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系统应用实例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44988165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2.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程控制系统应用实例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过程控制系统应用实例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过程控制系统应用实例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过程控制系统应用实例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过程控制系统应用实例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过程控制系统应用实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程控制系统应用实例(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10章第10章 过程控制系统应用实例精馏是利用混合液中不同组分挥发温度的差异将 各组分分离的过程。精馏塔是精馏过程的关键设备, 是一个多参数的被控过程,不同工艺要求的精馏塔结 构不相同,工艺参数、变量之间存在多种组合,控制 方案繁多;另外,精馏工艺控制要求较高,控制相对 困难。只有对生产工艺进行深入分析,才能设计出合 理的控制系统。10.1 精馏塔过程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10章10.1.1 分馏原理以A、B两种液体混合物的分馏为例,介绍分馏的 基本原理。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A、B二种组分混合 溶液汽液相温度浓度曲线如图所示10.1 。纯A的沸点是140,纯 B的

2、沸点是175。两组分的混合比变化时,混合溶液的 沸点也将随之变化,如图 10.1中液相曲线所示;图中还标出了温度变化时,汽相 组分的变化曲线。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10章设原溶液中A占20,B占80,把A,B混合液加 热到164.5时,液体沸腾。这时,与液相共存的气相 成分比是A占45.8,B占54.2。将这些气体单独冷凝后所形成的混合液体中,A为 45.8,B为54.2;如果再使混合液体沸腾,其沸点 为154.5。这时气态成分比又变成A占73.5,B占 26.5,这样反复进行上述操作,不断蒸发和冷凝, ,最终就可以将A分离出来。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10章10.1.2.1 精馏塔的控制要求1

3、保证产品质量2保证平稳生产3满足约束条件4节能要求和经济性精馏塔的操作情况必须从整个经济收益来衡量。在精馏操作中,质量指标、产品回收率和能量 消耗均是主要控制的目标。其中质量指标是必要条 件,在优先保证质量指标的前提下,应使产品产量 尽量高一些,能量消耗尽可能低一些。10.1.2 精馏塔的控制要求及主要干扰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10章10.1.2.2 精馏塔的干扰因素特性图10.2表示精馏塔物料流程图。进料F从精馏塔中段某一塔板上进入塔内,这块塔板就称为进料板 。进料板将精馏塔分为上下两段,进料板以上部分 称精馏段;进料板以下部分称提馏段。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10章精馏塔运行过程中,影响其质

4、量指标和平稳生 产的主要干扰有以下几种:1进料流量F的波动精馏塔进料量F往往是由上一道生产工序所决 定,如果一定要使精馏塔进料量F恒定,就必须要设置中间贮槽进行缓冲。现在精馏工艺是尽可能减 小或取消中间贮槽,采取在上一道工序设置液位均 匀控制系统控制出料流量,使精馏塔的进料流量F 比较平稳,避免F的剧烈变化。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10章2进料成分变化进料成分ZF是由上一道工序出料或原料情况决定的。3进料温度TF和进料热焓QF的变化一般情况下进料温度是比较稳定的,如果进料温 度TF变化较大,为了维持塔内的热量平衡和稳定运行,在单相进料时采用进料温度控制可克服这种干扰 ,然而在多相进料时,进料温度

5、恒定并不能保证其热 焓值QF稳定。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10章4再沸器加热剂输入热量的变化当加热剂是蒸汽时,通过再沸器输入精馏塔的热 量扰动往往是由蒸汽压力变化所引起的。5冷却剂在冷凝器内吸收热量的变化冷却剂吸收热量的变化主要是由冷却剂的压力或 温度变化引起的。冷却剂的温度一般变化较小,而流 量的变化大多是由压力波动的引起。6环境温度的变化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10章10.1.3 精馏塔控制方案不同精馏塔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标准不一样, 对控制的要求各不相同,因而精溜塔控制方案较多 。下面对常见的几种方案进行分析。10.1.3.1 提馏段参数控制当塔底液为主要产品时,常采用提馏段温度作 为衡量质

