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古道大桥基础开工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983857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古道大桥基础开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王古道大桥基础开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王古道大桥基础开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王古道大桥基础开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王古道大桥基础开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古道大桥基础开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古道大桥基础开工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王古道大桥基础开工报告王古道大桥基础开工报告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王古道大桥位于安阳市张家村南侧,为安林高速公路跨越张家村南部水库而设置,中心桩号为 K12+350.00,设计 1520 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空心板桥,下部为柱式墩、桩基础和肋板式桥台、桩基础,交角 90 度,本桥位于 R=6000.0 米的右偏圆曲线内。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根据地质钻孔资料揭示,桥址处地下水位较高,桥址处地层以粘土岩为主,地层由上至下为亚粘土、砂岩、粘土岩、砂岩、粘土岩。其下部结构 0、15 号台桩基桩径为 1.2 米,桩长 23.0 米,共 16 根,114 号墩桩基桩径为 1.3 米,共 56 根,其中

2、1、12、13、14 桩径 1.3 米,桩长 26.0m,其余 27.0m二、生产组织机构二、生产组织机构组 长:项目副经理 程 忠副组长:项目总工程师 屈 折成 员:质检部部长 董学成工程部部长 刘宏民试验室主任 付丽华测量队队长 刘在成机材部部长 雷 平现场工程师 葛田科试验工程师 孙 彪测量工程师 陈丹成现场负责人 孙天顺技术负责人 孙 涛安 全 员 杨 伟混凝土班班长 宋义军钢筋班班长 张瑞民模板班班长 刘军庆三、主要机械组合三、主要机械组合机械名称型号单位数量技术性能拌和机、配料机750 型、500 型套2良好混凝土运输车HYG3 型辆3良好吊 车16T台1良好挖 掘 机卡特台2良好

3、装 载 机40 型台2良好弯 曲 机上海 YQ220套2良好切 割 机上海 TD160套2良好发 电 机200KW台2良好电 焊 机30KVA套4良好钻 孔 机套6良好水 泵台2良好四、施工方案及工艺四、施工方案及工艺王古道大桥桩基础处在张家庄南侧的水库中,拟采用围堰筑岛桩基采用钻孔灌注桩。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和,罐车运输,钢筋笼现场制作,装载机配合吊车进行安装。混凝土灌注采用刚性导管回顶法进行灌注。1、施工前期准备 清理、平整场地,将杂物、垃圾运至指定地点,然后压实、硬化场地,使模板、钢筋免受泥水污染。 材料堆放位置较原地面高出 30-40cm,用红砖、油毡铺底,四周做好排水沟,钢筋堆放后用塑料

4、篷布覆盖。 试验室作好各种混凝土、砂浆配合比及原材料试验,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施工时按监理工程师审批的配合比执行。2、围堰筑岛因该水库无流水,采用土围堰即可。拟在桥梁两侧筑围堰,把围堰内水抽走,清除水底淤泥及杂物,用粘土换填筑岛,筑岛换填层层夯实,直至高出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包括浪头)0.50.7m。筑岛平面尺寸满足基础施工要求。3、测量放样施工前测量人员对王古道大桥桥台、桩基基础平面坐标进行放样,并测量地面标高,与设计图纸对照,测量放样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在孔四周通过桩基中心线设置四根木桩,以控制桩基中心,便于检查孔垂直度。4、护筒制作与埋设 护筒的制作护筒是重复使用设备,要求坚固耐用,

5、便于安装、拆除,且不漏水。本标段确定一律采用钢护筒,用 10mm 钢板制作,为增加刚度,防止变形,在护筒上下端和中部外侧各焊一道筋肋,做成整体式护筒,确保其刚度满足施工需要。 护筒的埋设埋设护筒时,护筒平面位置与竖直度必须准确,护筒周围和护筒底脚紧密不透水。埋设时,护筒中心轴线应对准测量的桩位中心,其偏差应控制在 5cm 以内;并严格保持护筒的竖直度,其倾斜偏差不得大于 1%。本标段护筒埋设采用挖埋法,埋深 1.5m 左右;护筒高度高出地面30cm,护筒中心竖直线与桩中心线重合,从护筒底部向四周填土并分层夯实。护筒埋设要求准确、稳固、不变位,底部不漏水,能保持孔内水头稳定,形成静水压力,保护孔

