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条件和发展环境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4955587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条件和发展环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基础条件和发展环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基础条件和发展环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基础条件和发展环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基础条件和发展环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条件和发展环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条件和发展环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3 -第二章 基础条件和发展环境第 4 条 自然与资源概况地理。庄河市位于辽东半岛东侧中部,大连市东北部。全境陆域面积4086 平方公里,海域面积 2880 平方公里。境内地貌为“五山一水四分平地”的低山丘陵区。人口。全市共辖 6 个乡, 16 个镇, 4 个街道,271 个村级单位。 (参见图 21)。2005 年总人口为 91.6 万人,非农业人口占 19%,男女性别比为 102:100,人口密度 224 人平方公里,有 16 个少数民族。图 21 庄河市行政区划简图土地。全市土地总面积 408620 公顷。其中,耕地 115720 公顷,占 28%;庄河市行政区划简图庄河市行政区划简

2、图- 4 -林地和园地 175690 公顷,占 43%;交通用地 37250 公顷,占 9%;居民和工矿用地 11190 公顷,占 3%;未利用及其他土地 68770 公顷,占 17%。土地总量大,从利用现状看,拥有一定空间和潜力。气候。庄河市地处北温带,属暖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一定的海 洋 性气候特征。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为9.1,平均日照为 2415.6 小时,平均降水量为 757.4 毫米,平均无霜期为 186 天。优越的气候条件为发展温带农产品生产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淡水。全市淡水资源总量为 17.45 亿立方米,其中多年平均地表水径流量为 16.68 亿立

3、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 1900 立方米。与大连市平均水平相比,水资源相对丰富。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占 82%左右。生物。全市林业资源比较丰富,林业用地总面积为 16 万公顷, 200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为 42.8。动植物种类繁多,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6 种,二级保护动物 78 种。区内有 200 多个树种、1500 多种草本植物、400 多种药用植物。矿产。全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的矿种有 34 种。其中,具有勘察、开发、利用价值的矿产资源 17 种;具有储量大、质量好、开采效益高的优势矿种有:花岗岩、地热、硅石、菱镁、黄金、建筑砂等。海洋。全市海域面积 29 万公顷,其中滩涂面积

4、 2.7 万公顷,浅海面积 10 万公顷。海岸线长 285 公里,其中陆域岸线 215 公里,岛屿岸线 70公里,有利于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海洋主导产业,具备建设“海上庄河”的海洋资源优势。旅游。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集海、河、湖、泉、山、岛、林、城于一体,人文古迹与自然景观兼备,特色鲜明,发展旅游产业条件优越。人力。劳动力资源丰富。全市户籍总人口中,适龄劳动力 55 万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有 1.3 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待岗人员- 5 -约 20 万人需就地转化。第 5 条 现实发展基础“十五”期间,庄河市委、市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靠工业强市、靠农

5、业富民、靠城市牵动、靠体制创新”的发展思路,立足庄河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实现了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参见图 21,专栏一) “十五”期末,生产总值由 2000 年的 78.1 亿元增加到 164.8 亿元,比 2000年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 16%;人均生产总值达到 18000 元,年均增长15.6%;财政收入由 2000 年的 2.42 亿元增加到 5.6 亿元,年均增长18.1%;固定资产投资由 2000 年的 15 亿元增加到 81 亿元,年均增长 40.1%,累计达到 180 亿元,是“九五”期间投资的 4.8 倍

6、。自 2002 年连续四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2005 年列第 71 位。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经济结构逐步优化,特色产业初步形成。农业主导产业优势日益明显,区域布局趋于优化,构建了 “两带三区五大基地”的新格局。绿色、有机品牌数量达到 40 多个。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产业化经营全面推进。年均 16年均 18.1年均 40.1图 22 “十五”期间庄河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示意图- 6 -2005 年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 100 余家,带动农户 15 万户。工业经济迅猛增长,形成家具、食品加工、机械制造三大优势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迅速做强做大。以高新技术和新材料为特征的新兴

7、工业开始起步。工业经济占经济总量 50%以上,已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迅速提升。商业设施极大改观,新型商贸业态发展步伐加快,旅游业发展迅速,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专栏专栏一一 庄河市庄河市“十五十五”计计划主要指划主要指标标完成情况完成情况指标名称单位2000 年2005 年年均增长%地区生产总值亿元78.1164.816.1其中:第一产业亿元21.333.99.7第二产业亿元36.494.020.9其中:工业增加 值亿元32.077.019.2第三产业亿元20.236.912.8农业总产值亿元36.970.313.8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亿元21.270.427.1全社会固定资产

8、投资亿元15.081.140.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亿元22.641.112.7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0.531.3821.1地方自营出口总额亿美元1.182.8119.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2.425.5117.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亿元4.058.9517.2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收入元67491220012.6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元2704513813.7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 “十五”期间是我市基础设施建设最快时期,开工建设庄河电厂,完成庄河港一期主体工程,开通庄河丹东高速公路和北部大通道, “村村通”工程全面展开,能源交通条件极大改善,区位优势不断提升。园区建设步伐加快,以花园

