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实施方案感想.doc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4930323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扶贫攻坚实施方案感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扶贫攻坚实施方案感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扶贫攻坚实施方案感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扶贫攻坚实施方案感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扶贫攻坚实施方案感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扶贫攻坚实施方案感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扶贫攻坚实施方案感想.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扶扶贫贫攻攻坚实坚实施方案感想施方案感想用“心”与“新”去扶贫中国梦,是近14亿中国人共同的梦想;步入小康社会,是2020年完成的目标任务。在大山深处还有百姓挣扎在温饱线上、在城市街头还有市民等待政府兜底救济,这样的梦就缺了一个口子,这样的任务不算完成。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党员、干部要紧紧的拉着贫困户的手,带领着他们,走出困境。用“心”扶贫对贫困的群众,我们心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很多的基层干部也是从贫困中走过来,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加增强我们抓好扶贫攻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是用“心”扶贫的必要条件。在一家一户的走访过程中,太多的卧榻病床的老人、太多患有绝症的病人、太多渴望走出困

2、境的村里人,这些更加的驱使我们用心去帮扶他们。扶贫攻坚对各村都有任务、有指标,还要纳入最终的年终考核。如果仅仅把扶贫当作任务,为驻村而驻村,敷衍了事的填写扶贫手册;为入户而入户,表示我来过、我见过,然后“纸上谈兵”,这些被动的扶贫、被动的工作,没有一丝的责任感,如何能够用“心”。在奋斗在一线上的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怀着对弱势群里的关爱、对困难群众的同情,坚持行善向善的信念,变任务为责任,变压力为动力,充满激情、充满爱心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扶贫攻坚战中。用“新”扶贫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实施项目之初要尊重群众,积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党员干部要有

3、扶危救济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自我标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不断的反驳群众的意见。在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把贫困群众当作亲友,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设身处地的谋划、实事求是的规划,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脱贫愿望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以白塔畈镇项冲村为例,镇村两级干部白天走访入户,在田间地头、山场茶园等处与贫困户交流,结合实际,与帮扶结对的万盛集团制定养鹅计划、发展光伏扶贫、通过村里种养殖大户带动群众、与石料厂签订协议雇佣具有劳动能的贫困户等切实可行地措施帮扶贫困群众,同时以大病救助、民政救助、雨露计划等方式帮助生病的群众和学生渡过难关,让贫困户对生活充

4、满希望,充满正能量去面对现在的问题,加大“智”与“志”的帮扶力度,永久脱贫、直奔小康才不会是一句空话,不是遥不可及的愿望。用没用“心”和“新”,群众是有感觉的;被动扶贫和主动帮扶,群众是心知肚明;有没有将工作落在实处,群众是看在眼里的。只有真心付出、真新帮扶,扶贫工作才会取得实效,而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群众路线教育的成果会更加巩固,在攻坚战役中会取得绝对的胜利,更加会体现出基层干部的自我价值。实施脱贫攻坚贵在落实重在创新目标:全部“脱贫摘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其中扶贫领域的目标要求为:“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5、”这表明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贫困居民在现行标准下全脱贫、贫困县(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扶贫开发片区县的统称,全国为832个)全摘帽,即全部“脱贫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则要求全力补好补齐贫困地区发展滞后这块短板。这既是压力,更是机遇。说“压力”,是解决这个问题,比“脱贫摘帽”要求更高、任务更艰巨。说机遇,是中央必将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区域性整体贫困的地区必将形成新的增长点;加之数千万贫困居民也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必然拉动内需增长。全面不全面,脱贫是关键。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扶贫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度、宽领域、多层次向纵深推进。“十二五”期间,仅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从基期的2

6、72亿元增长到期末的亿元。扶贫攻坚取得明显的新成效,农村贫困人口由XX年底的亿减少到XX年底的7017万人,据有关部门预测今年有望实现再减贫1000万人的目标。实现五中全会确定的扶贫目标要求,既是必须的又是通过努力完全办得到的。举措:脱贫攻坚工程面对全部“脱贫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艰巨任务,五中全会同时提出了“十三五”期间针对性很强的重大举措:“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脱贫攻坚”

7、是一个新提法,与“扶贫攻坚”相比较,仅管只一字之差,但是意义非凡,它表达了我们党对“脱贫摘帽”的坚强意志,彰显了志在必得的信心决心,体现了对贫困地区贫困居民“同步小康”的空前重视。“脱贫攻坚”是目的导向,与精准脱贫更与全面小康不掉一地、一族、一人紧密联系;扶贫攻坚则是手段导向,与精准扶贫紧密联系,精准扶贫未必能精准脱贫,精准脱贫则一定要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虽任务艰巨,但条件充分,既有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和强大综合国力为前提,也有诸多过硬政策举措作保障。抓住“实施脱贫攻坚工程”这一重大核心举措,可以预见,围绕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我国将全力补好、补齐贫困地区发展滞后和贫困居民生产、

8、生活条件落后这两块短板,为实现新的扶贫目标要求奠定坚实条件。重点:扶贫对象识别精准扶贫是我国未来五年扶贫开发工作的国家战略。坚持这一战略是“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的重中之重。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一般来说,“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识别上,务必要准,认真吸取“马山事件”等的教训,搞好“回头看”,严禁“被贫困”“被扶贫”“被脱贫”。帮扶上,务必要实,充分发挥“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以及每户一个帮扶联系人的作用,构建精准帮扶平台,因村因户施策,一村一村地帮、

