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设计模板(v9.0)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4984355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教学设计模板(v9.0)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课程教学设计模板(v9.0)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课程教学设计模板(v9.0)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课程教学设计模板(v9.0)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课程教学设计模板(v9.0)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教学设计模板(v9.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教学设计模板(v9.0)(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课程教学设计模板(V9.0版)版)李 龙内蒙古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呼和浩特 010022一、课程教学设计模板的填写一、课程教学设计模板的填写课程教学设计模板通常称为课程教学设计表,专供学科教师做一门课程或其中某一单元的总体 设计之用。 课程教学设计表除首页(上报材料时用)外,由 5 张基本表格组成,其中第 2、第 3、第 4 三 张表格可根据实际需要决定使用的数量。在填写课程教学设计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课程名称 填写课程标准规定的正式课程名称,如:数学、语文、思想品德、品德与社会 等,不要随意简化或另起名称。在高等学校中,课程名称和所选用的教材名称有时不同,此栏应填 写正式课程

2、的名称,而不是教材的名称。如果进行的是单元教学设计,则在课程名称的后面用括号 注明该单元的排序和单元名称。 2授课年级 填写将要进行教学实践的年级,如:小学一年级、初中八年级、高中二年级、 大学本科三年级等。 3总学时数 按照校历实际教学时数(教学周数周学时数)填写,一般不应低于教学计划 中规定的课时数。同时应把讲授课时数与实践(包括活动课、实验课、习题课、讨论课及其他教学 活动,项目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设置)课时数分配适当,而且它们之和应等于总学时数。 4教科书 中小学一般都使用统编教材,而且教材名称与课程名称相同,有时配有补充教材、 教学包等。高等学校教科书一般由教研室或任课教师选定,此

3、栏应填写所选定的教科书的名称。 5参考书 填写为了搞好教学需要教师或学生阅读的教学指导书、参考书、文章、教学研究 成果等。 6依据标准 填写本学期(或本册教材)所对应的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以及学生教育技术 标准绩效指标对应的学段、级别。 7教学目标阐述 填写课程总教学目标,一般应包括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大类。按新课 标的要求,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参照课程标准的 要求拟定。如果只有教学大纲,则需要把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改编成教学目标。 8教学对象分析 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一般特征、起点能力以及信息素 养进行认真分析,把结果填入表中,作为教

4、学设计的一项重要依据。 9学科知识和能力结构框架 对照课程总教学目标,在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做出学 科知识和能力结构框架图(也可以用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来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该知识和能力结 构应是本学科知识和能力内在的逻辑关系,而不是教材中的章、节顺序。如果学科知识和能力结构 框架过于复杂时,可以先做出课程与单元之间的结构关系图,然后分别做出各单元的知识和能力结 构框架图。 10章节编号 按照教材中的章、节(或课)的编号填入。如第一章第一节,填入“1.1” ;第 五章第三节,填入“5.3”;第 28 课,填入“28”即可。 11知识点 “编号”一栏填入知识点代号,以“节”或“课”为单位。

5、每“节”或“课”的 知识点都从“1”开始,按 1、2、顺序编号。 “内容”一栏简要地填入该知识点的要点,使人 知道指的是什幺。最后,把每“节”或“课”之间用横线隔开。 12学习目标层次 中间一层供填写“认知” 、 “动作技能” (可简写成技能)或“能力” 、 “情 感”等。每一类目标有几个层次,可占用下面几个竖格;竖格用来填写上述三类教学内容的学习目2标层次,用几个填写几个。 13教学建议 在每一“节”或“课”的知识点中,将重点和难点勾出,以便任课教师作课堂 教学设计和自主学习教学设计时着重考虑。 14计划学时 完成每一“节”或“课”所需的学时数。最后,所有章、节的计划学时总和应 等于本表第

6、3 项的总学时数。 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不同的学科特点设置目标体系,比如:实例 1:适用于各学科实例 2:适用于外语学科实例 3:适用于语文学科实例 4:适用于自然学科、人文学科15教学媒体(资源)列表 本栏目的设置是为了从整体上体现一门课程所需教学资源的情况, 为后面的课堂教学设计和自主学习教学设计中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奠定基础,同时为学科教师 建立自己的资源库提供目录索引。本栏目既可以填写现有的教学媒体(资源) ,也可以填写需要的学 习 目 标 层 次知 识 点认 知技 能情 感教学 建议章 节 顺 序编 号内 容记 忆理 解简 用练 习初 会学 会思 考兴 趣热 爱重 点难 点计

7、 划 学 时学 习 目 标 层 次知 识 点认 知能 力情感教学 建议章 节 顺 序编 号内 容记 忆理 解简 用综 用一 会二 会三 会四 会思 考兴 趣重 点难 点计 划 学 时教 学 内 容学 习 目 标 层 次知 识 点分 类认 知 能 力 情感能 力情感教学 建议章 节 顺 序编 号内 容字 词句段 篇记 忆理 解简 用综 用观 察想 象朗 读表 达思 考兴 趣重 点难 点计 划 学 时教 学 内 容学 习 目 标 层 次知 识 点分 类能力认 知技 能情感教学 建议章 节 顺 序编 号内 容事 实概 念原 理观 察推 理记 忆理 解简 用综 用练 习初 会学 会思 考兴 趣重 点难

