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年时间,资助6名贫困生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4936629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66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到一年时间,资助6名贫困生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到一年时间,资助6名贫困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到一年时间,资助6名贫困生(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不到到一一年年时时间间, 资资助助6 6名名贫贫困困生生不不到到一一年年时时间间, 资资助助6 6名名贫贫困困生生 莱阳的尉霞是个热心肠, 还经常带着女儿一起做公益本报3月17日讯(记者孙 淑玉实习生李静)莱阳 的尉霞做公益有近一年的时间 了。 每个月, 尉霞都会下乡看望 贫困家庭, 不到一年的时间, 尉 霞已经资助了6个贫困孩子。 自 己做公益不说, 每逢周末, 她还 会带上13岁的女儿李嘉怡一起 参与公益活动。 去年5月, 鼎丰助学服务队 莱阳分队成立, 得知好友史秀 芳担任义工队的队长, 既不是 义工也不是助学队员的尉霞便 经常跟着义工们下乡走访, 为 贫困家庭提供帮助。 时间久了,

2、尉霞成了这个义工大家庭里不 可缺少的一员。 自从鼎丰助学服务队莱阳 分队成立以来, 每次下乡活动 39岁的尉霞都会参加。 看到生 活困难的家庭, 尉霞心里总不 是滋味, 希望能出点力帮助他 们。“自己做得太少了, 以后慢 慢做大吧。 ” 尉霞说, 平时工作 忙, 做公益的时间太少, 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 除下乡看望贫困家庭, 尉 霞还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 做 公益不到一年, 尉霞已资助了6 个孩子。 从义工队里得知哪些 孩子需要帮助, 她就帮这些贫 困学生购买书籍和学习资料, 下乡时再亲自送到孩子们家 里。“尉霞人很好, 只要告诉她 哪些学生家庭困难, 她肯定会 帮忙。 ” 史秀芳说。 自己下

3、乡做公益不说, 只 要是周末, 尉霞都会带上13岁 的女儿李嘉怡。 经过几次下乡 后, 尉霞发现女儿有了一些变 化。 看到同龄的小伙伴没有零 食吃, 连买一件新衣服都是奢 求, 李嘉怡变得懂事了。 没有 了挑食的毛病, 也会乖乖听爸 妈的话了。 李嘉怡还会把零花 钱 省 下 来 , 捐 给 困 难 的 小 朋 友。 尉霞说, 带着女儿做公益 就是要让女儿懂得关注别人, 珍惜现来的生活。 在尉霞的影响下, 李嘉怡也开始热心公益。 莱阳四中的高一学生刘鹏 杰, 曾因父亲去世丧失经济来 源辍学两年。 在鼎丰助学服务 队的帮助下, 刘鹏杰重新走进 课堂, 尉霞也在经济上给他提 供了很大的帮助。 日前,

4、 李嘉怡 听说要和妈妈一起看望刘鹏 杰, 特地拿出自己的压岁钱, 去书店买了一套学习资料送到刘 鹏杰家里。 临走的时候, 她还从 口袋里掏出200元钱捐给了刘 鹏杰。 “以后我还会捐出零花钱 或压岁钱, 只要小伙伴们都能 开心上学就好了。 ” 李嘉怡说, 今后周末有时间, 她还会跟随 妈妈参与公益活动。感感念念烟烟台台好好心心人人资资助助 贵贵州州山山区区娃娃寄寄来来感感谢谢信信感感念念烟烟台台好好心心人人资资助助 贵贵州州山山区区娃娃寄寄来来感感谢谢信信本报3月17日讯(记者 孙淑玉实习生李静)去 年起, 蒲公英公益组织开始长 期关注贵州山区的斋郎小学, 为那里的贫困孩子送去学习 用品并联系

5、长期助学。 近日, 感念好心人的帮助, 斋郎小学 的学生马桥桥给志愿者们写 来感谢信, 感激来自烟台的好 心人, 并称会好好学习来报答 大家的善心。 去年6月, 偶然从上海志 愿 者 路 延 超 的QQ 空 间 里 看 到贵州山区孩子贫困的生活 环 境 后 , 烟 台 蒲 公 英 公 益 组织的志愿者 “白云” 随后就组 织了10余名志愿者亲赴斋郎 小 学 等 地 走 访 。 将 孩 子 的 情 况 反 馈 回 来 后 , 得 到 了 很 多 热心人的关注。 此后, 蒲公英公益组织开 始为斋郎小学的孩子们联系 长期资助对象, 并送去学习和 生活用品。 日前, 他们又呼吁 给山区的孩子送去丝滑温