9、一户一户地扶、一件一件地做。管理上,务必要严,要突出重点,建章立制,管好用好资金;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保命钱”、减贫脱贫的“助推剂”,真正把钱用在刀刃上;确保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总之,要做到“看真贫、真扶贫、扶真贫”,采取“真办法、实举措、硬功夫”,确保精准脱贫。难点:资金到村到户精准扶贫千条万条,关键在三条:一条是人、一条是钱、一条是章法;有人才能干事、有钱才能办事、有章才能理事。人的问题、章法的问题,从四川等省来看,基层扶贫机构和队伍建设得到一定加强,出台了省的扶贫条例,但是,资金问题依然是一个难题。精准扶贫补短板,包括两个方面:贫困居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的“精”“补”,贫困地区发展滞后的

10、“精”“补”。“精”“补”前者,主要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但是从总量上看仍然有限;“精”“补”后者主要靠“转移支付”和其他方式。真正贫困的村,扶贫边际成本高,靠村民自筹有限,国家投入也有限。而有限的资金到达“点上”“根上”又是精准扶贫中的难中之难。中央主要领导强调:“要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投入,坚持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增加金融资金对扶贫开发的投放,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开发。要积极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多渠道增加扶贫开发资金。”这其中,“坚持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同时,减少中间环节,堵死“扶贫漏斗”,提高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是极为重要的。

11、 阻碍:观念方式陈旧实施精准扶贫战略,要着力解决一些阻碍问题。譬如,有的地方:认识上把扶贫仅仅看成是“善举”“德政”,个别的甚至还认为是“包袱”,口号扶贫多而行动扶贫少,这对贫困户来说,似有一种口惠而实不至之感。方式上沿用旧有思维定势方式对待精准扶贫,把它简单地等同于上轮扶贫攻坚的到村入户,使贫困居民没有多少获得感。资金上一方面紧缺,另方面又“沉睡”,再方面还存“贪占挪”,使得精准扶贫战略大打折扣。帮扶上“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帮扶联系人“挂名”“走读”,徒有虚名。作风上务虚调研、务虚统计、务虚宣传、务虚会议、务虚材料太多,令基层苦不堪言。治理上不仅干部“思想贫困”“作风贫困”,而且治理能力

12、和治理方式也“贫困”。进程上搞“浮躁”“提速”,省提一(有科学性)市提二县提三,五年任务两年完成,投入何来,令人担忧;每月一报脱贫人口数据,逼基层作假。监管上扶贫资金被层层克扣挪用,扶贫项目开工迟滞,扶贫对象弄虚造假等问题常有发生。如此种种,严重阻碍着精准扶贫战略的有效实施。对策:强化落实创新“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实施脱贫攻坚,需在稳步推进、贵在务实落实、重在制度创新。重点是:一要积极稳步推进。稳步推进应该成为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的政治纪律。防止在扶贫对象上“富人戴帽,穷人落榜”,防止在脱贫任务上弄虚作假,制止冒进的“进度图”,把工业生产的管理克隆到扶贫脱贫工作中。扶贫脱贫工作不是“面子工程”,

13、更不是“政绩工程”,应制止在扶贫脱贫工作中树立假典型,搞假宣传。对检查、验收要沉下去,走到基层群众中去,少看典型、少听汇报。二要转变思想理念。要充分认识到增加以基础设施等的公共服务供给也是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和切实可行的增长点,抓好脱贫攻坚工程也就是政绩。贫困地区发展滞后,投入进去就必然拉动增长;数千上亿贫困居民的消费群体,对拉动内需也极为重要。更要看到“健全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既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重要手段。”三要夯实扶贫基础。“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基层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加强乡镇政权建设,坚决杜绝向乡村抽借干部,尽力解决乡镇空编问题,加强基层扶贫机构

14、和队伍建设;注重乡村干部培训,帮助摆脱治理能力和治理方式的“贫困”;控制和减少对基层泛化务虚的检查、考核等,为基层创造一个务实落实的环境,让其集中精力补短板。四要强化工作落实。“第一书记”、驻村扶贫既不能“凑数”,更不能“挂名”“走读”,要克服困难、潜下身心、扎根村里。下决心减少甚至砍掉资金直达底层的中间环节;市级以上扶贫部门,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资金和项目监管上”,确保“四到县”名实相符。对贪污侵占挪用扶贫资金、弄虚造假扶贫对象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惩不贷,“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摘帽”新目标。五要创新体制机制。一些贫困地区的形成,主要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差,国家应在政策上重点扶持,通水、通电、通路,让群众能走出来,让农业产品能运出去。一些贫困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应人类居住,就地发展的可能性差,国家应该结合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对其进行整体搬迁。非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因大病致贫的应该纳入大病救助范围,扩大报销范围并提高报销比例;因子女教育致贫的,应该纳入贫困学生救助范畴,能免则免能补则补,尽一切可能防止“穷人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失去劳动能力因残致贫的,应该没有差别的纳入民政救助,由政府保障其生活水平在贫困线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