8、 点计 划 学 时3教学媒体(资源) 。当知识点较多或资源较多时,此栏目可用数页来完成。 (1)知识点或知识单元编号 知识点编号由两部分组成,前边为章、节(或课)的代号,后 边 为该知识点在本节(课)中的顺序号,中间用短线相连。如: 1.11 代表第一章第一节的第一个知识点; 5.34 代表第五章第三节的第四个知识点; 283 代表第 28 课的第 3 个知识点。 由若干个知识点组成一个知识单元时,编号可写成如下形式: 6.214 代表第六章第二节由第一至第四个知识点组成的知识单元; 5.13 代表由第五章第一节至第三节组成的知识单元; 3223 代表第 32 课由第二、三两个知识点组成的知识

9、单元。 (2)知识点或知识单元内容 填写该知识点或知识单元的要点,使人知道指的是什么。 (3)媒体类型 指媒体或资源的物理形态,如网络、图片、投影、录像、课件(文本、图片、 动、画视频、音频)等。 (4)媒体名称 指该媒体的名称或主要标识内容。 (5)占用时间 该媒体在使用(包括媒体演示和师生、生生互动)时需要的时间。 (6)来源 该媒体或资源的出处,如购入、交流、自制、下载、课件、资源库等, 教师使用时可以随时找到。 (7)检索号(网址) 该媒体在资源库中的位置或检索用网址。 15对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建议 对该课程中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部分进行的构想和安排。 其中: (1)知识单元 指适合于

10、学生自主学习的单元内容。 (2)活动主题 为该项活动拟定的学习内容的核心。 (3)学习模式(策略) 打算采用的自主学习活动的模式,如:主题型、研究型、协作型、 探索型等,以及为此而选择的学习方法,如支架式、抛锚式、随机进入式等。 (4)资源(情境) 对学习活动所需资源和情境的初步构想。 16教师自我分析 由任课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教育技术素养进行分析,找出自己的优势 和不足之处,为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提供依据。二、课程教学设计表首页二、课程教学设计表首页该首页只供参加评比、比赛和上报材料时使用,日常教学不用。三、课程教学设计模板(一)三、课程教学设计模板(一)该模板为分页式,供课程教学设计或单

11、元教学设计使用。三、课程教学设计模板(二)三、课程教学设计模板(二)该模板为连页式,供课程教学设计或单元教学设计使用。课课程程教教学学设设计计表表课程名称: 授课年级: 设 计 者: 所在学校: 地址邮编: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设计时间: 中中 国国 教教 育育 技技 术术 协协 会会1分页式模板: 课课 程程 教教 学学 设设 计计 表表设计者_ 单位(学校)_ _课程名称授课年级总学时数讲授活动练习其他名 称编 著 者出版社(网站)版别(发布日期)教科书参 考 资 料依 据 标 准课程标准:学生教育技术标准:教 学 目 标 阐 述一般应包括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大类。按新课标的要求,教

12、学目标应包括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参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拟定。学 习 者 的 分 析对学生的一般特征、起点能力以及信息素养进行认真分析,作为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依据。2学科知识和能力结构框架(或概念图 、思维导图 )3学 习 目 标 层 次 知 识 点教学 建议章 节 顺 序编 号内 容重 点难 点计 划 学 时4知识点或知识单元编号内 容媒体 类型媒体名称 (内容要点)占用 时间来源检索号(网址)教 学 媒 体 ( 资 源 ) 列 表5知识单元活动主题学习模式(策略)资源(情境)对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建议6教师自我分析由任课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教育技术素养进行分析,找出

13、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提供依据。1连页式模板: 课课 程程 教教 学学 设设 计计 表表课程名称授课年级总学时数讲授活动练习其他设计者所属学校教科书教科书书 名编 著 者出 版 社版 别参考材料参考材料参考材料名称编 著 者出 版 社版 别依据标准依据标准课程标准:教育技术标准:本课程(单元)教学目标阐述本课程(单元)教学目标阐述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2一般特征:初始能力:信息素养:学科知识和能力结构框架(或概念图、思维导图)学科知识和能力结构框架(或概念图、思维导图)本课程(单元)本课程(单元)目标体系目标体系学 习 目 标 层 次 知 识 点教学 建议章 节 顺 序编 号内容重 点难 点计 划 学 时3现有(或需要)的教学媒体(资源)列表现有(或需要)的教学媒体(资源)列表知识点或知识单元编号内容媒体 类型媒体名称 (内容要点)占用 时间来源检索号(网址)对对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建议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建议知识单元活动主题学习模式(策略)资源(情境)教师自我分析教师自我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