6、暖 的巧克力。 在送出爱的巧克力 之余, 蒲公英公益组织还号召 港城的孩子们和贵州山区的 娃娃结对子, 通过书信建立长 期联系, 以小小的巧克力为纽带, 搭起两地孩子长期沟通的 桥梁。 在 号 召 之 余 ,“ 白 云 ” 还 给 孩 子 们 写 了 信 。 收 到 满 怀 关 切 的 信 件 后 , 感 念 烟 台 志 愿 者 的 热 心 , 斋 郎 小 学 的 马 桥 桥 给 志 愿 者 寄 来 信 件 。 信 中再三感谢志愿者们给予他 们一家人的帮助, 称 “会认真 学习, 不骄傲, 不辜负阿姨和 哥哥姐姐的关心” 。 如果您愿意为斋郎小学的 孩子做点什么或愿意和当地孩 子结成对子, 可

7、以和志愿者联 系, 电话:13468455880。妹妹妹妹在在哪哪, 过过得得还还好好吗吗?妹妹妹妹在在哪哪, 过过得得还还好好吗吗?于建武想找回20年前被送走的妹妹本报3月17日讯(记者 金 夏 瑞)今 年21 岁 的 于建武有个比他小1岁的 妹妹, 家人为妹妹取名于 建凤。 因家境贫寒, 妹妹出 生后不久就被送到了海阳 一孤儿院。 如今, 于建武想 找回自己的妹妹, 尽一些做 哥哥的责任。 17日, 于建武 拨打本报寻亲热线称:“不 想放过任何一个能找到她 的机会。 ” 于建武1993年出生于 海阳, 他的妹妹于建凤1994 年底出生。“那时家里条件 不好, 母亲生下妹妹不久 后, 家人就

8、把她送去了孤儿 院。 ” 于建武告诉记者, 他从 记事起就知道自己还有个 妹妹, 听说是被姑姥姥送去 了孤儿院。 而把妹妹送走的 原因, 是因为家里太困难, 无力抚养。 后来姑姥姥去世了, 就 没有人知道妹妹的下落了。 一直以来, 于建武觉得 自己亏欠妹妹太多。 要不是 为了他, 妹妹不会得不到自 己亲生母亲的照顾和亲生 哥哥的保护, 他不知道妹妹 在外有没有受苦, 会不会被 欺负, 有没有人为妹妹挺身 而出 所以, 于建武想找回妹 妹, 尽一些做哥哥的责任。于建武告诉记者:“妹妹 被送走不久后, 父母就离异 了。 ” 跟母亲相依为命的生 活, 他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逢年过节, 没有像样的新衣

9、 服, 不能像其他同龄的孩子 一样牵着父母的手走亲访 友, 家中只剩他和母亲两个 人, 异常孤寂。 于建武想找回妹妹, 因 为他觉得只要有了妹妹, 这 个家就完整了。 不知是因为 不想打破平静的生活, 还是 怕无法面对自己的女儿, 于 建武每次跟母亲提起找妹 妹的事时, 都会遭到反对。 从15岁起, 于建武就 开始背着母亲偷偷出去找 妹妹, 一有时间他就坐车 回海阳大闫家镇打听妹妹 的下落。 随着于建武慢慢 长大, 他对妹妹的担心越 来越多,“孤儿院不在了, 妹妹在哪? 她有没有被好 人 家 收 养 ? 她 过 得 好 不 好? ” 这一次, 他希望能过通 过本报找到妹妹的下落。 于 建武不知

10、道妹妹的模样, 只 知道妹妹在1994年被送去 海阳大闫家镇附近的孤儿 院, 今年应该刚满20岁。 希 望知道于建武妹妹下落的 读者能尽快提供线索, 联系 电话: 13153515181。本报3月17日讯(记者 蒋大伟实习生申童) 赵连升已经失踪两年了。 两年来, 父母想尽一切办法 也没有找到儿子, 他们日夜 都在期盼儿子能早点回家。 据了解, 赵连升刚生下 来四五天的时候, 因为伤风 打针而导致智障, 说话不是 很清楚。“从小他脑子就不好 用, 连自己的名字也叫不上 来, 也不知道家在哪里。 ” 赵 连升的母亲说,“我都是走到 哪里把他带到哪里, 一般不 让他离开我身边。 ” 赵连升一家是临

11、沂沂水 的, 父母因为打工把他也带 到了烟台, 一家人已经来烟 台十多年了。 2012年4月3日上 午, 赵连升骑车去往福山一 中方向,“因为他一般自己出去都是不到半个点就回来 了, 当时我确实也大意了, 就 让他出去了, 谁知道这次出 去就没再回来! ” 赵连升的母 亲说,“发现他走丢了, 我们 两口子赶紧分头找, 也报了 警, 但是一直没有结果。 ” 赵连升的母亲告诉记 者, 赵连升以前也有过两三 次走丢的经历, 但不是被熟 人遇见领回来就是他自己回 来了, 唯独这次一走就是两 年。 赵连升小名叫朋朋, 今 年24岁, 走丢时骑一辆黑色 自行车, 穿一件黑色衣服, 一 条女式裤子, 脚穿皮

