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上传人:luoxia****01820 文档编号:44954969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问题式教学法对思维能力的培养浅析问题式教学法对思维能力的培养建勋中学政史地教研组 摘要:摘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初中历史教学的课程目标之一。本文认为初中历史教学中问题式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意义,并从梳理教材表层知识、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三个方面分析了问题式教学法对培养学生创造性、系统性、深刻性等思维品质的作用。关键词:关键词:问题,思维品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初中历史教学设计应该重视学生思维的培养,思维训练设计应具有探究性、创造性。在教育心理学中,思维指认知心理活动的过程之一。思维能够从已知的信息推知未能直接感知到的信息。思维一般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系统化和

2、具体化等心理活动得以完成。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认识到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法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重要意义,以下就谈谈一下我在关于问题教学法的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些心得。著名教育家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中认为, “思维的缘由是遇到了某种困惑或怀疑” 。 “思想困惑时争取找到解决办法,这就是整个思维过程中的持续不断和起导向作用的因素。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或没有需要克服的困难,思维过程就是随心任意。 ”在教学活动中,问题是训练思维的重要途径。 “问题决定思维的目的,目的控制着思维的过程。 ”以下就初中历史教学中问题式教学法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一些分析。一、学生自主预习,梳理课本的表层知识,培养学

3、生思维的系统性。一、学生自主预习,梳理课本的表层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对逻辑性比较强的课如贞观之治 、 经济重心的南移等,学生通过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或者按照背景、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等要素来归纳知识。对条理性比较强的课如对外友好往来 、 宋代的社会生活等,学生在教材中分出层次,找出主干知识。这一环节在整堂课中处于基础地位。它保证了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落实,同时也是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学生通过梳理知识,把握历史学科系统性的特征,同时也培养了思维的系统性。二、通过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二、通过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思维的缘由是遇到了某种困惑或者怀疑” ,即思维是由问题开始

4、的。在历史课堂中,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问题的提出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激发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勇于质疑的品质和创新能力。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应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多问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历史事件的影响等。例如:在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自由发问,创造自由平等的教学氛围。把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不懂得问题作为教学内容。学生提出“为什么隋朝是个短命的王朝?” 教材重点突出了隋朝大运河的内容,省略了隋朝灭亡这部分内容。而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我们也收集到了关于隋朝灭亡的不少信息。学生联系所学的内容,分析得出以下原因:隋炀帝乘龙舟游江南,

5、贪图享乐。修建大运河加重了人民的徭役的负担。有的学生还答出了课外知识,如隋炀帝修建东都洛阳,发动对高丽的战争等原因。讨论交流的过程不仅锻炼学生全面地分析历史问题,同时也拓展了课程资源。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秦朝与隋朝两个王朝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学生经过讨论,说明了这两个王朝都是实现了统一的王朝,都很短暂,都只历二代,不过几十年,都修建了大型的工程等相同点等。教师在学生观点的基础上作适当的小结或者补充。例如说明这两个朝代还都开创了影响深远的制度,引出第四课将要学习的科举制度的创立的相关内容。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解决课堂生成的问题。第二,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独立思考,带着问题去学

6、习。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探索历史的因果关系,从而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应注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起因,相互关系,产生的影响等,注意探索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课堂中的问题应有一定的思维力度和空间,有利于驱动学生的思考,培养创造性思维。为了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教师应预想到提出一个问题时,学生的哪些经验可以派上用场?应该呈现什么样的图片?我们应该做哪些比较,提出什么共同点等。如在“贞观之治” 一个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展示两则材料,分别是唐太宗统治前社会萧条和统治后社会繁荣的景象。讨论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在看书、归纳的过程中,已经能够罗列出教材中表层的知识。

7、为了引导学生对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作进一步的思考,展示唐太宗的两则名言,培养学生用利用史料学习历史能力。事实证明通过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思维创新性有重要的意义。三、通过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三、通过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分析解决问题。小组自主分工,自主制定问题解决的程序。参与小组讨论是学生发表见解、自由想象、逻辑推理的自我表现的过程。对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有重要意义。它能引发富有意义的个人交往和学习。学生在主动卷入或积极参与的情况下,思维更为主动,学习效果也最佳。如果教师想培养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判断能力和敏锐的洞察能力,小组讨论是帮助实现这些目标的策

8、略;学生通过讨论,陈述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思路、策略和困难,发表自己的观点,借助语言语言这一思维工具促使思维活动明确而符合逻辑,是学习中积极、活跃、深刻的思维的过程。学生解决问题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和知识。教师在引导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所具备的认知结构为学生提供所需的技巧与知识。 。教师应该注意教学生探究历史的方法。如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分析问题,分析应用史料的方法,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方法等。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合作能力是分析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每个小组的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和个人理解,互相问答,对教材提出的问题进行学习交流。最后对问题解决的情况作出汇报。小组未解决的问

9、题抛给全班的同学。通过学生之间互动解决问题。或者教师给予启发和提示,从而解决问题。课堂最后,通过课堂总结建立知识结构,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牵引。通过训练,学生胆子大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能在更高、更深的层次上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发散、探究的意识与能力都得到提高。历史教学中的问题式教学,围绕学生的问题组织教学,对学生实施探究式自主学习与小组协作教学模式,教学中注重培养提出问题的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养成善于归纳,勤于思考,严谨细致分析的学习作风和习惯,进而使学生逐渐形成系统性、创造性、深刻性等思维品质。但这一方法也存在一些的问题,如学生所提的问题偏离家教学目标,讨论的参与不够深入,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不能合理结合等。这就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总结经验、力争完善。参考文献:1、陈旭远 张婕初中历史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62、美 约翰杜威 伍中友 译我们如何思维新华出版 20103、卢秀安 曹梅静现代心理教育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教育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