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课件 十 宪法(上)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44925989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4.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律法规课件 十 宪法(上)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法律法规课件 十 宪法(上)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法律法规课件 十 宪法(上)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法律法规课件 十 宪法(上)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法律法规课件 十 宪法(上)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法律法规课件 十 宪法(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法规课件 十 宪法(上)(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七讲第十七讲 宪法(上)宪法(上)基本框架基本框架宪法宪法 概述国家 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 权利义务国家性质 政权组织形式 选举制度 经济制度与精神文明建设 国家结构形式宪法的概念 宪法的历史发展及其分类 宪法的其他一般知识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概述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 基本权利义务的实现国家机构国家机构概述 我国国家机构宪法的实施 及其保障宪法实施概述 宪法的解释与修改 宪法的实施保障一、宪法概述(一)概念指规定民主制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 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 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国家根本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国家意志中最根 本、

2、最重大的利益)。 (二)宪法的(二)宪法的 产生和历史进产生和历史进 程程 西方西方近代意义近代意义 上的宪法上的宪法的最的最 终形成,是在终形成,是在 1717、1818世纪资世纪资 产阶级革命以产阶级革命以 后。后。宪法性 文件 共同纲领四部宪法 1954年宪法 1975年宪法 1978年宪法 1982年宪法宪法修正案1979年修正案1980年修正案1988年修正案1993年修正案1999年修正案2004年修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社会主义类 型的宪法。1954年9月29日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第一次会议庄严通过。它规

3、定了新中国的国家制 度,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确认了“公民 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和其他权利自由。对巩固人 民民主专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促进社会主义经 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541954年宪法年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 员会第一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1982宪法1988年 宪法修正案1993年 宪法修正案2004年 宪法修正案1999年 宪法修正案我国现 行宪法 的构成1982与普通法律的区别:与普通法律的区别: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三)宪法的特征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共性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共性 1.1.宪法与普通法律

4、一样,宪法与普通法律一样, 都是由都是由国家强制力国家强制力保障实保障实 施的施的行为规范行为规范 2.2.宪法与普通法律一样,宪法与普通法律一样, 都是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的体现 ,都是,都是阶级统治阶级统治的工具。的工具。 3.3.宪法与普通法律一样,宪法与普通法律一样, 其其主要内容主要内容都取决于有利都取决于有利 于统治阶级的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物质条社会物质条 件件。宪法与刑法、 民法、诉讼法 等法律一样, 都是法的一个 部门,它们共 同构成特定国 家的法律体系二、国家基本制度二、国家基本制度 1 1、国家性质(国体)、国家性质(国体) 2 2、政权组织形式(政体)、政权组

5、织形式(政体) 3 3、政党制度、政党制度 4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6 6、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一)国家性质(国体)(一)国家性质(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工人阶级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 力量; 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 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为主体的 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 统一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它包括着统一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6、它包括着两个联盟:两个联盟:一个是以一个是以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的联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的联 盟,即盟,即工农联盟,工农联盟,这是爱国统一战线的基础;另一个是以这是爱国统一战线的基础;另一个是以 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一切爱国者的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一切爱国者的极为广泛的联盟。极为广泛的联盟。 一个概念一个概念:无产阶级政党为实现一定阶段的总任务:无产阶级政党为实现一定阶段的总任务 ,同其他阶级、派别以及一切联合的力量,在一定,同其他阶级、派别以及一切联合的力量,在一定 的共国利益的基础上结成的政治联盟。的共国利益的基础上结成的政治联盟。 二

7、大联盟二大联盟:劳动者的联盟、爱国者的联盟。:劳动者的联盟、爱国者的联盟。 三项任务三项任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祖国统一大: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祖国统一大 业;维护世界和平。业;维护世界和平。爱国统一战线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保障爱国统一战线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保障工人阶级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爱爱 国国 统统 一一 线线 组组 成成社会主义建设者社会主义建设者(二)政权组织形式(政体)(二)政权组织形式(政体)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8、 人民通过普通选举(直接、间接),产生的自己的 代表,组成各级代表大会管理国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社会主 义积极性和创造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 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集体行使职权, 集体解决问题; 一切权力(立法、行政、司法)归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其它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最高 人民法院最高 人民检察院中央军委中国政权组织形式示图中国政权组织形式示图西方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权力分立西方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权力分立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主张人民主权的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的思想家 卢梭卢梭主张三权分立的思想家主张三

