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郭永怀征文.doc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4925662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纪念郭永怀征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纪念郭永怀征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纪念郭永怀征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纪念郭永怀征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纪念郭永怀征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念郭永怀征文.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纪纪念郭永念郭永怀怀征文征文郭永怀担负了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展导弹、核弹与卫星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为纪念郭永怀征文范文,让我们通过以下的文章来了解。范文一我同郭永怀先生和李佩先生相识是在1953年,地点是加州理工学院,当时郭先生利用学术休假到加州理工学院和钱学森先生进行合作研究。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他是一位很有造诣的彬彬学者,属于我的老师辈。在此期间我和郭先生的接触很少。两位先生的合作显然很有成效,因为不久钱先生就发表了以庞加莱、莱特希尔、郭永怀命名的著名论文PLK方法。中科院力学所成立,钱先生急切地盼着郭先生回来和他一起工作而且告诉我们郭先生将很快回来了。果然,1956年10

2、月郭先生全家从美国康奈尔大学回到北京。火车抵京那一天由于某种原因钱先生未能到车站亲自迎接。因为我能认出郭先生一家人,所以就派我去了。接到后郭先生夫妇和女儿郭芹住进了北京饭店。郭永怀先生的到来明显加强了中科院力学所的领导力量,分担了钱所长的许多工作,明显加速了中科院力学所的建设。钱郭二位先生相互了解很深,有深刻的友谊,各方面都十分默契。他俩研究问题,心领神会,很快便能得出统一意见,郭对钱也十分尊重。这是办好中科院力学所的绝好条件。事实证明也确实是这样。初到中科院力学所,郭先生的名义是学术秘书,不久改任副所长。郭先生很快便把帮助钱先生整顿所的秩序,订立规章制度。例如,郭先生把所图书馆每月增订外文期

3、刊的工作统一抓了起来,改变了过去随便有哪位高研同意便订的混乱做法,避免了许多重复和浪费。郭先生直接抓图书馆的工作,不久中科院力学所图书馆便成为全院最好的图书馆之一。又如1957年全国第一届力学大会之后,决定创办力学学报,郭先生承担了繁重的主编任务,使力学学报一开始就有个高起点,他调来在所工作的北大数学力学系研究生毕业的董务民担任责任编辑,为力学学报的征稿、审稿、定稿确立了一整套规则。郭先生的领导下力学学报越办越好,成为我国最好的学术期刊之一,在读者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至今在经过五十多年风风雨雨之后,郭先生对力学学报的影响尤在。郭先生在国外主要是从事理论工作和解析工作,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他选定的

4、课题都是国际上的难题。他不畏艰险硬是坚持用解析方法把它们做到底,得出重要的结论。这些工作使他在国外学术界有很高的声誉。为此人们往往把他看作一位单纯的理论家。使我感到意外的是,他也很重视新技术和实验工作,而且为新成立的中科院力学所带来了新技术和实验手段。这至少包括当时世界上出现不久的激波管技术和等离子体动力学。后来我了解到,原来在郭先生准备回国之前,他曾经专门考察过他认为为我国科学发展所需要的新技术和新领域。严格说钱先生和郭先生都是以应用数学为主要工具的理论家。这里说的理论家是那些其本人主要从事理论研究工作,但同时对于其所进行的理论研究的实际背景有深刻的了解,对理论研究的现实和可能的应用有明确的

5、认识,对理论研究还需要那些实验研究的相互配合有充分的认识。因此两位先生有过人的宽广视野和长远战略思考。一次郭先生当面问我,领导一个研究所的人应当是有理论见解的(好的以实验为主的科学家同样可有很高的理论见解),还是什么别的人。我的回答是前者。当时他感到满意。我想这是因为如果科学研究缺少高一层次的理论指导、理论研究或实验研究便会失去方向,落到跟着别人走的地步,难以有所创新。范文二轰的一声,1968年12月5日凌晨,飞机飞临北京机场,距地面约400米时,突然失去平衡,偏离跑道,扎向1公里外的苞米地,腾起一团火球。人们从机身残骸中吃惊地发现两个人的遗体紧紧抱在一起。烧焦的两具遗体被吃力地分开后,中间掉

6、出一个装着绝密文件的公文包,竟完好无损。这两个人便是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可以说,在飞机遇险、生命将尽的最后瞬间,郭永怀想到的只是用身体保护对国家有重要价值的科技资料!郭永怀,你得行为让我们为之感动,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你永远都是英雄。你是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发现了上临界马赫数,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中的变形坐标法,倡导了我国的高超声速流、电磁流体力学、爆炸力学的研究,培养了优秀力学人才。担负了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展我国的导弹与核弹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所有的中国人由衷地感谢你。国家肯定你的贡献,中国科大获赠您“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在您牺牲后的20天1

7、968年12月25日,中央授予你烈士称号,同日,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了成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人们没有忘记您这位国防科技先驱。1985年,牺牲已经17年的您,又被补授一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谁也不会忘记,在面对优越的科技和生活条件与祖国需要何去何从的时候,您毅然决然拒绝了美国同事请他参加的机密研究项目,放弃了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的优厚待遇,携妻女义无反顾的踏上了回国之路。您为了避免美国政府制造麻烦,你依然将自己没有公开发表过的所有书稿统统付之一炬:在和学生们聚会的篝火旁,你掏出了几十年来写成的没有公开发表的书稿,一叠一叠的丢进火里,烧成灰烬,这令在场的学生惊呆了,夫人李佩教授也感到惋惜。面对美国的优厚待遇,您依然放弃。你的爱国精神是无人可比的。你是一位表里如一、冰清玉洁、刚直不阿、大公无私的人民科学家,您的高尚品德给我们留下的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你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学习您的爱国、敬业精神。我们现在从这点出发,好好学习,相信未来我们一定也是有贡献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