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日本古代情死悲剧的美学特征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4967665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日本古代情死悲剧的美学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试论日本古代情死悲剧的美学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试论日本古代情死悲剧的美学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试论日本古代情死悲剧的美学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论日本古代情死悲剧的美学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日本古代情死悲剧的美学特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日本古代情死悲剧的美学特征试论日本古代情死悲剧的美学特征邱 燕 河南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在日本的民族精神中,悲剧精神是非常突出的, “情死”文学作品是日本悲剧的重要内容,在这些作品中,悲剧主体以自我为中心,在个体意识的驱动下,面对自己生命的苦难和毁灭,面对自己“意识和欲望超出自己的能力”的绝境以及自己的动机和行为结果的悖反的反因果境遇时,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生欲望,迸发出了旺盛的生命活力,发挥了最大的自我保全能力。既给人以崇高的美感,也给人以物哀的美感,这种崇高感与物哀感的结合,表现了一种激越高蹈的美与凄艳哀伤的美的中和,这正符合了日本的民族精神的两重性。戴季陶指出:“情死的事,更是值得我

2、们注意的。有很多情死的人,不是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且不是为达共同的目的,是为达所爱的对方的目的,很勇敢地积极的作所爱者的牺牲”1情死即为爱情而死。当爱情受到威胁,不少青年男女以死来保全爱情, “得成比目何辞死,原作鸳鸯不羡仙” ,情死是维护人的生存尊严和炽烈爱情的一种残酷的手段,也是悲剧主体内在抗争精神和勇气的强烈释放。为了真挚的情感,他们凭着强大的精神支柱而毫不畏惧的结束自己的生命。日本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情死故事,从审美价值的角度看,主动的殉情是具有伦理道德意义上的悲壮崇高,被动的殉情具有凄艳哀伤的美感。一、悲剧冲突的激烈、尖锐,悲剧主体具有强烈的悲剧精神一、悲剧冲突的激烈、尖锐,悲剧主体具有强

3、烈的悲剧精神有一些学者往往以西方文学中的著名悲剧以及由此类作品中概括出来的悲剧理论来衡量东方的悲剧,认为东方无悲剧或者说东方缺少悲剧。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或片面的结论。日本民族恰是一个悲剧精神相当突出的民族。日本文学中的情死悲剧故事中都表现了尖锐激烈的悲剧冲突,既有人与社会的外部冲突,又有人物与自我的内心冲突,就其悲剧冲突的激烈尖锐程度来说,是远远超过了其他的东方民族的。在日本情死悲剧中,悲剧主人公都有强烈的悲剧精神,不管是积极行动,陷入动机与结果悖反的意外结局的毁灭和不幸的境遇,还是命运把他们抛入两难的绝境,他们都敢于以死相争,殊死搏斗,敢于为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责任,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崇高的

4、人格精神力量。那敢于挑战封建婚姻制度,颠覆现有传统伦理的轻太子和轻大郎女、阿宗和五藏、治兵卫和阿春,那敢于自由地掌握爱与恨得道成寺蛇女、阿古屋,那敢于为爱冒险不计得失的阿七、越海的蛇女,那化为鬼魂也不放过负心郎的矶良,那在忠、孝之间难以抉择的沙本比卖等等,他们在强烈的激情抗争方面,在对强大势力的抗争时,在对自己命1 戴季陶:日本论 ,海南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41 页。运和人格的掌控方面都具有超常性与崇高性。“没有对灾难的反抗,也就没有悲剧”2悲剧精神的精髓即是人在面对悲剧性人生遭际时的抗争精神。悲剧人物之所以是悲剧人物,就在于他所反抗的是他不可战胜的。他不是为了生存而生存,而是为了反抗

5、给自己造成苦难的渊源而生存。而他所体现的,正是那种既苦涩又壮烈的悲剧精神,它是人与自然与世界的分裂对立的产物,从而使人体会到一种凝重、庄严、悲壮而崇高的美,在这里,“命运和正义是不可调和的,我们必须在这二者之中选择。或者选择命运作为悲剧的指导原则,或者选择正义。”3人一方面是自然的存在者,一方面又是社会价值的存在者,这就注定了人生具有悲剧性。因为人总是不满足于他的自然性的存在而要追求更高的价值,所以也必然要遭遇到阻力,人生的价值目标越高,所遇到的阻力越大,因而要奋斗,必然就要面临苦难,甚至是牺牲生命。二、日本情死悲剧很少有大团圆式的结局,大多是以一方或双方的毁灭而二、日本情死悲剧很少有大团圆式

6、的结局,大多是以一方或双方的毁灭而终。终。在日本情死悲剧中,东方民族所常有的“以愿望超越现实”的大团圆方式的结局几乎是没有的,几乎都是以残酷的生命的毁灭告终。这种残酷的结局方式反映了社会冲突的不可调和性与否定性质,更符合悲剧美感所要求的惊心动魄的效果,更能引起欣赏者的震撼。蔑视死亡,敢于赴死的绝决精神,是日本民族悲剧精神的重要特点。日本悲剧性文学作品以冷静到几乎阴沉、冷酷的态度,把情感表现为冷若冰霜的不动情的状态,让人们去凝视可怕的死亡和无声地承受巨大的痛苦。日本民族欣赏“与花一道凋零的年轻女子的感觉的美与爱” ,欣赏那种“不伤害他人的爱以自我否定而投水的思想美,即为所爱者献身作为自我牺牲行为

