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十年变化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4963140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十年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十年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十年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十年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十年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十年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十年变化(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十年的变化十年的变化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季浏教授从 2001 年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 称标准)进入 38 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展实验,到 2005 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 全面实施课程标准,至今为止已有十个年头。十年的课程改革,是体育课 程不断产生新变化、获得新成果、发现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育部的 领导和组织下,根据国际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规划纲要(2010-2020)的精神等,在广泛征询社会多方面的意见,特别是在 征询全国 32 个省市和自治区一线体育教师的意见的基础上,标准(修订稿) 将于 2

2、011 年 8 月与各位老师见面。借此机会,基于对各个省市区的调研报告, 我们有必要对十年的体育课程改革成效及其发生的变化进行一个回顾和总结, 以便于增进体育教师们对全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形势的了解,从而坚定进 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的信心。一、一、标准标准实验十年带来的变化实验十年带来的变化(一)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得到充分肯定(一)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得到充分肯定1 1“健康第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入人心的指导思想深入人心从体育课程改革一开始,标准就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 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 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

3、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调 查结果表明,94.9%的学生比过去更关心自己的健康,且大部分学生(85.5%) 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进健康。2.“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普遍得到认可的课程理念普遍得到认可体育新课程一直推行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通过十年的课改实 验,体育教学出现了以下变化:(1)充分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习基础 和需要;第二,由强制学生学转变为让学生主动学;(3)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融洽。调查结果表明,91.9%的体育教师认为师生关系与过去相比“更加融洽” 或“比较融洽”。3 3标准标准的设计思路和呈现方式得到了广泛认同的设计思

4、路和呈现方式得到了广泛认同首先,标准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有 94%的教师认为这种划分方 法“很好”或“较好”。其次,标准不是按年级而是按四级水平设置学习 目标,这一做法同样得到广泛认同,85.5的人认为有关学习水平目标的设置 “合理”或“较合理”。第三,标准设置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标准, 但不严格规定全国统一的具体教学内容,具体的教学内容由学校按照课程标 准的精神和学校实际情况来安排,94的人认为这一做法“很好”或“较好”。而且,大部分教师都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78.1%)、学习基础 (74.4%)、教学目

5、标(69.9%)、现有的教学条件(68.3%)选择教学内容。(二)体育课堂教学实践出现了新的积极变化(二)体育课堂教学实践出现了新的积极变化1 1“三维三维”课程目标普遍得到重视课程目标普遍得到重视标准提出的三维课程目标突破了传统教学以“知识为中心”的价值观,知 识和技能传授不再是课程和教学的唯一目标和最高目标。调查结果表明,目前 83%的体育教师重视或比较重视“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渗透到运动技能 的教学中”。不过,对于这一理念的更新,在实施体育新课程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两种误解, 需要引起我们注意:(1)认为体育教学就是教运动知识和技能,其他方面都是 副产品。这还是运动技术中心论的反映;

6、(2)担心强调“三维”课程目标有可 能导致教师忽视运动技能教学的问题。2 2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首先,从总体上讲,由过去的单一竞技运动项 目向多样化的运动项目转变,竞技运动项目一统体育教学内容天下的格局被打 破,许多简便易学、趣味性和锻炼性强等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和新兴运动项目作 为正规的教学内容进入体育课堂。其次,教学内容由学非所用向学以致用转变, 主要强调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在课外和校外应该能够用得上、用得好,并 能主动运用,让学生终身受益。第三,教学内容由统一性向选择性转变,根据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基础、场地设施、教师状

7、况等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第 四,教学内容由越教越多向越教越精转变,强调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基础 选择教学内容,保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给学生更有价值的内容,使学生想 学、乐学,并能够学会和掌握。3 3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基本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基本形成在教学方式的设计和运用上,首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受到高度重视,83.5%的 体育教师“重视”或“比较重视”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78.9%的体育教师“注重”或“比较注重”创造性地实施体育教学。其 次,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灵活、有效,80%的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方面有了“明显 改善”或“较大改善”,70.1%的体育教师认为教学效果

8、与过去相比“明显提高” 或“提高较大。”不过,在教学方式的改革方面,依然还存在两种误解,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1)新体育课程重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新型学习方法,就是忽 视示范讲解等传授式教学方法;(2)新型的学习方法容易导致“放羊式”教学; (3)新型的学习方法所呈现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主探究、课堂气氛活 跃等行散而神不散的情景,不能将这样的情景看成是课堂纪律不好,因此,应 对新课程下的课堂纪律赋予新的内涵。4 4发展性的评价方法得到有效运用发展性的评价方法得到有效运用对于标准中评价建议的实效性上,96.1%的体育教师认为能够“好”或“较 好”地引导教师真正关注学生的学习过

9、程,93.9%的体育教师认为能够“好”或 “较好”地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88.9%的体育教师认为能够“好”或 “较好”地全面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91.3%的体育教师认为能够“好”或 “较好”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78.5%的体育教师认为有利于 使评价具有操作性。5 5有效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得到充分落实有效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得到充分落实对于各类体育课程资源,十年来,许多体育教师都已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开发。 大部分体育教师比较注重体育设施资源(79.8%)、课程内容资源(60.2%)、 人力资源(57.9)、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54.5%)、自然地理资源(53.6%) 的利用