9、口为重点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林水等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加大了老城区改造,拓展了新城区发展空间,拉开了生态型中等海滨城市建设主框架。加- 7 -强城市基础设施配置,实施城市绿化、美化工程,城市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综合功能进一步增强。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大力削减审批事项,创立了全程办事代理制。企业改革全面推进,基本完成了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了国有资本的有序退出和企业制度创新,民营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企业活力不断增强,企业改制率达到99.6%, 。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成立

10、了投融资公司,搭建了融资新平台。土地制度、农村税费制度等各项改革向纵深推进。招商引资取得成效。 “十五”期间共新批外商投资企业 300 多家,实际利用外资额累计达到4.68 亿美元。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2005 年实现自营出口总额 2.81 亿美元,年均增长 21%。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科技不断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50%。2005 年被辽宁省列为科技进步示范县。教育投入加大,基本消灭了农村危旧校舍,扩大了高中阶段办学规模,受教育率达到 75.8%,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明显改善。制定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规划,农村卫生院建设开始实施,农村合作医

11、疗全面展开,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得到增强。文体事业繁荣活跃,广播电视、计划生育、民政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养老和医疗等保险制度。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特别是居住条件有了较大改善。2005 年,城镇职工年人均工资达到12200 元,年均增长 12.6%,人均居住面积达到 21 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5138 元,年均增长 8%。参见图 23。第 6 条 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三次产业中,农业比重偏高,工业支柱产业相- 8 -对单一,对区域经济带动作用有限,服务业发展滞后;城乡二元结构比较明显,城市化水平低。农村

12、人口过多,人均占用生产资料少,大批农民处于半就业状态,客观上造成农村经济发展慢,特别是北部山区经济发展落后,农民人均收入不高,生活水平偏低, “三农”问题仍是发展的一大难题。经济总量小,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缺少支柱性产业和带动作用强的骨干企业,优势产业亟待做大。产业集中程度较低,没有形成地区核心竞争力。财政收入增长乏力,转移支付能力较低,刚性支出压力大。建设性支出的巨大需求与较弱的财政支撑能力形成反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基础设施大框架还没有形成,港口、铁路、高速公路、园区、信息网络等关键性基础设施工程亟待加强。人才匮乏。由于分配体制、用人机制、发展条件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

13、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难,人才短缺,特别是缺乏现代管理人才和技术研发人才,自主创新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弱。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机制不能很好地适应全球经济迅猛发展形势和经济国际化要求。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年均 12.6年均 13.767492704图 23 “十五”期间庄河市人均收入增长示意图- 9 -公共服务提供水平不均等。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慢,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维护稳定等任务还十分艰巨。第 7 条 发展机遇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加大,世界加工业重心,特别是日韩加工业转移,为我市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投资、贸易自由化在更广阔

14、的领域里展开。随着区域合作逐步升级,东北亚地区的合作将向深层次拓展,特别是日韩等国加工业向中国大陆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我市地处对外开放前沿,是黄海北岸与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最近的地区之一,具有比较丰富的资源优势和较发达的产业基础,以及承接国外产业,特别是日本与韩国产业转移的比较优势。 (参见图 24)“十五”及以前,我市已拥有外资企业 500 多家,未来我市也仍然是国外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必然成为东北地区国际化程度最快的区域之一。图 24 庄河市地理位置示意图庄庄河河市市地地理理位位置置图图- 10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完成体制转轨,工业化和城镇化将带动我市经济根本转型。按照科学发展

15、观的要求,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发生重大转变,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在工业化的强力推动下,未来 10 年将是中国城市化发展最快的时期。我市在“靠工业强市,靠城市牵动、靠体制创新”战略的指导下,已基本完成了国有企业的改制,改制后的民营企业正在加速做强做大。城市建设快速推进,成为产业聚集的有效载体。工业化和城镇化将成为推动我市跨越式发展的两大车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对我市新型产业的形成及吸引东北内地外向型企业向我市转移产生重大影响。党的十六大做出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和东北地区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加快新型产业基地的建设和新的经济增长区域的培育,推动东北经济加快

16、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一战略的实施为我市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市地处东北开放龙头地区,既沿海又沿边,是黄海北岸经济带上的重要增长点。围绕东北大振兴的战略决策,及时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创造优良发展环境,是我市抢抓机遇的必然选择。“大大连”建设及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要求我市必须成为大连市新的经济增长区域。大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一中心,七组团,全域都市化”的城市结构体系以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为我市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大大连”建设布局和框架正在形成,作为“大大连”北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临港产业布局的主要承接地,我市将借助大连市产业结构调整、建设四大基地、发展八大集群的机遇,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加快工业化进程,通过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实现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在我市集中布局和建设,使我市的区域和城市功- 11 -能发生飞跃性变化。随着丹大高速公路和未来将要建设的庄盖高速公路的开通,将形成沈大高速与丹大高速中间的对接,构架辽东半岛东部的两个环行高速交通网,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