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人们扫墓、祭拜先人的日子在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韩国,仍存留着清明祭 扫的风俗而全世界各地的民众也有各自独特的纪念节日、风俗习惯,通过相应的活动来 表达对逝去亲友的哀悼和追思国外的这些“清明节”和我们的有何不同?人们又是如何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缅怀先人的呢?这一期,让我们浏览世界各地的祭奠文化吧:清明节看各国祭奠文化◎ 整理 编辑部 韩国起源于中国的清明文化传入朝鲜半岛后,在逐渐本土化的过程中,不断演化,最终成为具 有韩国特色的节日 在中国,清明一过,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韩国也是如此,有“到了清明节,插上烧火棍也会发芽” 的俗语1343 年的农历三月十日(公历 4 月 5 日) ,朝鲜成宗、世子和文武百官在首都东 大门以外的农田里祭祀,亲自在农田桑树下祈祷,这一天,便成为韩国农业和林业史上非 常重要的日子人们认为,如果清明节天气好的话,则意味着那一年的农事会很顺利;反 之,农事一年都会不顺1910 年 4 月 5 日,纯宗举行“亲耕祭”的时候,不仅亲自耕田, 还种了树,这一天后来便成了韩国的植木日 韩国的清明和寒食通常在同一天。
根据朝鲜洪锡谟在《东国岁时记》中的记载,清明这一 天,时人用柳树和榆树制作出新火献给君王,君王将火分发给文武百官以及 360 个郡的首 领,称之为“赐火” 郡城的首领再将火分发给平民百姓在熄灭旧火、等待新火期间,不 可点火做饭,只能吃冷饭此时前后,韩国人用糯米酿造清酒,7 日后酒香清香满屋另 外,这时做酱,味道也最好,所以韩国人常常把一年吃的酱都在清明前后做出来济州岛 的人民还相信,清明节是地上的神仙升天的日子,没有鬼魂,这一天去省墓和移葬都是吉 利的,整修坟墓、树立碑石、装修房子等,做什么事情都会顺顺当当 现代韩国人扫墓祭祀时比较重视生态文明,由于非常担心会引发山火,他们尽量避免使用 纸钱、香、蜡烛之类祭祀用品,而是常用典雅高贵的兰花来祭祀先人祭拜完毕后,人们 会从管理处买来一棵银杏树树苗,植在墓地的正前方,希望这棵银杏能够长久地陪伴逝去 的先人 由于韩国的清明节在 2005 年被排除出法定节日,不能亲自去墓地祭扫亲人的人们,一般都 会在庙里或是家里摆上代表死者的牌位,然后郑重地摆上祭品,有的还要穿上传统的祭祀 韩服,规规矩矩地行礼祭拜祭品里的酒不是白酒,而是用纯米酿造的清冽醇香的韩国清 酒。
祭品中还有各种韩国的传统美食,例如以糯米粉和艾草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艾草年糕 如今,受到经济、社会等现实状况的影响,如果“清明”当天不是公休日,人们很难与家 人聚在一起参加清明活动,对“清明”的感情也就日益淡薄,很多重要的祭祀活动都推至 法定节日“中秋节”进行所以,清明节正逐步淡出现代青年的视野 (撰稿者:唐 卉)日本本盂兰盆节,即农历 7 月 15 日(有些地方是 7 月 14 日) ,在民间称为中元节、鬼节或七月 半,是祭祀祖先、祭拜孤魂野鬼的日子节日前后,学校放暑假,公司企业也都要放假 7 天到 15 天大部分日本人会利用这个时间返乡祭祖,它已成为日本人合家团圆的节日每 到盂兰盆节,日本的交通系统会格外繁忙,沿高速公路行驶的汽车行列可长达几十公里,像是中国的“春运”时期此时,日本家家设魂龛,点燃迎魂火和送魂火,祭奠祖先 日本人过盂兰盆节的气氛静谧、庄重,对谢世的阴魂来说,这是阎罗王一年一度放假的时 候,也是他们能回家与家人重逢的日子日本有些地区将供品装在盆舟或灯笼里,点上蜡 烛,放入河川大海,这叫“精灵流” ,相当于中国的放水灯民俗活动德岛县的阿波舞会是 盂兰盆节的盛大庆典之一在鼓声中,男女老少穿着浴衣起舞,祭奠祖先、祈祷风调雨顺。