10、和开发,只有 5%的体育教师“没有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三)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行为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三)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行为发生了积极的变化1 1体育教师更新了教育观念和行为体育教师更新了教育观念和行为调查结果显示,通过标准的实验,84.9%的体育教师教学观念发生了转变, 72.7%的体育教师逐渐形成学习习惯、70.1%的体育教师教学思路开阔、63%的体 育教师业务能力提高、79.6%的体育教师主动思考和解决体育课程改革中遇到的 困难、59.4%的体育教师教学态度改善、74.9%的体育教师经常与同事交流课程 改革的有关问题、82.7%的体育教师重视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但是,依然还有一些体

11、育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更新需要加强,其原因在于: (1)我国的体育教师以前接受的几乎都是传统教育思想,且根深蒂固,加之我 国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很不平衡,真正接受和深入理解新的教育思想并不是 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2)部分体育教师还需要认真学习 课程标准的精神,有些体育教师甚至都没有读过课程标准,并受到道 听途说的影响,进而对课程改革产生严重误解。(3)有些体育教师对新的教育 思想还比较排斥。(4)一些体育教师由于习惯了按照过去的体育教学大纲上课, 所以不太适应课程标准,不知道如何选择有效的教学内容,甚至感到体育 课也不会上了。(5)各地对新体育课程的培训和指导差异较大,体育

12、教师的专 业化发展不平衡。2 2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态度和行为发生了可喜变化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态度和行为发生了可喜变化在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态度和行为方面,主要表现为:(1)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 现象得以改变,88.7的体育教师和教研员均认为学生与过去相比,变得“非 常喜欢”或“比较喜欢”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2)被动体育学习向主动体 育学习转变,94.12%的教师认为学生学习积极有所提高;80.26%的学生表示对 当前新体育课程感兴趣;81.18%的教师认为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普遍 增加。二、二、标准标准本身发生的变化本身发生的变化(一)(一)标准标准修订的过程修订的过程十年的标准实验,不仅仅是

13、收获成果和发现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标准 本身不断完善、不断修订的过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2003 年 3 月,教育部开始对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实施状况组织了大规模 调查研究,征集修改意见,涉及到 38 个国家首批实验区,覆盖全国 29 个省 (市、区)。标准组经过反复讨论,形成了标准修订的第一稿。22004 年,为落实中央 8 号文件精神,教育部又组织各学科的标准组对 标准进行了专门的修订,形成了标准修订的第二稿。32005 年,标准组继续利用多种新课程培训和研讨机会,向一线体育教 师征询对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进行了调查研究 和广泛收集报刊杂志上有关意见和建议

14、。在此基础上,对标准进行修订, 形成标准的第三稿。42007 年 4 月,教育部又启动各学科标准的修订工作。标准广泛搜 集了报刊杂志、网站等各类媒体上关于标准意见反馈的大量信息;对来自 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逐条进行充分地讨论和分析之后,字斟句酌地对标准 的内容和文字进行修改和补充。2008 年 5 月,基本完成了标准修订的送审 稿。之后,又反反复复修订了数次。52009 年 12 月底,标准组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对 2008 年修订稿再次进 行了文字上的润色和一些内容的修改。2010 年 8 月底,标准组全体成员进 行了集中讨论和认真修改,又一次对标准进行了修订。62011 年 1 月,教育部对

15、广东、宁夏、陕西等 26 个省、市、自治区的部分基 层教研员和教师广泛征询意见,标准修订组成员认真阅读和分析了所有修 改意见和建议之后,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分别对修订稿进行了再一次的审读与 修改。72011 年 2 月,教育部基础司领导和国家级课程专家们对所有学科标准 的统一范式进行了认真梳理,并召集各学科标准修订组部分核心成员再一 次开会。在这一次会议中,领导和专家们给予体育学科的标准以很高的评 价,并作为范本供各个学科作为参考。82011 年 3 月 27-4 月 2 日和 6 月上旬,教育部基础司邀请审议组专家两次对 标准进行了审议,并与修订组部分核心成员一起,最终讨论和确定了标 准(修订

16、稿)。由此可见,即将出版的标准(修订稿)是全国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全体 智慧的结晶,是在全面、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二)(二)标准标准修订的基本原则修订的基本原则1 1坚持体育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坚持体育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从广泛征求意见的调查结果来看,2001 年开始的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方向是正 确的,是得到大多数学生和体育教师拥护的。因此,修订中必须继续坚持标 准(实验稿)所确定的指导思想、课程理念和框架结构。2 2坚持坚持标准标准是指导性文件而不是指令性文件的思想是指导性文件而不是指令性文件的思想标准是具有引领性和方向性的指导性文件。这既符合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 革“三级课程管理”的精神,也符合我国各地区和城乡差异很大的实际情况, 同时还顺应了国际体育课程发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