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4988112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州市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常州市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常州市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常州市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常州市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州市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州市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语文 第 1 页 (共 10 页)常州市常州市 200320032004200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初三语文试题初三语文试题 2004 年 1 月命题人:陆文跃 审稿人:潘克勤 庄焕方 曹介梁一二总 分题 号(一) (二) (三) (一) (二) (三) (四) (五)三得 分一、积累运用(共 25 分)得分 (一)积累(共 12 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汉字。 (2 分)“豆腐西施”杨二嫂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 b( )间,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 lng( )仃的圆规。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 y( )的神色,仿佛 ch( )笑法国人不知道

2、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2默写。 (8 分)(1)海内存知知己, 。(2) ,愁云惨淡万里凝。(3)俱怀逸兴壮思飞, 。(4)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5)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6) ,小桥流水人家。(7)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8)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 ,以知天地之广大。3下面是水浒中几个主要人物及事件,请用“”将人物、外号、事件连起来(2 分)吴 用 豹子头 倒拔垂杨柳林 冲 花和尚 醉打蒋门神鲁智深 行 者 智取生辰纲李 逵 及时雨 误入白虎堂宋 江 智多星 怒杀阎婆惜武 松 黑旋风 沂岭杀四虎初三语文 第 2 页 (共 10 页)得分

3、 (二)运用(共 7 分)4阅读下面对“青春”的描述的句子,仿照句式在后边的横线上再补写一个句子。 (3 分) 有些人的青春充满欢乐与微笑,那是乐观;有些人的青春充满挑战与竞争,那是勇敢;, 。5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片断,仔细阅读后,请选择 46 处(不得超过 6 处) ,用规定的 符号(不必全使用)加以修改。 (4 分)(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4)复原号: (5)调位号: (6)留空号: 记得那是去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母亲正拿着一张 77 分的数学责骂我:“你告诉我,你一年混下来,考不上重点高中怎么办”?没等我开口,她又说:“进普通高中?”我耻辱地点点头。 “那要是

4、普通高中也没考取呢?”我想了一会儿,记得当时我信心地回答:“我非普通高中一定能 考 取 不 可。 ” 得分 (三)探究(共 6 分)6左图是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它是从件全球应征的有效作品 中脱颖而出,并在众多专家的帮助下进行了多次修改而最终产生的。 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当世界另一端的人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就会 感觉到这是中国的,能传达出基于悠久历史传统沉淀之上的现代感” 。 请你探究一下该会徽是如何传达出我国悠久历史传统文化的。二、阅读理解(共 45 分)得分 (一)阅读新解质疑语段,完成 710 题。 (共 8 分)对于“愁眠” ,新解者也有发现,说是“运河西岸,对着寒山寺大约两公里远有两座山

5、,一 座叫狮子山,另一座叫愁眠山,又名孤山”。所以,新解者认为, “江枫渔火对愁眠”,就是江村桥、枫 桥、渔火,对着愁眠山的意思。我觉得,给这么一“解”,这句诗就索然无味了。近来有些同志在那 里大声疾呼:诗中要有一个“我”在,没有“我”就没有诗,没有文学!这说法对不对暂不去说它。单初三语文 第 3 页 (共 10 页)就枫桥夜泊这首诗而言,确是有个“我”在的。这“我”就在“愁眠”二字上。这个“我”,实为一篇主 宰,全诗命脉。有了这“愁眠”的“我”,月落、乌啼、霜天、江枫、渔火、钟声才有了活力,才染上了 主观感情的色彩,才生出一种动人的意境。若把“愁眠”解释成两公里外的一座孤山, “月落”等等就

6、 全变成死的了,全诗也就变成死的了。如此, “夜半钟声”也变成没来由的了。须知, “钟声”到客船, 实际是到客船上的“愁眠”人耳中。船是无知之物,它管你钟声不钟声呢?7在本语段中,作者批驳了新解者什么错误观点?(2 分)8结合作者的观点,你认为“愁眠”应怎样理解?(不能用原文回答。 ) (2 分)9为什么说“江枫渔火对愁眠”给新解者这么一“解” ,就“索然无味”了?(2 分)10谈谈你对“诗中要有一个我在,没有我就没有诗,没有文学!”这句话的理解。 请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举例说明。 (2 分)得分 (二)阅读黎明的眼睛 ,完成 1114 题。 (共 11 分)三月的清晨,把窗子推开,第一片阳光

7、便飞到人们的全身。对着阳光带进来的新鲜空气,任 谁都要深吸一口,说:春天来了! 就这样,春天从窗口走近了我们。 但是,可不要忘记,不是从有房子那天起,我们就有窗子呢! 我们的兄弟,爱斯基摩人用冰块建筑的房子,像个白玉的钟罩一般,是没有什么窗子的。过 去的鄂伦春兄弟们住的“神仙柱”,因为没有屋顶,在屋里,到晚上可以看到头上的月亮和星光,也 就无须开窗子了。 最早的人类山顶洞人走下山来,不知住过多少代,才懂得造个窝儿的时候,他们也只会模仿 岩洞,把地挖个半截坑,上面再搭上个顶篷。至于窗子,就谈不上了。 房墙上开窗子是后来的事。随着窗子的开凿和扩大,人类文明的曙光也随着扩大。 窗子,自从它出现的那天