9、权分立的思想家 洛克洛克 三权分立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 三权分立实质是资产阶级国家机关在职 能上的分工,是资产阶级内部实施国家权力 的再分配。 三权分立指立法、司法、行政三个权利由三 个不同的国家机关行使,地位平行,相互制 约; 三权分立不符合中国国家政权的性质; 三权分立有违于实现中国共产党对国家领导 这一根本原则。政体类型政体类型 是指国家的最高权力实际是指国家的最高权力实际 上或名义上属于君主(国王上或名义上属于君主(国王 、皇帝)一个人。君主的权、皇帝)一个人。君主的权 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议会或议会或 宪法宪法的限制。这种体制根据的限制。这种体制根据 君主权力所受限制的

10、程度,君主权力所受限制的程度, 一般可产生两种政权组织形一般可产生两种政权组织形 式。式。二元(君主和议会)君二元(君主和议会)君 主立宪制和议会君主立宪制主立宪制和议会君主立宪制 。n n即一切政权机关都由选举即一切政权机关都由选举 产生。它有两个主要特征:一产生。它有两个主要特征:一 是是废除了个人集权废除了个人集权。国家最高。国家最高 权力,特别是立法权不属于任权力,特别是立法权不属于任 何个人,而属于选举产生的何个人,而属于选举产生的代代 议机关。议机关。二是废除了终身制。二是废除了终身制。 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都有一定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都有一定 任期。任期。民主共和制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

11、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在国内外政策、及政府功能实现等在国内外政策、及政府功能实现等 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制度:自制度:自19931993年年3 3月月2929日八日八 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第第4 4条对此做了明确规定条对此做了明确规定 。n n是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成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成单位。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三)政党制度(三)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12、政治协商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中国共产党民革民建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台盟民盟民进(四)经济制度(四)经济制度 (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 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 (二)我国宪法对(二)我国宪法对各种经济成分各种经济成分的法律规的法律规 定定 (三)关于我国(三)关于我国土地所有权土地所有权的规定的规定经济制度经济制度 又称又称“ “经济基础或经济结构经济基础或经济结构” ”。它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它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 发展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发展阶段上占统治

13、地位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的总和。 包括包括: : 1 1、生产资料归谁占有、生产资料归谁占有 2 2、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 3 3、劳动产品的分配方式。、劳动产品的分配方式。 其中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决定性因素,它决定是决定性因素,它决定经济制度经济制度 的性质。的性质。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体现劳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体现劳 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主人翁地位和平等的互助关系,实行以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主人翁地位和平等的互助关系,实行以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社会主义按

14、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社会主义 经济制度。经济制度。我国现行经济制度我国现行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全民所有制 集体所有制 混合所有制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涉外经济经 济 形 式 分 类我国现行分配制度我国现行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坚 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 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共产主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共产主 义社会将实行理想的按需分配义社会将实行理想的按需分配 的分配制度。的分配制度。19991999年年3 3月月1515日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在日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在 农村集体经济

15、组织中,实行的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实行的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 基础,对属于集体的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基础,对属于集体的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 涂、土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有条件、有涂、土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有条件、有 期限的由农民分包进行经营的体制。期限的由农民分包进行经营的体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即劳动产品在社会 主体中如何分割、 配给制度的总称。 有按劳分配、有按 资分配以及多种分 配方式并存的分配 制度。分配制度分配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念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依照 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 建立

16、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 权,实现各族人民当家作主和管理本民族内部 事务的一种政冶形式。(五)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五)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是单一制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宪法序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宪法第4条)我国是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我国是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第一,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和民族平等原则、国家整 体利益和各民族具体利益的高度结合,有利于国家的统一领导 ;第二,保证了少数民族能够充分享有自治权,使所有聚居 或散居的少数民族都能够切实、普遍地行使自治权利;第三,把行政区域和经济文化发展区域有机结合起来,能 够更好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地发展经济文化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