12、鞋, 右手 食指肿胀。 如果您有赵连升 的消息, 请拨打本报热线: 6610123或联系赵连升的家 人: 13295453269。智智障障儿儿子子骑骑车车走走丢丢两两年年智智障障儿儿子子骑骑车车走走丢丢两两年年父母急寻, 盼早日回家本报3月17日讯(记者蒋大伟 实习生申童)海阳男子姜德 瑞从2005年离开家后就再也没有 回来过。 这些年来, 姜德瑞的家中 发生了很多变故。 父亲去世, 母亲 年老多病,“母亲年龄大了, 哥哥再 不回来就可能见不到她了。 ” 姜德 瑞的妹妹姜女士希望哥哥能回来 看看老母亲。 2005年5月1日, 姜德瑞从家中 出走, 当时他的母亲和姐姐都试图 拦截, 但没成功。“

13、那时候他说要往 北边走, 我就过了一两天去市区黄 务立交桥那里等他出现, 但一直没 见到他。 ” 姜女士说, 自此以后, 家 人再也没有了姜德瑞的消息, 这一 走就是近9年。 姜女士介绍, 哥哥姜德瑞从小 性格内向, 不爱说话。 高考失利加 上想要当兵的愿望没有实现, 对他 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离家出走前, 姜德瑞还遭遇了感情危机。“他被 女朋友的父亲揍了一顿, 头上还留 下了疤。 ” 姜女士说,“后来他就总 觉得有人要害他, 精神上很紧张。 ” 据姜女士描述, 姜德瑞是因为精神 压力过大, 感情生活不顺利, 选择 了离家出走。 姜德瑞出走的这些年, 一家人 为了找寻他奔赴了很多地方, 但都

14、未果。 姜女士说,“现在母亲也生病 了, 我们希望哥哥回来看看母亲。 ” 姜德瑞今年49岁, 山东海阳 人, 身高1.75米左右, 高中学历, 会 无线电维修。 如果您有姜德瑞的消 息, 请拨打本报寻亲热线: 6610123 或联系姜女士: 13808911019。本报3月17日讯(记者孙淑 玉实习生李静)高考时因家 境困难, 栖霞的丁雪琳曾受助于扬 帆助学服务队。 后来, 丁雪琳考上 大学。 感念好心人的帮助, 大学期 间, 丁雪琳开始主动做公益。 得知 中山大学海阳籍学生董忱因肺癌 回烟住院后, 她再次联合烟台当地 的公益组织, 为同龄人寻求更多帮 助。 前年, 丁雪琳以622分的高考 成

15、绩考入哈尔滨工程大学, 但因家 庭困难, 高昂的学费成了丁雪琳的 负担。 得知情况后, 扬帆助学服务 队义工第一时间为其联系了长期 资助人, 助力其继续学业。 感念好心人的帮忙, 丁雪琳大 学期间成绩优异不说, 还主动投入 到公益活动中来, 先后和多个高校 的爱心组织取得联系, 为贫困大学 生呼吁募捐救助。 日前, 得知中南大学海阳籍学 生董忱患上肺癌后, 丁雪琳开始联 合多所高校的公益团队为其呼吁 募捐。 3月上旬, 董忱回到毓璜顶医 院接受三期化疗, 得知情况后, 丁 雪琳又向港城公益组织求助, 希望 热心人能帮帮这个大学生。 “以爱之名, 与忱同行。 请转 发, 请支持, 请救救他! 他

16、是来自中 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1104班 的董忱, 一个呐喊着 我要活着 的 年轻生命。 ” 11日, 丁雪琳再次向曾 助其上学的扬帆助学服务队求助, 希望好心人能帮帮董忱。 得知情况后, 扬帆助学服务队 义工已发起呼吁, 并为董忱筹集了 部分善款。 日前, 记者获悉, 董忱已 结束第三期化疗回到老家静养, 目 前身体情况欠佳, 是否需要后期化 疗还是未知数。曾经受助上学如今志愿助人母亲生病了 哥哥快回家赵连升家属供图寻亲在尉霞的影响下, 李嘉怡 (左) 也开始热心公益。 图为李嘉怡到 困难家庭走访。(受访者供图)感念烟台志愿者的帮助, 斋郎小学的马桥桥给志愿者寄 来感谢信。 (受访者供图)C15公益/寻亲 今日烟台2014年3月18日星期二 编辑: 刘新美编/组版: 夏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