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系列试题高三上学期语文单元测试(6)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936644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系列试题高三上学期语文单元测试(6)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系列试题高三上学期语文单元测试(6)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系列试题高三上学期语文单元测试(6)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系列试题高三上学期语文单元测试(6)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系列试题高三上学期语文单元测试(6)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系列试题高三上学期语文单元测试(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系列试题高三上学期语文单元测试(6)(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科网(ZXXK.COM)-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http:/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系列试题高三上学期语文单元测试(6)新课标人教版新课标人教版 必修三第必修三第 3、第、第 4 单单元元本套试题适用于山东新课改区,用于必修三下的测试。 本试卷分第 I 卷和第 II 卷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 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 题卡和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 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2、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 II 卷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 II 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 全选。第卷(共 36 分)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难 nn 责难 问难 非难 排难解纷B和 h 附和 掺和 唱和 曲高和寡C哄 hng 哄动 哄传 哄抬 一哄而散 D劲 jng 干劲 刚劲

3、 强劲 疾风劲草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装潢 厮杀 绊脚石 事必恭亲 悬梁刺股 B杠鼎 陷阱 乐陶陶 戛然而止 无尚光荣 C渔利 经典 势利眼 身体力行 出人头地 D记帐 卑膝 大杂烩 招之即来 乐不可知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学科网(ZXXK.COM)-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 A应用文,比如“计划”、“总结”、“合同”、“调查报告”之类,都是官样文 章,要写得简明通俗,一般不使用文学语言。 B巴尔扎克在卷帙浩繁的人间喜剧中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其中葛朗台、 高老头等还是世界级的典型形象。 C我市

4、理科状元李志强和文科状元沈小凤两位同学已分别被北大、清华录取,近日, 他们将比翼双飞,同赴北京。 D在讨论问题时,既要有自己的看法,又要注意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如果自命不 凡,那是很难得出正确结论的。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不知道记者们这样卖力地宣传它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确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呢,还是为了产生轰动效应以扩大报纸的发行量呢? B必须强调,传染病要在人群中传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传染源、传播 途径和易感染人群,否则就无法传播流行。 C寓言故事中山狼传描写了狼的狡猾、凶残,东郭先生的迂腐、软弱,杖藜老 人的机智、沉着;而且都描写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5、D在一般的思维中有这样一种定势:名人喜欢、推崇的东西一定是好的,性能、质 量一定是过硬的。这就是崇拜名人的心理。 5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诗,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是有它的写作规范的,如果不按照这个规范进行诗的创 作,那么你创作出来的就不是诗。 B从汉代开始,陆上丝路就沿着天山南北逐渐形成了东西交往的北、中、南三条基 本干线;同时又由于南北边塞各民族的频繁活动,为唐代丝路向南北扩展奠定了基 础。 C古往今来,中国的首都在历史上和欧洲国家有着很大的不同。无论英国、法国、 意大利,这些欧洲国家的首都自古就很少变化,伦敦从“七国时代”就是英国的首都, 而巴黎,在墨洛温王朝建立之时便是法国的首都

6、,至今不变。 D紫禁城是最伟大的人类建筑史上的艺术奇葩,是世界文化历史遗产中的一颗璀璨 的明珠,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标记。 二、(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表层文化又可以称之为物质文化,是人类对物质的利用的形态, 通常体现在人的衣、食、住、行领域,因此也包括了生产力形式;中层文化又可以称之为精神 文化,主要是以物质为媒介表现精神的形态,包括艺术、科学、宗教、制度、礼仪、风俗等等; 深层文化又可以称之为哲学文化,是渗透在前两层文化中的观念、意识和哲学。人类自劳动有了剩余,社会开始出现阶级和阶层,生产有了分工,因而需要有文化并且 可以有相对的精细

7、和粗糙之分,于是在文化的中层和表层遂有了雅、俗之别。表、中两层文 化覆盖着、并体现在一个民族全体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把经过更多加工、比较细腻、涉 及人较少的文化称之为雅文化;反之,为俗文化。任何社会文化的雅与俗往往有一种向对方靠拢的本然倾向。社会上层(执政者和知识阶 层)往往向社会底层强加自己的文化(雅文化),包括将自己的文化通格化以扩大对全社会的 影响;同时,出于猎奇或调节的目的而从俗文化中汲取营养。社会底层往往出于仰慕而仿效学科网(ZXXK.COM)-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雅文化,即所谓上行则下效;同时,俗文化又以其质朴清新吸引社会

8、上层,俗文化的有些部分 迅渐被雅化。文化的根本性功能足调节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包括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 的关系、现世与未来的关系。俗文化往往是人类社会经验的总结,但却走“自在”的。雅文化是 人为的,相对于俗的约定俗成,可以说是俗的“自觉”。社会组织形式脱离了部落、部族阶段有 了国家以后,执政者为了维护社会的完整和稳定,往往把有些俗文化加以整理、提炼,形成 雅文化。礼及其仪式的规定就是最明显的事例。在中国长期的阶级社会中,礼是为维护农业社会等级制度、保证政权统一和社会稳定而 形成的关于人际关系的行为标准。在礼的贯彻实施过程中,其中所包含的思想现念也因其具 有神圣的意义而随之向四方扩散。

9、礼既然有很强的继承性,有历时进行微调而无巨变的、体 现和贯穿在礼中的观念意识,自然就成了民族文化的主导。礼属于中层文化,而且是体现深 层文化最为充分、直接的部分。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雅与俗、礼与俗之间的互动互制走民族文化前进的内部动力。6下列对“雅文化”和“俗文化”的关系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雅文化和俗文化都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都有一种向对方靠拢的本然倾向。 B 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民族文化前进的内部动力来自雅文化与俗文化的互动互制。C从礼及其仪式的规定可见,有些俗文化通常经过整理、提炼进而形成雅文化。 D社会上层向底层强加自己的文化,社会底层仰慕仿效雅文化,致使一部分雅文化 逐渐变

10、成俗文化。 7对画线句子中“自觉”和“自在”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自在”是说俗文化是自然生成、自然存在的,它的形成与人们的生活没有关系。 B雅文化是俗的“自觉”,表明它是人们出于某种目的和需要,对有些俗文化加以提 炼而成的。 C俗文化是人类社会经验的总结,它能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但不带有教化目的, 对人们的思想意识的形成无指导性。 D雅文化因为它是一种“自觉”的结果,所以它属于精神文化不再包括物质形态和 风俗。 8下列对“(礼)自然就成了民族文化的主导”的原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有很强的继承性,有历时进行微调而无大的改变的观念意识。 B礼最充分、最直接地体现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11、的观念、意识和哲学。 C礼是上层社会为保证政权统一和社会稳定而强制执行的一种行为标准。 D礼在贯彻实施过程中,它所包含的思想观念因其具有神圣的意义而向四方扩散。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912 题。(2008 年天津卷)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 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学科网(ZXXK.COM)-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

12、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 法将柰何哉?子墨子言:“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 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 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 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 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韦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是其故何也,君说之, 故臣为

13、之也。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 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昔越王句践好士之勇,教训其臣, 和合之焚舟失火,试其士曰:越国之宝尽在此。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碎乱 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击金而退之”。 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苟君说之, 则众能为之。况兼相爱,交相利,与此异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 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焉,特士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 故也。”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

14、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墨子兼爱中,有删节)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之与家之相篡, 篡:劫夺 B人之与人之相贼 贼:偷窃 C何以易之 易:改变 D胁息然后带 胁:收敛 10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B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洎牧以谗诛,邯鄣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C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D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11下面各项中每句话都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 ) 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 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 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 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A BC D学科网(ZXXK.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