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拖动习题部分参考答案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5007834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5.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机拖动习题部分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电机拖动习题部分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电机拖动习题部分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电机拖动习题部分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电机拖动习题部分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机拖动习题部分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机拖动习题部分参考答案(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章 习题解答思考题 1.1 电机中涉及到哪些基本电磁定律?试说明它们在电机中的主要作用。 答:电机与变压器中涉及到:(1)安培环路定律;(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3)电磁力定律;(4)磁路的欧姆定律。其中,安培环路定律反映了一定磁势 (或安匝数)所产生磁场的强弱。在电机中,磁场在机电能量转换过程中起到了媒 介的作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反映了交变的磁场所产生电势的情况。在电机中, 电磁感应定律体现了机电能量转换过程中所转换为电能的大小;电磁力定律反映了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它体现了机电能量转换过程中所转换为机械能的大 小;磁路的欧姆定律类似于电路的欧姆定律,它体现了一定磁势作用

2、到磁路中所产 生的磁通大小,亦即耦合磁场的大小。 1.2 永久磁铁与软磁材料的磁滞回线有何不同?其相应的铁耗有何差异? 答:永久磁铁又称为硬磁材料,其磁滞回线与软磁材料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形状上。 硬磁材料的磁滞回线较“肥胖” ;而软磁材料则“瘦弱” 。硬磁材料的面积反映 了铁磁材料磁滞损耗的大小,因而软磁材料的铁耗较小。 1.3 什么是磁路饱和现象?磁路饱和对磁路的等效电感有何影响? 答:当励磁安匝(或磁势)较小时,随着磁势的增加,磁路中所产生的磁通也 线性增加;当磁势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随着磁势的增加,磁路中所产生的磁通增加 较小,甚至不再增加,这一现象称为磁路的饱和。与磁路线性时相比,磁路饱和

3、后 的磁导率和等效电感有所减小。 1.4 铁心中的磁滞损耗与涡流损耗是如何产生的?它们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铁心中的磁滞损耗是由铁磁材料在交变磁场作用下的磁化过程中,内部的 磁畴相互摩擦所引起的铁心发热造成的;而涡流损耗则是由于交变的磁场在铁心中感应电势并产生涡流,从而引起铁心发热。由可见,磁滞损耗正比于磁场交变的频率、磁密的平方以及铁心的体积;由可见, 涡流损耗正比于磁场交变频率的平方、磁密的平方以及铁磁材料的厚度。 1.5 实际的电机和变压器的铁心中,一般不是采用整块铸钢或矽钢组成,而是采用 矽钢片叠压而成,为什么? 答:涡流损耗反映了铁磁材料的导电性能,它与铁磁材料的厚度成正比。因此,为

4、 减小铁磁材料的导电性能及涡流损耗,交流电机或变压器的铁心多采用矽钢片叠压 而成。1.6如果感应电势的正方向与磁通的正方向符合左手螺旋关系,则电磁感应定律应写成,试说明原因。 答:现对图1.7所示铁心线圈进行分析。 感应电势和磁通的假定正方向如图所示,即符合左手螺旋关系。 2当磁通增加即0dtd时,由dtdNe=可知, ,即e的实际方向与假定正方向一致;又由楞次定律可知,线圈中所感应电势以 及相应的电流所产生的磁通(图中用表示)应阻碍磁通0e的增加。很显然, 上述正方向与关系式符合楞次定律。亦即,当感应电势与磁通符合左手螺旋关系时, 只有采用dtdNe=才能使实际情况与楞次定律一致。至于当磁通

5、减少即d$/dt0 时,则与此类似,只不过线圈中所感应电势以及相应的电流所产生的磁通将有助于 磁通的增加,具体过程略。 3第2章 习题解答思考题 2.1 直流电机电刷内的电枢绕组中所流过的电流是交流还是直流?若是交流, 其交变频率是多少? 答:直流电机电刷内的电枢绕组中所流过的电流是交流,而电刷外部为直流。电刷 与换向器组合实现了外部直流与内部交流的转换(或换流) 。内部电枢绕组所感应 电势或电流的频率为:Hznpf60=,即内部电流的方向每转交变p次(p为电机的极对 数) 。 2.2 为什么直流电动机必须采用电刷和换向器把外加直流电源转变交流然后再 给电枢绕组供电,而不是直接采用直流电源供电

6、? 答:对于直流电动机,若不采用电刷或换向器将直流转换为内部交流,而是直接采 用直流供电,则当电枢绕组的某一导体边转至极下时,假定电流为流入的,电磁转 矩沿顺时针方向。则当该导体边转至极下时,电流仍为流入的,则所产生的电磁转 矩必为逆时针方向。这样,在一个周期内,电机的转子(或电枢)不可能产生有效 的电磁转矩。故此,必须采用机械式换流器完成直流到交流的转换。 NS 2.3 直流电机铭牌上所给出的额定功率是指输出功率还是输入功率?是电功率 还是机械功率? 答:电机铭牌上的额定功率均指输出功率。对于电动机,其额定功率是指机械 输出功率;对于发电机,其额定功率是指电枢绕组的输出电功率。 2.4 2.

