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931013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泡妞秘籍 恋爱宝典 全网最全的 30G http:/ 旺旺有心诚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答卷时间:150 分钟 满分:120 分 2010.1 一、积累与运用(30 分)1、抄写下面的句子,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 分)智慧不是大自然的恩 c,而是经验的硕果。2、在漫游语文世界学习活动中,有同学搜集到了下面的语言材料。请你运用在活动中得来的知识与能力,首先指出它存在的问题,然后再作修改。 (5 分)学校食堂因教师打饭窗口常常被学生挤占,贴出了这样一条告示:“本窗口先打老师,再打学生。 ”告示中的“本窗口先打老师,再打学生” 。有什么语义错误或语法

2、错误?这条告示应该修改为: 3、将下面的几句话组成一段文字,顺序合理的一项是( ) (4 分)有些发明家就是在与生人交流中受到启发,产生灵感,因而有所发明创造的。与生人交谈可以使大脑得到锻炼。为了提高工作能力,我们应当经常有意识地与生人交谈。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自己与生人交谈时思维变得敏捷起来。经常说话,尤其在生人面前说话,总要尽量说得准确、鲜明、生动些,这就可以锻炼大脑的思维能力。A、B、C、D、4、在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句子。 (6 分) , ,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 ,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杜甫春望一诗中“ , 。 ”的诗句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

3、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龚自珍的己亥杂诗: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 , 。5、说说下面的材料中的古诗、古语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2 分) 2009 年 3 月 13 日 9 时,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答 中外记者关于中国经济问题的提问时,有三处引用或改编了古诗、古语。它们分别是“取火莫 若取燧,汲水莫若凿井”“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和“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 倍还人”。启示: 6、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9 分)二题号一(一)(二)(三)三总分得分得分评卷人得分评卷人泡妞秘籍 恋爱宝典 全网最全的 30G

4、http:/ 旺旺有心诚上海世博会将于 2010 年 5 月 1 日在中国上海隆重开幕。世博会是与奥林匹克运动会齐 名的全球顶级盛事。此次世博会将历时 184 天。预计有 20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届时, 全球前来参观世博会的观众将达到 7000 万人次。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上海世博会,学校学生 会准备举办“走进世博会”校园宣传周活动。作为筹备小组的成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在宣传周的启动仪式上,你要向同学们介绍世博会。请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绍的要点。 (4 分) 【材料】从早期的蒸汽机、火车、无线电,到现代的计算机、航天器、基因技术,以及在 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5、水晶宫、埃菲尔铁塔等,这些标志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成果,都 是借助世博会这个平台向公众展示和传播的。1893 年芝加哥世博会被说成是“改变了美国” 的一届世博会,美国从此走上了世界经济强国之路。日本先后 5 次主办世博会,世博会成为 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据专家预计,上海世博会将对中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 术产生直接作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主要信息一: 主要信息二: (2)在宣传周里,学生会宣传部长准备在校园宣传栏内写一条宣传语。他根据下面的材料写出了宣传语的前一句,请你续写后一句。 (2 分)要求: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 【材料】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国将在世博园区

6、展演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戏曲,同时展 出 500 多种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他参展国也将在世博园区组织具有本国民族特色的 主题演出和民间艺术展示活动。世博园区将成为世界各民族文化百花竞放的舞台。全球不同 种族、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们将欢聚在一起,在文化交流中增进友谊。宣传语:展示不同民族文化 (3)学生会准备在宣传周出一期以宣传上海世博会为内容的校刊。校刊编辑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在“三言两语话世博”专栏里写出你对上海世博会主题的理解。 (不超过25 个字) (3 分) 【材料】上海世博会的许多展馆设计都体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例如, 中国“主题馆”的屋面铺设了 3 万平方米的

7、太阳能板。这些太阳能板年发电量可达 250 万度, 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 2500 吨。 “瑞士馆”是一个用幕帷覆盖的开放空间,这种幕帷是用 大豆纤维制成的,在展出结束后,可被天然降解,不污染环境。 “阿联酋馆”采用“沙丘”造型, 展厅中有花床、树木、溪涧,令人仿佛置身于沙漠中的绿洲。“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意思是: 。 二、阅读(40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 71111 题。题。 (1515 分)分)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

8、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 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 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 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 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得分评卷人泡妞

9、秘籍 恋爱宝典 全网最全的 30G http:/ 旺旺有心诚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7、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 (2 分)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缘: 闻之,欣然规往 规: 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复前行,欲穷其林。译文: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译文: 9、文中加线部分的文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 分)答: 10、渔人离开时,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叮嘱他“不足为外人道也”?(3 分)答: 11、作者在本文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4 分)答: (二)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第(二)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第 1212141

10、4 题。题。 (1010 分)分) 每一只小狗都有一个目标 有一对夫妇,有两个孩子,这对夫妇决定为孩子养一只小狗。小狗抱回来以后,他们 就请朋友帮忙训练这只小狗。在第一次训练前,女驯狗师问:“小狗的目标是什么?”夫妻俩面 面相觑,很是意外,嘟囔着说:“一只小狗的目标?当然就是当一只狗了。”他们实在想不出狗 还有什么另外的目标。女驯狗师极为严肃地摇了摇头说:“每只小狗都有一个目标。”夫妇俩 商量之后,为小狗确立了一个目标:白天和孩子们一道玩,夜里看家。后来,小狗被成功地训 练成了孩子的好朋友和家的守护神。这对夫妇牢牢地记住了这句话做一只狗要有目标, 更何况是做一个人。 我们常常把别人的期待当成了

11、自己的目标。孩童时,这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但是,你 会渐渐地长大,无论别人的期望是怎样的美好,它也不属于你。除非有一天,你成功地在自 己的心底移植了这个期望,这个期望生根发芽,长成了你的目标。那时,尽管所有的枝叶都 和原来的母本一脉相承,但其实它已面目全非,它的灵魂完完全全只属于你,它被你的血脉 所滋养。 我们常常把世俗的流转当成自己的目标。这一阵子崇尚钱,你就把挣钱当成自己的目 标。殊不知钱只是手段而非目标,有了钱之后,事情远远没有结束。把钱当成目标,就是把叶 子当成了根。过一阵子流行美丽,你就把制造美丽保存美丽当成了目标,殊不知美丽的标准 有所不同,美丽是可以变化的,目标却是相当恒定的。美丽

12、之后你还要做什么?美丽会褪色, 目标却永远鲜艳。 有人把快乐和幸福当成了终极目标,我觉得这也值得推敲。快乐并不只是单纯的快感, 类乎饮食和繁殖的本能。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最长远最持久的快乐,来自于你的自我价 值的体现。而毫无疑问,自我价值从属于你的目标,一个连目标都没有的人,何谈价值呢! 一株树的目标也许是雕成大厦的栋梁,也许是撑一把绿伞送人阴凉,也许是化做无数 张白纸传递知识,也许是制成一次性筷子让人大快朵颐还有数不清的可能,我们不是树,泡妞秘籍 恋爱宝典 全网最全的 30G http:/ 旺旺有心诚我们不可能穷尽也不可能明白树的心思。我们是人,我们可以为自己确立一个目标,这是做 人的本分之一。 有一位女子曾说过,出名要趁早。我看,确立目标要趁早。12、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 分)答: 13、本文议论的语言形象而又富有哲理,请你说说下面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 (4 分)美丽会褪色,目标却永远鲜艳。答: 14、在论述应怎样确立目标时,作者否定了哪些不当做法?请简要作答。 (3 分)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