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幼儿园活动方案.doc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4981932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端午节幼儿园活动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端午节幼儿园活动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端午节幼儿园活动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端午节幼儿园活动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端午节幼儿园活动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端午节幼儿园活动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端午节幼儿园活动方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端午端午节节幼儿园活幼儿园活动动方案方案范文一: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快乐端午粽飘香活动目标:1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了解粽子的基本制作方法。3.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活动准备:1有关端午节的PPT,艾草、香囊、粽子、彩鸭蛋实物,赛龙舟图片。2.幼儿完成端午节调查表;联系会包粽子的家长志愿者若干名。3.二楼多功能室布置成体验区,做好环境布置,提供粽叶若干、米、绳子、各种馅料等包粽子的材料。活动过程:活动一:端午节到了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讨论的兴趣。师:你们知道人们通常

2、在什么节日里包粽子、吃粽子?。教师小结:端午节和春节、中秋节、清明节并列为中国四大节日,6月2日就是今年的端午节。2.讨论并欣赏有关端午节的PPT,了解端午节的由来。请幼儿说说自己了解的端午节由来。师:端午节是怎么来的?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你收集的资料?个别幼儿讲述有关端午节由来的故事。师幼共同欣赏PPT。师:关于端午节有许多传说,流传最广的是关于谁的故事?师:为什么有包粽子和赛龙舟的传说?教师总结:人们为了不让屈原的身体被鱼虾吃掉,专门在端午节这天用粽叶包裹食物给鱼虾吃,赛龙舟也是人们为了驱赶鱼虾而专门举行的活动仪式。3.了解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师:除了包粽子、赛龙舟外,你还知道关于端午节的哪些习

3、俗?师幼共同欣赏PPT,结合实物,了解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师:这是什么?闻闻什么味道?人们插艾草菖蒲有什么作用?师:这是什么?闻闻什么味道?看看它的样子,人们为什么要挂香囊?师:还有什么习俗?师:古代人为什么在端午做这些事?师: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习俗?说说你的理由。4.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谈谈现在人们是如何过端午节的。师:随着现代生活的进步,我们现在的端午节比以前有了一些改变,但是许多活动人们仍在进行,如包粽子、吃鸭蛋等。活动二:包粽子1.谈话导入,引出关于粽子的话题。师:马上要过端午节了,在端午节里有一项重要的传统习俗是什么? 展示各种形状的粽子,引导幼儿观察。请个别幼儿家长为小朋友介绍几种

4、不同的粽子。2.介绍包粽子所需要的基本材料。3.请家长示范粽子的基本包法和步骤。教师请个别家长在一旁说明每一个步骤的基本要领。重点示范、介绍:如何将粽叶把糯米包裹得紧一些,不漏米一只手的手指紧紧按住粽叶,另一只手将粽叶翻过来,盖住糯米,包裹好就完成了。请家长示范加馅料的方法:先将粽叶握拢成圆锥状,尖角向下,不能有漏孔,防止漏米。然后将一小半糯米灌入开口,再放入馅料,最后灌满糯米,包裹好粽叶。4.幼儿实践:学习包粽子幼儿分组到体验区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操作,重点指导幼儿包裹粽叶。5.幼儿相互交流学习成果,请幼儿代表将包好的粽子送到厨房去煮。活动三:赛龙舟1幼儿自由结伴五人一组,后面的幼儿依次抱住前

5、面幼儿的腰或者拉住衣服,蹲着向前走。老师观察:幼儿自由结伴的情况。开龙舟游戏时,幼儿能否步调一致,有节奏地蹲着向前走。2.组织交流师:小朋友,“开龙舟”的游戏好玩吗?你们玩得怎样?师:那么怎样让“龙舟”上的小朋友走得一样快慢,让“龙舟”顺利地开起来呢?师:如果速度一致,有节奏地走,“龙舟”是不是就能开得快呢?小朋友们再试一试。3.幼儿再玩“开龙舟”游戏,老师观察幼儿游戏的情况,进行个别指导。4.竞赛游戏:赛龙舟师:小朋友们的龙舟开得很好,下面我们来进行龙舟赛,看哪条龙舟最先到达红旗处,就算胜利。幼儿五人组龙舟,并排从起点出发,开展龙舟赛。加大难度,六人一组,十二人一组组成龙舟,再次比赛。范文二

6、:端午节幼儿园活动方案方案一: 大班亲子活动:快乐的端午节活动设计意图: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了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初步了解节日的习俗、了解端午节的风俗民情,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我们商讨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目标:1、来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2、尝试包粽子,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活动准备:幼儿用书快乐的端午节、故事磁带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邀请会包粽子的家长志愿者包粽子的材料及工具:如粽叶、大米、红豆沙、蛋黄、线、剪刀等。 活动过程:1、幼儿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节。“今天是

7、什么节日?”幼儿和同伴交流。请个别幼儿表述,重点引导幼儿表述端午节的时间。师生共同小结:端午节是中国农历的五月初五。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习惯。“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它的传说?”幼儿相互交流。组织幼儿欣赏故事: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有哪些活动,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活动?”幼儿分组交流。请每组选1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发言。教师小结:端午节人们会进行许多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佩香囊等。 3、幼儿交流吃粽子的经验。“你们吃过或者见过哪些粽子?”幼儿和同伴交流。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粽子有各种各样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馅。4、幼儿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包粽子

8、。“小朋友们包过粽子吗?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今天我们请来了会包粽子的家长,我们一起学习粽子吧!”幼儿分组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包粽子,引导幼儿为家长志愿者拿、放材料,边看边交流。“包粽子的顺序是什么?包粽子时需要注意什么?你看了包粽子的过程后有什么感受?”5、幼儿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分享粽子。端午节亲子活动:“端午粽飘香”活动方案1、会说“端午节”的名称,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2、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端午节的故事;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等;包粽子的糯米、苇叶;一、主持人出示图片,讲述端午节和来历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1、吃粽子。用黍米(黄米)

9、或糯米加枣用苇叶包成三棱角式的粽子,煮熟食用。据说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不让鱼类吃掉其尸体,故向江内投之以粽子。习俗相沿,变成了人吃粽子,后又带上了时令色彩。2、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药铺索要或买五味中药药面,装在小布袋里缝严。戴在小孩或老年妇女身上,驱邪避瘟。3、给孩子戴五丝。“五丝”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线配成,古代没有棉花而用五色丝,所以叫“五丝”。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线代丝,而名称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阳时,给孩子的手脖上、脚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丝”。要一直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时,解下来扔在水流里,使其顺水漂走。传说这“五丝”能变成蚯蚓。习俗认为戴“五丝”,能去灾、辟邪、保护儿童。二、包粽子、吃粽子,共同分享端午节的食品三、亲子共制香包1、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香包2、幼儿相互赠送香包,大胆向同伴说一句祝福的话。四、活动结束。在此,仅代表幼儿园的全体教师祝各位家长及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合家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