6、壁不坍塌。护筒周围用粘土进行回填、夯实。5、泥浆制备制备泥浆的粘土选择水化快,造浆能力强,粘度大的粘土。正循环钻孔泥浆液比重采用 1.15。本标段钻孔桩穿过的地层以亚砂土、亚粘土为主,所以制备泥浆条件较好。另外准备粘土或膨润土以备用。泥浆的循环和净化处理,在旱地施工时,可设置制泥浆池、贮浆池、沉淀池,用泥浆槽连接。一套循环系统,可供 2-3 排桩共用。由于本标段内河流不多、河流也不宽,水中桩施工时仍可利用岸上的制浆池、贮浆池、沉淀池来制浆和净化泥浆。制浆池的尺寸通常为 3m8m,深 1m 左右,并设二个制浆池,一个池浸泡粘土,另一个池搅拌制浆。6、钻孔钻机就位时,认真调平对中,要求钻架上的起吊

7、滑车与转盘中心及桩位中心在同一垂直线上。在钻进过程中要经常检查转盘,转盘要水平,如有倾斜或位移,应及时纠正。初钻时,先启动泥浆泵和转盘,使之空转一段时间,待泥浆输进一定数量后,方可进行钻进。开始钻进时,进尺应适当控制。在护筒刀脚处低档慢速钻进,使刀脚处有坚固的泥皮护壁。钻至刀脚下 1m 后依据土质情况按正常速度钻进。在钻进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和保持孔内水头稳定,高出护筒外水位1.5m 以上,以保护孔壁稳固,这样可以降低护壁泥浆液的比重,减少泥浆消耗,并能提高钻进速度,根据实验资料和钻孔实践经验,正循环钻孔泥浆液比重采用 1.15,可以使钻孔得到满意的效果。相邻桩中距 5m 以内的混凝土灌注桩完成

8、 24 小时后,方可开钻另行钻孔,避免扰动混凝土的凝固。钻孔连续进行,分班作业,不中断,及时填写钻孔记录,严格执行交接班手续,经常检查钻机工作状态、桩位倾斜度和成孔情况,防止事故发生。7、清孔清孔工作要及时,成孔后立即报监理工程师验孔合格后,立即进行。在清孔过程中,孔内水位保持在高于地下水位或外水位 1.52.0m 以上,保持静水压力不变,保护孔壁稳固,清孔后应在最短时间内灌注混凝土。清孔方法可采用换浆法,钻到设计深度,钻机空转停止进尺,并保持泥浆正常循环,用比重为 1.11.25 的较纯泥浆把孔内悬浮着钻渣的泥浆换出,再用浓度较低的泥浆注入井底降低泥浆比重。清孔完成指标:泥浆相对密度 1.0

9、31.05,含沙率不大于 2%,粘度保证在 17Pa.s20Pa.s 之间,沉淀厚度不大于 30cm。清孔完毕,提出钻头,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用探孔器对孔深、孔径和竖直度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即进行插放钢筋笼。检孔器采用外径为钻孔灌注桩钢筋笼直径加 100mm(不得大于钻头直径) ,长度为外径的 46 倍的钢筋检孔器吊入钻孔内检测。8、制作、安装钢筋笼钢筋骨架制作和吊放的允许偏差为: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 0, 20mm;骨架外径10mm;骨架倾斜度0.5%;骨架保护层厚度20mm;骨架中心平面位置 20mm;骨架顶端高程10mm,骨架底面高程50mm。钢筋笼在现场按规范规定焊接绑扎完成。钢筋

10、笼焊接:双面焊焊缝长度大于 5D,单面焊焊缝长度大于 10D,焊接时严禁烧伤钢筋,每 2 米焊4 道保护筋。按设计要求加固好声测管。钢筋笼要牢固,确保搬运、插放过程不变形。钢筋笼安装采用铲车配合吊车安装,安装钢筋笼一定要居中,保证钢筋笼保护层均称,主筋笼和副筋笼搭接时,一定要注意上、下要垂直搭接长度要满足要求,焊接要牢靠,声侧管绑扎位置要均称,焊接要严密防止砼浆流入声侧管内。插放钢筋笼要准确对中,保证桩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笼底面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在灌注混凝土时将钢筋笼用钢管固定于护筒两侧,以防止钢筋笼上浮。安装结束进行二次清孔,指标:泥浆比重1.05。9、灌注水下混凝土钢筋笼安放结束,二次

