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大自然(对应教材第2~4页)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012654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亲近大自然(对应教材第2~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亲近大自然(对应教材第2~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近大自然(对应教材第2~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近大自然(对应教材第2~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近大自然(对应教材第2~4页)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亲近大自然(对应教材第2~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亲近大自然(对应教材第2~4页)(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亲近大自然(对应教材第 24 页)单元概述本课是小学自然教学的一个序言,所以教学的着眼点在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喜欢本学科,激发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兴趣。本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是让学生通过欣赏书中大自然景观的图片和人文景观的照片去实地考察比较校园或周围环境的绿化地亲自动手模拟设计与布置自然角等三个教学层次达到学生去认识大自然与亲近大自然的目的。单元教学目标1.体验大自然是美丽的、可爱的,大自然中还有好多的奥秘有待发现; 2.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3.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亲近大自然的情感;4引发探究大自然奥秘的欲望与激发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兴趣。单元教学活动结构图活动一活动一 欣赏大自然 活

2、动二活动二 考察大自然活动三活动三 布置自然角亲近大自然亲近大自然2教学活动准备一览表课课 时时 名名 称称活活 动动 名名 称称教教 具具学学 具具 活动一 欣 赏大自然照片、投影片或录像: 大自然景观、人文景观 活动二 考察 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活动三 布 置自然角配合活动手册 粘贴式配套学具 “模拟设计与布置自然 角” (每人一套)版面说明本页图片是一幅包括了自然界 中天空陆地、河流湖泊、高山雪山、 森林草原的大自然景观图。通过右边与下边的 电影胶片补充一些动物、植物、地 貌,及刮风、雷电、彗星火山喷发 等自然现象。本页上图是延安高街路的立体绿化、住宅新村的一角绿地、爬山虎爬满了整幢房、用花

3、草装饰的阳台、美丽的金鱼缸等 5 幅图片是包括了人造的绿化环境、家庭的人造自然环境等人文景观。以此说明人们认识的自然环境对人生活的重要,而人们通过人造自然景观去亲近大自然。本页下面图片是表示学生在家里用设计与布置自然角的方法去亲近大自然,以此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完成设计与布置自然角的活动作业。2343课前准备1、除了课本中的欣赏图片教师可以课前收集一些有鲜明特征的大自然景观、人造自然景观的照片、投影片通过“实物投影”展示,或放映有关大自然景观、人造自然景观的录象片。增强欣赏的效果。2、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课前从他们的旅游照片中收集一些有鲜明特征的大自然景观、人文环境的照片通过“实物投影”的展示

4、让学生的感受更亲切。3、实地考察地点的选择,最好选择过去、现在环境对比比较明显的地方,使学生更深刻感受亲近大自然的重要性。活动一:欣赏大自然(p2p3)活动目标1通过自然景观大图片的欣赏,知道大自然是由天空陆地、河流湖泊、高山雪山、森林草原、等等组成的。大自然是美丽的、可爱的。2通过各种地貌、刮风、雷电、彗星、火山喷发、动物、植物等等一幅幅小图片的欣赏,知道这些自然知识都是本学科的学习内容,激发学习本学科的兴趣。3培养细心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4、初步产生亲近大自然的情感。学学 生生 活活 动动 流流 程程1、 “大自然里有些什么?”让学生跟书中的佳佳和文文一起去自然界“考察”:(1)仔细观察

5、书上大自然景观的大图片和 13 幅小图片。(2)让学生描述图片上的内容。2、 “你还知道大自然里些什么?”启发学生介绍或展示自己的照片:(1)让学生讲出大自然是美丽的、可爱的。(2)启发学生与大自然产生亲近感。指指 导导 要要 点点让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介绍和展示自己的旅游中有鲜明特征的大自然景观的照片,产生亲切的感受。43、讨论:“我们要爱护大自然吗?”活动二;考察大自然(p4)活动目标1 通过校园或周围绿化环境的实地考察,知道人造自然景观是人们亲近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一种方法;2培养细心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3激发学习本学科的兴趣。学学 生生 活活 动动 流流 程程 1、 “人们是怎样亲近