6、量的间接指标,这时可选提馏段某点温度 作为被控参数,以再沸器加热蒸汽流量为控制变量 。另外,液相进料时也常采用这类方案。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10章辅助控制系统: 对塔底采出量QW和塔 顶馏出液QD,按物料平衡关系设有回流罐 和塔底液位控制系统 ;对F进行定值控制;为维持塔内压力恒定 ,在塔顶设置压力控 制系统;塔顶回流量 QL采用定值控制。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10章提馏段温度控制系统具有如下特点:以提馏段温度作为间接质量指标,能较迅速、直接地反映提馏段产品品质。在以塔底采出 液为主要产品,往往采用提馏段温度控制系统方 案。当干扰首先进入提馏段时,例如在液相进料时,由进料产生的干扰首先要引起

7、提馏段和塔 底的参数变化,故用提馏段温度控制比较及时, 动态响应过程也比较迅速。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10章10.1.3.2 精馏段参数控制以塔顶采出液为主要产品时,往往以精馏段的 温度作为衡量质量的间接指标,可选精馏段某点温 度作为被控参数,以回流量QL作为控制变量组成单回路控制系统,也可组成串级控制系统。进料量、塔压、塔底采出量与塔顶馏出液的控 制方案与提馏段温控时相同;再沸器加热量应足够 大,且维持一定,使精馏塔在最大负荷时,能保证 塔底产品的质量指标稳定在一定范围内。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10章精馏段温度控制系统的特点:用精馏段温度作为间接质量指标能较迅速、直接地反映提馏段产品品质。当

8、干扰首先进入精馏段,如在汽相进料时,进料产生的干扰首先引起精馏段和塔顶的参数变化 ,故用精馏段温度控制比较及时,动态响应比较迅 速。串级控制系统的流量回路对回流罐液位与压力、精馏塔内压力等干扰对回流量的影响有较强的 抑制,可实现被控参数的高精度控制。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10章图10.4所示串级温度控制系 统是常见的精馏 段温度控制方案 。其主回路是以 精馏段塔板温度 为被控参数,以 回流量QL作为控 制变量,QL同时也是串级控制系 统的副参数。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10章以提馏段温度(或精馏段温度)作为衡量质量指标的间接被控参数,当分离的产品纯度较高时,塔 底(或塔顶温度)变化很小。为了及时

9、、精确的检测和控制产品质量,要求温度检测仪表有很高的测量 精度和灵敏度。若将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塔底以上( 或塔顶以下)的灵敏塔板上,以灵敏板的温度作为 被控参数,可以取得满意的检测和控制效果。所谓灵敏板,是指出现扰动时,温度变化最大 的那块塔板。以灵敏板温度作为被控参数有利于提 高控制精度。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10章10.1.3.3 精馏塔的温差控制及双温差控制在产品纯度要求很高,塔顶、塔底产品的沸 点差别又不大、塔内压力存在波动时,常用温差 控制系统,采用温差作为衡量精馏产品质量指标 的间接参数,以提高控制质量,满足工艺要求。在选择温差信号时,如果塔顶(塔底)采出 量为主要产品,可将一个检测

10、点放在塔顶或其稍 下位置(塔底或其稍上位置),并将对应的塔板 称为参照板;另一个检测点放在灵敏板附近,即 浓度和温度变化较大的位置,然后取上述两测点 的温度差T作为被控参数。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10章温差控制虽可以克服由于塔内压力波动对塔 顶或塔底产品质量的影响,但是还存在一个问题 ,就是当负荷变化时,上升蒸汽流量发生变化, 引起塔板间的压降变化。随着负荷增大,塔板间 的压降增大引起的温差也将增大,温差和组分之 间的对应关系就要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 用如图10.5所示的双温差控制系统,实现对高纯度精馏产品的质量控制。下面分析双温差控制系 统的工作原理。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10章图10

11、.5 精馏塔双温差控制系统流示意图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10章在进料组分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负荷变化引起 的塔内上升蒸汽流量变化会使塔板之间的压降变化 ,而灵敏板与参照板之间压降变化又会引起参照板 温度与灵敏板温度之间温差变化。如果控制系统能 够使两个参照板与两个灵敏板之间的温差相等,就 能够消除负荷扰动的影响,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 这就是双温差控制的依据。双温差控制也称温差差值控制。双温差控制就 是分别在精馏段和提馏段上选择温差信号,然后将 两个温差信号相减作为调节器测量信号。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10章10.1.3.4 塔顶与塔底两端产品质量控制图10.6所示为塔顶和塔底产品质量控制方案。以