8、起,它就成为阳光的眼睛,空气的港口,成了自然和社会的纽带。 随着时间流逝,层楼的加多,窗子也越来越多了。看到高层的建筑,就会惊叹窗子是房屋最 鲜明的象征。没有窗子的房子,几乎也就没法把它唤作屋子了。 有谁未曾享受过开窗的喜悦呢?打开窗子,突然见到青山闯了进来,看到柳色的清新,小燕 的飞来 窗子打开了,用不着打招呼,新的空气就会猛扑进来。 当然,随之而来的,也有风沙飞入屋中。还有,眼睛看不到的微尘,还有很难发觉的细菌,有 的是出面拜访,有的是偷偷地混了进来 从古到今多少诗人赞美过窗子,多少歌手歌唱过窗子,多少情人的眼睛凝望过窗子初三语文 第 4 页 (共 10 页)窗子的变化,是值得人们考察一番

9、的。小小的窗子,几乎可以说,是文明的眼睛。在今后的日 子里,窗子的变化会更加多种多样了。 窗子的玻璃会随着时钟,自动调和射进室内的光线,窗子会随着明暗变换颜色,窗框上装有 循环水,它可以为居室的主人带走很多他发觉不到的天敌,又可以送进来他需要而又不易得到的芳香和养分 有的窗子不需开合,便能做到通风透光,它还可以把你不愿听到的声音关到外边,但是悦耳 的琴声,它是不会阻拦的 打开窗子吧!现在开窗子就不光是为了迎进阳光、空气,或者远眺青山的青、新柳的绿、燕 子飞来的掠影而是迎接一个新的世纪!(选自自读课本(第五册) 求知如采金作者,端木蕻良)1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2 分)12结合

10、全文内容,说说“小小的窗子”为什么是 “文明的眼睛”?(3 分)13有读者认为:文中划“ ”线的一段文字与整篇文章的内容不协调,应删去。你是 否同意这样的看法?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3 分)14结合你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 “现在开窗子就不光是为了迎进阳光、空气,或者远眺 青山的青、新柳的绿、燕子飞来的掠影而是迎接一个新的世纪!”这句话的理解。 (3 分)得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 1519 题。 (共 12 分)等爷爷回来过生日新加坡君盈绿已经晚上八点多了。这老爸,越老越糊涂,明知道一家人都在等他吃饭,为他庆祝生日,怎么 也不交代一声就跑得无踪无影了?甚至连电话都不愿打。去年他生日,买了

11、个手机给他,他到现 在都没用,就是不明白他们那一代人怎么总是那么固执?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弄丢了?那手机 确实是太小了。 哎呀,算了,只要他没事就好,哪有空管那么多?我们总有做不完的工作,在办公室里做,带 回家做,永远都做不完 “爸爸,爷爷怎么还不回来庆祝生日?我的肚子好饿!” “我也很饿呀。 ”我边把眼光从电脑上收回,边回答儿子。 “我们肚子饿了。 ”宾客的孩子也冲过来提醒。初三语文 第 5 页 (共 10 页)“就是啊,客人都等了老半天了,你爸怎么还没回来?”妻也不耐烦地探头进来问。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傍晚回家的时候他已经出去了,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哎呀!真急死人了,早知道就不给他庆

12、祝生日,不请客啦。 “Sir,Sir!警察局打来的电话。 ”我那孔武有力的家务助理克拉拉边在围裙上擦手边紧紧张张地 把电话递给我。这片薄薄的铁板形电话,湿湿的。我看着克拉拉,觉得他很讨厌。这家伙,肯定又 是边切菜边打电话跟女孩子打情骂俏!难怪我常常从菜里头吃到指甲、头发!还有,你看他那一 脸油垢的猥琐样!不过,现在的女性都不做家务了,不找个男的还不行。 “Sir,Sir,警察局啊!”他又紧张地提醒我。 哦,对,警察局找我干吗?我对着听筒“喂”了一声,对方就说很抱歉,要我去带回我老爸。“他怎么啦?” “他破坏公物。 ” “破坏公物?”老爸当了一辈子好人,如果不是老年痴呆岂会晚节不保?天!他不是一

13、时兴 起抓起路边的雕塑来砸人家的玻璃吧?那可得赔很多钱呀, “他究竟破坏了什么公物?” “他在路上涂鸦!这回我们只是给他警告,下回就得依法处理了。 ” 都 89 岁的人了,还涂鸦?这不是越活越倒回去了。 我去警察局把老爸保释出来,一路抱怨,可老爸始终不开口,我就越说越起劲。到了家门口, 我还在抱怨他老人家“返老还童”,一点儿也不为我们着想。 老爸下了车,就要进屋了,忽然转身对我说:“你能不能尝试用华语跟我沟通?” 我很惊愕,这老爸怎么啦?华语?这种我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学过一阵子的语言,已经多年没 接触了,我哪会说华语? “到处都没有讲华语的人,到处都看不到一个华文字,我今天只是兴起,在公园里拿了

14、油漆工 人的刷子在灯柱上写了几个华文,就是中国书法,他们就说我涂鸦!我告诉他们那是中国字,他 们说中国字不是这样的,中国字是用电脑打出来,很漂亮很整齐!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老爸,虽然这还是 21 世纪的 50 年代。(选自新加坡文艺报2002年第2期 ) 15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分)16老爸在公园里的灯柱上写了几个华文,他真的只是一时“兴起”吗?(3 分)17这篇小小说将故事的年代设置在未来21 世纪的 50 年代, 请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 (4 分)18文章以“等爷爷回来过生日”为题恰当吗?请结合全文的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3 分)初三语文 第 6 页 (共 10 页)得分 (四)阅读魏武将见匈奴使 ,完成 1923 题(共 8 分)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