7、4 为什么说直流电机的绕组是闭合绕组? 4答:直流电机的线圈之间是通过换向片依次相联的,每一个换向片均与不同线圈的 两个导体边相连,由此构成的电枢绕组自然是闭合绕组。 2.5 如果将传统永磁直流电动机的定子和转子颠倒,即定子侧为电枢绕组而转 子采用永久磁钢产生励磁,试分析这样一台反装式直流电动机其电刷应该是静止还 是旋转的?说明理由。 答:传统永磁直流电动机的磁极位于定子,而电枢绕组位于转子,其换向器随电枢 绕组一同旋转,而电刷则固定在定子侧,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有效的电磁转矩。换句 话说,直流电机的电刷必须相对主极是静止不动的,才能产生有效的电磁转矩。因 此,当传统直流电动机反装,亦即电枢绕组位

8、于定子,而主极位于转子时,其电刷 应随主极一同旋转。 2.7 直流电动机负载后,气隙中共存在着几种类型的磁场?它们分别是由哪些 励磁磁势产生的? 答:负载后,直流电机内部存在两种类型的磁场:一种是由定子励磁绕组磁势所产生 的主磁场;另一种是由电枢绕组磁势所产生的电枢反应磁场。两者合成既是电机内 部的气隙合成磁场。 2.8 何为电枢反应?它对主磁场有何影响?对发电机与电动机最终的运行性能 各有何影响? 答:空载时,直流电机内部的磁场是由定子励磁绕组所产生的主磁场。负载后,除 了主磁场之外,由电枢绕组中流过的电枢电流所产生的电枢磁势也要产生磁场,从 而对主磁场造成一定影响。通常把电枢磁势对主磁场的

9、影响称为电枢反应。电枢磁 势对主磁场的影响结果造成:(1)气隙磁场发生畸变;(2)主磁场削弱,电枢反 应呈去磁作用。对于直流发电机,上述结果造成电刷两端所感应的电势以及端部电 压降低;对于直流电动机,上述结果造成转子转速上升。 这一磁场对主磁场要 2.9 对于直流电动机,转子所产生的电磁转矩是驱动性的(与转速方向相同) 还是制动性的(与转速方向相反)?对于直流发电机又有何不同? 答:对于直流电动机,由电枢绕组输入电能,通过电机内部的磁场将输入的电能转 变为机械能输出,所产生的电磁转矩为驱动性的,由其拖动机械负载一同旋转;对 于直流发电机,由原动机拖动转子旋转,所产生的电磁转矩为制动性的。正是由

10、于 原动机克服制动性的电磁转矩,才将输入电机的机械能转变为电能输出。 5答:由基本方程式:可见,直流发电机负载 后,有两个因素造成输出电压降低:(1)电枢反应的去磁作用造成降低;(2)负载后电枢电流 Ia 的增加造成电枢电压下降。 2.11在一定励磁的条件下,为什么负载后直流电动机转子的转速要比空载时的 转子转速略低? 答:由可见,直流电动机负载后,影响转子转速的因素有两个:(1)电枢电流 Ia 造成电枢电压下降;(2)电枢反应的去磁作用造成 的减少;前者 引起转速下降;后者引起转速升高;轻载时由于电枢反应的去磁作用较小,前者占 主要因素,故转子转速有所下降。当重载时,则电枢反应的去磁作用增大

11、,相应的 由其引起的转速升高变为主要因素,因此,此时转子转速将有所升高。 2.12 一台并励直流发电机不能正常发电,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并说明解决办 法。 答:要保证一台并励直流发电机正常发电,需具备三个条件:(1)主磁路存在剩 磁;(2)励磁回路与电枢回路之间的接线要正确;(3)磁场总电阻不能超过临界 值。因此,若并励直流发电机不能正常发电,需检查剩磁,方法是用蓄电池给定子 励磁绕组通一次电;若发电机仍发不出电压,则将励磁绕组与电枢绕组的之间的相 对接线颠倒。最后,再减小励磁回路的外串电阻,则并励直流发电机便可以正常发 电。 678即,由此求得9变阻器短路后的稳态电枢电流为 Ia=57.5A

12、。10113.9 采用弱磁升速的他励直流电动机,为什么在负载转矩较大时不但不能实现 弱磁升速,而且还出现弱磁降速的现象,试说明理由。答:根据他励直流电动机改变励磁时的人工机械特性 绘出弱磁时他励直流电动机典型的人工机械特性曲线如图3.54所示。 由图3.54可见,一般情况下, 即负载转矩低于一定程度(如图中的TL1)时,随着励磁电流的减小,转速升高,12即弱磁升速。但当当负载转矩大于一定程度(如图中的TL2)时,则随着励磁电流 的减小,转速不但不升高,反而降低。 13因此,当重物以的加速度aL=1m/s*s上升时,电动 机的加速度为 14151617(2 )若直流电机拖动恒功率负载,考虑到电磁功率为: 由此可见,若忽略空载损耗,则恒功率负载弱磁升速时电枢电流保持不变,即 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