12、塔底温度 作为塔底产品间接质量指标, 以塔顶温度作为塔顶产品间接 质量指标。通过回流量控制塔 顶温度;以塔底再沸器加热蒸 汽量控制塔底温度,保证产品 成分。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10章辅助控制回路实现对塔底液位、回流罐液位、进料 流量等辅助参数和扰动因素的控制;当控制精度要求较 高或加热蒸汽压力、回流罐压力与液位波动较大时,可 以流量为副参数构成串级控制系统,以提高控制品质。 当改变塔顶回流量时,会影响塔顶产品组分和塔底产品 组分的变化。同理,当控制塔底的加热蒸汽流量时,将 引起塔内温度的变化,不但使塔底产品组分产生变化, 同时也将影响到塔顶产品的组分,显然,两个控制系统 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13、。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10章当控制系统间关 联不严重时,可以通 过调节器参数整定, 使两个回路间的工作 频率相差大一些,减 弱两个回路的关联。 在控制系统间密切关 联,必须设计解耦环 节对两个控制系统进 行解耦。设计如图10.7所示的两端产品成分 解耦控制方案。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10章这个方案的设计思想是:回流量的变化只影响塔 顶组分,回流量对塔底组分的影响可通过解耦环节 N21(s),使蒸汽阀门及时动作予以补偿;同样,蒸汽量的变化只影响塔底组分,而它对塔顶组分的影响通过 另一个解耦环节N12(s),使回流阀预先动作,予以补偿,从而实现了两端产品质量的解耦控制。10.1.3.5 按产品成

14、分或物性的精馏塔直接控制利用成分分析仪表,直接检测产品成分作为被控 参数,用回流量(或再沸器加热量)作为控制变量, 组成成分控制系统,可实现按产品成分的直接控制。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10章10.2 工业锅炉自动控制系统锅炉是发电、炼油、化工等工业部门的重要能源、 热源动力设备。按所用燃料分类,有燃煤锅炉、燃油锅炉、燃气锅 炉,还有利用残渣、残油、释放气等为燃料的锅炉。按所提供蒸汽压力不同,又可分为常压锅炉、低压 锅炉、中压锅炉、高压锅炉、超高压锅炉、亚临界压力 锅炉、超临界压力锅炉等类型。虽然不同类型的锅炉的燃料种类和工艺条件各不相 同,但蒸汽发生系统和蒸汽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基本 相同的。

15、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10章图10.8 锅炉工艺流程图锅炉系统主要的被 控参数有: 汽包水位、过热蒸汽压力、过热蒸汽 温度、炉膛负压、燃空配比;主要的控制变 量有: 锅炉给水、燃料量、减温水流量、送风量 。这些被控参数和控制 变量之间相互影响的关 系相当复杂。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10章锅炉的控制可划分为下面几个控制子系统:汽包水位控制系统水位控制系统使锅炉给水量与锅炉的蒸发量相适应 ,维持汽包中水位在工艺允许的范围内。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将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控制在在所要求的范围之内 ,并保证管壁温度不超过允许的温度上限。燃烧控制系统使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适应锅炉负荷的需要;使燃 料量与空气量之

16、间满足一定比例,以保证经济燃烧;使 引风量与送风量相适应,以保持炉膛负压稳定。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10章水位控制的 任务是使给水量 与锅炉蒸发量相 适应,维持汽包 中水位在工艺规 定的范围内。汽 包水位控制也称 锅炉给水控制。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10章10.2.1.1 汽包水位控制系统的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选择汽包水位控制系统可直接选择汽包水位作为被控参 数。影响汽包水位变化的因素有给水量变化、蒸气流量 变化、燃料量变化、汽包压力变化等。汽包压力变化通过汽包压力升高时的“自凝结”和压 力降低时的“自蒸发”过程影响水位。燃料量的变化要经过燃烧系统变成热量后,才能为水吸收,继而影响汽化 量并改变水位。因此燃料量也不能作为汽包水位的控制 变量。只有锅炉给水量可作为汽包水位的控制变量。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10章10.2.1.2 汽包水位动态特性1.蒸气流量对汽包水位的影响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