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听课汇报材料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4953095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听课汇报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数学听课汇报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听课汇报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听课汇报材料(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享教学智慧分享教学智慧 感悟教育真谛感悟教育真谛“甬城汇智课堂”听课汇报材料3 月 30 日31 日,参加了第二十三届“甬城汇智课堂”活动。本次活动是一次小学数学名特老师教学展示观摩活动,著名的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曹培英老师、朱国荣老师、伊阳老师和一些名师们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内容,一共安排了 6 节展示课,4 个观点报告。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的几点收获:一、营造情境,注重感悟教学情境是指教学过程中由师生的主观心理因素和客观因素所构成的情和境的总和。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乐学、善学、优学”的学习氛围,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形象性和生动性,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在东南西北这堂课中

2、,本来“方位”这个知识就非常抽象,而且教室制约了学生的活动范围。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郁老师在课堂上为孩子们创设了多种生活情境,如出示路标,让学生根据路标来判断方向;在没有路标的情况下,让孩子学会根据生活中的标志物来判断方向;根据汽车行驶判断方向等,让孩子们能很好地在实际生活中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感悟方向的相对性和其中的顺序。二、动手实践,加深理解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指导思想,并把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始终。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倍的认识这节

3、课中,孙老师通过大量的直观素材、游戏活动,让学生经历“倍”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在大量的体验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如放手让孩子们动手摆一摆,摆一幅有关倍数关系的图。然后进行作品展示,通过学生作品的解读,让学生能清晰体会到1 倍标准的确立与它所在的行数、位置、所表示的图形无关,只与和它比较的另一个数量的关系有关。又如师生进行拍手游戏,让孩子们动静结合,加深对倍的理解。三、以生为本,自主探究在本次活动的课堂中,老师们都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了充分有效地运用,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体现,较好的实现了课堂教

4、学的有效性。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朱国荣老师从一幅图引入,要求学生从 9 个圆中任选几个,表示出它的 1/4,并提出要求:1 种合格、2 种良好、3种优秀,引导孩子们进行挑战。接着,朱老师反馈孩子们的各种作品,有用 1 个圆表示出1/4,也有用 4 个圆表示出 1/4,还有用 8 个圆表示、6 个圆表示、3 个圆表示充分暴露了孩子们多元的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在整堂课中,我们还看到了多处孩子们在朱老师引领下的争辩与对话。如“聪聪:我剪下了一根绳子的 2/5,明明:我剪下了 2/5 米。他俩剪下的绳子长度一样长吗?” “都是用 1/4表示,为什么每份的个数不一样?” 。在这里,孩子们根据所学知识据理力争,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展现出“小主人”的风采。本次活动,让我领略了名特教师的风采。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分享教学智慧、感悟教育真谛,在共同思考与积极参与中进一步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