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4936507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学院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学院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调研组负责人:季永青调研组成员:柴勤芳 兰杏芳根据中共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本调研组以“学院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为主题展开调研。通过召开系主任座谈会、学生座谈会、个别访谈等方式落实展开本次调研工作。本调研报告意在查找学院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查找问题、解剖原因,提出突破障碍、促进发展的思路和建议。一、目前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一、目前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现现状状学院开展高职教育的 10 年来,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视教育教学质量为生命,加强教学条件建设,

2、规范教学管理,重视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以工学以工学结结合合为为重要切入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重要切入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显显著著学院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重要切入点,以“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前厂后校、顶岗实习”等形式,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前,汽车系已与丰田公司合作开办了“丰田班”、 “丰田营销班”;管理与信息系与浙江省邮电工程公司合作开办了“通信工程线路班” ;机电系与澳普兰游艇制造(湖州)有限公司合作开办了“澳普兰游艇2班”;海运学院的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

3、两个专业以无限航区操作级船员适任能力为标准,将无限航区操作级船员的职业资格标准引入培养计划,将核心课程与职业资格考试课程接轨,实训项目与职业技能考核项目对接,校内课程考试与主管机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结合,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取得无限航区操作级船员适任证书。学院这些以工学结合为主要特征的“订单式”培养以及将行业标准、职业资格要求完全融入培养方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使学院的大多数专业已基本形成了“岗位需求导向,校企合作教育,教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2以以职业职业能力培养能力培养为为目目标标, ,课课程改革程改革迈迈出了出了坚实坚实的一步的一步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

4、专业建设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课程建设直接体现学校的教学水平,并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为了进一步推进我院课程建设与改革,学院对原有的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进行修改完善,明确了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建立相应的精品课程建设激励机制。要求课程建设要以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来选择教学内容,以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改革为突破,以教学质量的提高与保证为目的;要求课程设计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目前学院已建有院级精品课程 48 门,省级精品课程 11 门,国家精品课程 4 门,

5、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 102 门,此外每个系(分院)还有多门的系级精3品课程,形成了系级、院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管理体系。目前学院正在积极开展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的制订,学院 7 个重点专业的专业标准及其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的制订已初步完成,正在完善之中。此外,教师积极参与其他教学改革。目前学院教师已完成教育厅新世纪教改项目 3 项,已立项正在研究中的新世纪教改项目项 4项,完成院级教学改革项目 20 项,另外还有 50 多项院级教改项目正在评审中。3、以高起点、高、以高起点、高标标准建准建设为设为要求,要求,实实践教学条件成践教学条件成绩绩斐然斐然学院十分重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采取多各

6、措施,加大投入,为培养应用性高技能人才提供良好的实训条件。调动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建立了与学院紧密合作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满足学生不少于半年的顶岗实习的需要。一方面,按“学校建车间”的思路,学院以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高水平的实训基地为建设重点,依靠交通行业企业,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建设校内实训室。目前已建沿海港口和海运业、船舶修造业、现代物流业、公路运输业、汽车维修业、通信与信息产业、机电制造业等 7 个综合性校内实训基地,已引进“金丰汽车维修中心” 1 个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另一个由邮电工程局投资的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正在建设中。另一方面,按“企业设课

7、堂”的思路,学院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深化校企合作教育、合作培训、合作开发的“三合作”办学模式,建4设校外实训基地。目前,学院与中远集团、中海集团、浙江远洋运输有限公司、浙江东方船舶有限公司、杭州东风船舶有限公司、舟山五洲船厂、浙江省邮电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杭州长运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大华物流有限公司、上海宅急送浙江分公司、浙江传化物流基地等 120 家单位建立了相对稳定、深度融合的校外实训基地,以满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提高学生顶岗实习质量。4完善的完善的质质量管理体系,促量管理体系,促进进了了人才培养人才培养质质量量稳稳步提高步提高学院重视教学管理,建有覆盖全院教学环节的质量管理体

8、系,并建设了与质量管理体系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的院、系(分院)两级教学督导体系。并且以交通部海事局对我院航海类专业及其相关部门的局部外部审核带动学院全面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使我院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具有持续改进教学质量,提高学院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的功能。近几年,为更好地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学院及时对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制订了一系列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配套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同时还建立了高校现代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目标管理和过程监督相结合的科学管理系统,突出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教学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促进学院教学改革的不断

9、深入,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近几年学生的院内考试成绩、英语、计算机等级考通过率、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的5获得率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业标准,各专业毕业班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基本达到了100%,退学和留级率低,双证书获得率接近 100%。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我院毕业生以“素质高、适应快、留得住、动手强”的特点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和支持。毕业生就业率较高,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逐年上升,从 2005 年的 96.48%增长到 2008 年的98.30%。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比赛取得可喜成绩:08 年,学生参加教育厅组织的各类技能比赛,获得金奖 1 项,银奖(含二等奖

