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文言文阅读拓展训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984202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文言文阅读拓展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文言文阅读拓展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文言文阅读拓展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文言文阅读拓展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文言文阅读拓展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文言文阅读拓展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文言文阅读拓展训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花都区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练习1高一文言文阅读拓展训练高一文言文阅读拓展训练一、读下面一段选文,完成 16 题:臣闻求木之长长者必固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远者必浚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凡百元首,承天景景命,善始者实繁,克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行路。虽董董之以严刑,振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

2、舟,所宜深慎。注释1长(zhng):生长,长成。 2固:使稳固。 3远:形容词用作动词,使流得远。 4浚(jn):疏通,深挖。 5居域中之大:据天地间重大的地位。域中,天地间。语出老子:“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6以:用,行。 7景:重大。 8克:能够。 9殷:深。 10吴越:吴国和越国,春秋时两个敌对的诸侯国。 11行路:路人,陌生人。 12董:督责,监督。 13振:通“震”,威吓。1、下列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当:主持,掌握。B凡百元首 凡百:总共一百 C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傲物:看不起别人。D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

3、服 恭:恭顺2、下列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克终者盖寡 B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而况于明哲乎C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D而况于明哲乎花都区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练习2臣闻求木之长者 青取之于蓝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人君当神器之重 B、不念居安思危 C、必固其根本 D、虽董之以严刑4、下面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提出了全文要阐明的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B第一段用了两个比喻,先从正面喻证治国必积德,再从反面说明德不厚国不 可长治久安。C第二段以历代帝王为例说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道理。D第二段指出了

4、历代帝王不能善始善终的根本原因是忽视了人民的力量。5、给下面句子用“/”断句臣 闻 求 木 之 长 者 必 固 其 根 本 欲 流 之 远 者 必 浚 其 泉 源 思 国 之 安 者必 积 其 德 义 源 不 深 而 望 流 之 远 根 不 固 而 求 木 之 长 德 不 厚而 思 国 之 安 臣 虽 下 愚 知 其 不 可 而 况 于 明 哲 乎6、翻译下列句子(1)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二、读下面一段选文,完成 76 题:醒心亭记 曾巩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

5、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夫其所睹耳新夫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花都区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练习3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 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

6、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云烟之相滋 滋:滋生 B其心洒然而醒 洒:惊异C一山之隅 隅:角落 D尚未知公之难遇也 遇:际遇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自为记,以见其名义 B、乃公所寄意于此也斧斤以时入山林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其可不喜且幸欤 D、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其孰能讥之乎 以其无礼于晋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欧阳修为“丰乐亭”作记,并且让曾巩为“醒心亭”作记。B “醒心”这个

7、亭名是韩退之根据那里的风景可使游人“其心洒然而醒”来命名 的。C曾巩认为欧阳修的快乐不在于一山一水,而在于天下富足太平,学者成才。D作者把能与欧阳修同游作为幸运的事情,因为欧阳修是个不可多遇的优秀人物。10、给下面句子用“/”断句 凡 公 与 州 宾 客 者 游 焉 则 必 即 丰 乐 以 饮 或 醉 且 劳 矣 则 必 即 醒 心 而 望 以 见 夫 群 山 相 环 云 烟 之 相 滋 旷 野 之 无 穷 草 树 众 而 泉 石 嘉 使 目 新夫 其 所 睹 耳 新 夫 其 所 闻 则 其 心 洒 然 而 花都区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练习4醒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其可谓善取乐于山

8、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2) 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文言文阅读参考答案一、1. B(凡百:所有的。 )2. A;3、D(A、重:形容词用作名词,重任、重权。B、安:形 容词活用做名词,安全的环境 C、固: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牢固。)4、C(这并不是作者要 说明的观点) 5、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 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6、 (1)竭尽诚心,就会使敌对的势力(和自己)联合,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毫不相干的陌 生人。 (2)怨恨不在有多大

9、,可怕的是民众(的力量) ;人民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这是应 当深切戒慎的。 译文我听说:想要树木长得高,一定要使它的根稳固;想要使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 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树根不稳固却想要树 木生长,道德不厚实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最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您这) 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要职权,据有天地间重大的地位,将会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 保持永无休止的美善,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除奢侈而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敦 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啊。花

10、都区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练习5(历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没有不处在深切的忧虑之中而治道显著,功德 圆满之后德行就开始衰微了,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是取得 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因为处在深重忧患之中,一定竭尽诚心对待臣民。成功之后,就放纵 自己的情感而看不起别人。竭尽诚心,就会使敌对的势力(和自己)联合,傲视别人,就会使亲 人成为毫不相干的陌生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民,用威风怒气来威吓他们,(人们)最终 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怀念(皇上的)仁慈,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怨恨不 在有多大,可怕的是民众(的力量) ;人民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

11、,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二、7D(动词,遇到,相遇。 ) 8、 C(反问语气,难道; A.连词,表目的/介词,按照; B.表判断,是/副词,竟然,却; D.介词,在/介词,对) 9B(亭名是欧阳修命名的, 取自韩愈诗“应留醒心处,准拟醉时来” 。 ) 10、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相环, 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科其所睹,耳新科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 醒 11、 (1)他真可以说擅长从山泉之间获得乐趣,而且给它(们)取名来显示它(们)的实际情 况,又是更擅长的了!(2)而我又可以凭借文章寄托名声在他的文章之后,难道可以不感到欢

12、 喜、幸运吗! 译文: 在滁州的西南方,泉水的旁边,欧阳公出任知州的第二年,建筑凉亭叫“丰乐亭” ,自己写 了一篇丰乐亭记,来说明丰乐亭名称的由来。之后又径直在丰乐亭往东几百步,找到山势高的 地方,建筑凉亭叫“醒心亭” ,并且请我为它写一篇记事。只要欧阳公和宾客来游玩,一定会到丰乐亭饮酒。有人喝醉并且劳累了,就一定会到醒心亭 观望风景,看到群山环绕,白云山岚水气滋生蔓延,一望无际的旷野,花草树木茂盛,山泉岩 石秀丽,让他们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都有清新的感觉,他们的心也因惊奇而醒来,甚 至久待而忘了回去。所以根据这样的事形成的原因为它取名“醒心亭” ,这是取自韩愈北湖 一诗的句子。唉!他真

13、可以说擅长从山泉之间获得乐趣,而且给它们取名来显示它们的实际情 况,又是更擅长的了!虽然如此,欧阳公的快乐,我能形容。我们的国君在上能宽大化民,不用刑罚,我们的人民 在下生活充裕,没有怨恨,天下的求学的人都贤德有才能,边远地区鸟兽草木生长都适当合宜, 这才是欧阳修的快乐。而只是在一座山的角落、一池泉水的旁边,难道是欧阳公的快乐吗?这 其实是欧阳公用来在这里寄寓他的理想呀。像欧阳公的贤德,韩愈死后的数百年才有。现在与他同游的宾客都还不知道欧阳公的难得。 以后的百千年,有人仰慕欧阳公的为人,来参观他的遗迹,想要见他一面,却有没办法再见到 的感叹(或说有比不上他的感叹),然后才知道欧阳公的难得。所以凡是与他在这里同游的人, 难道可以不感到欢喜、幸运吗?而我又可以借着文章寄托名声在他的文章之后,难道可以不感 到欢喜、幸运吗!花都区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练习6宋仁宗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