11、清孔完成,经检查合格后应迅速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工作。灌注水下混凝土采用直升导管法。浇灌混凝土前对导管做拼接和水压试验,试验水压力应不小于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可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1.3 倍,经 15 分钟试验,导管滚动数次,管壁无变形,接头不漏水,方认为合格,然后在导管外壁用明显标记逐节编号并标明尺度。导管吊放过程中,应使位置居中,轴线顺直,防止卡住钢筋笼或碰撞孔壁。混凝土隔水措施采用拔球法,即在漏斗颈部设置一个隔水木球栓,下面垫一层塑料布,球栓用细钢丝绳拴住挂在横梁上,当首批混凝土备足开始灌注时,即剪断钢绳,此时混凝土压着球栓和塑料布垫层与水隔离通过导管,挤走导管内的水,保证水下混凝土的质量,混凝

12、土灌注采用泵送和吊机配吊斗进行灌注。灌注水下混凝土必须连续进行,不得中途停工。首批混凝土量必须能满足导管埋设深度大于 1m,正常灌注时,应使导管埋设深度不小于 2m,也不应大于 6m,拆除导管时应始终保持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不小于 2 米,以防导管提空断桩。为防止钢筋笼上浮,当灌注的混凝土顶面距钢筋骨架底面 1m 左右时,应降低混凝土灌注速度。当混凝土拌和物上升到骨架底口 4m 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 2m 以上,即可恢复灌注速度。灌注过程中,经常用测绳测探井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及时调整导管埋深。浇筑至桩顶时,应放慢速度,增加导管晃动次数,增强混凝土的密实度。当混凝土最少超出设计

13、高程 50-100cm 后,停止灌注。挖出浮浆至桩头以上 5-8cm,留待接桩时凿除。报监理工程师。10、承台及系梁的施工基桩浇注完成 7 天后,报请质量监测部门对桩基按规定的方法检验,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认可立即进行系梁、承台的施工。首先应将桩头浮浆凿除至混凝土密实处,凿除桩头时,要保证基桩顶面的平整度。同时开挖承台基坑,对基底夯实,填筑砂砾垫层后,浇筑 10cm 素混凝土垫层,然后放样.绑轧钢筋、支立模板加固,对桩头破除后的桩顶应用水冲洗干净,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浇注桩头及系梁混凝土,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厚不应超过 30cm,以利振捣。浇注完成后,在桩头混凝土终凝前,将桩头顶面拉毛,以利于和

14、墩柱的结合质量。11、注意事项 工人必须佩带安全帽,井上人员必须身系安全带,并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不允许带病作业,非工程人员严禁进入场地。经常检查起吊系统,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更换。 钻机就位前,对钻孔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 钻机安装后的底座和顶端应平整,在钻进中不得产生位移或沉陷,否则应及时处理。 钻机作业分班连续进行,填写的钻孔施工记录,交接班时交待钻进情况及下一班应注意事项。 开钻时慢速钻进,待导向部位和钻头全部进入地层后,方可加速钻进。五、质量保证体系五、质量保证体系1、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质量是一个单位综合素质的具体反映,路桥集团第二公路工程局向来重视工程质量管理,不断加强质量教育,提高

15、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安林高速公路第 3 合同段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本标段的质量管理工作。2、全体职工学习有关施工规范、法规和奖惩制度,使全体员工牢固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信誉、以质量求发展、以质量求效益的质量管理经营观念,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努力创建更多的优质精品工程。3、建立健全内部质检、试验和测量控制三大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完善的内部质检体系,对施工的全过程实施严格监控,实行专职检查和群检相结合,对关键和特殊的施工过程安排专职质检工程师跟踪督查,做到预防为主,一票否决,把工程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为了保证质量管理体系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便于积累经

16、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确保收集的数据和资料真实、可靠,人员还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不能随意更换。 建立完善的试验检测体系和工作制度,做好标准试验及施工过程检验,严禁弄虚作假,以使整个施工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建立完善的测量控制体系,确保各项工程严格按设计尺寸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4、贯彻执行质量一票否决制度,严格执行公路工程技术规范和安林高速公路质量要求,排除一切行政干预。5、对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必须遵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即: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6、施工日志是施工过程的基本原始记录,是实现可追溯性的重要依据,故各现场技术人员和专职质检人员必须实事求是地认真地记好施工日志,详细纪录与施工有关的一切活动,包括天气、环境、监理指令、工艺流程、各种干扰和工程进展情况等,以备项目质检部随时检查和必要时的查阅。7、各主要工序及关键部位必须认真作好施工原始记录、工程照片等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