10、)3 项,三等奖 7 项。二、存在的主要二、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与不足与不足回顾这几年来我院的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工学工学结结合运行机制不合运行机制不够够健全健全学院这几年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学院目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相应的运行机制和长效机制尚不健全,如相关的组织管理机构、管理方法、调控手段和政策制度仍不完善,不利于开展深层次的合作,不能很好地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目的。2 课课程改革没有重大突破程改革没有重大突破(1)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不够

11、完善。目前我院拥有格式上相对规范的教学大纲,对课程的知识点、能力要求及评价标准、学时分配等都作了分解,但相比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高职教育的特点6来看,设计的内容还是过粗,不够详细,特别是缺少对教学内容的选取思路、设计原则、教学的组织安排、教学的评价等的阐述。(2)课程设置不合理。部分专业课程设置过少,导致学生空闲时间过多,如海运学院的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集装箱运输管理专业、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机电系的大部分专业,本学期周课时均不满 20 学时。(3)有些课程未能因材施教。我院目前学生生源比较复杂,有普高生、中职生、有五年一贯制升入的、有“3+2”转入的,学生基础不同,但我们在设置课程、选择教材、组

12、织教学内容时普遍未能考虑到这些复杂因素,特别是普高生和中职生的区别,存在对不同生源学生开设相同课程、使用相同教材、安排相同的教学进程的情况,使不同生源的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和接受。主要表现在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电工技术”和通信专业的“电子技术应用”课程。(4)教学内容高职特色不明显。第一,教学内容偏理论,轻实践(技能)。教师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未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基础,部分专业课的内容理论性太强,对于普高生源的学生来说,过于专业化,使学生无法理解、掌握。第二,个别课程上课内容完全与教材脱节,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上课节奏,掌握不了所学知识,如海运学院集装箱运输管理专业的运输管理实务课程。第三,教学内容有

13、重复。如人文系的商务英语专业,个别课程虽然名称不同,但课程内容上有重复。(5)没有根据学情设计教学。目前教师用的还是传统意义上的7教案,即指导老师自己上课用的教学的内容文本,考虑较多的是自己要教些什么,而很少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和设计教学方案,缺少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如学生的生源情况、专业基础情况等等,强调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上课枯燥、偏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得以调动,教学效果不理想。(6)课程实施(教学)缺乏创新。第一, “满堂灌”式的传统教学方法仍占主导。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只顾自己讲课,常忽略与学生的互动,再加上理论课教学又过于抽象、专业,速度又快,因此大大打

14、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虽然有些专业课有理论课和实践课,但两者完全分开,上理论课因过于专业,又无实物,学生无法理解、掌握;实践课时又因理论未完全掌握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第二,合班教学、机械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很难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参与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也都很难实现。(6)实用英语课程的教学问题。目前,学院实用英语课程分“普高”和“中职”两类生源,选择不同的教材分别进行统一教学。从调研情况来看,学生普遍反映实用英语的教学内容偏简单,学习效果不理想,甚至可以说是越学越倒退,越学越考不出,而且从去年开始又是大班化教学,教学效果更差。目前的实用英语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学生提高英语

15、水平的需要。(7)精品课程建设成果未得到很好的运用。精品课程建设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突破时空局限,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从而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但目前学院各级精品课程的建设成果没有8得到充分利用,存在“两张皮”的现象,第一,从教师本自来看,建设是为了评比,平时上课仍为原样,建设成果没有很好的利用起来。第二,学院现有的条件制约了资源的利用,学生寝室不能上学院内网,只可以查看外网,使学生无法享用学院精品课程的建设成果。3 对实对实践教学的重践教学的重视视不不够够到位到位(1)日常教学管理和教学考核基本侧重于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不够到位。由于实践教学条件的限制,实践教学的安排达不到理论教学

16、的规范程度,部分实践教学时间安排在正常教学时间之外,随意性较大,过程控制不够严格,影响实践教学质量。(2)缺少高素质的具有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年轻、高学历的教师绝大多数都是从校门到校门成长起来的,缺乏生产或工程一线的实际锻炼,缺乏工程实践经验,难以真正做到联系工程实际问题开展教学或指导学生实践。随着学院招生规模的扩大,实验实训的指导老师也不足、积极性不高,没有形成实验室全面开放的机制,学生动手操作时间不多。(3)相关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仍不健全,如对实践教学管理员的工作量核算及考核评价制度不明确,导致部分实践教学管理员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承担教学任务上,不能很好的履行其主要职责;为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院规定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时间累计不少于半年,但与之相关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还不健全,从而无法使工学结合改革的预期效果得到确保。4考考试试模式改革不模式改革不够够深入深入9近几年,学院也非常重视考试模式改革问题,要求各任课教师积极开展考核模式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但从改革情况来看,教师进行考试模式改革的积极性不高,对考试模式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