴儿与人工喂养的婴儿相比,前者的收缩压较后者的收缩压偏低 0.8 mmHg(0.11.5 mmHg)。另外,儿童血压与新生儿的窒息程 度有关15。正常新生儿 SBP 在出生后 1 h、24 h、2 天、3 天、 5 天的数值与轻度窒息新生儿 SBP 间无明显差异,DBP 在 24 h、2 天时轻度窒息新生儿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重度窒息新生儿的 SBP 明显低于正常新生儿,第 3 天的 SBP 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第 3、 第 5 天

15、的 DBP 均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正常新生儿、轻度及重度窒 息新生儿血压均随日龄增大而增高。3 展望 目前,儿童血压的有关 研究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范畴而深入到儿童血 压的影响因素的多层次、多方位的研究,以及儿童高血压病的发病 探讨如遗传流行病学的研究、儿童血压影响因素的干预试验等,这 些都为高血压的早期识别与早期预防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然而, 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1)研究的深度不够。目前 这一领域的研究多局限于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基因学及分子 水平上的研究较少,甚至为零;基础研究如影响儿童血压机制及应 用性研究极少,甚至尚未开展。(2)研究的广度不够。研

16、究的对象 多是学龄儿童及少年,学龄前儿童研究较少,婴幼儿及胎儿的研究 则更少;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多局限于遗传、肥胖、环境因素等,儿 童的心理与行为特征与血压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3)重复研究过 多。横断面研究资料重复偏多,如身高、体重、性别、年龄、肥胖 等因素与儿童血压的关系。鉴于此,学术界在这一领域里项目的确 定和选题应更加科学、新颖,应有所侧重,在资金的分配上应力求 均衡,应多加强这一领域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对于测量和诊断儿童 高血压,至今存在不少问题。3 岁或 3 岁以上儿童在保健科或门急 诊就诊时应有血压记录,但真正做到的为数不多。而且,测血压的 技术、开始测血压的年龄及判定高血压标准均不统一。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也是引起中风、冠心病的 主要危险因素。同时,由目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表明,人群中 的高血压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有升高的趋势。高血压的危害性已越 来越受到社会和医学界的关注。因此,对高血压的预防,尤其是高 血压的早期识别和预防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