6、大自然的?”让学生边看书上图片边介绍:延安高街路的立体绿化、住宅新村的一角绿地、爬山虎爬满了整幢房、用花草装饰的阳台、美丽的金鱼缸等。2、去考察一下“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地方的周围环境是怎样的?”学生去校园或周围环境的绿地进行实地考察。2、 实地考察的汇报与议论:学生把看到人们是怎样重视爱护大自然和亲近大自然的事例进行交流汇报。指指 导导 要要 点点考察的实地最好选择过去、现在环境对比比较明显的地方,使学生感受更深刻。活动三:布置自然角(p4)活动目标1认识一些常见的小动物和盆栽植物及怎样在教室或家庭中设计与布置自然角。2培养学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5学学 生生 活活 动动 流流 程程 1、提出:“

7、为了创设一个能亲近大自然的学习环境。我们来布置一个自然角。 ”(1)看看书中佳佳和文文布置的自然角里有哪些东西。(2)启发学生为创设一个能亲近大自然的学习环境,设想一个自然角的布置蓝图。2、学生在活动手册上模拟设计与布置自然角。(1)学生自己操作。(2)学生介绍与展示自己好作品。(3)学生相互评价作品。指指 导导 要要 点点1、 教师重点要告诉学生:(1)布置自然角,是为了创设一个能亲近大自然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水平。(2)教育学生要有环境意识主动去爱护和保护好大自然中的每一个“自然角”和周围环境中的每一个“自然角” 。2、教师指导学生在活动手册上模拟设计与布置自然角;注

8、意收集和展示学生的好作品,并对学生的作品不但是介绍与展示,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进行评价,从介绍、展示和评价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操,亲近大自然的情趣。教学建议1本课是本学科教学的一个序言,所以教学的着眼点即教学重点在培养学生具有亲近大自然情感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兴趣。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兴趣为目标精心选择能引起兴趣的教学活动。2教师应在课前从学生的旅游照片中收集一些有鲜明特征的景观照片补充教学的欣赏内容,以亲近感来提高学习的生动性、直观性。3建议本节课不要作为开学的第一节课,在前可以先上一节:组织学生进实验教室排排坐位,熟悉熟悉环境;把本学科设计的的“文文” 、 “佳佳”

9、 “小博士”三个朋友介绍给大家;并把给小朋友的一封信读一读,解释一下。4对刚进校一年级的小朋友第一节课中就要完成三个活动在时间上是比较紧凑的,建议如果整学期的教学计划有盈余的话,可以分为二教时完成。5教师对每个学生“设计并布置自然角”的作业要有一个评价。6例:( )( )( )6活动一的图片与照片教师可以事先选择一些比书上更精彩的,提高欣赏效果。活动二的进行一定要注意学生在考察活动中的安全。活动三的进行教师可以事先在教室中布置一个自然角或参观高年级班级的自然角。课程资源一、一、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1、 亲近:亲近:亲密而接近。 自然:自然:非人为的。 大自然(自然界):大自然(自然界):指统一的

10、客观世界。是在意识以外、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的客 观实在。自然界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它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在时间、 空间上是无限的。人和人的意识是自然界发展的最高产物。人类社会是统一的自然的一个 特殊部分。从狭义上讲,自然界是指自然科学所研究的无机界和有机界。 2 2、环境:、环境:环境,无疑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这个空间,当然包含着与人类生存有关 的一切自然因素(生物的与非生物的)和社会因素。换句话说,环境,应当指影响人类生 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体。 1989 年 12 月 26 日颁布施行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一章第二条指出: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