另外,京都的“大文字烧”——点燃松木烧出一个辉煌的“大”字,也已经成为日本盂兰 盆节的一个重要标志柬埔寨每年的佛历 10 月 1 日至 15 日举行的亡人节是柬埔寨最隆重的节日,跟我们的清明节非常 类似,追思亡灵祭拜先人是亡人节的主旨不同的是,亡人节前后一共要进行 15 天内容 也比我们的清明节要丰富的多,每家每户在祭拜先祖的同时,还会出去踏青、野餐、走亲 访友,各地还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像水牛赛跑、摔跤比赛、棍术表演等等,内容丰富 多彩 当然,去寺院里祭祀是亡人节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届时,家家户户都要带上祭品,去寺院 祭拜,各家佛寺无论大小几乎都会爆满有条件的,天天都会拿饭菜到佛寺中去,有的人 甚至一个上午可以到三四间佛寺去布施;没有条件的,15 天中只能去一两次或一两间佛寺, 但必须去按照高棉民族传统的说法,就是去的佛寺越多,所积的功德也就越多俄罗斯俄罗斯也有一个类似于中国清明节的节日,就是俄罗斯的纪念死者节,通常都在 4 月底至 5 月初 在每年的这一天,俄罗斯人会举家前往已故亲人的墓地扫墓和祭奠按照传统习俗,他们 会在墓前供上绘有彩色图案的鸡蛋,据说这样可以祈求保佑逝者,此外还会供上甜乳渣饼、 馅饼、果子羹等食品,还要在墓地周围种上花草。
祭奠结束后,全家人会在墓前简单地聚 餐,每个人都要饮上一杯伏特加酒,但饮酒时不能碰杯也不能说话虔诚的东正教信徒则 在去墓地前先到教堂为逝者点上蜡烛,并为逝者的灵魂安息进行祷告,然后领取圣水洒到 墓地前波兰波兰亡人节紧接着 11 月 1 日的万圣节,是基督教中用来悼念死者的节日而如今在波兰, 对死者祭奠活动则主要集中在 11 月 1 日这一天,人们都去墓园扫墓,年长者点燃象征死 者不朽的烛灯,让孩子敬献,以教育后代不忘祖先他们还会摆放花束、花篮或者其他装 饰,表示纪念故人德国与中国的清明节类似,德国也有纪念逝者的特殊日子不少人会在 11 月 2 日万灵节这一天 去墓园祭奠逝者和扫墓鲜花翠柏之外,人们常会摆上点有蜡烛的红色长明灯,象征永恒 之光 德国过万灵节的风俗因地而异有些地方的人选择沉默的怀念,有些地方的人用开怀庆祝的方式怀念,还有一些地方会举行非常奇特的仪式传说中,万灵节这天,炼狱中可怜的 灵魂会获得短暂的休息,所以不少人家会将牛奶、面包等食物放在餐桌上, “招待”那些饱 受折磨的灵魂碗里盛油寓意对炼狱烧伤的护理传统的“亡灵面包”别具特色,值得一 提美味的“亡灵面包”花样繁多,有的形状像钻石,有的像骨头。
法国万灵节也是法国基督徒的节日之一,在每年的 11 月 1 日这天全国放假,人们奔向各个陵 园和墓地凭吊亲人或先烈,并献上各种颜色的菊花位于巴黎公墓不远的巴黎公社纪念碑 和 10 多个反法西斯纪念碑,是凭悼者最多的地方瑞典在北欧国家,万圣节可以被理解为当地人的“清明节” 与美国万圣节不同,瑞典万圣节是 指 10 月 31 日和 11 月 6 日之间的那个周六,此时正是瑞典万物萧瑟、秋去冬来的时候在 万圣节当天,瑞典所有的墓园都会点上蜡烛,祭奠逝者坦桑尼亚为了悼念在独立战争中为国牺牲的死难烈士,坦桑尼亚人民把每年的 9 月 2 号定为“哀思 节” 每到这一天,人们自愿地到墓地献花、扫墓,国家领导人也亲临烈士陵园,虔诚祭扫, 也有人到独立广场的纪念碑前敬献花圈,以此寄托对烈士的哀思美国及部分拉美地区在美国,每年的 11 月 2 日是万灵节,即祭奠死者灵魂之日天主教信徒认为,当人的灵魂 与肉体分离之时,灵魂并非一尘不染、毫无罪过不过,在亲人祈祷的力量下,死者灵魂 最终得到升华,并获得永远的快乐 亡灵节部分起源于古代印第安人的宗教仪式,至少已有 3000 年的历史古代印第安人亡灵 节从 7 月底 8 月初开始,要庆祝一个月。
西班牙人征服拉美后,把亡灵节时间移到了 11 月 开始的两天,与天主教万圣节时间相近随着时间的流逝,印第安土著的宗教仪式和西班 牙人的宗教节日相融合,产生了现在的亡灵节每年的 11 月 1 日、2 日,人们返回家乡为 逝去的人扫墓,准备特别的“亡人面包” 、骷髅形糖块和已故亲人爱吃的食物、烟酒作为供 品举行仪式后,全家人在墓前铺上布,席地而坐,点上蜡烛,边吃喝、边歌舞古代印 第安人认为,死亡既是生命的归宿,也是新生命的开始,墨西哥人继承了这种对生命的看 法 (来源:新华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