7、的投水”之美,4例如古事记中记载倭建命的爱妻弟桔比卖随受敕命不得不东征的丈夫漂泊到走水海遭遇海难,为了倭建命,主动向海神贡献自己自沉波底,就是为感谢当年丈夫在烧津原陷于烈焰,在濒死的危难之际,还呼唤自己的名字关切自己的安全。5弟桔比卖、真间手儿女、宫木等都为所爱的人投水而亡,爱的美,在为对方献身的自我牺牲中达到顶点,相互牺牲的情爱因为达到精神美的高度。这种死亡之美是超越了两性肉体感之美的更高的精神之美。这种为道义、为忠信而甘心赴死的精神超越了单纯的性爱而升华为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就是日本民族性格中的悲剧精神。三、日本古代情死悲剧既给人以崇高的美感,也给人以物哀的美感。三、日本古代情死悲剧既给人以

8、崇高的美感,也给人以物哀的美感。那些积极主动去行动的悲剧人物,如:轻太子与轻大郎女、道成寺蛇女、2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269 页。3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107 页。4 今道友信:东方的美学 ,三联书店 1991 年版第 203 页。5 万安侣:古事记 ,周作人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年版第 90 页。越海的蛇女、阿泉、阿七等等,无不陷入主体动机与结果悖反的结局。轻太子与轻大郎女在殉情前放声悲歌,道成寺蛇女死前淌着血泪的双眼,越海蛇女在迷失方向时的惊恐无助,阿古屋在杀死爱子时颤抖的双手,阿泉在拿起扁铲刺向自己胸部

9、前的忏悔,阿七赴刑场时拿在手中的樱花,这些悲剧人物在毁灭时对美好的生的眷恋与追求,使人在感慨他们的崇高性的同时又萦绕着深沉的哀伤的、物哀的情怀。那些被动卷入命运漩涡中的悲剧人物,如:沙本比卖、真手儿女,宫木、阿宗、德兵卫与阿初、治兵卫与小春,无不陷入了无从选择的“两难“绝境中。沙本比卖在亲情与爱情中难以取舍而主动身葬火海的决绝,真手儿女在两个男子间犹豫不决而投身于海的激昂,宫木在佛号声中纵身于海的悲壮,人们看到的阿宗死时尸首上幸福的笑颜,阿初、小春殉情前的坚定执著,这些悲剧人物在无奈赴死时所闪现的慷慨激昂,使人在为他们多舛的命运哀叹的同时又得到崇高的美感。无论是轻太子与轻大郎女死前的放声悲歌,

10、还是沙本比卖纵身火海的英勇无畏,她们都以感性生命的代价创造出新的人格价值。这些日本情死悲剧不仅回荡着崇高的抗争精神,也萦绕着物哀的悲苦缠绵。主人公固然毁灭了,但是他们敢爱、敢恨、敢死的气概,使他们显示着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和超常的生命力。 “死亡本身已无足轻重,重要的是人在死亡面前做些什么”6正是这种抗争之美,生命力迸发之美使他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超越了平常的自己,显示出悲剧精神的超常性与无限性。从古代起,“哀”就深深渗入到并参与了日本文学的形成,其内容随着历史的推移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最终形成了“物哀”这样一种特殊的日本艺术美的形态。“哀”的实现是以对于对象事物怀有朴素而深厚的爱情为基础的。“物

11、哀”除了作为悲哀、悲伤、悲惨的解释外,还包括哀怜、同情、感动的意思。但是,“物哀美”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悲哀美”。悲哀只是物哀中的一种情绪,而这种情绪所包含的同情,意味着对他人悲哀的共鸣,乃至对世相悲哀的共鸣。如阿七在告别人世时,“人们让她拿上一直迟开的樱花,作为她走向死亡之途时相依的伙伴。她拿着那花注视良久,随口吟道:悲哉此人世,春风留我名。晚樱今凋谢,我身即落英。听到她吟咏这辞世之诗的人无不为之哀痛。”7日本人都有“樱花情结”,本居宣长曾经说过,“如果问什么是宝岛的大和魂?那就是旭日中飘香的山樱花。”樱花的真正魅力,来自于那种不滞不沾、随风飘散、转瞬即逝的美。日本人认为,生命应该像樱花那样纵

12、情而充分地美丽开放,然后迅速的凋谢与死亡。“据说阿宗姑娘的头虽被砍下来,但6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52 页。7 井原西鹤好色一代男 ,山东文艺出版社,1994 年版第 473 页。脸上永久地保持着笑容,真是让人觉得惨烈凄美。村中人都这样传说。”8日本人对“瞬间”美的迷恋与高度敏感,形成了日本特有的唯美主义与人生态度,日本的物哀多采用静寂地忍受悲哀的方式,让人从更深层面去感受这些场面所表现的悲哀的心绪,从而让人用心去发现这种悲哀美的存在,激起他们更大的同情心。这种崇高感与物哀感的结合,表现了一种激越高蹈的美与凄艳哀伤的美的中和,这正符合了日本的民族精神的两重性:富于矛盾,却可以调和;互相对立,却又可以融合。8 竹取物语,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6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