11、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 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这里对“环境”涵义范畴的界定,可谓是“上 管天,下管地”了,但稍加注意便不难发现,其实际所指,主要的还是指与人类生存和发 展相关的自然环境。这是由环境保护的任务所限定了的。 3 3、环境系统:、环境系统:对于地球表面各种环境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称其为环境系统。 4 4、自然环境与复合环境、自然环境与复合环境: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说,通常则单指围绕人群的各种自然因素 而言,亦即主要是指自然环境。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类利用和改造

12、自然界的能 力和范畴在日益增强,并且在不断创造和发展着与日俱增的物质文明,因此,未经人类介 入的原始自然环境已愈来愈少,大都是经过人工参与后的复合环境了。 5 5、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自然环境,顾名思义,应指自然界客观存在的、未受人为干 预的宏观物质世界。然而,随着人口的激增和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界能力的增强,不受人 类活动干扰的地域越来越少了。因此,人们往往把自然环境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在 原生环境状态下,其物质循环,以及生物物种的演化,基本上按照自然界的规律进行着。 在次生环境中,物质的交换、迁移和转化,能量、信息的传递,特别是生物物种的演化, 都程度不同地受到人类

13、活动的干扰,因而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6 6、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1972 年 6 月 5 日,世界上 113 个国家的 1300 多名代表云集瑞典首都 斯德哥尔摩,前来出席联合国在这里召开的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共同讨论人类面临的环 境问题。6 月 16 日,大会第 21 次全体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 (简称人 类环境宣言 ,亦称斯德哥尔摩宣言 ) 。根据这次会议的建议,同年召开的联合国第 27 次大会,接受了这项建议,即规定每年的 6 月 5 日为“世界环境日” 。 7 7、环境意识:、环境意识:环境意识是在对环境知识有一定认识的前提下,所形成的对环境的一种 带有感情道德色彩的

14、心理感悟。这种意识,绝非单纯的认识,它标志着某种深刻性,甚至7与意志、信念、情感等心理状态交缘;这种意识可以成为行为的先导和动力,在道德意义 上,它蕴含人们环境行为的准则和规范。这就是说,环境意识除对环境一般知识的认识外, 更重要的是引起情感变化,构成行为动力的因素。 8 8、城市绿化:、城市绿化:自然环境与城市人造环境的协调是日益受到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 采取的方法主要是增加城市中的绿化面积。我国近年来也在积极采取措施扩大城市绿化。 扩大城市绿化就是将自然环境更多地“插入”城市的人造环境之中。 9 9、生态平衡、生态平衡:一切生物总是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生物之所以能够在那里生长发 育

15、、繁殖后代,并绵延不绝,真是说明那里能够提供生物所需的养料、能量和其他适宜于 生存的条件。这是生物与环境相互协调的一面。然而,生物在那里也会有疾病并夭折、暴 死或被强敌伤害,这是生物与环境相互矛盾的一面。这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生相克,这 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态,研究这方面的专门学问就是生态学。一个特定区域的生态系统能够 维持下去,尽管各种生物的数量消与长总是在上下波动,但它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这就是生态平衡。 二、参考文献二、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现代汉语词典, 修订第 3 版, 北京: 商 务印书馆, 2003. 2.辞海编辑委员会编. 辞海,第 1 版,上

16、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3.王国忠主编. 少年自然百科词典,第 1 版,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87. 4.华惠伦等. 中国保护动物,第 1 版,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5. 5.张福田等. 中国珍贵动植物,第 1 版,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6.游铭钧主编. 奔向 21 世纪少年科学探索丛书,第 1 版,南昌:21 世纪出版社, 1994. 7.邓伟志等. 国民科技教育丛书,第 1 版,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5. 8.张宝忠等编. 小学自然教学参考丛书,第 1 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8. 9.刘默耕等编. 小学自然教学参考(教师用书) ,第 1 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 10. 张宝忠等编. 自然常识教学参考丛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11. 大自然的语言 http:/ 12. 遇见大自然 ht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